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古代,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一批人追求“點石成金”之術,他們試圖利用化學方法將一些普通的礦石變成黃金。當然,這些煉金術士的希望都破滅了。那么,真的存在能讓一種元素變成另一種元素的過程嗎? 類似于“點石成金”的事一直就在自然界中進行著,這就是伴隨著天然放射現象發生的原子核“衰變”過程。 新課導入 第2節 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天然放射現象中原子核自發地放出 α 射線或 β 射線,這樣由于核電荷數變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就變了,就變成另一種原子核。 我們把這種變化稱為原子核的衰變。 原子核自發地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而轉變為新核的現象。 1、衰變: 學習任務一 學習任務一 原子核的衰變 ⑴α衰變 ????????????????????????→????????????????????????????+???????????????? ? 2、衰變的種類 原子核自發放出α粒子而轉變為新核的過程叫α衰變。 原子核放出一個α 粒子( ),質量數減少4,電荷數減少2,就成了一個新原子核的過程 。 ???????????????? ? 比如鈾238核放出一個α 粒子后,質量數減少4,電荷數減少2,就變成了釷234核。 在這個衰變過程中,衰變前的質量數等于衰變后的質量數之和;衰變前的電荷數等于衰變后的電荷數之和。大量事實表明,原子核衰變時電荷數和質量數都守恒。 衰變方程: 在α衰變中,新核的質量數與原來的核的質量數有什么關系?相對于原來的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應當向前移還是向后移?要移動幾位?你能概括出α衰變的質量數、核電荷數變化的一般規律嗎? α衰變的一般方程: ????????????→??????????????????????+???????????????? ? 在這個衰變過程中,衰變前的質量數等于衰變后的質量數之和;衰變前的電荷數等于衰變后的電荷數之和。 發生一次α衰變,困為原子序數減小2,所以相對于原來的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應當向前移2位。 α衰變過程中質量數守恒,核電荷數守恒。 ⑵β衰變 2、衰變的種類 原子核自發放出β粒子而轉變為新核的過程叫β衰變。 原子核放出一個β 粒子( ),質量數不變,電荷數增加1,就成了一個新原子核的過程 。 ????????????? ? ????????????????????????????→????????????????????????????+????????????? ? 比如 發生α衰變后產生的 也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個β 粒子后質量數沒有改變,但電荷數增加了1 ,就變成鏷 。 ???????????????????????????? ? ???????????????????????? ? ???????????????????????? ? 發生β衰變時,除了產生電子 外,還產生反電子中微子 。由于 的質量數和電荷數都是0,所以在中學教科書中一般都不寫出。 ????????????? ? ???????? ? ???????? ? “電荷數之和”指代數和,因為發生β衰變時,電子的電荷數是-1。 在β衰變中,質量數、核電荷數有什么變化規律?原子核里沒有電子,β衰變中的電子來自哪里? ????????????→????+????????????+????????????? ? β衰變的一般方程: β衰變過程中質量數守恒,核電荷數守恒。 研究發現, β衰變實質是核內的中子轉化成了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 ????????????→????????????+????????????? ? β衰變過程中,衰變前的質量數等于衰變后的質量數之和;衰變前的電荷數等于衰變后的電荷數之和。 發生一次β衰變,困為原子序數增加1,所以相對于原來的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應當向后移1位。 β衰變的本質 放射性的原子核在發生α衰變、β衰變時產生的新核處于高能級,這時它要向低能級躍遷,并放出γ光子。γ射線經常是伴隨α射線和β射線產生的。 事實表明,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能十分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它們會作為一個整體從較大的原子核中被拋射出來,即發生了α衰變。 原子核的能量也跟原子的能量一樣,其變化是不連續的,也只能取一系列不連續的數值,因此,也存在著能級,同樣是能級越低越穩定。 當放射性物質連續衰變時,原子核中有的發生α衰變,有的發生β衰變,同時伴隨著γ射線輻射。這時,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射線中就會同時具有α、β、γ三種射線。 α衰變的本質 ????????????????+????????????????→???????????????? ? γ衰變的本質 α、β、γ三種射線同時出現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化學方程式 核反應方程式 聯系 區別 電荷、質量守恒 電荷數、質量數守恒 用符號 用箭頭 原子核 能量 質量虧損 光 這種光叫伽馬射線:γ 放出粒子的不同 放出ɑ粒子和γ射線:ɑ衰變 放出β粒子和γ射線:β衰變 (氦核 ) (電子 ) 說明:1.