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2 常見的酸和堿3課時 2024-2025學年科粵版2024版九年級化學下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2 常見的酸和堿3課時 2024-2025學年科粵版2024版九年級化學下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8.2.1常見的酸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科粵版2024版化學九年級下冊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導入新課(5 分鐘)
【展示】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含酸物質,如食醋(含醋酸)、檸檬(含檸檬酸)、胃液(含鹽酸)等圖片。
【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這些物質,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 都含有酸。那你們知道常見的酸有哪些嗎?它們又具有怎樣的性質和用途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常見的酸。
(二)新課講授(30 分鐘)
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
【展示】展示一瓶濃鹽酸和一瓶濃硫酸,讓學生觀察它們的顏色、狀態,并聞氣味(提醒學生聞氣味的正確方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
【講解】
鹽酸(HCl):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具有揮發性,打開濃鹽酸的瓶蓋,瓶口會出現白霧,這是因為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鹽酸小液滴。工業用濃鹽酸因含有雜質而略帶黃色。
硫酸(H SO ):濃硫酸是無色、黏稠、油狀的液體,不易揮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作干燥劑。
【強調】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要特別小心。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 3% - 5% 的碳酸氫鈉溶液。
鹽酸和硫酸的化學性質
【實驗 1】酸與指示劑的反應
實驗步驟:分別取少量稀鹽酸、稀硫酸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
總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實驗 2】酸與金屬的反應
實驗步驟:分別在四支試管中放入少量鎂條、鋅粒、鐵片、銅片,然后向其中兩支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另外兩支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觀察現象,并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
實驗現象:鎂條、鋅粒、鐵片都能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氣泡,其中鎂條反應最劇烈,鋅粒次之,鐵片反應相對緩慢;銅片與稀鹽酸和稀硫酸都不反應。
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鹽酸反應:Mg + 2HCl = MgCl + H ↑
鋅與稀鹽酸反應:Zn + 2HCl = ZnCl + H ↑
鐵與稀鹽酸反應:Fe + 2HCl = FeCl + H ↑
鎂與稀硫酸反應:Mg + H SO = MgSO + H ↑
鋅與稀硫酸反應:Zn + H SO = ZnSO + H ↑
鐵與稀硫酸反應:Fe + H SO = FeSO + H ↑
總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酸 + 金屬 → 鹽 + 氫氣
【實驗 3】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實驗步驟:取少量生銹的鐵釘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現象。另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氧化銅粉末,再加入適量稀硫酸,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生銹的鐵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氧化銅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化學方程式:
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Fe O + 6HCl = 2FeCl + 3H O
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CuO + H SO = CuSO + H O
總結: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酸 + 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實驗 4】酸與堿的反應
實驗步驟:向盛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然后逐滴加入稀鹽酸,邊加邊振蕩,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
實驗現象:溶液顏色逐漸變淺,最后變為無色。
化學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 O
總結:酸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酸 + 堿 → 鹽 + 水
【實驗 5】酸與鹽的反應
實驗步驟:向盛有少量碳酸鈉粉末的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向盛有少量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向盛有少量氯化鋇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產生大量氣泡;硝酸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產生白色沉淀。
化學方程式: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Na CO + 2HCl = 2NaCl + H O + CO ↑
硝酸銀與稀鹽酸反應:HCl + AgNO = AgCl↓ + HNO
氯化鋇與稀硫酸反應:H SO + BaCl = BaSO ↓ + 2HCl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9
布置作業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課堂教學展示
學習目標
1.了解濃硫酸的吸水性、脫水性和強腐蝕性,學習濃硫酸稀釋的實驗方法。
2.通過對強酸的腐蝕性的認識,正確掌握酸的使用方法,樹立安全使用腐蝕性藥品的意識,增強實驗安全意識。
區分溶液的酸堿性:
課堂教學展示
復習回顧
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____,遇堿性溶液變____。
2.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______,遇堿性溶液變____。
溶液的pH與酸堿性的關系:
酸性:pH____7
中性:pH____7
堿性:pH____7


