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4物質性質的探究---2024-2025學年2024科粵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4物質性質的探究---2024-2025學年2024科粵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簡介

(共45張PPT)
1.4物質性質的探究
第一單元 大家都來學化學
科粵2024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趣味導入(5 分鐘)
播放一段古代青銅器制作和使用的視頻,提問:“銅作為一種重要的金屬,在古代就被廣泛應用。大家知道銅具有哪些性質,使其能被制成各種精美的器具嗎?” 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
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銅制品,如電線、銅鍋等,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用途背后銅所具有的性質,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物質性質的探究。
(二)知識講解:科學探究的步驟(8 分鐘)
結合教材內容,利用 PPT 展示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通過簡單的案例,如 “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對每個步驟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初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流程和方法。
(三)實驗探究:銅的性質(20 分鐘)
提出問題:展示銅片,引導學生觀察銅片的外觀,提出關于銅性質的問題,如 “銅在加熱條件下會發生什么變化?”“銅與稀鹽酸會發生反應嗎?”“銅與硝酸銀溶液能反應嗎?”
作出假設:組織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例如,假設銅在加熱時會與氧氣反應,表面可能會變黑;假設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假設銅能將硝酸銀溶液中的銀置換出來。
制定計劃: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假設。教師巡視各小組,給予指導和建議,確保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進行實驗:學生按照設計好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在實驗室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安全,規范使用實驗儀器,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 1:用砂紙打磨銅片,用坩堝鉗夾持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銅片表面的變化。
實驗 2:將打磨后的銅片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試管內的現象。
實驗 3:將打磨后的銅片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觀察銅片表面及溶液顏色的變化。
收集證據:學生如實記錄實驗現象,如實驗 1 中銅片表面變黑;實驗 2 中銅片表面無氣泡產生,溶液顏色不變;實驗 3 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解釋與結論:組織學生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如實驗 1 表明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實驗 2 說明銅的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實驗 3 證明銅的活動性比銀強,能將硝酸銀溶液中的銀置換出來。
(四)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7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銅的性質探究實驗,思考銅的性質與在生活中用途的關系。例如,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因此可用于制作電線;銅具有較好的導熱性,所以可用來制造銅鍋;銅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適合制作裝飾品。
展示其他常見物質的用途,如氧氣用于醫療急救、氮氣用于食品保鮮等,讓學生分析這些物質的用途分別利用了它們的哪些性質,加深對物質性質與用途關系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5 分鐘)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科學探究的步驟、銅的性質以及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強調科學探究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物質的奧秘。
(六)課堂練習(5 分鐘)
展示幾道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練習題,如根據給定的實驗現象分析物質的性質、設計探究某種物質性質的實驗方案等。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教師進行點評和講解,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六、板書設計
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科學探究的步驟
提出問題
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如實驗 1 表明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實驗 2 說明銅的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實驗 3 證明銅的活動性比銀強,能將硝酸銀溶液中的銀置換出來。
(四)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7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銅的性質探究實驗,思考銅的性質與在生活中用途的關系。例如,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因此可用于制作電線;銅具有較好的導熱性,所以可用來制造銅鍋;銅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適合制作裝飾品。
展示其他常見物質的用途,如氧氣用于醫療急救、氮氣用于食品保鮮等,讓學生分析這些物質的用途分別利用了它們的哪些性質,加深對物質性質與用途關系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5 分鐘)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科學探究的步驟、銅的性質以及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強調科學探究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物質的奧秘。
(六)課堂練習(5 分鐘)
展示幾道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練習題,如根據給定的實驗現象分析物質的性質、設計探究某種物質性質的實驗方案等。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教師進行點評和講解,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六、板書設計
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科學探究的步驟
提出問題
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如實驗 1 表明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實驗 2 說明銅的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實驗 3 證明銅的活動性比銀強,能將硝酸銀溶液中的銀置換出來。
(四)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7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銅的性質探究實驗,思考銅的性質與在生活中用途的關系。例如,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因此可用于制作電線;銅具有較好的導熱性,所以可用來制造銅鍋;銅的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適合制作裝飾品。
