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物質科學知識梳理(物理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物質科學知識梳理(物理部分)

資源簡介

第三章 物質科學(二)
第一節:物質的密度
1.密度的定義: 單位體積 的某種物質的質量。
2.密度的公式: ρ=m/v ;變形公式有: m=ρV 和V =m/ρ
3.密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是 千克/米3 ,常用單位是克/厘米3。這兩個單位換算關系:1克/厘米3= 1000 千克/米3;1千克/米3= 0.001 克/厘米3。
4.水的密度為l×103千克/米3讀作 一千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每一立方米水的質量為一千千克
5.(1)同種材料,同種物質,密度不變,質量與體積成 正比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與體積成 反比 ;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與質量成 正比 。
(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密度一般 相同 ,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但也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的密度都是0.8×103千克/米3。
密度的應用: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來 鑒別物質 ;也可以根據已知條件求出物質的質量或體積,還可以判斷物質是 空心 ,還是 實心 。
:物態的變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由 固態 變成 液態 的過程,固體熔化需要 吸 熱。
2.凝固:從 液態 變成 固態 的過程,液體凝固會 放 熱。
3.晶體與非晶體
(1)晶體
①概念:像硫代硫酸鈉(海波)那樣,具有 一定熔化溫度 的固體叫做晶體。
②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但 溫度 保持不變口
③常見的晶體: 硫代硫酸鈉 、食鹽、冰、石膏、水晶、各種 金屬 等。
(2)非晶體
①概念:像松香那樣,在熔化的過程中沒有 一定熔化溫度 的固體叫做非晶體。
②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同時 溫度 不斷升高。
③常見的非晶體: 松香 、石蠟、蜂蠟、 玻璃 、塑料、橡膠等。
(3)熔點和凝固點
①熔點: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叫做熔點。
②凝固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保持 溫度 不變,這個溫度叫做晶體的凝固點。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
(1)概念;汽化是物質由 液態 變為 氣態 的過程。
(2)方式; 蒸發 和 沸騰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① 溫度的高低 ;②液體表面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 ;③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3)沸騰:汽化的另一種方式。它是在一定 的溫度下,在液體 內部 和 表面 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 吸 熱,但 溫度 不變,這個溫度就是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是不相同的。
2.液化
(1)概念:物質從 氣態 變為 液態 叫做液化,液化過程要 放 熱。
(2)方法:降低 溫度 和壓縮 體積 。
三、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直接從 固態 變成 氣態 的過程叫升華,升華過程中要 吸 熱。
2. 凝華:物質從 氣態 直接變成 固態 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過程中要 放 熱。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當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即參照物)的 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
運動和靜止的判斷方法:
(1)選擇合適的 參照物
(2)觀察被判斷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 )距離 是否改變,若不變則靜止,若變則運動。
3. 機械運動的分類:根據運動的路線的形狀,可以分為 勻速直線 運動和 變速直線 運動。
4.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
(1)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 (2)且在 單位時間 內通過的 距離 都相等的運動。
5.速度
(1)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 路程 。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2)公式: 速度=路程/時間 ,可推出的公式: 路程=速度x時間 或 時間=路程/速度
(3)單位:米/秒或千米/小時。1米/秒= 3.6 千米/小時。
(4)當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時,由公式v=s/t 算出的速度為平均速度。
(5)速度可以定量地描述運動的 快慢 。
6.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 長 ,物體就運動得越快。
