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3.2 物態變化(第5課時)分層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3.2 物態變化(第5課時)分層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3.2 物態變化(第5課時) 分層練習
科學觀念:了解液化的概念,知道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
科學思維:分析熱管、電冰箱的汽化吸熱和液化放熱的過程。
探究實踐:通過探索活動使學生認識液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學科學的樂趣。
1.張家界景區雨后云霧繚繞,猶如仙境。關于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霧是水蒸氣 B.霧是山中冒出來的煙
C.霧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D.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2.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屬于液化的是(  )
A.鐵塊化成鐵水
B.盤子里的水晾干了
C.河水表面結冰
D.冬天,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時,眼鏡上出現水霧
3.下列關于液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液化在任何溫度下都可能發生 B.所有氣體在溫度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C.氣體液化時要吸熱 D.105℃的水蒸氣無論如何也無法液化
4.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壓縮體積才可以使氣體液化
B.開水壺口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把裝有酒精的瓶蓋擰緊是為了加快酒精蒸發
D.電冰箱工作時,制冷物質在冷凍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
5.夏天吃雪糕時,雪糕周圍會冒“冷氣”;冬天泡方便面時,碗里會冒“熱氣”。以下對“冷氣”和“熱氣”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冷氣”“熱氣”都是水蒸氣
B.“冷氣”“熱氣”都是小水珠
C.“冷氣”是液化形成,“熱氣”是汽化形成
D.“冷氣”是汽化形成,“熱氣”是液化形成
6.冬天,牙科醫生常常將用來觀察病人口腔病情的小鏡子在火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的嘴里,這主要是為了(  )
A.消毒,防止將病菌帶入口中
B.提高鏡子溫度,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在小鏡子上液化,以便觀察
C.避免不小心冰了病人的嘴
D.把鏡面上的水分烘干
7.我國古代有許多藝術性、科學性較高的飲器。有一種杯叫“常滿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圓錐體,放在空氣中,不斷有水滴產生,使其常滿。關于此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有水滴產生時,白玉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嶺中能自動“生”水
8.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內充入少量液態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熱氣騰騰”的冰激凌,貿然食用易凍傷食道。看似“熱氣騰騰”,其實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氣
B.空氣中的氮氣液化后形成的液態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氣
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9.如圖所示,抽動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繼續向后抽動活塞,可以見到液態的乙醚消失不見;反方向推動活塞,壓縮管內氣體,可以觀察到管內再次出現液態的乙醚。這個實驗說明(  )
A.壓縮氣體的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
B.壓縮氣體的體積可以使氣體熔化
C.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
D.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熔化
10.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片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  )
A.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
B.a、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
C.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
D.a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
11.氣體打火機使用的燃料,稍加壓即可液化,減壓(打開閥門)容易汽化,通明火即燃燒,你認為符合這種條件的燃料是(  )
選項 A B C D
化學名稱 酒精 水銀 丁烷 水
沸點/℃ 78 357 ﹣0.5 100
熔點/℃ ﹣117 ﹣39 ﹣138.4 0
12.如圖所示為家用冰箱的工作原理圖,環戊烷作為綠色冰箱的制冷劑,比較容易汽化和液化,把冰箱里的“熱”“搬運”到冰箱外面,有關這種電冰箱工作過程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冷劑進入冷凍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熱
B.制冷劑進入冷凍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熱
C.制冷劑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后,通過降溫使蒸氣液化、放熱
D.制冷劑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后,通過壓縮體積使蒸氣汽化、放熱
13.請根據如表所示標準大氣壓下各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回答問題:
物質 熔點(℃) 沸點(℃)
鐵 1200 2450
水銀 ﹣39 357
氫 ﹣259 ﹣253
(1)2544℃時的鐵是   態;
(2)﹣40℃的水銀是   態;
(3)1200℃的鐵的狀態:   態。
