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三章 熱力學定律第1節 功、熱和內能的改變在空氣壓縮引火儀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壓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觀察到硝化棉燃燒的火苗。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會被點燃呢?你能解釋這個現象嗎?新課導入學習任務一 焦耳的實驗[實驗探究]⑴實驗裝置⑵實驗原理重物下落時帶動葉片轉動,攪拌容器中的水,水由于摩擦而溫度上升。實驗1學習任務一 焦耳的實驗[實驗探究]⑶研究對象——熱力學系統:容器中的水——封閉系統:與外界沒有物質交換,但有能量交換。⑷狀態變化過程系統狀態變化過程中,系統不從外界吸熱,也不向外界放熱。絕熱過程:⑸焦耳的多次實驗測量結論盡管各次懸掛重物的質量不同,下落的高度也不一樣,但只要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容器內水溫上升的數值都是相同的,即系統狀態的變化是相同的。學習任務一學習任務一 焦耳的實驗[實驗探究]實驗2⑴實驗裝置⑵實驗原理讓正在下降的重物帶動發電機發電,電流通過浸在液體中的電阻絲,由電流的熱效應給液體加熱,使液體溫度上升。對于同一個系統,如果過程是絕熱的,那么不管通過電阻絲的電流或大或小、通電時間或長或短,只要所做的電功相等,則系統溫度上升的數值是相同的,即系統的狀態就發生了同樣的變化。⑶焦耳的多次實驗測量結論學習任務一學習任務一 焦耳的實驗[實驗探究]焦耳的實驗結論實驗1重物下落重力做功葉片攪拌容器中的水水與葉片摩擦而溫度上升系統從狀態1變為狀態2T1T2實驗2系統從狀態1變為狀態2T1T2電機發電電熱絲發熱發熱絲對水加熱溫度上升重物下落重力做功做功的數量只由過程始末兩個狀態1、2決定,而與重物的質量、做功的次數無關。系統狀態通過絕熱過程發生變化做功的數量只由過程始末兩個狀態1、2決定,而與做功的方式無關。學習任務一學習任務一 焦耳的實驗[教材鏈接]閱讀教材“焦耳的實驗”相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代表性實驗實驗一:重物下落帶動葉片攪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溫上升.對于同一個系統,如果過程是絕熱的,盡管懸掛重物的質量不同,下落的高度不同,但只要 相同,系統狀態的變化就相同. 實驗二:通過電流的熱效應給水加熱.對于同一個系統,如果過程是絕熱的,那么不管通過電阻絲的電流或大或小、通電時間或長或短,只要所做的 相等,系統的狀態變化就相同. 實驗結論:在各種不同的 中,系統狀態的改變與做功方式無關,僅與 有關. (2)絕熱過程:系統只通過 或外界對它做功而與外界交換能量,它不 ,也不向外界放熱. 重力所做的功電功絕熱過程做功數量 對外界做功從外界吸熱例1 [2023·合肥一中月考] 如圖所示是焦耳研究熱與功之間關系的兩個典型實驗,那么從焦耳的這兩個實驗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 )A.系統狀態的改變只能通過傳熱來實現B.機械能守恒C.在各種不同的絕熱過程中,系統狀態的改變與做功方式無關,僅與做功數量有關D.在各種不同的絕熱過程中,系統狀態的改變不僅與做功方式有關,還與做功數量有關學習任務一C[解析]焦耳通過多次實驗,最后得到的結論是:在各種不同的絕熱過程中,系統狀態的改變與做功方式無關,僅與做功數量有關,故選C.如果一個熱學過程的狀態變化發生得極快、經歷時間很短,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就很少,即系統與外界來不及交換熱量,這樣的過程若不計傳遞的熱,可以看成絕熱過程。在熱力學系統的絕熱過程中,系統從狀態1經過絕熱過程達到狀態2。ΔU=U2-U1ΔU=W系統內能增量外界對系統所做的功W1.外界對系統做功:W>0,ΔU>0Q=0內能增加U1U2壓燃實驗學習任務二學習任務二 功與內能的改變取一個透明塑料瓶,向瓶內注入少量的水。將橡膠塞打孔,安裝上氣門嘴,再用橡膠塞把瓶口塞緊,并向瓶內打氣,觀察橡膠塞跳出時瓶內的變化。當橡膠塞跳出時,瓶內出現白霧。實驗現象做一做以瓶內氣體為研究對象,橡膠塞跳出后,瓶內的氣體迅速膨脹,系統對外做功,因此,氣體的內能迅速減少,瓶內氣體溫度迅速下降,瓶內水蒸氣液化,就會出現大量的霧狀小水滴。2、系統對外界做功:W<0,ΔU<0內能減小熱力學系統——瓶內氣體狀態變化過程——絕熱過程熱學過程的狀態變化發生得極快、經歷時間很短,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就很少,即系統與外界來不及交換熱量,這樣的過程若不計傳遞的熱,可以看成絕熱過程。ΔU=W氣體膨脹,系統對外做功內能↓,溫度↓,液化,霧狀物理量 符號 意義 符號 意義WΔU外界對系統做功系統對外界做功內能增加內能減少+ΔU>0-ΔU<0在絕熱過程中,功是系統內能轉化的量度: U=W例2 [2023·廈門一中月考] 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密封在絕熱(即與外界不發生熱交換)容器中,容器內裝有一可以活動的絕熱活塞.今對活塞施以一豎直向下的壓力F,使活塞緩慢向下移動一段距離后,氣體的體積減小.若忽略活塞與容器壁間的摩擦,則被密封的氣體( )A.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內能減少B.溫度降低,壓強增大,內能減少C.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內能增加D.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內能增加學習任務二C[解析]壓力F通過活塞對密閉的理想氣體做正功,容器及活塞絕熱,由功和內能的關系知,理想氣體內能增大,溫度T升高,根據=C,可得體積V減小,壓強p增大,故C正確.學習任務二【要點總結】1.ΔU=W的適用條件是絕熱過程.在絕熱過程中,外界對系統做功,系統的內能增加;系統對外做功,系統的內能減少.2.功和內能的聯系:(1)功是過程量,內能是狀態量;(2)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過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如機械能)與內能相互轉化的過程;(3)在絕熱過程中,做功一定能引起內能變化;(4)物體的內能大,并不意味著做功多,只有在絕熱過程中,內能變化較大才對應著做功較多.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A、B相互接觸時,溫度低的物體B要升溫,我們說,熱從高溫物體A傳到了低溫物體B。