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3.2 物態變化(第4課時) 分層練習科學觀念:知道水沸騰時的特點,了解不同液體有不同的沸點。科學思維:歸納晶體的熔化規律,畫圖像并理解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科學含義。探究實踐:通過經歷探究水沸騰實驗的過程,得出沸騰的特點。態度責任:解沸騰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1.關于沸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沸騰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 B.沸騰時液體溫度保持不變C.沸騰是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D.沸騰是在液體內部發生的汽化現象2.下列關于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沸騰是指發生在液體內部的汽化現象B.水到了100℃就一定沸騰C.液體沸騰時溫度不變,所以沸騰時不需要吸收熱量D.不同的液體,其沸點不同3.下列關于沸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液體溫度達到其沸點就一定沸騰 B.液體沸騰時要吸熱,溫度保持不變C.95℃的水不可能沸騰 D.液體沸騰時要放熱,溫度保持不變4.體育比賽中運動員一旦受傷,醫生會對著受傷部位噴射一種叫氯乙烷的藥液,該藥液會在皮膚表面迅速汽化,使受傷部位表層驟然變冷而暫時失去痛感。這說明氯乙烷具有較低的( )A.沸點 B.熔點 C.凝固點 D.溫度5.如圖是酒精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酒精的沸騰屬于液化現象B.酒精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C.酒精沸騰過程中要放熱D.酒精在任何情況下的沸點都是78℃6.如圖是小明探究水沸騰時的裝置以及實驗中不同時刻氣泡的情形,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他可以選用酒精溫度計(酒精的沸點是78℃)B.圖甲是水沸騰前的現象C.水沸騰時,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D.小明撤去酒精燈后發現水繼續沸騰了一段時間,所以水的沸騰有時候不需要吸收熱量7.在燒煮食物時,若把食物在水中煮,只要水沒有燒干,食物不會煮焦,但若把食物在油中煎,雖然油沒有干,食物卻很可能變焦。這主要是因為( )A.水能滲入食物,而油不能滲入食物 B.水的沸點較低,油的沸點較高C.水的傳熱本領差,油的傳熱本領好 D.水的比熱較高,油的比熱較低8.圖甲是探究水沸騰過程的實驗裝置,圖乙是小東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的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組裝實驗裝置應先固定M再固定NB.實驗時的大氣壓為標準大氣壓C.水的初始溫度為0℃D.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一直保持不變9.農村有一些“裝神扮鬼”騙人錢財的人,他們有一手絕活:從翻滾的油鍋中用手把鬼揪出來,其實奧秘在鍋中的“油”中,上層是真正的菜油而下層是其它的液體,這種液體的沸點最有可能是( )A.50℃左右 B.80℃左右 C.100℃左右 D.200℃左右10.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中途發現水量少了些,于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碗水,并將水再次燒開。下面能反映小華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A. B. C. D.11.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使燒杯內的水保持沸騰,則插在燒杯中的試管里的水( )A.能達到沸點,可以沸騰 B.能達到沸點,不能沸騰C.不能達到沸點,可以沸點 D.不能達到沸點,不能沸騰12.某興趣小組以甲、乙、丙三個相同的小燒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環境下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酒精加熱,乙杯為隔水加熱,丙杯為隔油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小燒杯外大燒杯中物質的溫度已處于一穩定值,關于此時小燒杯中水的說法正確的( )A.甲、乙、丙溫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騰B.甲、乙、丙溫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騰C.三杯水溫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乙、丙中水沸騰D.三杯水溫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丙中水沸騰13.曉月同學看到在沸騰油鍋中取鐵球的表演后,得知鍋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油的沸點為287℃,醋的沸點只有60℃,當溫度達到 ℃時液體就沸騰了,繼續加熱液體的溫度 升高,表演時鐵球的溫度不可能超過 ℃。14.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1)圖甲實驗裝置的組裝順序應為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實驗中,判斷水沸騰的依據 。A.水的溫度保持不變 B.出現水的沸騰現象(3)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溫度是 ℃,此時當地的大氣壓強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4)本實驗中 選擇酒精溫度計(填“能”或“不能”)。(酒精的沸點是78℃)(5)水沸騰后,根據圖乙可以推斷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繼續對水加熱2min,水的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15.小明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加熱一定時間后,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 ℃;(2)當觀察到 時,說明水已沸騰;(3)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溫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燈要持續加熱,這說明液體在沸騰過程中要 ;(4)圖乙中能正確表示實驗過程中水溫度變化的圖象是 (填“A”“B”“C”或“D”)。16.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包含了深奧的哲學思想,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有( )A.“揚湯”之所以能止沸“止沸”,因為水的沸騰過程不吸收熱量B.“揚湯”增加了蒸發的面積,使熱量散失的更快C.“釜底抽薪”好,是因為水的沸騰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柴沒了就不沸騰了D.