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慶典活動中放飛的氣球,會飛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隨著氣球的升空,大氣壓在減小,溫度在降低,氣球在膨脹......看來,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體積和溫度三個狀態參量之間是有聯系的。那么,它們會有怎樣的聯系呢? 新課導入 第2節 氣體的等溫變化 第1課時 實驗: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 (2)說明:氣體的狀態參量(P、V、T),三個量中有兩個或三個都發生了變化,氣體狀態就發生了改變。 (1)定義: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其壓強與體積的變化。我們把這種變化叫做等溫變化。( m不變;T不變) 想一想 三個狀態參量中可以只變化一個嗎? PV=nRT (克拉伯龍方程) P:atm V:L R=0.082 P:Pa V:m3 R=8.31 等溫變化 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 (1)定性研究 健身球自然放地面上時,手摸球的觸感——很軟; 一個人壓在健身球上面,手摸球的觸感——很硬。 能吹起氣球嗎? 將針筒的細口堵上,用力向里壓柱塞,越往里壓會有什么感覺? 結論:質量一定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 2、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 ①讓空氣柱的體積變化不要太快(緩慢拉動活塞,容器透熱) 1、選定一個熱力學系統: 【實驗思路】 注射器內一定質量的氣體. ①柱塞上涂上潤滑油(凡士林) ②不能用手觸摸玻璃管,環境恒溫。 2、實驗要求: ⑴保證氣體質量一定——不漏氣。 ②注射器下端的開口有橡膠套 ⑵保證溫度不發生明顯的變化。 (2)定量研究 實驗目的:在溫度保持不變時,研究一定質量氣體的壓強P和體積V的關系 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器材:鐵架臺、注射器、刻度尺、壓力表(壓強表)等,注射器下端用橡膠塞密封,上端用柱塞封閉一段空氣柱 想一想 ①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氣體? 注射器內一定質量的氣體. ②怎樣保證氣體質量不變? 柱塞上涂上潤滑油(凡士林)——主要是防止漏氣,不是為了減小摩擦,該裝置即使有摩擦,也不影響實驗結果。 ③如何保證封閉氣體的溫度不變? 不能用手觸摸玻璃管,緩慢拉動活塞,環境恒溫,容器透熱 ④如何測 V ? 測量空氣柱的長度L,V=空氣柱長度L× 空氣柱的橫截面積S ⑤如何測量P? 壓力表讀出,穩定后再讀數 實 驗 【物理量的測量】 需要測量空氣柱的體積V和空氣柱的壓強 p 從壓力表讀取。 壓強p: 因為橫截面積S一定,以空氣柱的長度l 代表氣體的體積。 體積V: 讀數次數 5 4 3 初始 2 6 壓強(×105Pa) 體積(單位體積) 2.00 1.00 2.25 0.85 1.52 1.29? 1.25 1.65 1.00 2.00 2.50 0.80 【數據分析】 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的關系 1)在這個實驗中,為了找到體積與壓強的關系,是否一定要測量空氣柱的橫截面積? 2)用刻度尺檢查可以發現,玻璃管外側的刻度盡管是均勻的,但并非準確的等于1cm,2cm,3cm……這對實驗結果的可靠性是否有影響? V1:V2 = SL1:SL2 =L1:L2 無影響。因為刻度均勻,所以 L1: L2即長度比就等于刻度標識的讀數比,不受影響 由于注射器是圓柱形的,橫截面積不變,所以只需測出空氣柱的長度即可 想一想 3) 實驗中如何保證氣體溫度不變? ①改變氣體體積時,要緩慢進行,等穩定后再讀出氣體壓強, 以防止氣體體積變化太快,氣體的溫度發生變化. ②實驗過程中,不用手接觸注射器的圓筒以防止圓筒從手上吸收熱量,引起內部氣體溫度變化. 在這個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做出p?-????????函數圖像為直線,但可能不通過坐標原點。為什么? ? 不過原點,說明壓強P與體積的倒數?????????是一次函數關系;還可能是實驗中存在誤差,導致直線不過坐標原點。 ? 在氣體的體積為無窮大時,?????????=0,氣體為近似真空,壓強應該為0,所以直線不通過原點,說明是實驗誤差。 ? 理論分析: 誤差來源: 注射器與傳感器相連部分的體積沒有考慮。 減小誤差的方法 應該使用較大的注射器,在實驗過程中,氣體的體積不宜壓得太小,這樣使那一部分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 [實驗演示1] [實驗演示2] 例1 [2023·重慶八中月考] 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 (1)實驗室有容積為5 mL和20 mL的兩種注射器供選擇,為能用較小的力作用在活塞上使氣體體積發生明顯變化,選用容積為 的注射器更合適;實驗中,為找到體積與壓強的關系,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測出空氣柱的橫截面積.? 5 mL 不需要 [解析]由于注射器長度幾乎相同,因此體積越小,橫截面積越小,用較小的力就可以產生比較大的壓強使體積變化明顯,故選5 mL的注射器;只要知道體積之間的關系,不必算出體積的大小,就可以找到體積與壓強的關系,因此不需要測量空氣柱的橫截面積. (2)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活塞上應該涂油 B.應緩慢推拉柱塞 C.用手握注射器推拉柱塞 D.注射器必須固定在豎直平面內 AB [解析]活塞上應該涂油,起到密封和潤滑的作用,A正確; 應緩慢推拉柱塞,從而保證氣體的溫度不變,B正確; 用手握注射器推拉柱塞,容易使氣體溫度發生變化,C錯誤; 由于測量的是氣體的體積和壓強之間的關系,與重力無關,因此注射器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傾斜放置,D錯誤. (3)測得多組空氣柱的壓強p和體積V的數據后,為直觀反映壓強與體積之間的關系,若以p為縱坐標,則應以 為橫坐標在坐標系中描點作圖;小明所在的小組不斷壓縮氣體,由測得數據發現p與V的乘積值越來越小,則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圖線應為圖乙中的 (選填“①”或“②”),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1???? ? [解析]由于p-V圖像為曲線,而p-1????圖像為直線,因此以p為縱坐標,應以1????為橫坐標;壓縮氣體時,相當于1????逐漸變大,壓強比正常值小,因此圖線應為圖乙中的②;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封閉氣體漏氣(或氣體溫度降低). ? ② 漏氣(或氣體溫度降低) 做一做 用傳感器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 數據分析 讀數次數 1 2 3 4 5 壓強/KPa 體積/ml 12 84.90 14 72.80 6 159.40? 8 124.80 10 101.10 課后習題 在做“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實驗小組記錄了一系列數據。但是,僅就以下表中的兩組數據來看,小王和小李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小王認為,這兩組數據很好地體現了p跟V成反比的規律,因為兩組數據p和V的乘積幾乎相等;小李卻認為,如果把這兩組數據在縱坐標軸為p、橫坐標軸為V1的坐標系中描點,這兩點連線的延長線將不經過坐標原點,因此這兩組數據沒有反映p跟V成反比的規律。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1.小王的說法是錯的,小李的說法正確。 因為兩組數據的體積變化量和壓強變化量都非常小,即使實驗誤差非常大,體積和壓強的乘積也不會有什么變化,兩乘積看起來是相等的。此時,不應該比較壓強和體積的數據,而應該比 較體積變化量和壓強變化量的數據。根據題中的數據,氣體的體積變化量等于原體積的1.3%,而壓強的變化量卻等于后來壓強的2.6%,因此,該實驗沒有反映壓強與體積成反比的規律。若p-1????用作圖像的方法來處理數據,圖像中兩點連線的斜率描述的是壓強變化量和體積變化量的關系。如果這兩點的連線明顯不通過坐標原點,則表示p、V的實驗數據沒有體現反比規律,所以小李的說法是正確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