不變色


=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探究
知識點
常見的酸
從名稱上看,它們最后一個字都是“酸”,從組成上看,都含有氫元素。
酸的種類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三酸”:鹽酸、硫酸、硝酸。
鹽酸(氫氯酸) 硫酸
化學式
色、態、味
揮發性
主要用途
HCl
H2SO4
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
易揮發
不易揮發
電鍍、除銹、食品加工、化工生產
車用電池、化肥制造、農藥生產、石油精煉
特別提醒:濃酸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要特別小心,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則,確保安全。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圖示
觀察活動
【目的】 知道濃硫酸有脫水性
小心!濃硫酸有強腐蝕性。
用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紙上寫字,觀察變化。
取20g蔗糖放入小燒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潤濕后,注入10mL濃硫酸,攪拌,觀察現象。
【實驗8-5】
【現象】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圖示
用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紙上寫字,觀察變化。
取20g蔗糖放入小燒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潤濕后,注入10mL濃硫酸,攪拌,觀察現象。
蔗糖變黑后慢慢膨脹
紙片逐漸變黑
實驗表明:濃硫酸能使紙張、蔗糖等物質脫水變成炭,有強脫水性。濃硫酸對衣物、皮膚等都有強腐蝕性。
如果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 3%~5% 的碳酸氫鈉溶液。
此外,濃硫酸有強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
可干燥酸性氣體( 如 CO2、SO2、HCl、Cl2等)和中性氣體(如 H2、O2、N2、CO、CH4 等),不能用于干燥堿性氣體( 如 NH3)。
長進短出
會與濃硫酸反應
討論
分別盛放濃鹽酸和濃硫酸的兩個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兩瓶酸的質量、質量分數各有何變化?
敞口放置的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比較:
物質 性質 溶質質量 溶劑質量 溶液質量 溶質質量分數 變化類型
濃鹽酸
濃硫酸 揮發性
吸水性
減小
不變
不變
增大
減小
增大
減小
物理變化
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時溶質質量分數都會減小,所以這兩種酸必須密封保存。
操作示意圖 操作 現象 解釋
觀察活動
【目的】 知道稀釋濃硫酸的正確操作
【實驗8-6】
正確:將濃硫酸沿著器壁緩慢地注入水中,并不停地攪拌。
將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燒杯外壁發熱
將密度大的濃硫酸緩慢地注入水中,及時攪拌,使產生的熱得以迅速擴散。
操作示意圖 操作 現象 解釋
錯誤:為說明圖a中錯誤操作的危害,在圖b中的特定裝置內,把少量水滴進濃硫酸中。
液滴飛濺
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當水滴入濃硫酸時會產生大量熱使水立即沸騰,帶著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十分危險。
【結論】
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得出結論:
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著容器壁緩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
1. 下列關于鹽酸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 濃鹽酸有刺激性氣味
B. 濃鹽酸具有強烈的吸水性
C.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D. 打開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處有白霧
B
返回
【點撥】濃鹽酸不具有吸水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B錯誤。
2. 下列有關濃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作干燥劑
B. 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它能使紙張、布料、皮膚等脫水炭化
C. 濃硫酸溶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作制冷劑
D. 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C
【點撥】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不能用作制冷劑,C錯誤。
返回
3. [2024 洛陽一模]如圖所示,電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別盛有蒸餾水、濃硫酸,放置一段時間。
(1)電子秤A示數變小,從微粒的角度解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電子秤B示數變大,說明濃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吸水性
【點撥】
(1)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水分子不斷向空氣中擴散,所以電子秤A示數變小;(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所以質量增大。
返回
4. 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鹽酸可用來除鐵銹
B. 稀硫酸在實驗室中常用作干燥劑
C. 硫酸可用于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
D. 鹽酸是重要的化工產品
B
【點撥】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作干燥劑,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劑,B錯誤。
返回
5. 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備氫氣的實驗中,下列裝置和實驗操作正確并規范的是(  )
D
【點撥】
傾倒液體試劑時,圖中的量筒應傾斜,瓶塞應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A錯誤;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注入水中,不能將水注入濃硫酸中,B錯誤;制取氫氣時,圖中長頸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氫氣從長頸漏斗口逸出,C錯誤。
返回
6. 如圖所示是兩種稀釋濃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兩幅圖中,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2)A圖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圖中玻璃導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攪拌,加速散熱
平衡壓強
(3)B圖中錐形瓶內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液飛濺
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當水滴入濃硫酸時會放出大量的熱,使水立刻沸騰
【點撥】