如果不“抽薪”,水會一直沸騰,但水的溫度不會上升17.圖所示為探究水沸騰的實驗裝置以及實驗中不同時刻水中氣泡的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組裝實驗裝置的過程中應先調整①再調整②B.燒杯上加蓋紙板的目的是提高水的沸點C.③表示水沸騰時氣泡的狀態D.④中氣泡內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18.如圖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面浮有一層沸點比水高的油,如果對容器底部加熱,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先沸騰,油然后沸騰。但水和油同時蒸發B.開始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同時沸騰C.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水先沸騰,最后同時沸騰D.油蒸發,水不蒸發,直到水全部汽化以后,油才能沸騰19.下表是一些物質的熔點和沸點(標準大氣壓),根據下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水 水銀 酒精 乙醚熔點/℃ 0 ﹣39 ﹣117 ﹣114沸點/℃ 100 357 78 35A.當溫度為﹣39℃時,水銀一定處于液態B.當溫度為40℃時,酒精和乙醚都處于液體C.當溫度為100℃時,水一定能沸騰D.在我國各個地區都能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是酒精溫度計20.如圖所示是小明“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①在組裝該實驗裝置時,小明首先應當根據 (選填“酒精燈”、“酒精燈火焰”或“酒精燈外焰”)的高度調節并固定放置石棉網和鐵圈的位置。②在對水進行加熱的過程中,小明判斷燒杯中水沸騰的依據是 。(單選)A.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B.溫度計的示數已經達到了100℃C.溫度計的示數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D.溫度計的示數不變后還需要繼續加熱③小明為了驗證“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繼續吸收熱量”,他可以在水沸騰一段時間之后 ,觀察水是否能繼續沸騰。實驗表明: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21.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數據記錄如下表: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溫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98(1)小明讀溫度的方法如圖1所示,他在實驗中的錯誤是: 。(2)某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請將漏填的數據填在表格內。(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3的小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4)從圖3的圖象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 ℃,此時氣壓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5)小華和小杰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水開始沸騰的時刻不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象如圖4所示,a、b兩種圖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22.小明為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用5個相同的容器及必要的測量工具,設計并進行了兩組實驗,A、B、C為實驗一的三個實驗組,D、E為實驗二的兩個實驗組,請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根據實驗一設計可知,小明要研究的是 對蒸發快慢的影響。(2)實驗一中C組的溫度設定應為 ℃,60分鐘后,小明測量了杯中剩余的水的體積為:A<B<C。(3)實驗二中,小明每隔20分鐘測定一次容器中剩余水的體積,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小明發現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越快,液體蒸發也越快。時間/分 0 20 40 60 80 100 120d組剩余水的體積/毫升 20 17 15 14 14 14 14e組剩余水的體積/毫升 20 16 12 8 4 0 0小明仔細分析數據后,又產生疑惑:在0~60分鐘內D組杯中水的蒸發速度為什么會越來越慢?老師提示結合實驗一的結論進行分析,則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 。23.如圖所示為驗證沸騰條件的實驗裝置。關于小燒杯內水的最終狀況,同學們有不同看法。小煦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且會沸騰。小科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小王認為:溫度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他們通過實驗觀察到小燒杯內的水沒有沸騰,所以小煦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了驗證小科和小王的觀點,他們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甲和乙的示數變化,如表所示。時間/分 0 3 6 9 12甲的示數℃ 40 57 71 81 91乙的示數/℃ 40 48 63 74 84時間/分 15 18 21 24 一甲的示數/℃ 97 100 100 100 一乙的示數/℃ 90 94 94 94 一(1)通過實驗數據分析, 的觀點是正確的。(2)在0~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收的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燒杯中的水散失的熱量。(3)剛開始時,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升高,但到18分鐘以后,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定,但又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100℃),這是為什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3.2 物態變化(第4課時) 分層練習科學觀念:知道水沸騰時的特點,了解不同液體有不同的沸點。科學思維:歸納晶體的熔化規律,畫圖像并理解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科學含義。探究實踐:通過經歷探究水沸騰實驗的過程,得出沸騰的特點。態度責任:解沸騰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1.