方法二: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 短 ,物體就運動得越快。
方法三:比較兩個物體在 單位時間 內通過路程的 長短 ,即比速度。
第四節:力的初步知識
一、力
1.力是 物體 對 物體 的作用,力的單位是牛頓 ,符號是 N 。(托起兩個雞蛋的力約為 1 牛)。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體 形狀改變 ; (2)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4.力的三要素: 力的方向 、 大小 、 作用點 。
5.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 三要素 。
(1)線段的 起點或終點 表示力的作用點。
(2)線段 箭頭的方向 必須與力的方向一致。
(3)線段的 長度 表示力的大小,同時要標出 標度 。
6.重力
(1)定義:物體由于地球 吸引 而受到的力。
(2)重力的方向: 豎直向下 。
(3)重力的大小: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式為 G=mg 。 g=9.8牛/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 9.8 牛。
7.摩擦力
(1)定義:①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摩擦叫 滑動摩擦 ;
②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有時也會有摩擦,這種摩擦叫 靜摩擦 ;
③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叫 滾動摩擦 。
(2)增大摩擦力的常用方法
①增大物體表面的 壓力 ; ②增大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8.彈力
(1)定義:物體發生形變時,產生的一個反抗形變的力。
(2)彈力發生的條件是物體 發生形變 ,彈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反抗形變。
(3)大小:物體的 彈性形變 越大,彈力越大。
(4)彈簧測力計原理:彈簧 受到拉力 越大,彈簧的伸長就 越長 。
(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①要明確測力計的測量范圍,以免損壞測力計;
②用前要校零,即要進行調節使指針指在 零刻度線處 ;
③測力時,要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 同一條直線 上;
④讀數時,眼睛要正對刻度板,視線與指針相平。
二、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 受到外力作用 的時候,總保持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或 靜止 狀態,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實驗經驗 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 科學推理 出來的。
3.物體保持 靜止 或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的性質叫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 特性 。 任何物體 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 質量 有關。
三、二力平衡
1.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 靜止 狀態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則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作用在同一條 直線 上,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
3,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物體將保持 靜止 狀態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當物體所受的力不平衡,即合力 不為零 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就將 發生改變 。
第五節:壓強
一、壓力和壓強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 表面 上的力。
2.壓強
(1)概念:是描述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壓力大小 、 受力面積 有關;它的大小等于單位面積上的壓力。
(2)定義式:p=F/S其中各量單位分別是: P—Pa ; F—N ; S—m2 。
3.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改變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1)壓力一定,減少受力面積,可 增大 壓強;增大受力面積,可 減小 壓強。
(2)受力面積一定,增大壓力,可 增大 壓強;減小壓力,可 減小 壓強。
二、液體內部的壓強
1.液體壓強產生原因:由于液體受到 重力 作用,且具有 流動 性。
2.靜止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壓強;液體內部朝 各個方向 都有壓強;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 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相等 ;深度越深,壓強 越大 ;液體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一定時,液體密度 越大 壓強越大;
3. 測量液體內部壓強的工具: 液體壓強計
三、大氣壓強