(2)A圖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熱量散失,防止酸液飛濺;由于濃硫酸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B圖中錐形瓶內空氣受熱膨脹,氣壓增大,玻璃導管可使空氣排出,平衡錐形瓶內外氣壓。(3)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且水的密度小于濃硫酸,會浮在硫酸上,導致熱量不易散失,使水沸騰,造成酸液飛濺。
返回
7. 若將一瓶濃鹽酸和一瓶濃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則它們發生的變化是(  )
A. 質量都增大 B. 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減小
C. 溶液的酸性都增強 D. 溶液的腐蝕性都增強
B
【點撥】露置在空氣中,濃鹽酸質量減小,濃硫酸質量增大,A錯誤;濃鹽酸和濃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減小,B正確。
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謝謝觀看!(共36張PPT)
8.2.2稀酸的化學性質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科粵版2024版化學九年級下冊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課程導入(5 分鐘)
展示實物:展示生活中常見含酸的物品,如白醋、檸檬汁、稀鹽酸、稀硫酸試劑瓶等。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接觸過很多酸,那大家知道這些酸有哪些共同的特點或性質嗎?” 引導學生思考,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趣味實驗:進行 “白醋使紫甘藍汁變色” 的實驗。向裝有紫甘藍汁的試管中逐滴加入白醋,讓學生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探究稀酸的化學性質。
(二)知識講解與實驗探究(25 分鐘)
稀酸與指示劑的反應
實驗操作:將稀鹽酸、稀硫酸分別滴加到點滴板的不同凹槽中,再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另取等量蒸餾水于點滴板凹槽,滴入指示劑作為對比實驗。
學生記錄:引導學生將實驗現象記錄在表格中。
| 試劑 | 紫色石蕊試液 | 無色酚酞試液 |
| ---- | ---- | ---- |
| 稀鹽酸 | 變紅 | 不變色 |
| 稀硫酸 | 變紅 | 不變色 |
| 蒸餾水 | 不變色 | 不變色 |
得出結論:稀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稀酸與金屬的反應
提出問題:展示鎂條、鋅粒、鐵絲等金屬,提問:“這些金屬放入稀酸中會發生反應嗎?會有怎樣的現象?”
分組實驗: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放一套實驗儀器和藥品(稀鹽酸、稀硫酸、鎂條、鋅粒、鐵絲)。學生按要求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 金屬 | 稀鹽酸 | 稀硫酸 |
| ---- | ---- | ---- |
| 鎂條 | 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放出熱量 | 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放出熱量 |
| 鋅粒 | 反應較劇烈,產生較多氣泡 | 反應較劇烈,產生較多氣泡 |
| 鐵絲 | 反應緩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 反應緩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
分析討論: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現象,寫出鎂、鋅、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以鋅與稀硫酸反應為例,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及注意事項。
得出結論:稀酸能與較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和相應的鹽。
稀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實驗演示:教師演示將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讓學生觀察鐵釘表面和溶液顏色的變化。
| 試劑 | 生銹鐵釘 |
| ---- | ---- |
| 稀鹽酸 | 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
| 稀硫酸 | 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
解釋原理:講解鐵銹(主要成分 Fe O )與稀酸反應的化學原理,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引導學生分析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得出結論:稀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和相應的鹽。
(三)課堂總結(5 分鐘)
回顧知識: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探究的稀酸的化學性質,包括與指示劑、金屬、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并展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歸納總結:強調稀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氫離子。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理解酸的化學性質,構建知識網絡。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9
布置作業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課堂教學展示
學習目標
1.知道常見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了解一些反應的發生所需的條件。
2.通過對酸的性質的開放性探究,養成“先個別后一般”的認識物質的科學方法,進一步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3.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培養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以及記錄實驗的能力。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導入
用于清潔衛生間污漬、尿漬、水垢等。針對鋼鐵除銹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稀鹽酸清潔劑
問題探討:
為什么鹽酸可以除銹?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探究
稀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但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這是稀酸的化學共性之一。
知識點
稀酸的化學性質
1.酸與指示劑作用
稀鹽酸 稀硫酸
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變紅
不變色
變紅
不變色
思考:稀酸還有哪些化學共性呢?
酸與指示劑
學生實驗探究
【目的】 認識稀酸的化學性質
【提出問題】 稀酸具有哪些化學共性?
【形成假設】 除指示劑外,稀酸還可能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發生反應。
較活潑金屬、
某些金屬氧化物和鹽
【實驗驗證】
2.稀酸與較活潑金屬的反應
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之前的金屬
現象 化學方程式




