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下·浙江期中)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br/>A.Fe B.Si C.Al D.O
【答案】C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
【解析】【解答】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前四種)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不是鐵,故選項錯誤;
B、硅是非金屬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不是硅,故選項錯誤;
C、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故選項正確;
D、氧是非金屬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不是氧,故選項錯誤;
故選:C.
【分析】根據地殼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類進行分析判斷.
2.(2024八下·浙江期中)模型常??梢詭椭藗冋J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或復雜的事物。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br/>A.原子結構
B.杭州亞運會會徽
C.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B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原子結構模型,病毒模型和二氧化碳分子模型,都是模型,故A、C、D不合題意;
杭州亞運會會徽,屬于標志,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4八下·浙江期中)小科在課外興趣活動課中將數枚一元硬幣按如圖所示放在兩根平行的條形磁鐵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幣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硬幣橋”上左右兩端的硬幣沒有磁性
B.“硬幣橋”中間磁性最強
C.“硬幣橋”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D.兩枚硬幣相鄰的部分是同名磁極
【答案】C
【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ABC.根據磁化的定義,以及條形磁鐵的磁場分布規律分析判斷;
D.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斷。
【解答】ABC.硬幣原來沒有磁性,放在磁鐵上后就有了磁性,因此“硬幣橋”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坝矌艠颉爆F在相當于一個條形磁鐵,它的中間磁性最弱,左右兩端磁性最強,故AB錯誤,C正確;
D.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兩枚硬幣相鄰的部分是異名磁極,故D錯誤。
故選C。
4.(2024八下·浙江期中)2023年 10月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包頭礦,富含的鈮元素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鈮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鈮的元素符號為nb B.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同
C.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1 D.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g
【答案】C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稱的右上角的符號為元素符號;
B.元素信息圖左上角的數字為元素的原子序數,最下方的數字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分析判斷;
C.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解答】A.右上角的字母為Nb,則鈮的元素符號是Nb,故A錯誤;
B.由圖可知,鈮元素的原子序數為41,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則鈮原子的中子數=93 41=52,即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不相同,故B錯誤;
C.鈮原子的質子數為41,根據“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因此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41,故C正確;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單位為“1”,不是“g”,故d錯誤。
故選C。
(2024八下·浙江期中)在學習完《微粒的符號與模型》后,某學習小組進行項目學習:制作分子模型,下圖是該小組的部分項目學習記錄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驅動性問題 如何制作甲烷分子模型
成果展示 模型說明書: ①甲烷化學式:CH4 ②一個甲烷分子的質量: 2. 67×10-25千克 一個氫原子的質量約: 1. 67×10-27千克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約: 2. 00×10-26千克 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約: 2. 66×10-26千克
5.為了加深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該小組以一個碳原子質量的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相比得出的倍數當做“相對原子質量”,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原量”為( ?。?br/>A.2 B.4 C.12 D.16
6.通過該微項目的學習,同學們對甲烷有了更深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烷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B.一個甲烷分子中含有2個H2分子
C.甲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
D.甲烷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
【答案】5.B
6.A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解答;
(2)A.在化學式中,一種符號代表一種元素;
B.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C.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D.根據甲烷的物質組成的知識判斷。
5.根據題意可知,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6.A.根據化學式CH4可知,甲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A正確;
B.根據化學式CH4可知,一個甲烷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不含氫分子,故B錯誤;
C..根據化學式CH4可知,甲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1)=3:1,故C錯誤;
D.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構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7.(2024八下·浙江期中)乘客進站時,將身份證靠近檢驗口,機器感應電路中就會產生電流,從而識別乘客身份。下列四幅圖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電磁感應
【解析】【分析】對各個選項中的圖片進行分析,確定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根據“刷身份證時會產生感應電流,即由磁產生電,有感應電流產生”可知,這個裝置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
A.當導線中有電流經過時,小磁針的指向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A不符合題意;
B.閉合開關后,當電流經過導體時會受到磁力而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閉合開關后,當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時,會產生感應電流,這是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故C符合題意;
D.圖示的實驗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周圍磁場方向的實驗,運用了電流的磁效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甲,音箱底部有一塊磁鐵,圓柱狀底座內部有電磁鐵,原理如圖乙。為了適應不同需求,音箱的懸浮高度是可調的,下列能使音箱的高度上升的做法是(  )
A.減少線圈的匝數 B.滑片P向右移動
C.減小電源電壓 D.抽掉電磁鐵鐵芯
【答案】B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電磁力的大小與距離大小有關,即距離越大電磁力越小,結合影響電磁鐵磁場強弱因素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將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變少,電磁鐵磁性變弱,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A不符合題意;
B.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會增大,電磁鐵磁性變強,音箱受到的磁力增大,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上升,故B符合題意;
C.減小電源電壓,電路中的電流也會減小,電磁鐵磁性變弱,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C不符合題意;
D.抽掉電磁鐵鐵芯,電磁鐵磁性變弱,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奧斯特實驗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說明了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B.通電導線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
C.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偏轉方向也會改變
D.移去小磁針后 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立即消失
【答案】D
【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解析】【分析】A.根據對奧斯特實驗的認識判斷;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通電導體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D.磁場是客觀存在的。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導線通過電流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了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則小磁針發生楄轉,說明通電導線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實驗中改變電流方向,則通電導線的磁場方向改變,那么小磁針偏轉方向也會改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只要有電流,周圍即有磁場,因此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仍然存在,與是否有小磁針無關,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0.(2024八下·浙江期中)下列數字“2”能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br/>A.CO2 B.Ca2+ C. D.2SO3
【答案】D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A.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
B.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C.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
D.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解答】A.CO2中數字“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故A錯誤;
B.Ca2+中數字“2”表示一個鈣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故B錯誤;
C.中數字“2”表示氧化銅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C錯誤;
D.2SO3中數字“2”表示2個三氧化硫分子,故D正確。
故選D。
11.(2024八下·浙江期中)下列物質中, 含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A、水中氧元素質量分數=×100%≈88.9%;
B、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質量分數=×100%≈72.7%;
C、二氧化氮中氧元素質量分數= ×100%≈69.6%;
D、氧化鋁中氧元素質量分數=×100%=32%;
由以上計算可知,含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是水。
故答案為:A。
12.(2024八下·浙江期中)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不正確的用電方式也會造成很大危害。關于安全用電,如圖所示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br/>A.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燈泡
B.發現有人觸電時先切斷電源
C.開關接在零線與用電器之間
D.使用測電筆時手指接觸筆尖金屬體
【答案】B