1.由于地球周圍大氣的重力而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馬德保半球實驗證明了 大氣壓的存在 。
2.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為 1.01×105 帕,它相當于 760 毫米高的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
3.測量大氣壓的常用工具:(1)空盒氣壓計;(2) 水銀 氣壓計。
4.大氣壓的變化:在大氣層中不同的高度,大氣壓的數值會隨高度的增大而 減小 。這是因為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越 稀薄 ,大氣壓就 低 。
5. 。
四、流體的壓強
1.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之間關系:流速 越大 ,壓強越小。
2.飛機的升力:由于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時間內,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長,因而速度 大 ,它對機翼的壓強 小 ;下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短,因而速度 小 ,它對機翼的壓強 大 。因此在機翼的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這就是向 上 的升力。
第六節:浮力
1.浮力的定義:浸在液體(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氣體)對它 向上 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豎直向上 。
4. 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 浸入液體中的物體 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它排開的液體 受到的重力。
(2)公式: F浮=ρ液 gV排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 液體密度 和物體 浸入體積 有關,而與物體浸沒的 深度 無關。
5.浮力的求法,一般用以下四種方法:
(1)浮力差法: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為F下,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為F上,則F浮= F下一F上
(2)稱重法:把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上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G,再把物體浸入液體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G示,則F浮= G—G示 。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ρ液 gV排 。
(4)替代法:對漂浮在液面或懸浮在液體中的物體,由于重力 等于 浮力,只要測出物體的重力,就可以得到其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G物=ρ物gV物
6.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物體能漂浮在水面上,必須把它做成 空心 的,使它能夠 排出較多 的水。
7.浮沉條件的應用:
(1)密度計:依據 阿基米德 的原理制成的。密度計在各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相同 。
(2)輪船;輪船在不同的水中都處于 漂浮 狀態,但 所受浮力 不同,載重量即為排水量。
(3)潛承艇;靠改變 自身重力 達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
(4)熱氣球:使氣球內的氣體體積變化(即排開空氣的體積)而是依靠改變 熱氣球中空氣密度 達到上浮和下降的目的。
第七節:簡單的機械
1.杠桿是指一根 硬棒 ,在 力的作用 下,能夠繞著 一個固定的支點 轉動。
2.杠桿的五要素是指: (1)杠桿轉動時繞著的固定點叫 支點 ;
(2) 使杠桿轉動 的力叫動力; (3) 阻礙杠桿轉動 的力叫阻力;
(4)從 支點到動力作用線 的距離叫動力臂; (5)從 支點到阻力作用線 的距離叫阻力臂。
3.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于 靜止 的狀態或者 勻速轉動 的狀態。
(2)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 平衡螺母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方便地從杠桿上量出力臂 。
(3)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F1·Ll一F2·L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根據使用杠桿時的用力情況,我們可以把杠桿分為 省力 杠桿、 費力 杠桿及 等臂 杠桿。平常所使用的工具中,理發師用的剪刀屬于 費力 杠桿,剪斷鋼筋用的鉗子屬于 省力 杠桿,而在實驗室中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則屬于 等臂 杠桿。
5.定滑輪實質是一個 等臂 杠桿,定滑輪的特征是輪的軸 不隨 物體移動,使用定滑輪時不能 省力 ,但能改變 力的方向 。
6.動滑輪實質是 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 的杠桿,動滑輪的特征是輪的軸 隨 物體移動,使用動滑輪時能 省 力,但費 距離 。
7.滑輪組有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而成。使用滑輪組既可以 省力 。叉可以 改變力的方向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 幾分之一 ,表達式是:F=(G物+G動)/n。