劇烈反應,有大量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
反應較劇烈,有大量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
反應較快,有大量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
有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Mg+2HCl = MgCl2+H2↑
Mg+H2SO4 = MgSO4+H2↑
2Al+6HCl = 2AlCl3+3H2↑
2Al+3H2SO4 = Al2(SO4)3+3H2↑
Zn+2HCl = ZnCl2+H2↑
Zn+H2SO4 = ZnSO4+H2↑
Fe+H2SO4 = FeSO4+H2↑
Fe+2HCl = FeCl2+H2↑
現象 化學方程式




劇烈反應,有大量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
反應較劇烈,有大量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
反應較快,有大量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
有氣泡產生,金屬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觀察這些化學方程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Mg+2HCl = MgCl2+H2↑
Mg+H2SO4 = MgSO4+H2↑
2Al+6HCl = 2AlCl3+3H2↑
2Al+3H2SO4 = Al2(SO4)3+3H2↑
Zn+2HCl = ZnCl2+H2↑
Zn+H2SO4 = ZnSO4+H2↑
Fe+H2SO4 = FeSO4+H2↑
Fe+2HCl = FeCl2+H2↑
稀酸與較活潑金屬反應的通式:
酸+較活潑金屬 鹽+氫氣
置換反應
稀酸能夠和較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通稱為鹽
3.稀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稀鹽酸
少量氧化銅
【實驗8-7】
稀硫酸
少量氧化銅
稀鹽酸
銹鐵釘
稀硫酸
銹鐵釘
CuO+H2SO4 = CuSO4+H2O
【現象】
編號 酸 金屬氧化物 現象 化學方程式
① 稀鹽酸 氧化銅
② 稀硫酸 氧化鐵
③ 稀鹽酸 氧化鐵
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為藍色
鐵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主要成分是Fe2O3
含Fe3+
CuO+2HCl=
CuCl2+H2O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Fe2O3+6HCl =
2FeCl3+3H2O
化學方程式:
氧化鐵和稀鹽酸:
Fe2O3+6HCl = 2FeCl3+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氧化銅和稀鹽酸:
氧化銅和稀硫酸:
CuO+2HCl = CuCl2+H2O
CuO+H2SO4 = CuSO4+H2O
觀察這些化學方程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稀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通式:
酸+金屬氧化物 鹽+水
4.稀酸與鹽的反應
稀鹽酸
碳酸鈉
【實驗8-8】
稀硫酸
碳酸鈉
稀鹽酸
石灰石
稀硫酸
石灰石
CaCO3
CaCO3+2HCl = CaCl2+H2O +CO2↑
【現象】
編號 酸 金屬氧化物 現象 化學方程式
① 稀硫酸 石灰石
② 稀硫酸 碳酸鈉
③ 稀鹽酸 碳酸鈉
石灰石部分溶解,產生氣泡
碳酸鈉被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CaCO3+H2SO4 =
CaSO4+H2O+CO2↑
Na2CO3+H2SO4 =
Na2SO4+H2O +CO2↑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化學方程式:
碳酸鈉和稀鹽酸:
碳酸鈉和稀硫酸:
石灰石和稀鹽酸:
石灰石和稀硫酸: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Na2CO3+H2SO4 = Na2SO4+H2O +CO2↑
CaCO3+2HCl = CaCl2+H2O +CO2↑
CaCO3+H2SO4 = CaSO4+H2O+CO2↑
觀察這些化學方程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稀酸與鹽反應的通式:
酸+鹽 新酸+新鹽
稀酸的化學通性
總結
稀酸的化學通性
與指示劑反應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與較活潑金屬反應
酸+較活潑金屬→鹽+氫氣
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與鹽反應
酸+鹽→新酸+新鹽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酸在水中都能解離出H+和酸根離子,即在不同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
能自由移動的離子
HCl在水中解離出離子示意圖
稀鹽酸、稀硫酸等酸為什么會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呢?
思路與方法導引
依據物質類別認識物質性質的思路與方法
由于同類物質的性質具有共性,在認識一類物質的性質時,可根據該類物質中某種物質的已知性質推測它們的共性,再選擇同類其他物質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此外,在認識某物質的性質時,也可根據其所屬類別物質的共性對該物質的性質作出推測,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檢查站
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稀硫酸與氧化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與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MgO = MgSO4+H2O
H2SO4+ BaCl2 = BaSO4↓+2HCl
H2SO4+ Zn= ZnSO4+H2↑
檢查站
2.舉例說明以下轉變關系(把上題的小題號對應填在括號內)。