【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燈泡,濕布與火線接觸時會造成觸電事故,故A錯誤;
B.發現觸電時,應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施救,故B正確;
C.開關應接在火線與用電器之間,則當開關斷開時,人接觸用電器不會發生觸電事故,故C錯誤;
D.使用試電筆時,手指應與筆尾金屬體接觸,故D錯誤。
故選B。
13.(2024八下·浙江期中)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氚,一旦進入人體可能會對人造成輻射損害。氕原子和氚原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氕原子與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
B.氕原子與氚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不同
C.氕原子與氚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D.氕原子與氚原子不屬于同種元素
【答案】A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A.根據圖片比較兩種原子的質子數大小;
B.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分析;
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分析;
D.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不同。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氕原子和氚原子都含有一個質子,故A正確;
B.氕原子和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氚原子與氕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故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氕原子和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氚原子與氕原子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故C錯誤;
D.氕原子和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所以氚與氕屬于同種元素,故D錯誤。
故選A。
14.(2024八下·浙江期中)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斷路器如圖甲,它的通斷狀態分別如圖乙、丙,對于該斷路器的使用及原理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斷路器利用兩種金屬受熱膨脹程度不同使得電路斷開
B.斷路器的作用是當電路電流過大時會自動使電路斷開
C.左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比右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大些
D.該斷路器斷開后隨著金屬片溫度降低電路會自動接通
【答案】D
【知識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
【解析】【分析】ABC.根據圖片分析溫度升高時雙金屬片的形狀變化,從而判斷簧鎖裝置的裝置改變,最終判斷電路通斷狀態的改變;
D.注意分析簧鎖裝置脫開后能否自動恢復原態即可。
【解答】ABC.根據圖片可知,當斷路器中的電流過大時,雙金屬片產生大量熱,由于左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比右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大些而向右彎曲,此時觸動簧鎖裝置會脫開,從而使觸點斷開,對電路起到保護作用,故AB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該斷路器有簧鎖裝置,斷開后隨著金屬片溫度降低電路不會自動接通,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5.(2024八下·浙江期中)為防止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興趣小組設計了報警電路,當二氧化碳濃度超過設定值時,紅燈亮,反之不亮。其中氣敏電阻Rx的阻值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地大而減小。下列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 氣敏電阻Rx的阻值隨CO2濃度的增大而減小,CO2濃度升高時判定氣敏電阻阻值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通過電磁鐵電流的變化和磁性的變化,然后分析電路的工作狀態。
【解答】A.當CO2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磁性增強,銜鐵被吸下,紅燈會發光,故A符合題意;
B.當CO2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磁性增強,銜鐵被吸下,紅燈不會發光,故B不合題意;
C.當CO2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磁性增強,銜鐵被吸下,此時電源被短路,紅燈不會發光,故C不合題意;
D.根據電路圖知道,不管銜鐵是否被吸下,紅燈都會一直發光,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16.(2024八下·浙江期中)用化學符號表示: 2個氧原子   ; 1個鐵離子   。
【答案】2O;Fe3+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1)元素符號從微觀上表示1個原子,在相應的元素符號前面寫出原子數目即可;
(2)書寫離子符號時,先寫出相應的元素符號,然后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先寫出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再寫出電荷的電性。
【解答】(1)1個氧原子的符號為O,則2個氧原子的符號寫為2O;
(2)1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1個鐵離子的符號寫為Fe3+。
17.(2024八下·浙江期中)法國科學家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則,請據此判斷圖中螺線管左端為   極(選填“N”或“S”),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與   的磁場很相似。
【答案】N;條形磁鐵
【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線圈上的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
(2)根據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分布情況分析。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尖朝向上,此時大拇指指向螺線管的左端,即螺線管的左端為N極。
(2)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形狀與條形磁體的磁場形狀相似.
18.(2024八下·浙江期中)早期采金技術均是“沙里淘金”,說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選填“單質”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而含有金的沙則屬于混合物,若用“”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觀粒子模型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單質;B
【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早期采金技術均是“沙里淘金”,說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
A、C、D中只有一種分子,即只有一種物質,那么為純凈物;B中存在兩種分子,即有兩種物質,那么為混合物。
故選B。
19.(2024八下·浙江期中)空氣制水機能充分利用大氣中的水分制出飲用水,主要過程如圖所示:
(1)該過程中獲得的飲用水是   。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壓縮冷凝時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液態水,從微觀角度分析,該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間的間隔 C.分子的化學性質 D.分子的質量
【答案】混合物;B
【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1)只有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
(2)根據物態變化的本質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凈化后飲用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雜質等,因此屬于混合物;
(2)壓縮冷凝時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液態水,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化學性質和分子的質量均未改變,而該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分子間的間隔,故選B。
20.(2024八下·浙江期中)鋰、鈉、鉀等金屬原子很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被用作電池材料。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再到鈉電池、鉀電池,科學家在不斷提升新能源電池的性能。
(1)已知鋰元素和鈉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鋰離子和OH-離子也可形成相應的化合物,其化學式為   。
(2)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如圖是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這三種電池容量相同的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   電池。
【答案】LiOH;鉀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1)根據鈉元素和氫氧根構成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2)根據圖片分析哪種原子的半徑最大即可。
【解答】(1)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氫氧化鈉,則鋰離子和OH-離子可形成的化合物氫氧化鋰,其化學式為LiOH;
(2)根據圖片可知,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鉀>鈉>氫,這三種電池容量相同的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鉀電池。
21.(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學進步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科學技術也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1)電磁繼電器能實現用低電壓控制高電壓、弱電流控制強電流。如圖所示的電路,a、b處接電動機或指示燈。當低壓控制電路斷開時,指示燈亮;當低壓控制電路閉合時,電動機工作。則a處接的是    (選填“指示燈”或“電動機”);
(2)電動車已進入千家萬戶,充電時易引發火災,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隱患的是  ?。?br/>A.下班給電瓶車充電,一直充到第二天早上拔掉插頭
B.插座不夠用,外接一個多孔插座大家共用
C.電動車推到家里充電
D.統一按照小區指定的充電場所充電,充滿即拔
【答案】指示燈;A、B、C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分析整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確定銜鐵的位置變化和對應的工作狀態即可;
(2)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判斷即可。
【解答】(1)如圖所示的電路,當低壓控制電路閉合時,磁鐵有磁性,銜鐵被吸下,此時a電路斷開,b連入電路。由于此時電動機工作,故a處接的是指示燈,b處是電動機。
(2)A.充電器長時間插在插座上會發熱,易引起火災,下班給電瓶車充電,一直充到第二天早上拔掉插頭存在安全隱患,故A符合題意;
B.不能在插排上同時使用多個大功率用電器,否則容易引起火災,故B符合題意;
C.電動自行車充電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不能將電動車放在家里充電,故C符合題意;
D.統一按照小區指定的充電場所充電,充滿即拔,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22.(2024八下·浙江期中)家庭電路中經常使用測電筆檢查電路的故障。
(1)如圖所示,電路處于正常狀態,現用測電筆分別測試電路中A、B、C 三點,不能使測電筆氖管發光的是   點;
(2)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但是熔斷器正常,其他電路也正常,則可能發生的故障是   。
A.燈泡斷路 B.零線斷路 C.插座短路 D.燈短泡路
【答案】B;A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一般情況下,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
(2)對各個選項中的故障分析,推測可能出現的現象,然后與題目描述對照即可。
【解答】(1)如圖所示,B與零線相連,零線與大地之間沒有電壓,故測電筆接觸B點時,氖管不能發光。
(2)A.燈泡斷路,燈泡不發光,根據電路并聯的規律可知,其它用電器正常工作,故A符合題意;
B.零線斷路后,所有用電器都無法正常工作,故B不符合題意;
CD.插座短路或燈泡短路時,會引起干路上電流過大,熔斷絲會熔斷,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3.(2024八下·浙江期中)小科將安裝好的直流電動機模型接入電路,電路圖如圖。
(1)請寫出電動機工作的原理  ?。?br/>(2)合上開關,假定電動機會逆時針方向轉動,若要使電動機順時針轉動,請寫出一種方法   ;
(3)合上開關,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則電動機轉速將  ??;
(4)小科的同桌按照說明書也組裝了一個電動機模型,裝好后發現電動機不轉動。下面是他思考后羅列的原因。請分析判斷,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
①電池沒電 ②磁體磁極互換 ③接線柱接觸不良 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