第八節:機械功和機械能
一、機械功。
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 沿力的方向 通過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力對物體 做功 。
2.在科學中,把 力的大小 與 沿力的方向通過的距離 的乘積叫做功,功的計算公式是 W=FS ,單位是 J 。
3.我們把 人因需要而做 的功叫有用功;并非我們需要但 不得不做 的功叫額外功;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叫 總功 。把水桶從水井里提到地面上,提水桶的力做功;用力提著水桶沿水平路面向前走,提水桶的力 不做 功;小孩用力提水桶時,桶沒被提起來,小孩的提力 不做 功。
4.機械效率:
(1)定義: 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叫做機械效率,用?表示。
(2)公式:?= W有/W總 = W有/(W有十W總) ,因為 有用功總小于總功 ,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
二、功率
1.比較做功的快慢有三種方法:
(1)若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所用時間 越-少 做功越快,所用時間 越多做功越慢。
(2)若做功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 越多 ,做功越快;做功 越少 ,做功越慢。
(3)若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時間都不相同的情況下,通過計算 做功多少與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比值 后進行比較。
2.我們把物體在 單位時間 所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功率的計算公式是 P=w/t 。
3.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 瓦 。另外,功率還常用 千瓦 和 兆瓦 做單位。
三、機械能
1.動能是指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其大小與物體的 質量 和 速度 有關。
2.勢能包含 重力勢能 和 彈性勢能 兩種。物體由于 被舉高 而具有的能叫做 重力 勢能,它與物體 被舉高的高度 和 質量 有關;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 彈性 勢能。
第九節:光現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能夠 發光 的物體叫光源。光在 均勻介質 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光在真空中速度c= 3×108 米/秒= 3×105 千米/秒;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 3×108 米/秒。
3. 白光的組成:紅、橙、 黃 、綠、 藍 、靛、 紫 ;光的三原色:紅、 黃 、藍。
二、光的反射
1.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 交界面 時,一部分光被 返回原來介質中 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入射 光線與 反射 光線、 法線 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 反射 角等于 入射 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 可逆的 。
3.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 鏡面 反射;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生 漫反射 的緣故。
4.平面鏡成像特點:
(1)像、物 大小 相等;
(2)像、物到鏡面的距離 相等 ;
(3)像、物的連線與鏡面 垂直 ;
(4)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 虛像 。
三、光的折射規律
1.光的折射定律:
(1) 入射 光線、 反射 光線和法線在 同一平面 內;
(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 法線 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人空氣中時,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2.藍天白云在湖中形成 反射 ,水中魚兒在“云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反射 而形成的 虛 像;看到的魚兒是由 折射 而形成的 虛 像。
3.凸透鏡成像及應用:
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距時能成 倒立 的、 放大 的實像, 投影儀 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物距1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能成 倒立 的、 縮小 的實像,照相機 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物距小于1倍焦距以內時能成 正立 的、 放大 的虛像, 放大鏡 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E形成 倒立 、 縮小 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 大腦 ,入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近視眼要戴 凹透 鏡,遠視眼要戴 凸透 鏡。
第十節:電路初探
一、電路
1.電源:像電池一樣能夠 提供電能 的裝置。電源有 正 、 負 兩個極。