+
較活潑金屬
金屬氧化物

氫氣

新酸
+

例如( )
例如( )
例如( )
3
1
2
1. [2023 開封期中]下列物質中,不能直接由金屬和酸反應制得的是(  )
A. ZnCl2 B. FeCl3 C. MgCl2 D. AlCl3
B
返回
【點撥】
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不能生成氯化鐵。
2. 向盛有下列物質的試管中分別加入過量稀鹽酸,最后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 氧化銅 B. 氧化鐵
C. 鎂粉 D. 紫色石蕊溶液
C
【點撥】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得到的氯化銅溶液顯藍色,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得到的氯化鐵溶液顯黃色,鎂與稀鹽酸反應得到的氯化鎂溶液為無色,紫色石蕊溶液與鹽酸作用變紅色。
返回
3. 某興趣小組用稀鹽酸清洗鐵夾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并進行保護實驗。
(1)除鐵銹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夾在稀鹽酸中浸泡較長時間,有氣體產生,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Cl=== 2FeCl3+3H2O
Fe+2HCl=== FeCl2+H2↑
【點撥】(1)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2)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返回
4. [2023 揚州]《天工開物》記載:“泥瓦罐載銅十斤,繼入爐甘石六斤……,即成黃銅。”爐甘石的主要成分為ZnCO3,ZnCO3屬于(  )
A. 氧化物   B. 酸 C. 堿 D. 鹽
D
【點撥】
爐甘石的主要成分為ZnCO3,ZnCO3是由鋅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返回
5.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酸與鹽之間能否發生反應,做了以下實驗。
(1)觀察到甲試管中有________生成,于是得出結論:稀鹽酸能與碳酸鉀發生反應。
(2)在乙試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結論:稀鹽酸能與硝酸銀發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氣泡
HCl+AgNO3===AgCl↓+HNO3
【點撥】
(1)由于碳酸鉀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觀察到甲試管中有氣泡生成,于是得出結論:稀鹽酸能與碳酸鉀發生反應。(2)在乙試管中稀鹽酸與硝酸銀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AgNO3===AgCl↓+HNO3。
返回
6. 如圖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4中滴加稀鹽酸。
(1)孔穴1中溶液變黃,因為生成了__________(填化學式)。
(2)產生氣泡的孔穴有________(填序號),其中一個孔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3
3、4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Mg+2HCl===MgCl2+H2↑)
【點撥】
(1)孔穴1中溶液變黃,因為生成了FeCl3。(2)產生氣泡的孔穴有3、4,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Mg+2HCl===MgCl2+H2↑。
返回
7. 如圖所示,稀硫酸能與相連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1)稀硫酸與BaCl2溶液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稀硫酸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CuO+H2SO4=== CuSO4+H2O
返回
8. 下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鐵與稀鹽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黃色
B. 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黃色
C. 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固體逐漸消失,溶液變為淺綠色
D. 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固體逐漸消失,溶液變為藍色
D
【點撥】鐵與稀鹽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淺綠色,A錯誤;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固體逐漸消失,溶液變為黃色,無氣泡產生,B、C錯誤。
返回
9. 詩句“梅子留酸軟齒牙”中的“梅子”含有較多的檸檬酸,檸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華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驗證檸檬酸的某些性質,下列實驗沒有明顯現象的是(  )
C
【點撥】
鎂與檸檬酸反應生成氫氣,有氣泡產生,A不符合題意;氧化鐵與檸檬酸反應生成鐵鹽和水,會觀察到固體溶解,溶液變為黃色,B不符合題意;二氧化碳不能與檸檬酸反應,無明顯現象,C符合題意;檸檬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有氣泡產生,D不符合題意。
返回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小結
稀酸的化學通性
與指示劑反應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與較活潑金屬反應
酸+較活潑金屬→鹽+氫氣
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與鹽反應
酸+鹽→新酸+新鹽
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謝謝觀看!(共54張PPT)
8.2.3常見的堿 堿的化學性質
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科粵版2024版化學九年級下冊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生活實例引入:展示圖片或實物,如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廚房清潔劑中的氫氧化鈉等。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接觸過這些物質,那你們知道它們屬于哪一類化學物質嗎?它們又有哪些特性呢?” 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常見的堿和堿的化學性質。
趣味小實驗:進行 “自制葉脈書簽” 實驗。向學生展示實驗成果 —— 葉脈書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簡單介紹制作過程中用到了氫氧化鈉,激發學生對堿的探究欲望。
(二)知識講解與實驗探究(25 分鐘)
常見的堿
實物展示:展示氫氧化鈉固體、氫氧化鈣粉末,并讓學生觀察其顏色、狀態。
分組實驗 1:安排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部分物理性質,包括溶解性、在水中溶解時的熱量變化等。實驗結束后,填寫實驗報告。
| 實驗內容 | 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鈣 |
| ---- | ---- | ---- |
| 顏色、狀態 | 白色固體 | 白色粉末 |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 | 微溶于水 |
| 溶解時熱量變化 | 放出大量熱 | 熱量變化不明顯 |
用途介紹:結合生活和生產實際,介紹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用途。如氫氧化鈉用于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氫氧化鈣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等。
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指示劑的反應
實驗操作:將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分別滴加到點滴板的不同凹槽中,再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另取等量蒸餾水于點滴板凹槽,滴入指示劑作為對比實驗。
學生記錄:引導學生將實驗現象記錄在表格中。
| 試劑 | 紫色石蕊試液 | 無色酚酞試液 |
| ---- | ---- | ---- |
| 氫氧化鈉溶液 | 變藍 | 變紅 |
| 氫氧化鈣溶液 | 變藍 | 變紅 |
| 蒸餾水 | 不變色 | 不變色 |
得出結論: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提出問題:展示二氧化碳氣體,提問:“二氧化碳能與堿發生反應嗎?會有怎樣的現象?”
實驗演示: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讓學生觀察溶液的變化。接著,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雖然無明顯現象,但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證明反應發生。
分析討論:組織學生討論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反應的原理,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為例,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及注意事項。
得出結論: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堿與酸的反應
分組實驗 2:學生分組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氫氧化鈣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判斷反應是否發生。
書寫方程式:讓學生嘗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糾正錯誤。
總結規律:引導學生總結堿與酸反應的特點,得出中和反應的概念。
(三)課堂總結(5 分鐘)
回顧知識: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常見堿的物理性質、用途以及堿的化學性質,展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歸納總結:強調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氫氧根離子。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課堂練習(5 分鐘)
展示一些與堿的性質相關的練習題,如選擇題、填空題、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等。
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
請學生回答問題,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強調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書面作業:教材課后習題中關于常見堿和堿的化學性質的相關題目,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實踐作業:讓學生調查生活中堿的應用實例,撰寫一篇小報告,加深對化學與生活聯系的認識。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9
布置作業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課堂教學展示
學習目標
1.知道常見堿的主要用途和性質,認知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2.通過實驗、觀察等方法探究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的性質,歸納總結出堿的共性。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導入
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問題探討:
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氫氧化鈉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碳?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探究
知識點一
常見的堿
1.氫氧化鈣[Ca(OH)2]
(1)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
其水溶液稱為石灰水,懸濁液稱為石灰漿
(2)物理性質: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
(3)主要用途:作建筑材料,制漂白粉,處理污水,改良酸性土壤,配制農藥波爾多液
(4)制取
①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得到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
CaCO3 CaO+CO2↑
高溫
工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②生石灰與水反應得到熟石灰,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CaO+H2O Ca(OH)2
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劑;
市面上有些自熱食品的加熱包利用了這一原理
歸納
CaCO3 CaO+CO2↑
高溫