【答案】通電導體(線圈)在磁場中受力運動(轉動);對調電源正負極或改變電流方向或對調磁體兩極或改變磁場方向;增大;①③④⑤
【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1)根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解答;
(2)電動機的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3)根據滑片移動確定阻值變化,確定電流大小變化,弄清電動機的轉速變化;
(4)電動機不轉,可能是沒電,或者有電但是阻力太大,要么是線圈在平衡位置,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
(2)若要使電動機轉動方向改變,就必須改變通過電動機的電流方向或磁場方向,即可以對調電源正負極或對調磁體兩極。
(3)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則總電阻變小而總電流變大,則電動機轉速將增大。
(4)①電池沒電,電動機不能轉動,故①符合題意;
②磁體磁極互換,改變磁場方向,線圈受力方向改變,轉動方向相反,仍能轉動,故②不符合題意;
③接線柱接觸不良,使電路中沒有電流,電動機可能不轉動,故③符合題意;
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受力平衡,線圈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電動機不轉動,故④符合題意;
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阻礙線圈轉動,所以電動機不轉動,故⑤符合題意。
故選①③④⑤。
24.(2024八下·浙江期中)1901年挪威人伯克蘭造出世界上第一臺電磁發射器,首開電磁炮先河。為了認識電磁炮的一些特性,小科制作了一個電磁炮模型,螺線管通電后,撞針迅速前移,推動炮彈射出炮管。
(1)小科要增強電磁炮中螺線管磁場,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增加螺線管的線圈匝數 B.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 C.增大通過螺線管的電流
(2)圖中撞針最可能選用的材質是  ??;
A.塑料 B.鐵 C.銅 D.鋁
(3)小科測得的一項實驗數據(取多次實驗的平均值)如表。
實驗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針質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科得出了“當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撞針質量為0.3克時電磁炮的射程最遠”的結論。小明覺得這個結論還不可靠,建議再取不同質量的撞針進行實驗。你認為選擇撞針質量范圍在   克之間進行進一步實驗比較合理。
【答案】AC;B;0.2~0.4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強度和線圈匝數有關;
(2)電磁炮的中間應該為鐵磁性材料;
(3)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射程最短時撞針質量的大致范圍。
【解答】(1)要增強電磁炮中螺線管磁場,可以增加螺線管的線圈匝數或增大通過螺線管的電流,故A、C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根據題意可知,螺線管通電后,撞針迅速前移,表明其受到磁力的作用,故應選擇磁性材料制作,即為鐵,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撞針最遠射程的質量范圍為0.2~0.4g之間,為了更精確的得出撞針質量為多少時射程最遠,可以在0.2~0.4g之間減小每次質量的增加量,進一步多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更可靠。
25.(2024八下·浙江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經歷了100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發展史。
(1)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邁耶爾和門捷列夫都提到了這部分,只是門捷列夫更為完善,F 元素的化合價與   相似。
(2)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按照紐蘭茲的理論,請找出與G 元素性質相似的元素,它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可多選)
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任何技術
C.如果當時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周期表,以后就不會再有人發現了
D.隨著科學的進步,新的元素陸續會被發現
E.紐蘭茲的八音律理論中沒有稀有氣體元素,說明他的理論完全錯誤
【答案】Cl;MgO;AD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為同一族,由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析化學式的組成;
(3)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F和Cl在同一列,即在同一族,則F元素的化合價與Cl元素相似;
(2)與G元素性質相似的元素是鎂元素,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MgO;
(3)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故A正確;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故B錯誤;
C.如果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周期表,也會有其他科學家發現,故C錯誤;
D.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沒有包含所有元素,新的元素陸續會被發現,故D正確;
E.紐蘭茲的八音律理論中沒有稀有元素,不能說明他的理論是錯誤,沒有作用的,該D錯誤。
故選AD。
26.(2024八下·浙江期中)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現象如圖甲。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
現象 1: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
現象 2:少部分α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現象3: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
(1)圖乙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用字母表示);
(2)請分析現象3的原因  ??;
(3)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可以推測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   ;
A. B. C.
(4)用能被感知的現象來表現難以感知或度量的事物、現象,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盧瑟福用該研究方法來說明原子核的存在。下列實驗研究與該方法不同的是    (填字母)。
A.用小磁針來檢測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B.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數目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
C.靈敏電流計的偏轉判定電路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D.引入磁感線研究磁場性質
【答案】C;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C;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1)如果原子內部大部分為空,那么絕大多數α粒子將不受原子核的排斥力,因此運動軌跡不變;
(2)α粒子遇到質量很大的微粒時會由于撞擊而改變運動方向;
(3)根據上面得出原子的結構的知識解答;
(4)分析各個選項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再與該實驗的方法對照即可。
【解答】(1)圖乙中C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理由是: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2)在現象3中,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碰到了比它質量大得多的物質,即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
(3)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可知,原子內部絕大部分都是空的,中間是質量很大而體積很小的原子核,故選C。
(4)根據題意可知,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用的是轉換法。
A.用小磁針的轉動來檢查電流周圍是否存在磁場,使用了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使用了轉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
C.如果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擺動,那么說明電, 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使用了轉換法,故C不符合題意;
D.引入磁感線研究磁場性質,使用了模型法,故D符合題意。
故選B。
27.(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裝置。
(1)在探究中發現,導體AB水平運動或者斜向運動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導體AB 沿磁感線上下運動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不偏轉。說明感應電流的產生與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   運動有關;
(2)要使感應電流方向發生改變,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是  ?。?br/>A.使用磁性更強的磁體
B.保持磁體靜止,只改變導體水平運動的方向
C.上下調換磁極,同時改變導體水平運動的方向
(3)如圖所示是實驗室用到的手搖發電機模型,將小電燈換成靈敏電流計,慢慢搖動手柄,觀察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    (選填“左右擺動”或“向一側擺動”),這表明該發電機模型產生的電是  ?。ㄟx填“交流電”或“直流電”) 。
【答案】切割磁感線;B;左右擺動;交流電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1)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解答;
(2)根據感應電流方向的知識分析;
(3)交流電的方向不斷改變。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磁場沿豎直方向,水平運動或斜向運動時會切割磁感線;而上下運動時沒有切割磁感線,說明感應電流的產生與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有關。
(2)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相反,要使感應電流方向發生改變,只要改變任意一個因素即可。當兩個因素同時改變時,電流方向不變,故B正確,而A、C錯誤。
故選B。
(3)大小和方向不斷做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交流電。將小電燈換成靈敏電流計,慢慢搖動手柄,觀察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左右擺動,這表明該發電機模型產生的電是交流電。
28.(2024八下·浙江期中)圖甲是小科同學制作可穿戴式電磁鐵的電路:原件固定在手套上,電池盒在手背,可改變電池數從而改變電流,手心固定帶鐵芯線圈,有三個接頭A、B、C對應兩種不同匝數,鐵芯可拆卸,電路用鱷魚夾連接。
(1)小科連接電路穿戴好手套,測試可穿戴式電磁鐵效果,如圖乙所示。發現效果良好,實驗中小科用   表示磁性強弱;
(2)小科隨后探究了影響“可穿戴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因素,鱷魚夾連接AC 上,實驗記錄表如下,并完成了部分實驗;
組號 電池數目 有無鐵芯 吸引回形針數目(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1 有 11 10 11 11
2 2 有 15 15 14 15
3 3 有 18 18 20 19
4 4 有 26 25 25 25
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3)可穿戴式電磁鐵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可進一步研究的是   
A.用于金屬鐵的回收
B.該產品還需要不斷改進,進一步優化結構和效果
C.可以融入人造神經制造仿生機械手臂,開發更多功能
【答案】吸引回形針的數量;見詳解;ABC
【知識點】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
【解析】【分析】(1)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量越多,說明電磁鐵的磁場越強;
(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系;
(3)根據對電磁鐵使用前景的認識判斷。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實驗中可以用吸引回形針的數量表示磁性強弱。
(2)根據表格可知,電池數目越多,吸引的回形針數目越多,表明磁性越強,那么結論是:在鐵芯和線圈匝數不變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3)A.電磁鐵對鐵有吸引作用,用于金屬鐵的回收或分撿,故A符合題意;
B.實驗中只磁場較弱,該產品還需要不斷改進,進一步優化結構和效果,故B符合題意;
C.電磁鐵可以融入人造神經制造仿生機械手臂,開發其它更多功能,故C符合題意。
故選ABC。
29.(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學需要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如圖是物質與其構成粒子之間的關系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空白方框中應填   。
(2)金屬銅是由   構成的。
(3)用 和 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請畫出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   。
【答案】離子;原子;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1)根據原子和離子的關系解答;