2.用電器:像電視機、電燈、電動機等,都是使用 電 的電器。
3:開關:閉合或打開能隨時把用電器和電源 連接 或 斷開 ,通常用字母 S(或K) 表示。
4.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 導線 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5.電路的三種狀態:
(1)通路:電路中,閉合開關電路接通,電路中會產生 電流 ,電燈等用電器正常工作,這種電路也叫 閉合 電路。
(2)開路:電路中,某處斷開或開關 斷開 ,電路中就沒有電流,這種電路叫 開路 。
(3)短路:電路中,不經過用電器 直接 把導線接在電源 +、一 兩極,也叫 電源 短路。電源短路時,由于電路中的電流過 大 ,會損壞 電源 ,甚至造成 火災 。
二、電流的測量
1.電流的形成:電路中,自由電荷(自然界存在正電荷、負電荷,即兩種粒子) 定向移動 而產生的。
2.電流的方向: 電流 從電源的正極經導線流向負極。而實際上是自由電子(負電荷)從電源負極經導線流向正極。可見,電流的方向與電子的移動方向 相反 。
3.電流的單位: 安培 ,簡稱 安 ,用符號A表示,較小的單位還有 毫安 和 微安 ,符號分別為 mA 和 μA 。其關系為1A= l000 mA,1mA= 1000 μA 。
4.電流的測量:不同電路,電流的大小是不同的。電流的大小用 電流強度 表示,用字母Ⅰ表示。
5.用 電流表 可精確測量電流的大小。
(1)實驗室常用的電流表一般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 0--0.6A 、 0一3A 。
(2)電流表的使用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正確選擇量程:被測電流 不 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否則將損壞電流表,通常用 試觸 法選擇量程,先迅速試觸電流表 大 量程,指針偏轉太小再換用較小 量程;
②電流表必須 試觸 連接在被測電路中;
③使電流從 正 接線柱流進,從 負 接線柱流出;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 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兩極,否則電流表會因電流過大而燒壞。
三、電阻
1.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為 電阻 。電阻用字母 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 歐姆 ,簡稱 歐 。符號是 ? 。電阻的常見單位還有 千歐 、 兆歐 。
2.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 材料 、 長度 和 橫截面積 有關。
3.滑動變阻器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 有效長度 來改變 電阻 大小的裝置。
四、電壓的測量
1.電壓
(1)用字母 U 表示。單位是 伏特 ,簡稱 伏 ,用符號 V 表示。
(2))其關系為:1千伏= 1000 伏。1伏= 1000 毫伏。1毫伏= 1000 微伏。
2.電壓的測量
(1)電壓表是用來測量 電壓 大小的儀表。
(2)實驗室用的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 0一3V 和 0一15V ,最小刻度值分別為 0.1 伏和 0.5 伏。
(3)電壓表的使用:
①必須把電壓表 并 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②把電壓表的“+”接線柱接在跟電源 正極 相連的那端;
③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 最大量程 ,可用 試觸 法選擇量程;
④ 可以將 電壓表直接連人電源兩極上。
:歐姆定律與電路計算
一、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正比 ,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 反比 。
2.用伏安法測量電阻大小的原理是根據歐姆定律Ⅰ=U/R ,可推導出R= U/Ⅰ ,可用電壓表測出導體兩端的 電壓 ,用電流表測出通過導體的 電流 ,即可算出被測導體的 電阻 。
3.測量電阻大小的實驗中為了減少實驗的誤差,需測三組數據,可以通過接人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改變連人電路的電阻,改變被測導體兩端的 電壓 和通過導體的 電流 。根據實驗測得的值求出幾組導體的 電阻 ,求平均值。
二、電路的連接
1.串聯電路的特點
特點1:開關同時控制兩只燈的 亮 或 熄滅 。
特點2:串聯電路中的電流 處處相等 。
特點3:串聯電路中總的電壓等于 U總=U1+U2 。
2.并聯電路的特點
特點1:干路開關控制 電路中所有 的電燈。
特點2:支路開關控制 支路 上的電燈。
特點3: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上的電燈 相互不 影響。
特點4:并聯電路中干路上的總電流等于 Ⅰ總=Ⅰ1+Ⅰ2 。
特點5:并聯電路中兩端的總電壓等于 U總=U1=U2 。
第十二節:電能
一、電功率
1。電能的利用:電流也具有做功的本領,是因為它具有 電能 。電流通過用電器會發生 電能 與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間的轉化(即電流做功的實質),如:發光的電燈把電能轉化為 熱能 和 光能 ;轉動的電動機把電能主要轉化為 機械能(動能) ;正在煮飯的電飯鍋把電能轉化為 熱能(內能) 等。
2.電功率的定義及物理意義:
(1)定義: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叫做電功率,用P表示。其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為W,常用單位有千瓦(kW)、兆瓦(MW)。
(2)物理意義:在科學中,電功率是用來描述 電流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
二、電功