展示其他常見物質的用途,如氧氣用于醫療急救、氮氣用于食品保鮮等,讓學生分析這些物質的用途分別利用了它們的哪些性質,加深對物質性質與用途關系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5 分鐘)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科學探究的步驟、銅的性質以及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強調科學探究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物質的奧秘。
(六)課堂練習(5 分鐘)
展示幾道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練習題,如根據給定的實驗現象分析物質的性質、設計探究某種物質性質的實驗方案等。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教師進行點評和講解,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六、板書設計
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科學探究的步驟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制定計劃
進行實驗
收集證據
解釋與結論
反思與評價
銅的性質探究
實驗 1:加熱銅片 —— 表面變黑,銅能與氧氣反應。
實驗 2:銅與稀鹽酸 —— 不反應。
實驗 3:銅與硝酸銀溶液 —— 銅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溶液變藍,銅能置換出銀。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步驟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并能通過實驗探究銅的性質,初步理解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時存在一定困難,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總結不夠準確。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探究中不斷提高科學素養。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考試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
出來的性質
性質 確定 直接觀察或用物理方法測定 通過化學實驗去觀察和確定
性質 內容 顏色、氣味、硬度、熔點、沸點、揮發性、溶解性、導電性、導熱性、吸附性和延展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
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
性、毒性和腐蝕性等
區別 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典例1 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D
A.鐵呈固態 B.銅呈紫紅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 鐵呈固態、銅的顏色及蔗糖的溶解性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
化就能表現出來,為物理性質;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
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化學性質。
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變化
區別 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可以直接 用感官感知或借助簡單儀器測出,或通 過變化表現出來,描述物質的性質常用 “能”“會”“具有”“可以”等字眼 變化是一個動態
的過程,常用動
詞描述
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變化
舉例 汽油能燃燒——化學性質; 汽油易揮發——物理性質 汽油燃燒——化
學變化;
汽油揮發——物
理變化
聯系 典例2 某同學對一瓶酒精進行了認真觀察和實驗,在查閱資料后,
總結出了下列材料:①無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
揮發;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質;⑥易燃燒;
⑦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⑧酒精燃燒。根據上述文字
可歸納出:
(1)酒精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①②③④⑤
[解析] 物質的物理性質常表現為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
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和揮發性等。酒精的物理性
質有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
例互溶,能溶解碘等物質。
(2)化學性質有____;

[解析] (2)易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為化學性質。
(3)物理變化有____;

(3)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由液態變為氣態,沒
有產生新物質,為物理變化。
(4)化學變化有____。

(4)酒精燃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
1.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
探究步驟 內容
提出問題 將一小段光亮的銅片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加熱銅片
時使用坩堝鉗夾持,注意防止燙傷)片刻,銅片由紫
紅色變為黑色。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探究步驟 內容 形成假設 假設1:銅片變黑,是因為火焰中的煙灰附著在銅片上 假設2:銅片變黑是因為它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
預測1:若是煙灰,則應很容易抹去 預測2:加熱銅片 時,若火焰沒有與銅片接觸,則金屬將不會變黑 預測:若將銅片放在真空或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銅片的顏色將不變
探究步驟 內容 設計并實 施實驗 用潔凈的白 色抹布輕輕 擦一擦已冷 卻的銅片黑 色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銀白色的金屬鋁箔將銅片嚴密包裹,壓緊,不留空隙,以保證隔絕空氣,然后加熱鋁箔,一定時間后停止加熱,待冷卻后打開包裹的鋁箔
探究步驟 內容 獲取證 據、分 析解釋 現象 黑色部分不 能被擦掉 銅片表面 變黑 銅片表面不變色
判斷 假設1錯誤 假設2正確
解釋 銅片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后變黑,黑色物質不是煙灰 銅片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后不變 色;銅片在敞口的試管中加熱后變黑,是因為銅片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 反應,生成黑色的新物質 形成結論 銅片在加熱條件下,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 生成黑色物質 探究步驟 內容
反思 評價 生成物的 鑒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 黑色物質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探究步驟 內容
反思 評價 結論 反應生成硫酸銅,原黑色物質為氧化銅
反思 評價 銅在空氣或氧氣中受熱生成的黑色物質是氧化銅,
上述“形成結論”正確
表達交流
教材深挖
文字表達式的含義和讀法
(1)文字表達式:
(2)讀作: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
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
利用手持技術數字化實驗探究銅和氧氣的反應
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實驗中,可利用手持技術改進實驗。
已知:空氣中氧氣含量約占總體積的 。
【提出問題】銅片和空氣中的什么物質發生了反應?
