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學年六年級科學下學期期中素養測評卷(蘇教版)考試分數: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2.判斷題、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案,非判斷、選擇題必須使用黑色墨跡簽字筆或鋼筆答題,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5.測試范圍:第1-2單元。一、選擇題(共24分)1.(本題2分)我們經常能看見掛著綠色牌照的純電動汽車行駛在路上,該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電動機是將( )能轉化成動能。A.太陽 B.電 C.機械2.(本題2分)研究顯示,一枚30克的雞蛋從18樓拋下可砸破人的頭骨,原因是( )。A.雞蛋很堅硬 B.雞蛋的質量大 C.高空下落的雞蛋,速度大,能量大3.(本題2分)太陽能熱水器就是把太陽能轉換為( )的裝置。A.熱能 B.光能 C.風能4.(本題2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 )。A.熱能 B.機械能 C.化學能5.(本題2分)在寒冷的冬天,當行駛速度相同時,騎電動自行車的人會感覺很冷,但騎自行車的人卻越騎越熱,最主要原因是( )。A.騎自行車的人在不斷運動的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人體的熱能B.電動自行車在消耗能量,所以越來越冷C.電動自行車騎得快,風大6.(本題2分)電磁爐是一種較為便捷的炊具,在使用過程中,它的能量轉換過程是( )。A.電能→磁能→熱能 B.磁能→電能→熱能 C.電能→磁能→內能7.(本題2分)如果生態瓶中的水少了,最應該加入一些( )。A.開水 B.河水 C.純凈水8.(本題2分)在食物鏈中,( )是消費者。A.動物 B.植物 C.微生物9.(本題2分)( )會冬眠。A.鴨子 B.熊 C.貓10.(本題2分)人類在草原上大量過度放牧造成影響,說法錯誤的是( )。A.會造成牧草的匱乏,草原荒漠化B.對灰狼等肉食性動物的生存沒有什么影響C.會影響整個草原生態平衡,破壞草原生物資源11.(本題2分)下面不是生物棲息地的必要條件的是( )。A.提供生物游戲活動的場所B.提供生物生長繁殖所需要的庇護所C.提供生物生長繁殖所需要的水和食物12.(本題2分)下列關于生態瓶的描述正確的是( )。A.需要定期打開瓶蓋為瓶內的生物提供氧氣B.水域生態瓶要取自然水域的水C.生態瓶可以放在沒有太陽的地方二、填空題(共22分)13.(本題2分)酒精燈被點燃時,酒精燈的化學能轉化為 能和 能。14.(本題2分)奔馳的列車、 等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是 。15.(本題4分)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這些因數有關: ,磁力越大;導線繞的 越多,磁力越大; 越大,磁力越大;導線 ,磁力也越大。16.(本題2分)能量可以從 轉換成 。17.(本題2分) 大熊貓棲息地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這里棲息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占全世界的 以上。18.(本題2分)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 ,以植物或其它動物為食的動物叫 。19.(本題4分)動物適應生存的行為有 、 、 、 等。20.(本題4分)鯊魚、蛤蜊、鱈魚、硅藻這四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 → → → 。三、判斷題(共12分)21.(本題2分)通過改變線圈繞線方向不能增強電磁鐵的磁性。( )22.(本題2分)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通電導線能產生磁性。( )23.(本題2分)電磁鐵磁性的大小是可以改變的。( )24.(本題2分)在棲息地觀察時應該以肉眼觀察為主,不得用手或身體直接接觸棲息地的小動物,盡量不打擾它們,防止發生意外。( )25.(本題2分)寒冷的冬天,熊、蝙蝠、青蛙等動物不吃也不動,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寒冬。( )26.(本題2分)大多數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們利用太陽光的能量,以葉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為原料,生產出糖類和氧氣。 ( )四、連線題(共10分)27.(本題10分)下列工作狀態分別屬于哪一種能量轉化形式?請連線。工作時 能量轉換電燈 太陽能→熱能太陽能熱水器 電能→光能和熱能汽車 電能→聲能收音機 汽油燃燒時化學能→動能五、簡答題(共25分)28.(本題5分)熱能可以通過哪幾種方式向周圍傳遞?29.(本題5分)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30.(本題5分)當環境不適應動物生存時,動物會采取哪些策略來應對?31.(本題5分)如果沒有分解者,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32.(本題5分)人類的哪些行為會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請舉例說明。(至少三例)六、實驗題(共7分)33.(本題7分)通過對池塘生態系統的觀察,小明制作了生態瓶。如下圖所示,在四個大小、形狀相同的玻璃魚缸中放入同樣多的河水,A魚缸中放入小魚2條;B魚缸比A魚缸多放兩棵金魚藻;C魚缸比B魚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魚缸比C魚缸多罩了一個黑色罩子。(1)在此實驗中,小魚存活時間最短的是( )魚缸。(2)根據小明制作的生態瓶,寫出一條食物鏈;(3)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下表是C、D魚缸中小魚的生存時間。1天 2天 3天 4天 5天C魚缸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D魚缸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1條活著 1條活著 全部死亡通過對C、D魚缸中小魚生存的時間進行分析,發現小魚的生存除了需要食物外,還需要( )。在C魚缸中,由于有( ),所以金魚藻利用太陽光的能量,以葉子吸收的( )和根吸收的水為原料,產生供自身生長的養料和供給小魚生存的氧氣。(A.陽光 B.氧氣 C.二氧化碳)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6》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C A A B A B B題號 11 12答案 A B13. 光 熱14. 飛旋的龍卷風 動能15. 鐵釘越大 圈數 電量 越粗16. 一種形式 另一種形式17. 四川 30%18. 生產者 消費者19. 遷徙 冬眠 夏眠 換毛20. 硅藻 蛤蜊 鱈魚 鯊魚21.√22.√23.√24.√25.√26.√27.28.答: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29.電磁鐵鐵釘的粗細會影響電磁鐵磁力的大小,鐵釘粗,磁力大;鐵釘細,磁力小。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池節數有關,電池節數越多,電磁鐵磁力越大,反之越小。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導線的粗細有關,導線越粗,磁力越大,反之越小。30.當環境不適應動物生存時,動物會采取重新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或被迫改變自己的行為來適應新的環境的策略。例如,某些動物可能會遷徙到更適合的棲息地,而另一些動物可能會改變它們的覓食行為、繁殖習性等來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果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動物將面臨生存困難甚至滅絕的風險。31.答: 生物具有新陳代謝的特征,既有食物的攝取、 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又有排泄物的產生,還有衰 老和死亡。假如沒有分解者如細菌和真菌的分解作 用,動植物的遺體、排泄物等物質將堆積如山,生 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將會終止,所有的生物也會相繼滅亡,整個生態系統會崩潰。32.過度捕殺;過度放牧;過度噴灑農藥。33. D 金魚藻→小魚 A A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