(2)根據物質構成的知識解答;
(3)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根據水分子的構成的知識解答。
【解答】(1)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則圖中空白方框中應填離子。
(2)金屬銅由銅原子直接構成。
(3)水由水分子構成,所以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的符號畫為。
30.(2024八下·浙江期中)1852年,法拉第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嘗試,建立了“磁場”的概念。他認為在磁體周圍充滿了磁場,依靠磁場將磁體間的作用聯系起來。小科學習相關知識后,利用鐵屑把“磁場”形象地呈現出來。
(1)請你幫小科畫出該條形磁鐵周圍的磁場;   
(2)小科將兩個條形磁鐵相互靠近,并在兩者之間放置了一枚小磁針。請你根據小磁針的NS極指向,標出條形磁體的磁極  ??;
(3)地磁場是地球內部一塊大磁鐵產生的,如圖所示的四個示意圖中,能合理描述這塊大磁鐵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地磁場
【解析】【分析】(1)根據條形磁鐵周圍磁感線的分布情況解答;
(2)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解答;
(3)根據地磁場的分布特點判斷。
【解答】(1)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來,回到S極,如下圖所示:
(2)小磁針的上端為N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兩個條形磁體的磁極都是S極,如圖所示:
(3)地磁場相當于一個條形磁鐵,地磁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1.(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一種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工作原理電路圖。在水銀溫度計上部插入一段金屬絲,當溫度達到金屬絲下端所指示的溫度時,電鈴就發出報警聲音。請說明它的工作原理。
【答案】根據圖片可知,當溫度上升水銀柱達到金屬絲下端時,此時控制電路閉合,電磁鐵產生磁性,吸引銜鐵,將工作電路接通,此時電鈴響。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
【解析】【分析】當溫度上升水銀柱達到金屬絲下端時,此時控制電路閉合,據此說明電磁鐵是有磁性,確定銜鐵的位置變化,弄清工作電路的閉合情況即可。
32.(2024八下·浙江期中)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 ;已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請計算:
(1)NaNO 由    種元素組成,
(2)x=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請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3;2;+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答: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3.3%。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在化學式中,一種字母代表一種元素;
(2)①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②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解答。
(3)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化學式為NaNOx可知,該食品添加劑由鈉、氮、氧3種元素組成的;
(2)①根據題意可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則14:16x=7:16,解得:x=2;
②NaNO2中氮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y+(-2)×2=0,解得:y=+3價。
33.(2024八下·浙江期中)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下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
(1)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
(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請寫出計算過程)   
(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 (請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4:1;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答: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9%。;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答: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20mL。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2)元素質量分數=;
(3)首先用每次奧司他韋的質量×每天次數計算每天需要的總質量,再根據質量與體積的正比關系計算每天服用混懸劑的體積。
【解答】(1)根據化學式 C16H28N2O4 可知,1個奧司他韋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4個氧原子,則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16:4=4:1。
34.(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一種帶漏電保護的插線板,若檢測到火線和零線之間電流差達到或超過30mA 時,即刻切斷電路,起到保護作用。
(1)下圖是插線板內部電路圖,請將開關和三孔插座連入電路,要求開關同時控制指示燈和插座,指示燈和插座互不影響(指示燈能承受的電壓較小,需串聯一個電阻分壓,圖中已將其串聯,●圓點是接線點)。
(2)圖中虛線框內為漏電保護器,假設人電阻約 2kΩ,人不小心碰觸到插線板內的火線觸電,計算說明該型號的漏電保護器能否起保護作用
【答案】(1);(2)能起保護作用
【知識點】實物的電路連接;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1)用電器相互影響為并聯,不相互影響為串聯。干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電器。結合安全用電和插座的接線方法解答即可;
(2)根據歐姆定律計算人體兩端的電壓,再與漏電保護器的保護電壓比較即可。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指示燈和插座互不影響,那么二者并聯。為了安全,控制燈的開關接火線,且在火線一側的干路上。三孔插座接線“左零右火中間地”,如圖所示:
(2)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人體兩端電壓U=IR=2000Ω×0.03A=60V;
即人體兩端電壓大于60V時漏電保護器就會起作用,而家用電壓基本為220V,
故該型號的漏電保護器可以起作用。
35.(2024八下·浙江期中)甲流期間同學們經常要用到“測溫儀”測體溫(如圖1),核心部件是熱敏電阻R1,其阻值隨溫度變化如圖2。為探究其內部結構,學習小組利用蜂鳴器和電磁繼電器、電源、導線若干、指示燈、定值電阻R0,設計測溫儀的電路,要求:當溫度正常時指示燈發光,當溫度過高時,蜂鳴器響起報警作用。甲、乙兩位同學據此設計的兩個電路如圖所示。
(1)為使測溫儀正常工作,甲、乙兩位同學的方案哪個更好    理由是:  ?。?br/>(2)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是 9V,當被測者的體溫大于等于 37.3℃時,蜂鳴器報警。熱敏電阻R1隨人體溫度的變化關系如表所示。熱敏電阻R1隨人體溫度變化關系
溫度/℃ 35 36.5 37 37.3 38 39 40
R1/Ω 20 17 16 15 14 13 10
①當有人經過測溫儀時,控制電路的電流大于或等于 0.36A 時,測溫儀會發出報警。定值電阻R0的阻值應為多少 (忽略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電阻)   
②使用一段時間后,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會降低,為不改變電路開始報警的溫度,則應降低還是增加定值電阻的阻值到適當值    
(3)學習小組同學在解決了以上問題后,對熱敏電阻產生興趣,經過查閱資料發現:該材料是利用錳、銅、硅、鈷、鐵、鎳、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進行充分混合、成型、燒結等工藝而成的半導體陶瓷。請寫出硅的元素符號   。
【答案】乙;電路中有定值電阻保護電路;10;降低;Si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1)比較甲和乙兩個電路中不同的結構,可從電路安全的角度分析;
(2)①根據表格數據確定37.3℃時R1的阻值,根據計算此時的總電阻,根據計算R0的阻值;
②報警溫度不變,報警需要的電流不變,電路中總電阻不變,根據R總=R0+R1分析解答。
(3)根據元素符號的知識解答。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乙比圖甲增加一個定值電阻R0,對電路有保護作用,故圖乙的方案更好。
(2)①根據表格可知,當被測者的體溫等于 37.3℃時,此時R1=15Ω,I= 0.36A 時,
電路中總電流為;
定值電阻R0的阻值應為。
②報警溫度不變,報警需要的電流不變,電路中總電阻不變,使用一段時間后,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會降低,則電路中電流變小,為不改變電路開始報警的溫度,即保持電流不變,則應降低定值電阻的阻值到適當值。
(3)硅的化學元素符號Si。
1 / 1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下·浙江期中)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br/>A.Fe B.Si C.Al D.O
2.(2024八下·浙江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或復雜的事物。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br/>A.原子結構
B.杭州亞運會會徽
C.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3.(2024八下·浙江期中)小科在課外興趣活動課中將數枚一元硬幣按如圖所示放在兩根平行的條形磁鐵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幣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硬幣橋”上左右兩端的硬幣沒有磁性
B.“硬幣橋”中間磁性最強
C.“硬幣橋”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D.兩枚硬幣相鄰的部分是同名磁極
4.(2024八下·浙江期中)2023年 10月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包頭礦,富含的鈮元素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鈮的元素符號為nb B.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同
C.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1 D.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g
(2024八下·浙江期中)在學習完《微粒的符號與模型》后,某學習小組進行項目學習:制作分子模型,下圖是該小組的部分項目學習記錄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驅動性問題 如何制作甲烷分子模型
成果展示 模型說明書: ①甲烷化學式:CH4 ②一個甲烷分子的質量: 2. 67×10-25千克 一個氫原子的質量約: 1. 67×10-27千克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約: 2. 00×10-26千克 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約: 2. 66×10-26千克
5.為了加深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該小組以一個碳原子質量的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相比得出的倍數當做“相對原子質量”,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原量”為( ?。?br/>A.2 B.4 C.12 D.16
6.通過該微項目的學習,同學們對甲烷有了更深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烷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B.一個甲烷分子中含有2個H2分子
C.甲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
D.甲烷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
7.(2024八下·浙江期中)乘客進站時,將身份證靠近檢驗口,機器感應電路中就會產生電流,從而識別乘客身份。下列四幅圖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8.(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甲,音箱底部有一塊磁鐵,圓柱狀底座內部有電磁鐵,原理如圖乙。為了適應不同需求,音箱的懸浮高度是可調的,下列能使音箱的高度上升的做法是( ?。?br/>A.減少線圈的匝數 B.滑片P向右移動
C.減小電源電壓 D.抽掉電磁鐵鐵芯
9.(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奧斯特實驗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實驗說明了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B.通電導線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
C.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偏轉方向也會改變
D.移去小磁針后 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立即消失
10.(2024八下·浙江期中)下列數字“2”能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br/>A.CO2 B.Ca2+ C. D.2SO3
11.(2024八下·浙江期中)下列物質中, 含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A. B. C. D.