CaO+H2O Ca(OH)2

Ca(OH)2+CO2 CaCO3↓+ H2O




CaCO3
CaO
Ca(OH)2
2.氫氧化鈉(NaOH)
(1)俗名:苛性堿、火堿或燒堿
(2)主要用途:制肥皂、洗滌劑,用于造紙、紡織工業、煉制石油
觀察活動
【目的】 認識氫氧化鈉的潮解性和水溶性
【實驗8-9】
實驗操作 現象 說明氫氧化鈉有何性質
(1)取少量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
(2)取少量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試管中,加水振蕩,觀察它的水溶性,并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感覺溫度變化情況。
實驗操作 現象 說明氫氧化鈉有何性質
(1)取少量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
(2)取少量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試管中,加水振蕩,觀察它的水溶性,并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感覺溫度變化情況。
易潮解
易溶于水,溶于水放熱
注意
(1)使用氫氧化鈉時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沾到氫氧化鈉,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氫氧化鈉易潮解且具有腐蝕性,稱量時應用燒杯盛放,以免腐蝕天平。
討論與交流
實驗室應該如何保存氫氧化鈉固體?
氫氧化鈉具有潮解性,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因此必須密封保存以防止潮解。
氫氧化鈉固體可作干燥劑
可干燥中性氣體:H2、O2、CO、CH4等;
也可干燥堿性氣體:NH3。
球形干燥管
U形干燥管
知識點二
堿的化學性質
1.堿與指示劑作用
氫氧化鈉溶液 石灰水
紫色石蕊溶液
無色酚酞溶液
變藍
變紅
變藍
變紅
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這是堿的化學共性之一。
思考:堿還有哪些化學共性呢?
堿與指示劑
學生實驗探究
【目的】 認識堿的化學性質
【提出問題】 堿具有哪些化學共性?
【形成假設】 堿溶液能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發生反應。
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和鹽溶液
【實驗驗證】
2.堿溶液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回顧: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現象: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化學方程式:
Ca(OH)2+CO2 CaCO3↓+ H2O
【實驗8-10】
兩支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一支倒插入水中,另一支倒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擺動試管。
對比實驗,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排除對實驗的干擾
現象:

NaOH溶液
兩支試管中液面均上升,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的試管內液面上升得更高
化學方程式:
2NaOH+CO2 Na2CO3+ H2O
實驗結論:
堿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的通式:
堿+非金屬氧化物 鹽+水
【分析解釋】
實驗中什么現象說明 CO2與 NaOH 溶液發生了反應?
插入NaOH溶液中的試管的液面比插入水中的試管的液面上升得高,表示插入NaOH溶液的試管中的CO2一部分溶于水,還有一部分消失了,即C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
你還能設計其他實驗證明 CO2與 NaOH 溶液發生了反應嗎?
【反思評價】
因為 NaOH 溶液和 CO2反應沒有沉淀等明顯現象,因此實驗室不用NaOH 溶液檢驗 CO2 ,而用澄清石灰水。
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氫氧化鈉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碳?
3.堿溶液與鹽溶液的反應
回顧: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現象:
產生藍色絮狀沉淀
化學方程式:
2NaOH+CuSO4 Cu(OH)2 ↓+ Na2SO4
NaOH溶液
【實驗8-11】
堿與氯化鐵溶液反應
【點擊畫面播放視頻】
編號 堿溶液 加入試劑 現象 化學方程式
① 氫氧化鈉溶液 氯化鐵溶液
② 氫氧化鈣溶液 硫酸銅溶液
③ 氫氧化鈣溶液 碳酸鈉溶液
產生紅褐色沉淀
3NaOH+FeCl3══Fe(OH)3 ↓+3NaCl
產生藍色絮狀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Ca(OH)2+CuSO4══ Cu(OH)2 ↓+ CaSO4
Ca(OH)2+Na2CO3══ 2NaOH + CaCO3↓
實驗結論:
堿與鹽反應的通式:
堿+鹽 新堿+新鹽
化學方程式:
2NaOH+CuSO4 ══Cu(OH)2 ↓+ Na2SO4
3NaOH+FeCl3══Fe(OH)3 ↓+3NaCl
Ca(OH)2+CuSO4══ Cu(OH)2 ↓+ CaSO4
Ca(OH)2+Na2CO3══ 2NaOH + CaCO3↓
堿的化學共性
與指示劑反應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與鹽反應
堿+鹽→新堿+新鹽
總結
NaOH在水中解離出離子示意圖
NaOH → Na+ + OH-
Ca(OH)2 → Ca+ + 2OH-
與鹽酸、硫酸等酸類似,像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這樣的堿,在水中都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OH-,所以,堿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能自由移動的離子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為什么會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檢查站
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氫氧化鋇溶液和硫酸鈉溶液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硫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Na2SO4 BaSO4↓ + 2NaOH
2NaOH+SO2 Na2SO3+ H2O
檢查站
2.舉例說明以下轉變關系(把上題的小題號對應填在括號內)。