中間用單箭頭,不用等號;2.是質量數守恒,不是質量守恒; 3.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實驗為基礎,不能杜撰。 注意:質量數守恒指衰變前后核子的總數不變,并不是質量不變! 3.衰變的區別 例1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試爆成功,如圖.該原子彈核反應物的主要成分是92235U.天然92235U是不穩定的,它通過若干次α衰變和β衰變最終成為穩定的元素82207Pb,則此過程α衰變和β衰變的次數分別為 ( ) A.7、4 B.5、8 C.12、14 D.14、46 ? 學習任務一 A 學習任務一 [解析]發生一次α衰變,原子核釋放出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形成新的元素,衰變方程為?????????X→?????2?????4Y+24He,發生一次β衰變,原子核內的一個中子變成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形成新的元素,衰變方程為?????????X→ ?????+1????Y+ 0-1e,可以看出,發生一次α衰變,新元素質量數減少4,核電荷數減少2,發生一次β衰變,新元素質量數不變,核電荷數增加1,假設92235U發生x次α衰變,發生y次β衰變,最終得到82207Pb,所以可得出235-4x=207、92-2x+y=82,聯立解得x=7,y=4,故選A. ? 變式1 (多選)[2022·河北邯鄲一中月考] A、B兩種放射性元素,原來都靜止在同一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如圖所示,其中一個放出α粒子,另一個放出β粒子,α與β粒子的運動方向跟磁場方向垂直,圖中a、b、c、d表示α粒子、β粒子以及兩個新原子核的運動軌跡,則( ) A.甲圖為α衰變的軌跡圖,乙圖為β衰變的軌跡圖 B.甲圖為β衰變的軌跡圖,乙圖為α衰變的軌跡圖 C.b為α粒子軌跡,c為β粒子軌跡 D.a為α粒子軌跡,d為β粒子軌跡 學習任務一 AC [解析] 原來靜止的核在放出粒子的過程中總動量守恒,所以粒子和新原子核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反,且新原子核和粒子的動量大小相等,由左手定則判斷可知α衰變的軌跡為外切圓,β衰變的軌跡為內切圓,所以A正確,B錯誤; 由r=????????????????可得,動量一定時,電荷量小的半徑大,所以b為α粒子軌跡,c為β粒子軌跡,則C正確,D錯誤. ? 【要點總結】 學習任務一 1.對α衰變和β衰變的理解 衰變類型 α衰變 β衰變 衰變方程 ZAX→Z?2A?4Y+24He ?ZAX→Z+1AY+?10e 衰變實質 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結合成氦核 211H+201n→24He 1個中子轉化為1個質子和1個電子 01n→11H+?10e 典型方程 92238U→90234Th+24He ?90234Th→91234Pa+?10e 勻強磁場中的軌跡形狀 衰變規律 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動量守恒 衰變類型 α衰變 β衰變 衰變方程 衰變實質 典型方程 勻強磁場中的軌跡形狀 衰變規律 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動量守恒 學習任務一 2.確定原子核衰變次數的方法與技巧 (1)方法:設放射性原子核????????X經過n次α衰變和m次β衰變后,變成穩定的新原子核????′????′Y,則衰變方程為????????X→?????′????′Y+????24He+?????10e,根據電荷數守恒和質量數守恒可列方程A=A'+4n,Z=Z'+2n-m,聯立解得n=?????????′4,m=?????????′2+Z'-Z.由此可見,確定衰變次數可歸結為解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2)技巧:為了確定衰變次數,一般先由質量數的改變確定α衰變的次數(這是因為β衰變對質量數沒有影響),然后根據衰變規律確定β衰變的次數. ? 11.4 7.6 3.8 1/2 1/4 1/8 m/m0 t /天 0 1.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 氡的衰變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m/m0 t /天 3.8 1/2 2×3.8 1/4 3×3.8 1/8 1/16 4×3.8 … … 若放射性元素原來的質量為m0 、原子數為N0;剩余的質量m,剩余的原子數為N,半衰期為????,半衰期個數為n,經過時間t,則: ⑴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內部的因素決定,只與元素的種類有關,跟元素所處的物理或化學狀態無關。不同元素半衰期不同。 ⑵半衰期是一個統計規律,只對大量的原子核才適用,對少數原子核是不適用的。 學習任務二 半衰期 學習任務二 例2 [2023·浙江1月選考] 宇宙射線進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作用會產生中子,中子與大氣中的氮14會產生以下核反應:714N+01n→614C+11H,產生的614C能自發進行β衰變,其半衰期為5730年,利用碳14的衰變規律可推斷古木的年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614C發生β衰變的產物是715N B.