【實驗驗證】使用氧氣傳感器定量測定(如甲圖所示)反應過程中
氧氣含量的變化。
甲圖 實驗裝置圖
乙圖 “氧氣含量-時間”曲線圖
【得出結論】銅受熱一段時間后,裝置中的氧氣含量不斷減少
(如乙圖所示),證明銅與氧氣發生了反應。
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以上各環節中,化學實驗是中心環節,假設需要用實驗去證實,結
論來自實驗事實。對于初學者,探究步驟不要求上述那么完整。
典例3 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式。悅悅需要通過查閱資料
了解“為何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這
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B
A.提出問題 B.獲取證據 C.形成假設 D.形成結論
3.探究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的差異
【提出問題】我們一生中不斷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吸入和呼出的
氣體成分含量有沒有差別呢?
【形成假設】
1.吸入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大于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2.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設計并實施實驗】
提示信息:
1.木條燃燒要有氧氣參與,氧氣含量越多,燃燒越旺。
2.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作用,使石灰水變渾濁。當參與作用的二
氧化碳含量較多時,渾濁現象出現得較快,且較明顯。
實驗準備:
1.取兩個空集氣瓶,用玻璃片將瓶口蓋好,作為空氣樣品;
2.用排水法收集兩瓶呼出氣體。
知識鏈接
排水法收集呼出氣體
1.集氣瓶中裝滿水(不能留有氣泡),蓋好
玻璃片(毛面向下)倒扣在水槽里;
2.將導管插入瓶口,通過導管向集氣瓶中
慢慢呼氣,換氣后再慢慢呼氣,反復幾次;
3.待集氣瓶中的水排完(當瓶口有大氣泡連續并均勻地冒出時)后,
在水下蓋好玻璃片,將集氣瓶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圖示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與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燃著的木條分 別伸入盛有空 氣、呼出氣體的 集氣瓶中 現象:盛有呼出氣體的集
氣瓶中,木條很快熄滅;
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木
條正常燃燒
結論:假設1正確
圖示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與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別向盛有空氣 和呼出氣體的集 氣瓶中滴加等量 且少量的澄清石 灰水,振蕩 現象:盛有呼出氣體的集
氣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
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結論:假設2正確
【解釋與結論】
知識點1 物質的性質
1. [2023·綏化改編]下列選項中,屬于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 A )
A. 可燃性 B. 密度
C. 溶解性 D. 熔點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2. [2024·泰安期末]以下鐵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B )
A. 純鐵有銀白色光澤 B. 鐵會生銹
C. 鐵可以導電、導熱 D. 鐵有延展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純鐵有銀白色光澤,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
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不符合題意;鐵會
生銹,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
質,故B符合題意;鐵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都
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均屬于物理性
質,故C、D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3. [情境題][2024·泰州期末]多維元素片可用于預防和治療維
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所引起的各種疾病,該藥品建議避光、
密封儲存在干燥處。下列對多維元素片性質的推測中,不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
A. 微溶于水 B. 見光易分解
C. 能與氧氣反應 D. 受熱易分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知識點2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4. [2023·信陽期中]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體
現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B )
A. 金剛石的硬度大——切割玻璃
B. 氫氣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
C. 銅絲具有導電性——用作導線
D. 武德合金熔點低——用作保險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5. [2022·成都]下列有關智能手表的性質的描述中,屬于物質
的化學性質的是( B )
A. 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鏡
B. 鈦合金耐腐蝕,作表框
