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致云雀雪萊【學習目標】1. 通過梳理詩歌結構及意象,了解詩歌內容;2. 通過品味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理解云雀與其他意象之間的關系;3.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云雀的象征意義及詩歌所寄寓的情感。【學習過程】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致云雀》。1820年7月,一個美麗的夏日傍晚,一位英國詩人沿著鄉間小路,在流螢閃爍的灌木籬笆之間散步,他忽然聽到了云雀婉轉的鳴叫。他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詩歌。這兩年之后啊,詩人因為一次意外離開了人世。他的這首詩歌被后人稱之為他最美麗的詩篇之一。這首詩歌就是《致云雀》,這位詩人就是雪萊。雪萊的《致云雀》這首詩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為了表現云雀,詩人構建了許多其他的意象。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探討詩中的云雀和其他意象之間的關系,理解云雀的象征意義。梳理詩歌的內容結構(活動一)師:為方便理解,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這首詩的內容結構。明確:全詩共21小節第1小節:詩人總體評價云雀及其歌聲;第2-4小節:云雀飛翔;第5-12小節:云雀的歌聲;第13-20小節:歌聲神圣、歡快的原因;第21小節:表達詩人的愿望。師:通過梳理,我們不難概括出出云雀的特點有三個,飛翔迅疾高遠,叫聲歡快高亢,且飛且鳴。分析意象之間的關系(活動二)師:那除了云雀之外,詩人還構建了哪些意象呢?明確:請大家來看這張圖示。圓圈外的其他意象共有26個,我們以小節為單位,有青云、藍天、太陽等,它們跟云雀之間是怎么樣的關系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欣賞一段朗誦視頻。師:隨著剛才的視頻,我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云雀凌空直上,馳往地霄,迎著曙光歡樂的出征。而此時,我們還只是見其形而未聞其聲。所以,烈火的青云,蔚藍的天心,地平線下的太陽,金色的電光……顯然是在寫云雀歡樂的翱翔。同樣內容的意象還有第五小節中淡淡的紫色黃昏和晝空里的星星。這些意象都體現了云雀飛翔迅疾高遠的特點。而其余的意象都與云雀的叫聲歡快高亢有關。由此可見,云雀歡快高亢的叫聲是這首詩著力描摹、表現的部分。師:那么,這些意象和云雀的叫聲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我們來嘗試著填寫這張表格。將這些和云雀叫聲有關的意象進行一下手法和效果的分析。云雀 (叫聲) 相關意象 特點 手法 主旨或情感5.利箭 明燈6.明月7.美雨8.詩人9.少女10.螢火蟲11.玫瑰12.草地 春霖 花蕾13.頌歌14.合唱 歡歌(一)朗讀賞析那犀利無比的樂音,似銀色星光的利箭,它那強烈的明燈,在晨曦中逐漸暗淡。以至難以分辨,卻能感覺到就在空間。通感:將聽覺上的云雀叫聲轉化為視覺上的利劍、明燈,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云雀叫聲的高亢、穿透力強,從而表達了詩人沖破黑暗,渴望光明的強烈愿望。師:什么叫通感?我們來介紹一下。明確:通感也叫“移覺”。修辭手法之一。人們日常生活中視覺、聽覺、觸覺 、嗅覺、味覺等各種感覺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錯相通的心理經驗,于是,在表現屬于甲感覺范圍的事物印象時,就超越它的范圍而描寫成領會到乙感覺范圍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達效果。——《辭海》師:詩中同樣用到通感的意象還有明月、梅雨、玫瑰等,這些意象的使用化無形為有形,使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想,更加感受到云雀樂音的優美。師:那少女詩人、螢火蟲這些意象又用到了哪些手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呢?我們邊賞析朗誦,一邊思考這個問題。明確:顯然,詩人運用了比喻。師:先把云雀比作詩人,二者之間有什么相似點呢?明確:他們都有思想,都飽含著希望和憂慮。這個比喻呀,再次說明云雀的叫聲能喚起人們的希望,喚醒人們的內心。接著,詩人又把云雀比作高貴的少女,少女的歌唱情真意切,甜美而飽含愛意,這也是云雀的歌聲所具有的特點。又把云雀比作金色的螢火蟲,因為它們都在黑暗中傳播光明。把云雀又比作玫瑰,因為它們都令人沉醉。