1.電功的定義:電流通過用電器所做的功 ,稱為電功。電流做功的實質是 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 。
2.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電流在某段電路上做的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 電壓 、通過這段電路中的電流 以及通電 時間 有關。
3.電功的計算公式:
(1)電功的計算公式W=Pt= UⅠt 。電功的單位是 焦耳 。
(2)根據歐姆定律,電功的計算公式可以推導為:W= Ⅰ2R 或W= U2t/R 。
4.電能表的作用和計量單位:
(1)作用:電能表又叫電度表,是用于計量 用電器在一段時間里消耗的電能 的工具。
(2)電能表的計量單位為 千瓦·時(kW·h) ,俗稱度。1kW·h= 3.6 x 106 J。 1kW·h表示功率為 1kw的用電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 電能 。
5.電能表的參數及意義:
(1)“220V’’表示該電能表應在電壓為 220V的電路中使用;
(2)“10(20)A’’表示此電能表的標定電流為 10A ,在短時間內使用時電流允許大些,但最大不能超過 20A ;
(3)“600r/(kw·h)”表示接在這個電能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轉盤轉過
600 轉。
6.電能表測量電能的方法:
(1)測量較大電能時用刻度盤讀數:電能表 前后兩次讀數之差 ,就是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即W電=W末—W初
(2)測量較小電能時,用轉盤讀數:通過記錄電能表轉盤轉數,結合電能表轉盤每轉表示的電能計算出該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即 W電=轉數X每轉消耗的電能 。
三、電熱器
1.電熱器定義:凡是利用電來 加熱 的設備都可稱為電熱器
(1)電流的熱效應: 當電流通過各種導體時,會使導體的溫度升高 ,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
(2)在電流的熱效應中,電流通過導體發熱的過程實質上是 電 能轉化為 內 能的過程。
(3)熱效應現象的產生與導體電阻的存在有關,當 電阻 消失時,熱效應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4)電熱器中主要的元件是 發熱體 ,它由電阻率 大 、熔點 高 的電阻絲繞在絕緣體上制成的。
2.焦耳定律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 電流的二次方 成正比,跟導體的 電阻 成正比,跟通電 時間 成正比,計算電熱公式:Q=Ⅰ2R t 。
第十三節:電與磁
一、磁體、磁性和磁場
1.物體能夠吸引 鐵、鈷、鎳 等物質的性質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體叫做 磁體 。
2.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 磁極 ,一個磁體有兩個磁極,分別是 N極 和 S極 ;同名磁極相互 排斥 ,異名磁極相互 吸引 。
3. 磁體周圍存在 磁場 ,磁場有方向,小磁針靜止時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北極方向。地球產生的磁場叫 地磁場 。
4.磁體周圍的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 北極 出來,回到磁體的 南極 。
二、電生磁
1. 當電磁鐵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可以用 右手螺旋定則 來判定,也可叫做 安培 定則。
2.將一根導線平行置于靜止的小磁針上方,當開關閉合時,小磁針發生偏轉,這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 磁場 ,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再閉合開關,觀察小磁針偏轉方向的變化,可發現通電導線的磁場方向與 電流方向 有關。
3.下列猜想中最終證明與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有關的是: ①③④ (填序號)。
①有無鐵芯;②鐵芯粗細;③匝數多少;④電流大小;⑤導線粗細;⑥導線長短;⑦電流方向
4.電磁繼電器是由 電磁鐵 控制的自動開關。使用它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用 低 電壓來控制 高 電壓,用 弱 電流來控制 強 電流。
三、磁生電
1.英國科學家 法拉第 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標志著電器 時代的開始。
(1) 閉合電路 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 切割磁感線 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 感應電流 。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閉合電路 ,且部分導體做 切割磁感線 運動。
(3)感應電流的方向與 磁場 方向和 導體運動 方向有關;改變其中的一個,電流方向 改變 ;若同時改變這兩個方向,電流方向 不改變 。
(4)在電磁感應中, 機械 能轉變成了 電能 。
影響感應電流大小的因素是導線切割的速度大小、 磁體的強度 、 切割導線的條數 、 切割導線的有效長度 。
3.交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根據 電磁感應現象 制成的。發電機由 轉子 和 定子 兩部分組成。一般采用 線圈 不動、 磁極 旋轉的方法來發電。還用 電磁鐵 代替永磁體。
4.我國交流電的周期為 0.02s ,頻率為 50 Hz ,即發電機線圈轉一周用0.02s,即1s內線圈轉50 周,每秒出現 50 個周期,方向改變 100 次。
第十四節:家庭電路及用電安全
一、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的兩根進戶線,一根是 零線 線,另一根是 火線 線,兩線之間的電壓是 220 V。判別兩線用到的工具是 測電筆 。