β衰變輻射出的電子來自于碳原子的核外電子 C.近年來由于地球的溫室效應,引起614C的半衰期發生微小變化 D.若測得一古木樣品的611C含量為活體植物的14,則該古木距今約為11 460年 ? 學習任務二 D 學習任務二 [解析]根據衰變過程中的質量數、電荷數守恒規律可知,發生β衰變后質量數不變,電荷數增加1,即產生 714N,選項A錯誤; 原子核衰變的電子由原子核內部的中子產生,選項B錯誤; 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干擾,所以不會因為溫室效應改變,選項C錯誤; 若測得一古木樣品的614C含量為活體植物的14,說明經過了2個半衰期,因此大約距今時間為5730×2=11 460年,選項D正確. ? 變式2 [2023·黃岡中學月考] 幽門螺桿菌在胃中產生的尿素酶,可將服用的碳14標記的尿素分解為氨和碳 14 標記的CO2.通過分析呼氣中標記的CO2 的含量即可判斷胃中幽門螺桿菌的存在.已知?614C半衰期為5730 年,則 ( ) A.改變胃部壓強可以改變?614C衰變快慢 B.含 ?614C的化合物比單質?614C衰變可能慢些 C.改變胃部溫度不能改變?614C衰變快慢 D.20 個?614C經過 5730 年有10個發生衰變 ? 學習任務二 C [解析]半衰期不受環境、壓強、所處狀態、存在形式等因素影響,由元素本身決定,A、B錯誤,C正確;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統計規律,對少量原子核的衰變不適用,D錯誤. 【要點總結】 學習任務二 對半衰期規律的理解 半衰期 定義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 衰變 規律 N余=N原12tτ,m余=m原12tτ 式中N原、m原分別表示衰變前的原子核數和質量,N余、m余分別表示衰變后的尚未發生衰變的原子核數和質量,t表示衰變時間,τ表示半衰期 影響 因素 由原子核內部自身的因素決定,跟原子所處的外部條件、化學狀態無關 半衰期規律是對大量原子核衰變行為作出的統計結果,可以對大量原子核衰變行為進行預測,而單個特定原子核的衰變行為不可預測 半衰期 定義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 衰變 規律 影響 因素 由原子核內部自身的因素決定,跟原子所處的外部條件、化學狀態無關 半衰期規律是對大量原子核衰變行為作出的統計結果,可以對大量原子核衰變行為進行預測,而單個特定原子核的衰變行為不可預測 1.定義: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轟擊下產生新原子核的過程,稱為核反應。 2.原子核人工轉變的三大發現 ⑴1919 年,盧瑟福發現質子的核反應。 ⑵1932 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的核反應。 ⑶1934 年約里奧 — 居里夫婦發現放射性同位素和正電子的核反應。 在核反應中,質量數守恒、電荷數守恒。 I·約里奧·居里,1900~1958 F·約里奧·居里,1897~1956 法國科學家。是P·居里和M·居里的女兒和女婿.由于發現人工放射性而獲得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學習任務三 核反應與核反應方程 學習任務三 例3 (多選)[2023·學軍中學月考] 盧瑟福通過實驗首次實現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核反應方程為?714N+24He→817O+11H,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此實驗發現了質子 B.實驗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線 C.實驗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線 D.原子核在人工轉變中,電荷數可能不守恒 ? 學習任務三 [解析]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核首次實現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發現了質子,故A、C正確,B錯誤; 在核反應中,質量數和電荷數一定守恒,故D錯誤. AC 【要點總結】 1.核反應的實質:用粒子轟擊原子核并不是粒子與核碰撞將原子核打開,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內部使核發生了轉變. 2.核反應方程遵守質量數守恒而不是質量守恒,核反應過程中,一般會發生質量的變化. 學習任務三 學習任務三 3.原子核的衰變和人工轉變 類型 可控性 核反應方程典例 α衰變 自發 92238U→90234Th+24He β衰變 自發 90234Th→91234Pa+?10e 人工轉變 人工控制 714N+24He→817O+11H(盧瑟福發現質子) 49Be+24He→612C+01n(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1327Al+24He→1530P+01n(約里奧·居里夫婦 發現放射性同位素) 類型 可控性 核反應方程典例 α衰變 自發 β衰變 自發 人工轉變 人工控制 學習任務三 4.