12.(2024八下·浙江期中)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不正確的用電方式也會造成很大危害。關于安全用電,如圖所示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br/>A.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燈泡
B.發現有人觸電時先切斷電源
C.開關接在零線與用電器之間
D.使用測電筆時手指接觸筆尖金屬體
13.(2024八下·浙江期中)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氚,一旦進入人體可能會對人造成輻射損害。氕原子和氚原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氕原子與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
B.氕原子與氚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不同
C.氕原子與氚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D.氕原子與氚原子不屬于同種元素
14.(2024八下·浙江期中)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斷路器如圖甲,它的通斷狀態分別如圖乙、丙,對于該斷路器的使用及原理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斷路器利用兩種金屬受熱膨脹程度不同使得電路斷開
B.斷路器的作用是當電路電流過大時會自動使電路斷開
C.左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比右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大些
D.該斷路器斷開后隨著金屬片溫度降低電路會自動接通
15.(2024八下·浙江期中)為防止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興趣小組設計了報警電路,當二氧化碳濃度超過設定值時,紅燈亮,反之不亮。其中氣敏電阻Rx的阻值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地大而減小。下列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br/>A. B.
C. D.
16.(2024八下·浙江期中)用化學符號表示: 2個氧原子   ; 1個鐵離子   。
17.(2024八下·浙江期中)法國科學家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則,請據此判斷圖中螺線管左端為   極(選填“N”或“S”),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與   的磁場很相似。
18.(2024八下·浙江期中)早期采金技術均是“沙里淘金”,說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選填“單質”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而含有金的沙則屬于混合物,若用“”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觀粒子模型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9.(2024八下·浙江期中)空氣制水機能充分利用大氣中的水分制出飲用水,主要過程如圖所示:
(1)該過程中獲得的飲用水是   。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壓縮冷凝時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液態水,從微觀角度分析,該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間的間隔 C.分子的化學性質 D.分子的質量
20.(2024八下·浙江期中)鋰、鈉、鉀等金屬原子很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被用作電池材料。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再到鈉電池、鉀電池,科學家在不斷提升新能源電池的性能。
(1)已知鋰元素和鈉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鋰離子和OH-離子也可形成相應的化合物,其化學式為   。
(2)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如圖是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這三種電池容量相同的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   電池。
21.(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學進步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科學技術也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1)電磁繼電器能實現用低電壓控制高電壓、弱電流控制強電流。如圖所示的電路,a、b處接電動機或指示燈。當低壓控制電路斷開時,指示燈亮;當低壓控制電路閉合時,電動機工作。則a處接的是    (選填“指示燈”或“電動機”);
(2)電動車已進入千家萬戶,充電時易引發火災,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隱患的是   :
A.下班給電瓶車充電,一直充到第二天早上拔掉插頭
B.插座不夠用,外接一個多孔插座大家共用
C.電動車推到家里充電
D.統一按照小區指定的充電場所充電,充滿即拔
22.(2024八下·浙江期中)家庭電路中經常使用測電筆檢查電路的故障。
(1)如圖所示,電路處于正常狀態,現用測電筆分別測試電路中A、B、C 三點,不能使測電筆氖管發光的是   點;
(2)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但是熔斷器正常,其他電路也正常,則可能發生的故障是   。
A.燈泡斷路 B.零線斷路 C.插座短路 D.燈短泡路
23.(2024八下·浙江期中)小科將安裝好的直流電動機模型接入電路,電路圖如圖。
(1)請寫出電動機工作的原理  ??;
(2)合上開關,假定電動機會逆時針方向轉動,若要使電動機順時針轉動,請寫出一種方法  ??;
(3)合上開關,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則電動機轉速將   ;
(4)小科的同桌按照說明書也組裝了一個電動機模型,裝好后發現電動機不轉動。下面是他思考后羅列的原因。請分析判斷,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
①電池沒電 ②磁體磁極互換 ③接線柱接觸不良 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
24.(2024八下·浙江期中)1901年挪威人伯克蘭造出世界上第一臺電磁發射器,首開電磁炮先河。為了認識電磁炮的一些特性,小科制作了一個電磁炮模型,螺線管通電后,撞針迅速前移,推動炮彈射出炮管。
(1)小科要增強電磁炮中螺線管磁場,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增加螺線管的線圈匝數 B.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 C.增大通過螺線管的電流
(2)圖中撞針最可能選用的材質是  ??;
A.塑料 B.鐵 C.銅 D.鋁
(3)小科測得的一項實驗數據(取多次實驗的平均值)如表。
實驗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針質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科得出了“當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撞針質量為0.3克時電磁炮的射程最遠”的結論。小明覺得這個結論還不可靠,建議再取不同質量的撞針進行實驗。你認為選擇撞針質量范圍在   克之間進行進一步實驗比較合理。
25.(2024八下·浙江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經歷了100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發展史。
(1)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邁耶爾和門捷列夫都提到了這部分,只是門捷列夫更為完善,F 元素的化合價與   相似。
(2)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按照紐蘭茲的理論,請找出與G 元素性質相似的元素,它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可多選)
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任何技術
C.如果當時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周期表,以后就不會再有人發現了
D.隨著科學的進步,新的元素陸續會被發現
E.紐蘭茲的八音律理論中沒有稀有氣體元素,說明他的理論完全錯誤
26.(2024八下·浙江期中)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現象如圖甲。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
現象 1: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
現象 2:少部分α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現象3: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
(1)圖乙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用字母表示);
(2)請分析現象3的原因  ??;
(3)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可以推測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   ;