單純地對系統傳熱也能改變系統的熱力學狀態水壺溫酒容器中的酒——封閉系統:與外界沒有物質交換,但有能量交換。△U=QQT1T2U1U2ΔU=U2-U1系統內能增量即在外界對系統不做功的情況下,外界傳遞給系統的熱量等于系統內能的改變量。學習任務三學習任務三 熱與內能的改變說明:(1)像做功一樣,熱量的概念也只有在涉及能量的傳遞時才有意義.所以不能說物體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物體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熱量.(2)物體從外界吸熱,物體內能增加。物體對外界放熱,物體內能減少。物理量 符號 意義 符號 意義QΔU系統吸收熱量系統放出熱量內能增加內能減少+ΔU>0-ΔU<0△U=Q學習任務三例3 下列各事例中是通過傳熱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車床上車刀切削工件后發熱B.用肥皂水淋車刀后車刀降溫C.擦火柴時火柴頭溫度升高D.搓搓手就會覺得手發熱B[解析]車床上車刀切削工件后發熱、擦火柴時火柴頭溫度升高、搓搓手就會覺得手發熱都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的,而用肥皂水淋車刀后車刀降溫是通過傳熱改變物體內能,故選B.學習任務三【要點總結】1.在單純傳熱的過程中,系統從外界吸收多少熱量,系統的內能就增加多少,系統向外界放出多少熱量,系統的內能就減少多少,即ΔU=U2-U1=Q.2.傳熱改變物體內能的過程是不同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之間)內能的轉移.3.傳熱與物體的內能的多少無關,只與兩個物體(或一個物體的兩部分)的溫度差有關,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自發地傳遞到低溫物體. 做功 傳熱內能 變化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 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物體的內能減少物理 實質 其他形式的能與內能之間的轉化 不同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內能的轉移異同點 做功和傳熱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 的,但做功和傳熱在 上是不同的,做功是能量的轉化,傳熱是熱量的轉移 學習任務四學習任務四 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物理觀念]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的比較本質等效 學習任務四例4 關于物體的內能及其變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改變時,其內能一定改變B.物體對外做功,其內能不一定改變;向物體傳遞熱量,其內能也不一定改變C.物體對外做功,其內能一定改變;物體向外放出熱量,其內能也一定改變D.若物體與外界不發生熱交換,則物體的內能一定不改變B[解析]一定質量的物體,其內能由溫度和體積共同決定,物體的溫度改變時,其內能不一定改變,A錯誤.做功和傳熱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當物體對外做功為W,吸收的熱量為Q時,若W>Q,則物體的內能減少;若W=Q,則物體的內能不變;若W若物體與外界不發生熱交換,但外界對物體做功或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都會發生改變,D錯誤.學習任務四變式1 (多選)[2023·青島二中月考] 對于熱量、功和內能三者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三者單位相同,物理意義相同B.熱量和功是內能的量度C.熱量和功由過程決定,而內能由物體狀態決定D.系統內能增加了100 J,可能是外界采用絕熱方式對系統做功100 J,也可能是外界單純地對系統傳遞100 J的熱量CD[解析] 熱量、功和內能三者雖然單位相同,但物理意義有本質區別,A錯誤.熱量和功由過程決定,內能由物體狀態決定,熱量和功是內能變化的量度,C正確,B錯誤.對一個絕熱過程,有ΔU=W=100 J,對一個單純傳熱過程,有ΔU=Q=100 J,D正確.學習任務四【要點總結】溫度、內能、熱量和功的區別與聯系 含義 特點溫度 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標志,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對個別分子來說沒有意義 狀態量內能 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是由大量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的相對位置決定的能 狀態量熱量 是傳熱過程中內能的改變量,用來量度傳熱過程中內能轉移的多少 過程量功 用來改變系統的內能,促使機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和內能之間轉化 過程量1.內能的改變通過傳熱和做功兩種方式來完成 2.有過程,才有內能變化,所以離開了過程,熱量和功將毫無意義.就某一狀態而言,只有“內能”,不存在“熱量”和“功”,因此,不能說一個系統中含有“多少熱量”或“多少功” 課堂小結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熱傳遞吸熱放熱內能增加內能減少物體對外界放熱物體從外界吸熱做功對內對外內能增加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對外界做功內能減小課后習題1.在圖3.1-1和圖3.1-2所示焦耳的兩個實驗中,各是什么形式的能轉化為系統的內能?課后習題2.下列事件中,物體的內能怎樣改變?(固體和液體的熱膨脹很小,可不予考慮)(1)壺里的水被加熱而溫度升高。(2)一條燒紅的鐵棒逐漸冷卻下來。課后習題3.氣體在絕熱膨脹時它的溫度會怎樣變化?氣體在絕熱壓縮時它的溫度會怎樣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請分別舉一個絕熱膨脹和絕熱壓縮時溫度變化的實例。課后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