總之,這些喻體從不同的側面形象立體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懷,傳達出他對真善美的向往,以及用創作點亮人精神世界的理想。師:我們再來看一組意象,草地、春林、花蕾,在這里,詩人采用了襯托的手法,先極言草地、春林、花蕾之美,然后以“不及”一詞突出了云雀的歌聲美的無與倫比。此外,詩人還以美雨、贊婚的合唱、凱旋的歡歌等意象來襯托云雀的歌聲,突出了云雀歌聲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師:總之呀,詩人運用比喻、通感、襯托等手法,在每個意象和云雀之間建立了聯系,但側重點都不一樣,有的表現其高亢婉轉;有的表現其無私神秘;有的突出其內容飽含希望、憂慮和愛意;有的強調它的效果令人陶醉、令人感到神圣充實……這樣就極大的豐富了云雀這一意象的內涵。理解云雀歡樂的源泉(活動三)師:那我們不禁要問了,云雀的歌聲為何如此的歡樂動聽呢?從13小節開始,詩人開始思索“飛禽或是精靈,有什么甜美的思緒在你心頭?”第15小節,詩人進一步思索“什么樣的物象或事件,是你歡樂樂曲的源泉 什么田野、波濤、山巒 什么空中陸上的形態 是你對同類的愛,還是對痛苦的絕緣 ”師:在這一連串的疑問當中,詩人其實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云雀對大自然和同類的愛,對痛苦的絕緣。愛自然、愛人類是雪萊思想的核心。雪萊說過“詩中沒有報復、嫉妒和偏見的容身之地,唯有愛被當做統治精神世界的唯一法律,在詩中處處受到贊美。”可以說愛。彌漫了雪萊的全部人生和所有創作。師:第17 小節中,液態的水晶的比喻寫出了云雀的叫聲,流露出對死亡、對人生的理解,比凡人更加深刻真切。第18小節,我們最真摯的歡笑,我們最美的音樂,在云雀的面前都相形失色,是因為云雀不像人類那樣瞻前顧后、不像人類那樣自擾。第20小節,一切歡樂的音律、一切書中寶庫,來襯托云雀的叫聲更加甜蜜美妙、更加豐盛富饒,是因為云雀鄙棄塵土。師:什么是摒棄塵土?明確:是指云雀具有不凡的品質、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可以擺脫世俗社會臣服庸俗思想的束縛。云雀 (叫聲) 相關意象 原因 手法17.液態的水晶 對死亡深刻真切的理解 比喻18.歡笑 音樂 不瞻前顧后 不自擾 襯托20.音律 書籍 鄙棄塵土 襯托師:至此,我們可以歸納出云雀歡樂的源泉。對大自然和同類的愛,對痛苦的絕緣(第15小節)不知倦怠的愛(第16節) 對死亡的理解更加深刻真切(第17小節)不瞻前顧后,不自擾(第18小節)摒棄憎恨、傲慢和恐懼(第19小節)鄙棄塵土(第20小節) 。師:很顯然,云雀并不純然是自然界的云雀,而是詩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和詩人理想形象的化身。理解云雀的象征意義(活動四)師: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籠罩著整個英國。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使百姓流離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頭;嚴重的經濟危機使人民生活陷入貧困。在這種情況下,激進的作家們用文字來抒發內心的憤怒和壓抑,號召人們為爭取自由、平等和博愛而戰斗。在《致云雀》中,云雀代表了光明、歡樂、自由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詩人通過云雀這一意象,表達自己和英國人民渴望自由,向往光明的強烈心聲。課堂總結師:這節課,我們主要探討的問題是詩中的云雀與其他意象之間是怎樣的關系。云雀毫無疑問是整首詩的主要意象。這一意象統攝全詩,而其他的意象都是圍繞它而建立的,為表現它而服務的。雪萊寫《》致云雀時只有28歲,但他滿懷對被壓迫人民的熱愛,以詩文為刀槍,揭露暴政;以詩文為號角,呼吁光明與自由。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言,“大詩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養成一首完美的詩,充實而又光輝,寫下來的詩是人格的煥發。”云雀就傾注了詩人雪萊高貴的靈魂。人格化的云雀成為詩人理想的自我形象和詩人理想形象的化身。《致云雀》也是一首追求自由的青春贊歌。布置作業1.賞析文中描寫云雀飛翔的相關意象運用的手法及效果。2.運用《致云雀》中分析意象之間關系的方法,課外閱讀雪萊的《西風頌》,分析意象的內涵及詩人所寄寓的情感。3.對詩歌創作有興趣的同學,請仿照《致云雀》寫一首小詩,來表現你青春的理想與追求。要求:運用兩種及以上修辭手法,字數不限。結束語有位文學家曾經說過,詩人的聲音不必僅僅是人類的記錄,它可以作為一個支柱,一根棟梁,幫助人類渡過難關,蓬勃發展。云雀的歌聲也是雪萊為人類而譜寫的贊歌。這歌聲,激勵著我們勇敢前行!(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