A. B. C.
(4)用能被感知的現象來表現難以感知或度量的事物、現象,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盧瑟福用該研究方法來說明原子核的存在。下列實驗研究與該方法不同的是    (填字母)。
A.用小磁針來檢測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B.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數目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
C.靈敏電流計的偏轉判定電路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D.引入磁感線研究磁場性質
27.(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裝置。
(1)在探究中發現,導體AB水平運動或者斜向運動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導體AB 沿磁感線上下運動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不偏轉。說明感應電流的產生與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   運動有關;
(2)要使感應電流方向發生改變,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是   :
A.使用磁性更強的磁體
B.保持磁體靜止,只改變導體水平運動的方向
C.上下調換磁極,同時改變導體水平運動的方向
(3)如圖所示是實驗室用到的手搖發電機模型,將小電燈換成靈敏電流計,慢慢搖動手柄,觀察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    (選填“左右擺動”或“向一側擺動”),這表明該發電機模型產生的電是  ?。ㄟx填“交流電”或“直流電”) 。
28.(2024八下·浙江期中)圖甲是小科同學制作可穿戴式電磁鐵的電路:原件固定在手套上,電池盒在手背,可改變電池數從而改變電流,手心固定帶鐵芯線圈,有三個接頭A、B、C對應兩種不同匝數,鐵芯可拆卸,電路用鱷魚夾連接。
(1)小科連接電路穿戴好手套,測試可穿戴式電磁鐵效果,如圖乙所示。發現效果良好,實驗中小科用   表示磁性強弱;
(2)小科隨后探究了影響“可穿戴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因素,鱷魚夾連接AC 上,實驗記錄表如下,并完成了部分實驗;
組號 電池數目 有無鐵芯 吸引回形針數目(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1 有 11 10 11 11
2 2 有 15 15 14 15
3 3 有 18 18 20 19
4 4 有 26 25 25 25
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3)可穿戴式電磁鐵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可進一步研究的是   
A.用于金屬鐵的回收
B.該產品還需要不斷改進,進一步優化結構和效果
C.可以融入人造神經制造仿生機械手臂,開發更多功能
29.(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學需要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如圖是物質與其構成粒子之間的關系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空白方框中應填   。
(2)金屬銅是由   構成的。
(3)用 和 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請畫出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  。
30.(2024八下·浙江期中)1852年,法拉第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嘗試,建立了“磁場”的概念。他認為在磁體周圍充滿了磁場,依靠磁場將磁體間的作用聯系起來。小科學習相關知識后,利用鐵屑把“磁場”形象地呈現出來。
(1)請你幫小科畫出該條形磁鐵周圍的磁場;   
(2)小科將兩個條形磁鐵相互靠近,并在兩者之間放置了一枚小磁針。請你根據小磁針的NS極指向,標出條形磁體的磁極   ;
(3)地磁場是地球內部一塊大磁鐵產生的,如圖所示的四個示意圖中,能合理描述這塊大磁鐵的是   。
A. B. C. D.
31.(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一種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工作原理電路圖。在水銀溫度計上部插入一段金屬絲,當溫度達到金屬絲下端所指示的溫度時,電鈴就發出報警聲音。請說明它的工作原理。
32.(2024八下·浙江期中)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 ;已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請計算:
(1)NaNO 由    種元素組成,
(2)x=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請寫出計算過程)。
33.(2024八下·浙江期中)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下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
(1)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
(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請寫出計算過程)   
(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 (請寫出計算過程)   
34.(2024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一種帶漏電保護的插線板,若檢測到火線和零線之間電流差達到或超過30mA 時,即刻切斷電路,起到保護作用。
(1)下圖是插線板內部電路圖,請將開關和三孔插座連入電路,要求開關同時控制指示燈和插座,指示燈和插座互不影響(指示燈能承受的電壓較小,需串聯一個電阻分壓,圖中已將其串聯,●圓點是接線點)。
(2)圖中虛線框內為漏電保護器,假設人電阻約 2kΩ,人不小心碰觸到插線板內的火線觸電,計算說明該型號的漏電保護器能否起保護作用
35.(2024八下·浙江期中)甲流期間同學們經常要用到“測溫儀”測體溫(如圖1),核心部件是熱敏電阻R1,其阻值隨溫度變化如圖2。為探究其內部結構,學習小組利用蜂鳴器和電磁繼電器、電源、導線若干、指示燈、定值電阻R0,設計測溫儀的電路,要求:當溫度正常時指示燈發光,當溫度過高時,蜂鳴器響起報警作用。甲、乙兩位同學據此設計的兩個電路如圖所示。
(1)為使測溫儀正常工作,甲、乙兩位同學的方案哪個更好    理由是:  ??;
(2)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是 9V,當被測者的體溫大于等于 37.3℃時,蜂鳴器報警。熱敏電阻R1隨人體溫度的變化關系如表所示。熱敏電阻R1隨人體溫度變化關系
溫度/℃ 35 36.5 37 37.3 38 39 40
R1/Ω 20 17 16 15 14 13 10
①當有人經過測溫儀時,控制電路的電流大于或等于 0.36A 時,測溫儀會發出報警。定值電阻R0的阻值應為多少 (忽略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電阻)   
②使用一段時間后,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會降低,為不改變電路開始報警的溫度,則應降低還是增加定值電阻的阻值到適當值    
(3)學習小組同學在解決了以上問題后,對熱敏電阻產生興趣,經過查閱資料發現:該材料是利用錳、銅、硅、鈷、鐵、鎳、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進行充分混合、成型、燒結等工藝而成的半導體陶瓷。請寫出硅的元素符號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
【解析】【解答】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前四種)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不是鐵,故選項錯誤;
B、硅是非金屬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不是硅,故選項錯誤;
C、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故選項正確;
D、氧是非金屬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不是氧,故選項錯誤;
故選:C.
【分析】根據地殼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類進行分析判斷.
