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四章 原子結構和波粒二象性4.1 原子結構發展歷程人教版 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課程標準要求和核心素養】了解人類探索原子及其結構的歷史,知道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通過對氫原子光譜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級結構。領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科學思想。掌握發現錯誤----分析原因----提出假設----實驗驗證的科學探究方法。【教材和學情分析】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原子的核式結構,但并不了解這些知識是怎樣獲得的,本單元介紹了科學家怎樣一步一步深入認識了原子結構,學生通過這段歷史可以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索的過程,了解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方法和途徑,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01了解人類探索原子及其結構的歷史02知道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目標明確典型例題【教學重難點】了解人類探索原子及其結構的歷史,知道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通過對氫原子光譜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級結構。愛因斯坦普朗克康普頓玻爾德布羅意通過觀察上面照片,有沒有發現少了兩個重要的人物這是我一句話概括的上述涉及到人物的重要事跡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湯姆孫電子發現普朗克量子說玻爾量子理論引入原子結構愛因斯坦光子說康普頓效應德布羅意波普朗克通過能量子假說創立了黑體輻射理論愛因斯坦通過光子假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并提出光電效應方程,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頓通過光子模型假說成功解釋了康普頓效應J.J湯姆孫通過陰極射線發現電子,并提出了“西瓜模型”盧瑟福通過α散射實驗否定了“西瓜模型”,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玻爾通過對氫原子的研究,提出了軌道量子化的“新原子結構理論”德布羅意通過實驗證實了實物粒子的波動性對原子結構發展歷程有重大貢獻的是誰呢?J.J湯姆孫---發現電子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玻爾---軌道量子化閱讀課本78-80頁,請同學們討論完成 小卡片一、電子的發現 (6分鐘)活動一一、電子的發現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電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從高壓電場的陰極發出的陰極射線,穿過D1D2后沿直線打在熒光屏P上。(1)當在平行極板上加如圖所示的電場,發現陰極射線打在熒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則可判定,陰極射線帶有__負電荷___________。電子發現的歷程猜想:(1)陰極射線是一種電磁輻射.(2)陰極射線是帶電微粒.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讓陰極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偏轉.測出了粒子的比荷發現電子發現陰極射線帶負電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閱讀課本80-82頁,請同學們討論完成 小卡片二、原子的結構模型 (8分鐘)活動二二、原子的結構模型1.湯姆孫原子模型湯姆孫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認為原子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彌漫性地________在整個球體內,電子________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湯姆孫模型稱為“西瓜模型”或“________模型”.2.粒子散射實驗(1)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熒光屏等幾部分組成,實驗時從α粒子源到熒光屏這段路程應處于__________中。3.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做___________。(2)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___________里。二、原子的結構模型1.湯姆孫原子模型湯姆孫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認為原子是一個_球體_______,__正電荷______彌漫性地_均勻分布_______在整個球體內,電子_鑲嵌_______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湯姆孫模型稱為“西瓜模型”或“_棗糕_______模型”.2.粒子散射實驗(1)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由__a粒子源________、金箔__________、_顯微鏡_________、熒光屏等幾部分組成,實驗時從α粒子源到熒光屏這段路程應處于__真空________中。3.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做__原子核_________。(2)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_原子核__________里。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⑶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著核旋轉做圓周運動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體積很小、帶正電荷的核,叫做原子核⑵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閱讀課本84-89頁,請同學們討論完成 小卡片三、玻爾理論的基本假設 (7分鐘)活動三三、玻爾理論的基本假設1.核式結構模型的成就:正確地指出了______的存在,很好地解釋了________散射實驗.2.經典理論的困難:經典物理學既無法解釋原子的______,又無法解釋原子光譜的________.3.軌道量子化:(1)原子中的電子在______的作用下,繞原子核做__________.(2)電子運行軌道的半徑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說電子的軌道是______的.(3)電子在這些軌道上繞核的轉動是______的,不產生__________.4.定態:(1)當電子在不同軌道上運動時,原子處于不同的狀態,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是______的,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作________.三、玻爾理論的基本假設1.核式結構模型的成就:正確地指出了_原子核_____的存在,很好地解釋了_a粒子_______散射實驗.2.經典理論的困難:經典物理學既無法解釋原子的_穩定性_____,又無法解釋原子光譜的_分立特征_______.3.軌道量子化:(1)原子中的電子在_庫侖引力_____的作用下,繞原子核做_圓周運動_________.(2)電子運行軌道的半徑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說電子的軌道是量子化______的.(3)電子在這些軌道上繞核的轉動是_穩定_____的,不產生_電磁輻射_________.4.定態:(1)當電子在不同軌道上運動時,原子處于不同的狀態,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是_量子化_____的,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作_能級_______.玻爾原子理論的基本假設假設1、軌道量子化——針對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提出假設2:能量量子化(定態、能級)——針對原子的穩定性提出假設3:頻率條件(躍遷假說)——針對原子光譜是線狀譜提出玻爾理論的局限性玻爾在解決核外電子的運動時成功引入了量子化的觀念同時又應用了“粒子、軌道”等經典概念和有關牛頓力學規律除了氫原子光譜外,在解決其他問題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沒有繞開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復雜一點的原子的光譜現象無法解釋譜線的強度等課堂小結------人們對原子組成和原子結構的認識過程棗糕(西瓜)模型++核式結構模型量子化軌道電子云課后作業:1.必做題:課本98頁A組2、3、42.選做題:課本99頁B組3、6感謝觀看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