2.測電筆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手觸 筆尾金屬體 ,筆尖金屬體觸 火線 時氖管發光。
3.家庭電路的組成。
(1)組成: 進戶 線(零線,火線)、 電能 表、總開關、 保險盒 、插座、 開關 、用電器。
(2)開關與電燈 串 聯,插座與電燈及各用電器之間是 并 聯,電能表 串 聯在干路,保險絲 串 聯在火線上的。
4.一旦電路出現 短路 或 電路過載 現象,會使電路中 電流 大大增加,這樣不僅損壞電器,嚴重時可以引起火災,因此必須有保護裝置。常見的保護裝置有 斷路器 和 熔斷器 。
5.保險絲一般用電阻率大且熔點 低 (填“低’’或“高”)的合金材料制成的。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保險絲會自動 熔斷 ,從而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6. 家庭電路中為了安全,功率較大的用電器的插頭應用 三腳 插頭(填“兩腳”或“三腳”)。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旦用電器的 火 (填“火’’或“零”)線的絕緣層破壞,與火線相接觸的金屬殼上就帶電,人與之接觸就有觸電危險,但是外殼通過插頭接地時,電流會先流入大地 (填“大地"或“人體”)。
二、安全用電
1.觸電是指通過人體的 電流達到一定值 對人體產生的傷害事故。安全電流在30mA以下。超過該安全電流值,人會感到劇痛,神經麻木,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在 36V 的電壓是安全的。在潮濕的環境中,安全電壓可以是24V或12V以下。觸電事故有單相觸電、 雙相觸電 和 電弧觸電 等。
2.家庭電路電壓是 220V ,動力電路的電壓是 380V 。觸電大多是人直接接觸 火線 造成的。高壓觸電只要靠近它就會觸電。
3.安全用電常識原則: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4.發現有人觸電,絕對不能直接 拉開 觸電人,應趕快 切斷電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物將電線挑開,迅速使人脫離電源。用電器發生火災時,要先 切斷電源 ,絕對不可以 潑水 救火。
第十五節:常見的能與能的轉化與守恒
一、內能
1.分子運動理論:物質由分子組成;一切物質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無規則 運動——擴散現象;分子間同時存在 引力 和 斥力 。
2.內能
(1)定義:物體內部大量做 熱運動 的粒子具有的能。
(2)改變方法: 做功 和 熱傳遞 (兩種方法都能達到同樣效果,即“等效”)。
3.比熱容
(1)定義: 單位質量 的某種物質在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用字母“c”表示)。
(2)單位: 焦/(千克·℃) 。 (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3)意義:比熱是物質的一種 特性 。
(4)水的比熱: 4.2×103焦/(千克·℃) ,物理意義: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是4.2×103焦。
4.熱量
(1)定義:在熱傳遞過程中的那部分 能量 ,單位: 焦耳 。
(2)熱量計算公式: Q=Cm(t--to) 。
5.熱值
(1)定義: 單位質量 的某種燃料 完全 燃燒后所放出的熱量。
(2)單位: 焦/千克 。
(3)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計算: Q放=mq 。
二、核能
1.核能是 原子核 發生變化過程中釋放出來的能量。獲得核能的主要途徑有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 。
2.重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 中子 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 能量 的過程。
3.聚變是兩個質量 較輕 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的新核,同時釋放 較大 的過程。聚變需要很高的 能量 ,所以也叫做 溫度 反應。
4.氫彈是利用原子核的 熱核聚變 制成的,原子彈是利用原子核的 裂變 制成的。相比起來,氫彈是一種比原子彈威力更為 巨大 的核武器。
三、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1.任何一種形式的能量在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過程中,消耗多少 這些形式 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 的能量,而 能的總量 保持不變。
2.能量既不會 消滅 ,也不會 創生 ,它只會從一種形式 轉化 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 轉移 到另一個物體,而能的 總量 保持不變。這個規律叫做 能的轉化和守恒 定律。
3.植物的生長是將太陽能轉化成自身的 化學 能,但不能還原成太陽能。熱傳遞是 內 能從 高 溫物體傳遞到 低 溫物體,但這種轉移不能反方向進行。以上這些都說明能量的轉移和轉化具有一定的 方向性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舞阳县| 宁德市| 旺苍县| 洛宁县| 育儿| 鄂尔多斯市| 繁昌县| 杨浦区| 于都县| 海安县| 原平市| 高邑县| 惠州市| 奉贤区| 隆子县| 团风县| 花莲市| 巨鹿县| 东源县| 贺兰县| 兴城市| 上饶县| 会理县| 阿克陶县| 屏南县| 泸定县| 钟山县| 兰州市| 文化| 石嘴山市| 融水| 屏山县| 项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潜江市| 阿拉尔市| 井冈山市| 锦屏县| 云林县|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