2.【答案】B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原子結構模型,病毒模型和二氧化碳分子模型,都是模型,故A、C、D不合題意;
杭州亞運會會徽,屬于標志,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3.【答案】C
【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ABC.根據磁化的定義,以及條形磁鐵的磁場分布規律分析判斷;
D.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斷。
【解答】ABC.硬幣原來沒有磁性,放在磁鐵上后就有了磁性,因此“硬幣橋”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坝矌艠颉爆F在相當于一個條形磁鐵,它的中間磁性最弱,左右兩端磁性最強,故AB錯誤,C正確;
D.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兩枚硬幣相鄰的部分是異名磁極,故D錯誤。
故選C。
4.【答案】C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稱的右上角的符號為元素符號;
B.元素信息圖左上角的數字為元素的原子序數,最下方的數字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分析判斷;
C.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解答】A.右上角的字母為Nb,則鈮的元素符號是Nb,故A錯誤;
B.由圖可知,鈮元素的原子序數為41,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則鈮原子的中子數=93 41=52,即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不相同,故B錯誤;
C.鈮原子的質子數為41,根據“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因此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41,故C正確;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單位為“1”,不是“g”,故d錯誤。
故選C。
【答案】5.B
6.A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解答;
(2)A.在化學式中,一種符號代表一種元素;
B.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C.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D.根據甲烷的物質組成的知識判斷。
5.根據題意可知,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6.A.根據化學式CH4可知,甲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A正確;
B.根據化學式CH4可知,一個甲烷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不含氫分子,故B錯誤;
C..根據化學式CH4可知,甲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1)=3:1,故C錯誤;
D.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構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7.【答案】C
【知識點】電磁感應
【解析】【分析】對各個選項中的圖片進行分析,確定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根據“刷身份證時會產生感應電流,即由磁產生電,有感應電流產生”可知,這個裝置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
A.當導線中有電流經過時,小磁針的指向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A不符合題意;
B.閉合開關后,當電流經過導體時會受到磁力而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閉合開關后,當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時,會產生感應電流,這是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故C符合題意;
D.圖示的實驗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周圍磁場方向的實驗,運用了電流的磁效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答案】B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電磁力的大小與距離大小有關,即距離越大電磁力越小,結合影響電磁鐵磁場強弱因素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將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變少,電磁鐵磁性變弱,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A不符合題意;
B.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會增大,電磁鐵磁性變強,音箱受到的磁力增大,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上升,故B符合題意;
C.減小電源電壓,電路中的電流也會減小,電磁鐵磁性變弱,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C不符合題意;
D.抽掉電磁鐵鐵芯,電磁鐵磁性變弱,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答案】D
【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解析】【分析】A.根據對奧斯特實驗的認識判斷;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通電導體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D.磁場是客觀存在的。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導線通過電流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了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則小磁針發生楄轉,說明通電導線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實驗中改變電流方向,則通電導線的磁場方向改變,那么小磁針偏轉方向也會改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只要有電流,周圍即有磁場,因此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仍然存在,與是否有小磁針無關,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0.【答案】D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A.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
B.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C.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
D.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解答】A.CO2中數字“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故A錯誤;
B.Ca2+中數字“2”表示一個鈣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故B錯誤;
C.中數字“2”表示氧化銅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C錯誤;
D.2SO3中數字“2”表示2個三氧化硫分子,故D正確。
故選D。
11.【答案】A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A、水中氧元素質量分數=×100%≈88.9%;
B、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質量分數=×100%≈72.7%;
C、二氧化氮中氧元素質量分數= ×100%≈69.6%;
D、氧化鋁中氧元素質量分數=×100%=32%;
由以上計算可知,含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是水。
故答案為:A。
12.【答案】B
【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燈泡,濕布與火線接觸時會造成觸電事故,故A錯誤;
B.發現觸電時,應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施救,故B正確;
C.開關應接在火線與用電器之間,則當開關斷開時,人接觸用電器不會發生觸電事故,故C錯誤;
D.使用試電筆時,手指應與筆尾金屬體接觸,故D錯誤。
故選B。
13.【答案】A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A.根據圖片比較兩種原子的質子數大小;
B.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分析;
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分析;
D.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不同。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氕原子和氚原子都含有一個質子,故A正確;
B.氕原子和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氚原子與氕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故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氕原子和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氚原子與氕原子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故C錯誤;
D.氕原子和氚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所以氚與氕屬于同種元素,故D錯誤。
故選A。
14.【答案】D
【知識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
【解析】【分析】ABC.根據圖片分析溫度升高時雙金屬片的形狀變化,從而判斷簧鎖裝置的裝置改變,最終判斷電路通斷狀態的改變;
D.注意分析簧鎖裝置脫開后能否自動恢復原態即可。
【解答】ABC.根據圖片可知,當斷路器中的電流過大時,雙金屬片產生大量熱,由于左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比右側金屬片的熱脹程度大些而向右彎曲,此時觸動簧鎖裝置會脫開,從而使觸點斷開,對電路起到保護作用,故AB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該斷路器有簧鎖裝置,斷開后隨著金屬片溫度降低電路不會自動接通,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5.【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 氣敏電阻Rx的阻值隨CO2濃度的增大而減小,CO2濃度升高時判定氣敏電阻阻值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通過電磁鐵電流的變化和磁性的變化,然后分析電路的工作狀態。
【解答】A.當CO2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磁性增強,銜鐵被吸下,紅燈會發光,故A符合題意;
B.當CO2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磁性增強,銜鐵被吸下,紅燈不會發光,故B不合題意;
C.當CO2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磁性增強,銜鐵被吸下,此時電源被短路,紅燈不會發光,故C不合題意;
D.根據電路圖知道,不管銜鐵是否被吸下,紅燈都會一直發光,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16.【答案】2O;Fe3+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1)元素符號從微觀上表示1個原子,在相應的元素符號前面寫出原子數目即可;
(2)書寫離子符號時,先寫出相應的元素符號,然后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先寫出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再寫出電荷的電性。
【解答】(1)1個氧原子的符號為O,則2個氧原子的符號寫為2O;
(2)1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1個鐵離子的符號寫為Fe3+。
17.【答案】N;條形磁鐵
【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線圈上的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
(2)根據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分布情況分析。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尖朝向上,此時大拇指指向螺線管的左端,即螺線管的左端為N極。
(2)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形狀與條形磁體的磁場形狀相似.
18.【答案】單質;B
【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早期采金技術均是“沙里淘金”,說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
A、C、D中只有一種分子,即只有一種物質,那么為純凈物;B中存在兩種分子,即有兩種物質,那么為混合物。
故選B。
19.【答案】混合物;B
【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1)只有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
(2)根據物態變化的本質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凈化后飲用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雜質等,因此屬于混合物;
(2)壓縮冷凝時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液態水,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化學性質和分子的質量均未改變,而該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分子間的間隔,故選B。
20.【答案】LiOH;鉀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1)根據鈉元素和氫氧根構成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2)根據圖片分析哪種原子的半徑最大即可。
【解答】(1)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氫氧化鈉,則鋰離子和OH-離子可形成的化合物氫氧化鋰,其化學式為LiOH;
(2)根據圖片可知,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鉀>鈉>氫,這三種電池容量相同的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鉀電池。
21.【答案】指示燈;A、B、C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分析整個裝置的工作過程。確定銜鐵的位置變化和對應的工作狀態即可;