14.在干旱的沙漠中,甲殼蟲有一種獨特的取水方法,日落后的幾個小時,甲殼蟲體溫降低到周圍的氣溫以下,它將頭插進沙里,背朝著晚風吹來的方向,水珠就會在甲殼蟲背上形成,如圖所示,當水珠越聚越多時,這些水珠就會沿著弓形背滾落入甲殼蟲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屬于水蒸氣    的現象(填寫一種物態變化的名稱).在這個過程中物質會    (選填“吸熱”或“放熱”).舉出一個與此現象形成原理相同的生活實例    。
15.如圖是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
(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
(2)塑料膜下表面的水滴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得到淡水。此裝置內水的總質量  (“改變”或“不變”)。
16.如圖甲所示,是青藏鐵路凍土區路基兩側的“熱棒”。圖乙是“熱棒”的內部示意圖,工作時,上端的氨氣通過散熱片將熱傳給空氣,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重新回到下部;下部的液態氨在凍土區路基溫度較高時,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發生汽化,使凍土層常年保持冷凍狀態。
17.如圖是一種沙漠里能收集空氣中水分的甲蟲。清晨,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高,甲蟲從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甲蟲的嘴里。科學家利用該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實現沙漠淡水的補給,能讓沙漠變成一塊塊綠洲。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18.如圖所示,用水壺燒水,水燒開后能看到壺嘴周圍有“白氣”產生,其中a、b兩位置有一處“白氣”較濃。以下關于“白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它是小液滴,a處較濃 B.它是小液滴,b處較濃
C.它是水蒸氣,a處較濃 D.它是水蒸氣,b處較濃
19.如圖所示,甲、乙分別為單層玻璃窗的室外一側和室內一側。在寒冷的冬天空調制熱,在炎熱的夏天空調制冷,玻璃窗上都會出現小水珠,則水珠(  )
A.冬天和夏天都在甲處
B.冬天和夏天都在乙處
C.冬天在甲處,夏天在乙處
D.夏天在甲處,冬天在乙處
20.為了探究液化放熱,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的實驗:①將一定質量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至A處:②通過導管向杯中通入一分鐘100℃的水蒸氣,液面上升到B處,記錄水溫變化值。另外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用同樣的裝置,步驟②的正確的操作為(  )
A.通入一分鐘100℃的熱水
B.通入一分鐘100℃的水蒸氣
C.通入100℃的熱水使液面上升到B處
D.通入100℃的水蒸氣使液面上升到B處
2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房間里的相同的兩壺水在相同的電爐上都已燒開,通過觀察可以確定甲、乙兩個房間的溫度關系是t甲   t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21題圖) (第22題圖)
22.如圖所示,將燒瓶內水沸騰時所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A中,試管A放在裝冷水的容器B內,過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A中產生的現象是    ,這是因為    。同時看到溫度計C的示數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這個實驗說明了在這一物態變化過程中要    熱量。
2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熱管】
圖甲是青藏鐵路通過“千年凍土”區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兩旁的一排碗口粗細的管子是熱管(還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這是為了解決“凍土”區路基在溫度過高時會變得松軟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種方法。
熱管是一根兩端封閉的金屬管,圖乙是管內物質物態變化的示意圖,管內有容易汽化的液體,上方一端處在溫度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處在溫度較高的地方。當它的下方一端受熱時,里面的液體會吸熱而汽化,蒸氣跑到溫度低的上方一端時放熱而液化,液化后的液體通過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徑)又回到受熱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環往復,熱管就相當于一個天然“制冷機”。
(1)熱管里面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和    。
(2)當熱管“制冷”時,上方一端的溫度    下方一端的溫度。此時,熱管把從高溫處吸收的    “搬到”低溫處放出;當上方的溫度和下方的溫度相同時,熱管    。(橫線內選填以下其中一個數字序號:①停止“制冷”;②開始“制冷”;③熱量;④溫度;⑤高于;⑥低于)
24.所有的氣體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種氣體都有一個特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壓縮體積,氣體都不會液化,這個溫度叫臨界溫度。臨界溫度是物質以液態形式出現的最高溫度,各種物質的臨界溫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溫,如水是374℃,酒精是234℃,因此在常溫下它們通常以液態出現;有的低于常溫,如氧是﹣119℃,氫是﹣240℃,所以我們平時常認為它們是氣態的。由以上知識可知:
(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但對于某些氣體,只使用    的方法是不行的,還要    。
(2)將氧氣和氫氣的混合物采用降溫液化的方法分離時,首先液化的將是    。
(3)氧的沸點是﹣183℃,氮的沸點是﹣196℃,氦的沸點是﹣268.9℃。利用液化的空氣提取這些氣體,當溫度升高時,液態空氣沸騰,首先分離出來的是    
A.氧氣 B.氮氣 C.氦氣 D.同時分離出來
25.小科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1)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2)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3.2 物態變化(第5課時) 分層練習
科學觀念:了解液化的概念,知道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
科學思維:分析熱管、電冰箱的汽化吸熱和液化放熱的過程。