+
非金屬氧化物


新堿
+

例如( )
例如( )
2
1
家庭小實驗
【目的】 學習用堿性溶液制作“葉脈書簽”
【操作】
1.選葉:選用有網狀葉脈的樹葉,洗凈。
2.堿煮:用蘇打粉溶液或石灰乳浸泡樹葉,加熱煮沸數分鐘,當葉肉綠色褪去并變黃即可取出。
3.清刷:把煮過的葉片用清水漂去堿液,再把葉片平鋪在玻璃上用柔軟毛刷或牙刷輕刷葉肉,留下葉脈。
4.美化:根據自己的喜好,染色并裝飾,制成漂亮的“葉脈書簽”。
1. [2023 咸陽期中]下列各組內的物質,表示同種物質的是(  )
A. 冰、干冰、水
B. 氫氧化鈣、消石灰、生石灰
C. 鹽酸、氯化氫、食鹽
D. 氫氧化鈉、燒堿、火堿
D
【點撥】
冰是固態的水,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的俗稱,A錯誤;消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B錯誤;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C錯誤;火堿、燒堿都是氫氧化鈉的俗稱,D正確。
返回
2. 食品公司通常在“××雪餅”的包裝袋內放入一小包干燥劑,上面的部分文字如圖所示。請仔
細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1)這包干燥劑吸收水分反應的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勿食用”是因為干燥劑吸水后具有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腐蝕性
【點撥】
(1)這包干燥劑吸收水分的反應方程式是CaO+H2O===Ca(OH)2;(2)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吸收水分后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有腐蝕性。
返回
3. [2023 深圳]下列有關NaOH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NaOH固體溶解時放出熱量
B. NaOH包裝箱上張貼的標識是
C. NaOH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
D. NaOH應密封保存
C
【點撥】氫氧化鈉顯堿性,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C錯誤。
返回
4. 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規則的是(  )
A. 氫氧化鈉對皮膚、衣服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應注意安全
B. 若不慎將燒堿溶液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 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實驗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
D. 若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氫氧化鈉溶液
D
【點撥】
若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強腐蝕性,不能涂在皮膚上,D錯誤。
返回
5. 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小亮在學習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時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和他一起完成實驗活動。
(1)實驗A中1、3孔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變紅
探究酸與指示劑的作用
(2)在實驗B的試管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用實驗C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藍色沉淀生成
2NaOH+CuSO4=== Cu(OH)2↓+Na2SO4
氣球脹大
2NaOH+CO2=== Na2CO3+H2O
【點撥】
(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所以實驗A中1、3孔的現象是溶液變紅,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酸與指示劑的作用。(2)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3)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導致廣口瓶內的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因此氣球脹大。
返回
6. [2023 開封模擬]下列溶液在空氣中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因發生化學變化導致溶液質量減小的是(  )
A. 濃鹽酸 B. 濃硫酸
C. 石灰水 D. 燒堿溶液
C
【點撥】
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敞口放置后溶液質量減小,發生的是物理變化,A錯誤;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時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溶液質量增大,發生的是物理變化,B錯誤;石灰水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由于生成的碳酸鈣沉淀的質量大于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因此溶液質量減小,C正確;燒堿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溶液質量增大,D錯誤。
【點易錯】
解答此類題目應明確常見堿暴露在空氣中發生的變化:(1)氫氧化鈉固體露置在空氣中易吸水潮解,且易與二氧化碳反應變質;(2)氫氧化鈣溶液露置在空氣中易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使溶液質量變小。
返回
7. [2024 長春九臺區一模]下列關于NaOH和Ca(OH)2的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用Ca(OH)2制波爾多液 B. 用Ca(OH)2作建筑材料
C. 用NaOH溶液檢驗CO2 D. 用NaOH固體干燥某些氣體
C
【點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不能用NaOH溶液檢驗CO2。
返回
8. 科學實踐小組制作“葉脈書簽”,需要將選好的葉片置于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除去葉肉,保留葉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可以用氯化鈉溶液替代氫氧化鈉溶液
B. 制作“葉脈書簽”的過程,主要利用氫氧化鈉的強腐蝕性
C. 加熱氫氧化鈉溶液是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是吸熱過程
D. 葉脈漂洗后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說明氫氧化鈉已漂洗干凈
B
【點撥】
氯化鈉沒有腐蝕性,不能用氯化鈉溶液制作葉脈書簽,A不正確;制作葉脈書簽是利用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B正確;加熱氫氧化鈉溶液,是因為熱的堿溶液可以加快葉肉腐蝕。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C不正確;葉脈漂洗后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說明氫氧化鈉未漂洗干凈,D不正確。
返回
9. [2024 日照東港區一模]某同學以氫氧化鈣為主題,繪制了“多彩堿世界”的思維導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實現①,可選用氫氧化鈣溶液與石蕊溶液作用
B. 實現③,若選用FeCl3溶液,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C. 實現④,可選用CuO、CuCl2溶液、CuSO4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發生反應
D. 實現⑤,可選用CO、Na2CO3溶液、MgCl2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發生反應
B
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小結
堿的化學共性
與指示劑反應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與鹽反應
堿+鹽→新堿+新鹽
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绿春县| 瑞丽市| 娄烦县| 股票| 巨鹿县| 洛隆县| 新密市| 张家港市| 久治县| 茶陵县| 黄骅市| 建始县| 开远市| 赤水市| 响水县| 垣曲县| 莫力| 碌曲县| 武功县| 大竹县| 石台县| 新津县| 普兰店市| 息烽县| 东丽区| 江都市| 南城县| 珠海市| 梁河县| 湟源县| 阿勒泰市| 托克托县| 睢宁县| 本溪市| 定襄县| 泸溪县| 抚顺市| 永德县| 门头沟区|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