【答案】B【解答】解:A、液體溫度達到沸點時才能沸騰,故A不合題意。B、液體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符合題意。CD、沸騰是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故CD不合題意。故選:B。2.【答案】D【解答】解:A、沸騰不僅可以發生在液體表面還可以發生在液體內部,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標準氣壓下,水溫達到100℃并且能夠繼續從外界吸熱,水就可以沸騰,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液體沸騰時溫度不變,但沸騰時還需要吸收熱量,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不同的液體,其沸點不同,故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3.【答案】B【解答】解:A、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并且不斷吸熱才能沸騰,故A錯誤;BD、液體沸騰時溫度不變,但沸騰時還需要吸收熱量,故B正確,D錯誤;C、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當外界氣壓降低時,水可以在95℃時沸騰,故C錯誤。故選:B。4.【答案】A【解答】解:根據題意,醫生會對著受傷部位噴射一種叫氯乙烷的藥液,該藥液會在皮膚表面迅速汽化,吸收熱量,使受傷部位表面組織驟然變冷,在常溫下發生汽化現象,說明氯乙烷具有較低的沸點。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5.【答案】B【解答】解:A、酒精沸騰時,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現象,故A錯誤;BC、由圖象可知,酒精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正確,C錯誤;D、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所以酒精在任何情況下的沸點都是78℃的說法不對,故D錯誤。故選:B。6.【答案】B【解答】解:A、酒精溫度計的量程一般為﹣80℃~60℃;而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故A錯誤;B、甲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況,故B正確;C、“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氣,故C錯誤;D、水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并繼續吸熱,故D錯誤;故選:B。7.【答案】B【解答】解:不同液體的沸點是不同的,油的沸點高,水的沸點低,溫度高的液體能把食物烤焦、烤糊,溫度低的液體不會烤焦。故選:B。8.【答案】D【解答】解:A、本實驗組裝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所以應先固定N再固定M,故A錯誤;B、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實驗中水的沸點是95℃,所以實驗時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故B錯誤;C、由圖可知,水的初溫不是0℃,故C錯誤;D、由圖可知,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一直保持95℃不變,故D正確。故選:D。9.【答案】A【解答】解:在翻滾的油鍋中,其實上層的油并沒有“翻滾沸騰”,是因為下層的液體在時沸騰蒸發造成的假象,仿佛上層的油在翻滾沸騰,為了不燙傷人手,液體的溫度要不高于50℃,所以這種液體的沸點最有可能是50℃左右。故選:A。10.【答案】A【解答】解:水沸騰之后,溫度保持不變,當向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鍋內水的溫度降低,然后在加熱過程中,水吸熱溫度上升,達到沸點繼續沸騰,在此過程中,水面上的氣壓不變,所以水的沸點與原來相同;據此分析可知,A圖象符合題意。故選:A。11.【答案】B【解答】解:當大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吸熱,但燒杯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小試管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故選:B。12.【答案】D【解答】解: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大燒杯中物質的溫度已處于一穩定值說明酒精,水和油正在沸騰。要讓小燒杯中的水沸騰必須要達到水的沸點和繼續吸收熱量。對于甲而言,無法達到水的沸點,所以甲中的水不會沸騰;對于乙而言,杯內外水的溫度相同,無法吸收熱量,所以乙中的水不會沸騰;對于丙而言,油溫高于水溫,滿足水沸騰的條件,所以丙中的水會沸騰。故選:D。13.【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由于鍋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醋的沸點是60℃,所以鍋中的液體溫度達到60℃時液體就沸騰了;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所以繼續加熱液體的溫度不會升高,表演時鐵球的溫度不可能超過60℃。故答案為:60;不會;60。14.【答案】(1)自下而上;(2)B;(3)98;小于;(4)不能;(5)不變。【解答】解:(1)實驗中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并且溫度計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所以組裝器材時要自下而上的順序;(2)實驗過程中要觀察水沸騰的現象,得出沸騰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而不是觀察溫度的變化,故選B;(3)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則該溫度計的示數為98℃,因為1標準大氣壓下的分度值為100℃,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此時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4)本實驗中水的沸點是98℃,應該選沸點高于水的沸點的物質做測溫物質,而酒精的沸點只有78℃,所以不能選擇酒精溫度計;(5)水沸騰的特點是溫度保持不變,但繼續吸熱;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繼續對水加熱2min,則水的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B;(3)98;小于;(4)不能;(5)不變。15.【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每一個大格代表10℃,每一個小格代表1℃,示數是89℃。