探究實踐:通過探索活動使學生認識液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學科學的樂趣。
1.【答案】D
【分析】解答此題首先要知道的霧氣是什么狀態,然后知道這種狀態的物質從哪來的。霧氣是液態的小水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變來的。
【解答】解:
雨后的空氣中總有很多的水蒸氣,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氣中,就是霧。而水蒸氣是看不到的。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分析時弄清變化前后的狀態變化是本題的關鍵。
2.【答案】D
【分析】熔化指物質由固態轉變成液態,熔化要吸熱;汽化指物質由液態轉變成氣態,汽化要吸熱;凝固指物質由液態轉變成固態,凝固要放熱;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
【解答】解:A、鐵塊化成鐵水,這是熔化現象,故A錯誤;
B、盤子里的水晾干了,這是汽化現象,故B錯誤;
C、河水表面結冰,這是凝固現象,故C錯誤;
D、冬天,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時,眼鏡上出現水霧,這是液化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液化現象,屬于基礎題。
3.【答案】B
【分析】液化的方法有兩種: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物態變化共有六種,其中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放熱的有:凝固、液化、凝華。
【解答】解:
A、只有溫度降低到足夠低,才能使氣態液化,故A選項不正確;
B、只要溫度降低到足夠低,所有的氣體都可以液化,故B選項正確;
C、氣體液化過程要放出熱量,故C選項不正確;
D、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105℃的水蒸氣可以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液化,故D選項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液化的方法有兩種: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4.【答案】B
【分析】(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2)首先判斷“白氣”的狀態,然后分析“白氣”是哪種物態變化;
(3)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4)電冰箱的制冷物質在冷凍室要汽化吸熱,在冷凝器要液化放熱。
【解答】解:A、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兩種,故A錯誤;
B、“白氣”不是氣,而是小水珠懸浮在空氣中,燒開水時壺口要冒出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升時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B正確;
C、把裝有酒精的瓶蓋擰緊,可以減慢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是為了減慢酒精蒸發,故C錯誤;
D、電冰箱工作時,制冷物質在冷凍室要汽化,吸收熱量,在冷凝器要液化,放出熱量,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對液化的方法、液化的現象、影響蒸發的因素、電冰箱工作過程的了解與掌握,屬熱學基礎知識,難度不大。
5.【答案】B
【分析】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人眼看見的“白氣”不是氣體,而是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都屬于液化現象。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液化現象的區分,把握住物質前后狀態的變化是解題的關鍵。
6.【答案】B
【分析】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液化要放熱。
【解答】解:冬天,牙科醫生常常將用來觀察病人口腔病情的小鏡子在火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的嘴里,這主要是為了提高鏡子溫度,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在小鏡子上液化,以便觀察,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液化現象,屬于基礎題。
7.【答案】B
【分析】當水蒸氣遇冷會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滴;使氣體液化的方式有: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發生物態變化時一定要有溫度差。
【解答】解:
把這種圓錐形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氣中,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白玉杯子)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白玉杯內壁上,積少成多,過一段時間后杯中就會盛滿水,故稱常滿杯。由此可見: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故選項A正確;
B.空氣在常溫下是很難得液化的,故選項B錯誤;
C.有水滴產生時,白玉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故選項C正確;
D.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嶺中,空氣中水蒸氣可以液化成水,即自動“生”水,故選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液化及條件,分析題目時要靈活運用所學物態變化的知識。
8.【答案】D
【分析】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是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華。
【解答】解:常溫常壓下氮是氣態的,向盛有牛奶的杯內充入少量液態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熱氣騰騰”的冰激凌,貿然食用易凍傷食道。看似“熱氣騰騰”,液態氮迅速吸熱汽化,導致周圍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為小水滴。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抓住物質前后的狀態變化是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
9.【答案】A
【分析】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