C. 不銹鋼硬度大,作表扣
D. 橡膠彈性良好,作表帶
B
【點撥】透光性、硬度、彈性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耐
腐蝕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知識點3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6. [榮德原創]小明同學在探究人體呼出氣體的成分時提出:
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這屬于科
學探究過程中的( A )
A. 形成假設 B. 設計并實施實驗
C. 獲取證據 D. 形成結論
【點撥】根據關鍵詞“可能”判斷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環
節中的形成假設。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7. 下列記錄的加熱銅片的實驗現象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D )
A. 銅片在空氣中加熱時,由亮紅色變為黑色
B. 加熱時銅片變黑主要是因為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
化學反應
C. 把銅片裝在敞口的試管中加熱,銅片變為黑色
D. 把銅片嚴密包裹在金屬鋁箔中加熱,銅片變為黑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銅片在空氣中加熱變黑,是因為銅在加熱的條件
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銅。銅片在隔絕空氣
的條件下加熱,銅片不會變黑。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糾易錯 不能正確區分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8. 下列關于性質或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鐵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 化學性質
B 酒精揮發 化學變化
C 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質
D 木材燃燒 物理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鐵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需通過鐵生銹這一化學
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A正確;酒精揮發,是酒
精由液態變為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
錯誤;氧氣用于急救病人,是氧氣的用途,C錯誤;木材
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易錯】區分物質的變化與性質時應注意:物質的變化
是一個過程,而性質是物質固有的屬性,可根據敘述中的
關鍵字進行判斷,物質性質的敘述中一般有
“能”“易”“會”等關鍵字。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9. [立德樹人 文化自信][2024·陜西模擬]下列俗語與物質的化
學性質無關的是( B )
A. 真金不怕火煉 B. 玉不琢不成器
C. 紙里包不住火 D. 百煉方能成鋼
【點撥】玉不琢不成器說的是對玉石進行雕刻琢磨,沒有
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玉石的物理性質, B符合題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10. [2024·西安模擬]實驗小組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
氣體的差別。如表實驗對應的目的或結論不正確的是
( C )
選項 實驗圖示 目的或結論
A 收集呼出的氣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選項 實驗圖示 目的或結論
B 呼出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比空氣中的低
C
呼出氣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D 呼出氣體中的水蒸氣含量比空氣中的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可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氣體,A正確;氧氣能支持燃燒,氧氣含量越多,燃燒越劇烈,圖中實驗,伸入呼出氣體中的小木條先熄滅,可得出呼出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比空氣中的低,B正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圖中實驗,滴入呼出氣體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得出呼出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不能得出呼出氣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C錯誤;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對著哈氣的干燥玻璃片上出現無色液滴,可得出呼出氣體中的水蒸氣含量比空氣中的多,D正確。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課堂小結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泰安市| 临泽县| 乌兰县| 镇赉县| 津市市| 长顺县| 城口县| 沙田区| 商都县| 富平县| 扎赉特旗| 屯留县| 涟水县| 阳信县| 清原| 襄城县| 富川| 鄂托克旗| 礼泉县| 高密市| 佛冈县| 太保市| 运城市| 沧州市| 玉龙| 安平县| 临洮县| 千阳县| 察哈| 民乐县| 安仁县| 博兴县| 深州市| 噶尔县| 肇州县| 太湖县| 沂南县| 巴南区| 广南县|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