(2)水在沸騰時,水溫都達到沸點,溫度不再升高,水在各個部位同時汽化,因此大量氣泡會在上升過程中逐漸得到補充,加之越往水面液體的壓強越小,因此氣泡會越變越大;(3)液體沸騰時要繼續吸收熱量,因此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溫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燈要持續加熱;(4)液體沸騰的特點: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如圖A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升高到沸點以后,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圖A所示的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B是晶體熔化圖象,C圖是晶體凝固圖象,D圖表示吸收熱量,溫度一直升高,故BCD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89;(2)溫度計示數不變;(3)繼續吸熱;(4)A。16.【答案】A【解答】解:液體沸騰有兩個必要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熱;當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時即可沸騰。“揚湯止沸”的道理是:把開水舀起來,再倒回去,可以增大液體表面積且加快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液體相對于空氣是流動的),從而加快了蒸發,蒸發需要吸收熱量,從而使液體溫度降低,低于沸點,液體不能沸騰,起到止沸的效果;故A錯誤,B正確;“釜底抽薪”道理是:水沸騰是要吸熱的,如果把鍋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給水加熱,水不能從外界吸收熱量,水的沸騰就會馬上停止;如果不“抽薪”,水會一直沸騰,但水的溫度不會上升。故CD正確。故選:A。17.【答案】D【解答】解:A、組裝過程中需要自下而上,所以先調整②再調整①,故A錯誤;B、實驗時加紙板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熱量損失,故B錯誤;C、③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況,故C錯誤;D、沸騰時,水中氣泡內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故D正確。故選:D。18.【答案】D【解答】解:由于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故在開始加熱時,上層的油會發生蒸發現象,同時由于油膜的覆蓋,使得油下面的水無法蒸發,但隨著加熱,當將水加熱到100℃后,再加熱水就沸騰了,即發生汽化,由于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且水的沸點小于油的沸點,故此時油不會沸騰,直到水全部汽化完后,油的溫度才能升高,即當溫度升到油的沸點時,再加熱,油才可以沸騰。故選:D。19.【答案】D【解答】A、當溫度為﹣39℃時,水銀可能是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故錯誤;B、乙醚的沸點是35℃,溫度不再升高,故B錯誤;C、當溫度為100℃時,水要不斷吸熱,才會沸騰,故錯誤;D、我們各地區氣溫最高不會超過78℃,最低也不會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國各個地區不會凝固成固態,也不會沸騰變成氣態。故正確;故選:D。20.【答案】①酒精燈外焰;②A;③移走酒精燈;保持不變。【解答】解:①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應用酒精燈外焰加熱;②水沸騰后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由于有新的水蒸氣加入,所以氣泡會逐漸變大,可以以此作為判斷水是否沸騰的依據;③在水沸騰一段時間之后移走酒精燈觀察水是否能繼續沸騰,可以驗證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繼續吸收熱量。實驗表明: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①酒精燈外焰;②A;③移走酒精燈;保持不變。21.【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由圖知,在讀數時俯視了,這樣所讀出的數據會偏大,視線應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由圖2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2℃;(3)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4)由圖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沸點為98℃;此時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5)圖4中,a圖線溫度上升較快,加熱時間較短,b圖線溫度上升較慢,加熱時間較長,說明b的水量較多。故答案為:(1)在讀數時俯視了,視線沒有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92;(3)圖象如上圖所示;(4)98;小于;(5)質量。22.【答案】(1)濕度;(2)30;(3)D周圍環境的濕度逐漸變大。【解答】解:(1)分析A、B、C三個實驗組,可知水面上方濕度不同,所以是探究濕度對蒸發快慢的影響;(2)要探究與周圍濕度的關系,要控制其他的量不變,因此,實驗一中,C組的溫度設定應為30℃;(3)實驗二中,在0~60分鐘內D組中水的蒸發速度會越來越慢,這是因為隨著水的蒸發,D周圍的濕度越來越大,使用蒸發變慢的緣故。故答案為:(1)濕度;(2)30;(3)d周圍環境的濕度逐漸變大。23.【答案】(1)小紅;(2)大于;(3)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再升高。【解答】解:(1)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大燒杯中的水在沸騰,水的沸點是100℃;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40℃上升到94℃,18分鐘以后,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定,沒有達到水的沸點,小燒杯中的水不沸騰,所以小燒杯中的水溫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故小紅的觀點是正確的;(2)本實驗是利用“水浴法”給小燒杯中的水加熱,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之所以升高是由于從大燒杯中溫度高的水中吸收的熱量大于小燒杯中的水散失的熱量;(3)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定不變,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再升高,所以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100℃)。故答案為:(1)小紅;(2)大于;(3)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再升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3.2 物態變化(第4課時)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 【核心素養】3.2 物態變化(第4課時)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