【解答】解: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時液態乙醚消失,此時乙醚發生了汽化現象;反方向推動活塞,又會觀察到液態乙醚出現,這是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態乙醚液化。但不能說明通過壓縮可以使所有氣體液化。故A正確、BCD錯。
故選:A。
【點評】能進行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并能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是解決此題的關鍵。只要勤于思考,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知識。
10.【答案】C
【分析】當杯內溫度低,杯外溫度高,杯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當杯內溫度高,杯外溫度低,杯內空氣中的水蒸遇冷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內表面。
【解答】解:a杯中放的是冰塊,杯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
b杯中裝的是熱水,杯內溫度高,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液化現象的分析,分析時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氣液化。
11.【答案】C
【分析】可以根據燃料的沸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丁烷等物質的沸點很低,很容易汽化。
【解答】解:由題目的信息可知:氣體打火機使用的燃料,稍加壓即可液化;減壓(打開閥門)容易汽化,通明火即燃燒,符合這種條件的燃料是:沸點低,易燃燒。對照表中四種物質可知,只有酒精和丁烷易燃燒,二者當中丁烷沸點低,在減壓時很容易汽化,故這種燃料是丁烷。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各種燃料的沸點、可燃性等,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12.【答案】B
【分析】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類的物質,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熱而液化要放熱,從而將冰箱內部的熱量搬運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解答】解:制冷劑是一種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
工作時冷凝器里的液態制冷劑,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迅速汽化,從冰箱的內部吸收熱量,使冰箱內部的溫度降低;故A選項錯誤;B選項正確,符合題意;
電動壓縮機使制冷劑蒸氣壓縮而液化,壓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將熱量放出;故CD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此題是根據我們所學的物態變化知識來分析冰箱制冷的原理,了解冰箱的內部結構也非常重要。
13.【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解答】解:(1)2544℃高于鐵的沸點2450℃,此時的鐵是氣態;
(2)﹣40℃低于水銀的熔點﹣39℃,此時的水銀是固態;
(3)物質在熔點時可以是固態,液態,固液共存。
故答案為:(1)氣;(2)固;(3)固態,液態,固液共存。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熔點凝固點及沸點的綜合應用能力,屬于基礎內容。
14.【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
【解答】解:小水珠是液態,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
冬天從室外進入室內時,眼鏡片上出現的小水珠,也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為:液化;放熱;冬天從室外進入室內時,眼鏡片上出現的小水珠。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解答這類題我們首先要判斷出生成物的狀態。
15.【答案】(1)汽化;(2)不變。
【分析】(1)汽化是物質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過程,汽化時要吸收熱量;
(2)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液化時要放出熱量。液化方法: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
【解答】解:(1)陽光照射池內海水,海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使池內海水加快汽化,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
(2)塑料膜下表面的水滴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得到淡水。此裝置是密閉的,此裝置內水的總質量不變。
故答案為:(1)汽化;(2)不變。
【點評】掌握物態之間變化規律,以及吸熱和放熱情況,并能應用于生活中,能解釋生活中有關的物態變化。
16.【答案】液化;吸收。
【分析】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液化放熱。
【解答】解:裝在熱棒棒內上端的氨氣遇冷液化,液化過程中要放熱;
下部的液態氨在凍土區路基溫度較高時會汽化,從路基內部吸收熱量,使路基溫度降低,凍土就不會熔化。
故答案為:液化;吸收。
【點評】知道汽化概念和汽化吸熱,液化概念和液化放熱,可解答此題。
17.【答案】B
【分析】水蒸氣遇冷液化放熱形成小水滴。
【解答】解: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是因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甲蟲背部放熱液化形成小水滴,則可知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低,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液化現象,是一道基礎題。
18.【答案】A
【分析】燒水時壺嘴冒出的白氣是壺里冒出的水蒸氣遇冷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水蒸氣溫度越低液化成的小水滴越多。
【解答】解:用水壺燒水,水燒開后能看到壺嘴周圍有“白氣”是壺里冒出的水蒸氣遇冷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D錯誤。