核反應方程的書寫 (1)熟記常見基本粒子的符號:質子(11H)、中子(01n)、α粒子(24He)、β粒子(?10e)、正電子(10e)、氘核(12H)、氚核(13H)等. (2)核反應過程中質量數守恒,電荷數守恒. (3)由于核反應不可逆,所以書寫核反應方程時只能用“→”表示反應方向. ? [教材鏈接]閱讀教材“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輻射與安全”相關內容,完成下列 填空: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 ,叫作放射性同位素.? (2)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①應用它的 ,②作 .? (3)輻射與安全 人類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環境之中, 的射線對人體組織有破壞作用. 要防止 對水源、空氣、用具等的污染.? 學習任務四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 輻射與安全 學習任務四 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 射線 示蹤原子 過量 學習任務四 例4 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提前預防和治療.基因測序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為標記,讓基因序列自動顯影.下列關于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的應用說法正確的是 ( ) A.α射線可以用來測量鋼板的厚度 B.射線能夠治療癌癥是因為癌細胞在射線照射下破壞得比健康細胞慢 C.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比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短 D.利用γ射線照射種子,會使種子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可培育出優良品種 D 學習任務四 [解析] α射線穿透能力弱,故不能用來測量鋼板厚度,A錯誤; 射線照射患處殺死癌細胞是治療癌癥的一種方法,癌細胞在射線照射下破壞得比健康細胞快,故B錯誤;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比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長,故C錯誤; 利用γ射線照射種子,會使種子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可以培育出新的優良品種,故D正確. 課堂小結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 核反應 輻射與安全 原子核的衰變 ⑵衰變原則: 質量數守恒,電荷數守恒。 ⑴原子核的衰變 ?衰變: β衰變: γ射線:伴隨?射線或?射線產生 半衰期 ⑶三種衰變 ZAX→Z+1AY+?10e ? ZAX→Z?2A?4Y+24He ? 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課后習題 1.β射線是高速電子流。原子核中沒有電子,為什么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會放出β粒子?寫出下列各放射性元素的β衰變方程。(1)Bi (244)(鉍核)。(2)Po (210)(釙核)。 課后習題 2.寫出Th (234)(釷核)與Cu (66)(銅核)兩種放射性元素的α衰變方程。U (238)(鈾核)衰變為Rn(222)(氡核)要經過幾次α衰變,幾次β衰變? 課后習題 3.已知釷234的半衰期是24d,1g釷234經過120d后還剩多少?若已知鉍210的半衰期是5d,經過多少天后,20g鉍210還剩1.25g? 課后習題 4.原子核的人工轉變與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有什么區別? 4.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是指核在其他粒子的轟擊下變成新核的過程。而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是指核自動轉化成新核的變化過程。 課后習題 5.寫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轉變的核反應方程。 (1)Na(23)(鈉核)俘獲1個α粒子后放出1個質子。 (2)Al(27)(鋁核)俘獲1個α粒子后放出1個中子。 (3)O(16)(氧核)俘獲1個中子后放出1個質子。 (4)Si(30)(硅核)俘獲1個質子后放出1個中子。 課后習題 6.完成下列核反應方程。 (1)F(19)+He(4)→H(1)+( )。 (2)B (11)+( )→n (1)+N(14)。 (3)N(14)+n (1)→( )+H(1)。 課后習題 7.存在射線危險的地方,常能看到如圖5.2-9所示的標志。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個標志?為了保護人身安全,在有這樣的標志的場所,應該注意什么? 7.在醫院的放射室看見過這個標志。一般情況要遠離該標志下所處的環境,特殊情況下要在醫生指導下進出這些場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