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實驗活動2 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一、實驗準備(一)實驗目的1.練習中和滴定的實驗操作;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探究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特點。2.通過實驗進一步掌握數據分析的方法,體會定量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二)實驗原理利用已知濃度的鹽酸來測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實驗步驟。(三)實驗用品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燒杯、錐形瓶、鐵架臺、洗瓶。0.100 0 mol·L-1 HCl溶液、0.100 0 mol·L-1 左右的 NaOH溶液、酚酞溶液、蒸餾水。二、探究過程(一)實驗步驟1.練習使用滴定管。(1)滴定管的構造。滴定管是內徑均勻、帶有刻度的細長玻璃管,下端有用于控制液體流量的玻璃活塞(或由乳膠管、玻璃球組成的閥)。滴定管主要用來 精確地放出一定體積的溶液 。 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堿式滴定管兩種。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裝 酸性 溶液或 氧化性 溶液,不能盛裝堿性溶液。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檢查儀器:在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 檢查活塞是否漏水 ,在確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②潤洗儀器:在加入酸、堿之前,潔凈的酸式滴定管和堿式滴定管要分別用 所要盛裝的酸、堿溶液 潤洗2~3次。方法是:從滴定管上口加入3~5 mL所要盛裝的酸或堿,傾斜著轉動滴定管,使液體潤濕全部滴定管內壁。然后,一手控制活塞(輕輕轉動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或者輕輕擠壓堿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球),將液體從滴定管下部放入預置的燒杯中。 ③加入反應液:分別將酸、堿加到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 “0”刻度以上2~3 mL 處,并將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夾上。 ④調節起始讀數:在滴定管下放一個燒杯,調節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滿反應液(如果滴定管內部有氣泡,應快速放液以趕出氣泡),并使液面處于 “0”刻度 ,準確記錄讀數。 ⑤放出反應液:根據實驗需要從滴定管中逐滴放出一定量的反應液。2.用已知濃度的強酸滴定未知濃度的強堿。(1)向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中加入0.100 0 mol·L-1 HCl溶液,趕出氣泡、調節液面至“0”刻度后準確記錄讀數,并填入表中。(2)向潤洗過的堿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趕出氣泡、調節液面至“0”刻度后,用堿式滴定管向錐形瓶中滴入20.00 mL待測溶液,再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這時溶液呈 紅 色。 (3)把錐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方,瓶下墊一張白紙,小心地滴入酸。邊滴邊搖動錐形瓶(接近終點時,改為滴加半滴酸),直到因加入半滴酸后,溶液顏色 從粉紅色剛好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 。這表示已經到達滴定終點。記錄滴定管液面的讀數,并填入表中。 (二)數據處理1.再重復實驗兩次,并記錄相關數據,填入下表中。滴定次數 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 HCl溶液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體積/mL1 2 3 2.計算待測NaOH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待測NaOH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三)注意事項1.指示劑酚酞的用量要適當。2.滴定終點判斷要及時。3.數據處理時注意計算的準確性。三、思考與交流1.在進行中和滴定時,為什么要用酸(或堿)潤洗酸式(或堿式)滴定管2~3次 提示:用蒸餾水洗滌滴定管后,管內壁附著水,直接加入待裝液,相當于待裝液被稀釋,濃度變小。2.滴定用的錐形瓶是否也要用待測的堿(或酸)潤洗 錐形瓶裝待測液前是否需要保持干燥 為什么 提示:中和滴定的原理是n(H+)=n(OH-)。錐形瓶不能用待裝液潤洗,否則相當于增加了待裝液。錐形瓶有少量水對滴定結果無影響,故不需要保持干燥。3.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左右的HCl溶液,請以NaOH溶液的體積為橫坐標,pH為縱坐標,在坐標紙(或計算機)上繪制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過程中,溶液pH隨NaOH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圖。提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