白氣是水蒸氣溫度降低時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溫度越低,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越多,a處比b處溫度低,所以a處白氣濃。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液化現象,白氣在物態變化習題中經常出現,一定要掌握其物態變化。
19.【答案】D
【分析】知道液化的定義,即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即為液化,它需要放熱。
【解答】解:冬季,房間內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會對其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即乙的位置;
夏季,外界水蒸氣溫度較高,汽車開空調時玻璃溫度較低,水蒸氣遇到玻璃會對其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即甲的位置。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液化現象,通過分析實例考查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知道液化的條件,是室內還是室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是解本題的關鍵。
20.【答案】C
【分析】本實驗是探究液化放熱,比較對象是同溫度的水,據此根據控制變量的思想進行分析。
【解答】解: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本實驗是探究液化放熱,用同溫度的熱水做對照實驗,所以通入的水量也要達到B處,所以步驟②的正確的操作為:通入100℃的熱水使液面上升到B處。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探究液化放熱的實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21.【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解決此題需掌握: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氣液化的條件是降低溫度。
【解答】解:“白氣”是由壺嘴冒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外界的冷空氣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白氣”多,表明壺嘴冒出的水蒸氣與外界溫差大,房間溫度低;反之,表明房間溫度高。
由圖可知:甲房間壺嘴的上方“白氣”較多,而乙房間壺嘴的上方“白氣”較少,所以甲房間的溫度低于乙房間的溫度。
故答案為:小于。
【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兩點:一是“白氣”屬于液化現象,二是液化的條件。
22.【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可以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受冷就會液化放熱形成小水珠;冷水吸收熱量后溫度升高,測量液體溫度的溫度計示數會升高。
【解答】解:燒瓶中水沸騰時產生的大量水蒸氣進入試管A中,試管A放在裝有冷水的容器B中,試管A的溫度也比較低,通入試管A中的水蒸氣受冷就會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試管壁上;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熱量,冷水吸收熱量后溫度會升高,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會升高。
故答案為:試管壁有小水珠產生;水蒸氣液化;升高;放出。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液化和液化放熱的知識,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我們要知道水蒸氣液化的條件是受冷或溫度降低。
23.【答案】(1)汽化;液化;(2)⑥;③;①。
【分析】(1)汽化是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汽化時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液化,液化過程需要放熱;
(2)熱傳遞的條件:溫度差。
【解答】解:(1)熱管里面的液體會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而汽化,蒸氣跑到溫度低的上方一端遇冷從氣態變成液態而液化;
(2)當熱管“制冷”時,上方一端的溫度低于下方一端的溫度時,熱管把從高溫處吸收的熱量“搬到”低溫處放出;
當上方的溫度和下方的溫度相同時,熱管停止“制冷”。
故答案為:(1)汽化;液化;(2)⑥;③;①。
【點評】本題以熱管為背景考查了物態變化和熱傳遞的條件,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汽化和液化現象及其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24.【答案】(1)壓縮體積;降溫;(2)氧氣;(3)C。
【分析】(1)根據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來作答;
(2)降溫液化,是臨界溫度高的物體先液化;
(3)液態空氣汽化,是沸點低的物體先汽化。
【解答】解:(1)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壓縮體積并不能使所有的物體都液化,有些氣體必須在降到一定溫度時,壓縮體積才可以液化。
(2)降低溫度使氣體液化,當然是臨界溫度高的物體先達到臨界點,先液化,氧氣的臨界溫度高,氧氣先液化。
(3)液態空氣溫度升高時,沸點低的液體先達到沸點,先汽化。氦氣的沸點低,先汽化,故選C。
故答案為:(1)壓縮體積;降溫;(2)氧氣;(3)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氣體液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還考查了沸騰的條件及其應用,要知道沸點越低,越容易汽化;沸點越高,越容易液化。
25.【答案】(1)液化;(2)節能環保。
【分析】(1)物質由液態變為氣體的變化是汽化,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2)根據評價需要,可以從節能環保角度評價。
【解答】解:(1)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2)指標三為節能環保。
故答案為:(1)液化;(2)節能環保。
【點評】本題為液化的材料分析題,屬于開放性答題。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潼南县| 罗定市| 阳原县| 乐安县| 雅安市| 靖边县| 咸阳市| 重庆市| 自治县| 泸西县| 沭阳县| 新平| 楚雄市| 霍林郭勒市| 肇庆市| 白城市| 清涧县| 蓬莱市| 贡觉县| 泸水县| 平遥县| 棋牌| 台东市| 娱乐| 左贡县| 玛多县| 黄平县| 双流县| 马关县| 东阳市| 哈密市| 文昌市| 林州市| 吉木乃县| 高青县| 揭西县| 岑巩县| 遵义县| 天峨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