(2)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判斷即可。
【解答】(1)如圖所示的電路,當低壓控制電路閉合時,磁鐵有磁性,銜鐵被吸下,此時a電路斷開,b連入電路。由于此時電動機工作,故a處接的是指示燈,b處是電動機。
(2)A.充電器長時間插在插座上會發熱,易引起火災,下班給電瓶車充電,一直充到第二天早上拔掉插頭存在安全隱患,故A符合題意;
B.不能在插排上同時使用多個大功率用電器,否則容易引起火災,故B符合題意;
C.電動自行車充電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不能將電動車放在家里充電,故C符合題意;
D.統一按照小區指定的充電場所充電,充滿即拔,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22.【答案】B;A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一般情況下,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
(2)對各個選項中的故障分析,推測可能出現的現象,然后與題目描述對照即可。
【解答】(1)如圖所示,B與零線相連,零線與大地之間沒有電壓,故測電筆接觸B點時,氖管不能發光。
(2)A.燈泡斷路,燈泡不發光,根據電路并聯的規律可知,其它用電器正常工作,故A符合題意;
B.零線斷路后,所有用電器都無法正常工作,故B不符合題意;
CD.插座短路或燈泡短路時,會引起干路上電流過大,熔斷絲會熔斷,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3.【答案】通電導體(線圈)在磁場中受力運動(轉動);對調電源正負極或改變電流方向或對調磁體兩極或改變磁場方向;增大;①③④⑤
【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1)根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解答;
(2)電動機的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3)根據滑片移動確定阻值變化,確定電流大小變化,弄清電動機的轉速變化;
(4)電動機不轉,可能是沒電,或者有電但是阻力太大,要么是線圈在平衡位置,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
(2)若要使電動機轉動方向改變,就必須改變通過電動機的電流方向或磁場方向,即可以對調電源正負極或對調磁體兩極。
(3)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則總電阻變小而總電流變大,則電動機轉速將增大。
(4)①電池沒電,電動機不能轉動,故①符合題意;
②磁體磁極互換,改變磁場方向,線圈受力方向改變,轉動方向相反,仍能轉動,故②不符合題意;
③接線柱接觸不良,使電路中沒有電流,電動機可能不轉動,故③符合題意;
④線圈剛好在平衡位置,受力平衡,線圈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電動機不轉動,故④符合題意;
⑤轉子和定子間摩擦力太大,阻礙線圈轉動,所以電動機不轉動,故⑤符合題意。
故選①③④⑤。
24.【答案】AC;B;0.2~0.4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強度和線圈匝數有關;
(2)電磁炮的中間應該為鐵磁性材料;
(3)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射程最短時撞針質量的大致范圍。
【解答】(1)要增強電磁炮中螺線管磁場,可以增加螺線管的線圈匝數或增大通過螺線管的電流,故A、C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根據題意可知,螺線管通電后,撞針迅速前移,表明其受到磁力的作用,故應選擇磁性材料制作,即為鐵,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撞針最遠射程的質量范圍為0.2~0.4g之間,為了更精確的得出撞針質量為多少時射程最遠,可以在0.2~0.4g之間減小每次質量的增加量,進一步多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更可靠。
25.【答案】Cl;MgO;AD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為同一族,由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析化學式的組成;
(3)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F和Cl在同一列,即在同一族,則F元素的化合價與Cl元素相似;
(2)與G元素性質相似的元素是鎂元素,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MgO;
(3)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故A正確;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故B錯誤;
C.如果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周期表,也會有其他科學家發現,故C錯誤;
D.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沒有包含所有元素,新的元素陸續會被發現,故D正確;
E.紐蘭茲的八音律理論中沒有稀有元素,不能說明他的理論是錯誤,沒有作用的,該D錯誤。
故選AD。
26.【答案】C;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C;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1)如果原子內部大部分為空,那么絕大多數α粒子將不受原子核的排斥力,因此運動軌跡不變;
(2)α粒子遇到質量很大的微粒時會由于撞擊而改變運動方向;
(3)根據上面得出原子的結構的知識解答;
(4)分析各個選項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再與該實驗的方法對照即可。
【解答】(1)圖乙中C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理由是: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2)在現象3中,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碰到了比它質量大得多的物質,即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
(3)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可知,原子內部絕大部分都是空的,中間是質量很大而體積很小的原子核,故選C。
(4)根據題意可知,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用的是轉換法。
A.用小磁針的轉動來檢查電流周圍是否存在磁場,使用了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使用了轉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
C.如果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擺動,那么說明電, 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使用了轉換法,故C不符合題意;
D.引入磁感線研究磁場性質,使用了模型法,故D符合題意。
故選B。
27.【答案】切割磁感線;B;左右擺動;交流電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1)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解答;
(2)根據感應電流方向的知識分析;
(3)交流電的方向不斷改變。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磁場沿豎直方向,水平運動或斜向運動時會切割磁感線;而上下運動時沒有切割磁感線,說明感應電流的產生與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有關。
(2)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相反,要使感應電流方向發生改變,只要改變任意一個因素即可。當兩個因素同時改變時,電流方向不變,故B正確,而A、C錯誤。
故選B。
(3)大小和方向不斷做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交流電。將小電燈換成靈敏電流計,慢慢搖動手柄,觀察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左右擺動,這表明該發電機模型產生的電是交流電。
28.【答案】吸引回形針的數量;見詳解;ABC
【知識點】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
【解析】【分析】(1)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量越多,說明電磁鐵的磁場越強;
(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系;
(3)根據對電磁鐵使用前景的認識判斷。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實驗中可以用吸引回形針的數量表示磁性強弱。
(2)根據表格可知,電池數目越多,吸引的回形針數目越多,表明磁性越強,那么結論是:在鐵芯和線圈匝數不變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3)A.電磁鐵對鐵有吸引作用,用于金屬鐵的回收或分撿,故A符合題意;
B.實驗中只磁場較弱,該產品還需要不斷改進,進一步優化結構和效果,故B符合題意;
C.電磁鐵可以融入人造神經制造仿生機械手臂,開發其它更多功能,故C符合題意。
故選ABC。
29.【答案】離子;原子;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1)根據原子和離子的關系解答;
(2)根據物質構成的知識解答;
(3)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根據水分子的構成的知識解答。
【解答】(1)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則圖中空白方框中應填離子。
(2)金屬銅由銅原子直接構成。
(3)水由水分子構成,所以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的符號畫為。
30.【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地磁場
【解析】【分析】(1)根據條形磁鐵周圍磁感線的分布情況解答;
(2)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解答;
(3)根據地磁場的分布特點判斷。
【解答】(1)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來,回到S極,如下圖所示:
(2)小磁針的上端為N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兩個條形磁體的磁極都是S極,如圖所示:
(3)地磁場相當于一個條形磁鐵,地磁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1.【答案】根據圖片可知,當溫度上升水銀柱達到金屬絲下端時,此時控制電路閉合,電磁鐵產生磁性,吸引銜鐵,將工作電路接通,此時電鈴響。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
【解析】【分析】當溫度上升水銀柱達到金屬絲下端時,此時控制電路閉合,據此說明電磁鐵是有磁性,確定銜鐵的位置變化,弄清工作電路的閉合情況即可。
32.【答案】3;2;+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答: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3.3%。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在化學式中,一種字母代表一種元素;
(2)①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②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解答。
(3)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化學式為NaNOx可知,該食品添加劑由鈉、氮、氧3種元素組成的;
(2)①根據題意可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則14:16x=7:16,解得:x=2;
②NaNO2中氮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y+(-2)×2=0,解得:y=+3價。
33.【答案】4:1;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答: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9%。;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答: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20mL。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2)元素質量分數=;
(3)首先用每次奧司他韋的質量×每天次數計算每天需要的總質量,再根據質量與體積的正比關系計算每天服用混懸劑的體積。
【解答】(1)根據化學式 C16H28N2O4 可知,1個奧司他韋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4個氧原子,則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16:4=4:1。
34.【答案】(1);(2)能起保護作用
【知識點】實物的電路連接;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1)用電器相互影響為并聯,不相互影響為串聯。干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電器。結合安全用電和插座的接線方法解答即可;
(2)根據歐姆定律計算人體兩端的電壓,再與漏電保護器的保護電壓比較即可。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指示燈和插座互不影響,那么二者并聯。為了安全,控制燈的開關接火線,且在火線一側的干路上。三孔插座接線“左零右火中間地”,如圖所示:
(2)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人體兩端電壓U=IR=2000Ω×0.03A=60V;
即人體兩端電壓大于60V時漏電保護器就會起作用,而家用電壓基本為220V,
故該型號的漏電保護器可以起作用。
35.【答案】乙;電路中有定值電阻保護電路;10;降低;Si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1)比較甲和乙兩個電路中不同的結構,可從電路安全的角度分析;
(2)①根據表格數據確定37.3℃時R1的阻值,根據計算此時的總電阻,根據計算R0的阻值;
②報警溫度不變,報警需要的電流不變,電路中總電阻不變,根據R總=R0+R1分析解答。
(3)根據元素符號的知識解答。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圖乙比圖甲增加一個定值電阻R0,對電路有保護作用,故圖乙的方案更好。
(2)①根據表格可知,當被測者的體溫等于 37.3℃時,此時R1=15Ω,I= 0.36A 時,
電路中總電流為;
定值電阻R0的阻值應為。
②報警溫度不變,報警需要的電流不變,電路中總電阻不變,使用一段時間后,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會降低,則電路中電流變小,為不改變電路開始報警的溫度,即保持電流不變,則應降低定值電阻的阻值到適當值。
(3)硅的化學元素符號Si。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翁源县| 手机| 莎车县| 海丰县| 五峰| 织金县| 洛川县| 额敏县| 前郭尔| 奉化市| 关岭| 兴义市| 夏邑县| 津南区| 来凤县| 太仆寺旗| 金塔县| 义乌市| 汕头市| 陇南市| 鄯善县| 阳原县| 五原县| 集安市| 南昌县| 新蔡县| 台前县| 龙南县| 胶州市| 穆棱市| 宜兰县| 名山县| 昭苏县| 彭山县| 奉贤区| 阳山县| 曲靖市| 额尔古纳市| 深水埗区|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