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復習 課件 (共61張PPT)2024-2025學年教科版 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復習 課件 (共61張PPT)2024-2025學年教科版 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61張PPT)
第八章 運動和力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
《運動和力》章復習
本章小節 新課標要求 評價方向
摩擦力 2.2.3 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摩擦力。 4.2.2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初中物理力學部分的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與摩擦力,是考試常考熱點。
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揭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因素,由此引出慣性概念,即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 。
二力平衡指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若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力便相互平衡,需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且同一物體上。
摩擦力則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靜摩擦、滑動摩擦在生活中常見,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這三部分知識常以選擇、填空、實驗探究題考查,對理解力學問題意義重大。
牛頓第一定律 2.2.5 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認識牛頓第一定律。能運用物體的慣性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二力平衡 2.2.4 知道二力平衡條件。
課標導讀
牛頓第一定律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摩擦力
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影響因素
摩擦的利用與防止
運動和力
Movement and force
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力的合成
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知識點梳理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能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
1.物理學家們對運動和力關系的認識
牛頓
伽利略
亞里士多德
知識點梳理
2.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
(1)同一小車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目的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4)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法(科學推理法)
(3)通過小車以相同的速度在不同水平面滑行距離的長短得出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5)實驗結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
(2)每次實驗前,控制其他條件不變,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水平面可以鋪毛巾、玻璃、木板)。
距離越遠。
知識點梳理
3.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總結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推測。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和平衡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3)理解:①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定律,而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抽象概括出來的。
②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③“總”:一直、不變。表示除了“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沒有例外。④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
知識點梳理

4.慣性
防止慣性的現象:汽車安裝安全氣襄,汽車安裝安全帶等。
定義
物體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決定因素
質量。質量是慣性唯一量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理解
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性,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慣性的作用,只能說具有慣性,因為慣性。
利用慣性
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 拍打衣服可除塵,投擲鉛球,向外拋東西或潑水等。
防止慣性
知識點梳理
平衡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二力平衡條件:兩個力滿足:
在同一物體;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一條直線上。
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力必會成對出現:其中一個力稱為“作用力”;而另一個力則稱為“反作用力”
作用力反作用力特征:兩個力滿足:
在不同物體;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一條直線上。
5.二力平衡
6.相互作用力
知識點梳理
7.區分平衡力與相互做用力
F支與G是一對平衡力
G
F支
F支與F壓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F壓
F支
知識點梳理
F拉與G是一對平衡力
G
F拉
繩子拉燈的力與燈拉繩子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F拉
F拉1
7.區分平衡力與相互做用力
知識點梳理
f與f1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f
V
f1
F拉與f是一對平衡力
f
F拉
勻速直線運動
7.區分平衡力與相互做用力
知識點梳理
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力的合成
定義:如果一個力單獨作用的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叫作那幾個力的合力。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叫作力的合成。
7.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同方向:F合=F1+F2
F1
F2
反方向:F合=F1-F2
合力的方向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F1
F2
合力的方向與力大的方向相同
反方向:當兩個力大小相等F合=0
F1
F2
物塊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知識點梳理
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個力叫摩擦力。
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1)兩個物體直接接觸且有壓力
(2)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3)接觸面粗糙
(1)靜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
(3)滾動摩擦力
8.摩擦力
定義
產生條件
方向
種類
知識點梳理
v
(1)實驗: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①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②測量原理:二力平衡
③測量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④測量結果:F摩=F拉
⑤實驗弊端:勻速直線運動實驗時很難操作
⑥實驗改進:
說明:鐵塊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將彈簧測力計固定,拉動木板(無需勻速),這樣物塊相對地面靜止,但是卻受到滑動摩擦力,根據二力平衡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知識點梳理
(2)實驗: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①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②實驗原理:二力平衡
③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帶掛鉤的木塊、砝碼、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
④實驗設計:每次只改變可能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中的一個,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并記錄。
⑤實驗結論:其它條件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其它條件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知識點梳理
①增大接觸面壓力
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①減小接觸面壓力
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
④分離接觸面,如加大潤滑油

7.摩擦力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防治有害摩擦的方法
知識遷移
1.圖所示為運動員踢足球的場景,足球在空中持續飛行是因為( )
A.腳的踢力
B.慣性力
C.具有慣性
D.不受阻力
解:A.腳的踢力屬于彈力,是接觸力,在空中飛的足球不受腳的踢力,故A錯誤;
BC,運動員踢足球時,足球運動,由于慣性,繼續保持運動狀態,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不是力,故B錯誤、C正確;
D.足球在空中飛時,會受到自身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C
知識遷移
2.在世界女排聯賽中,中國女排獲得亞軍,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聯賽中取得的最佳戰績,當排球運動到最高點時,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排球將( )
A.保持靜止 B.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C.自由下落 D.先向上減速,再向下加速
解:當排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仍有向前運動的速度,因此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排球將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B
知識遷移
3.2024年巴黎奧運會皮劃艇靜水項目男子雙人劃艇500米決賽,云南玉溪名將劉浩和搭檔季博文以1:39.48的成績獲得冠軍。如圖是他們比賽的場景,關于在比賽進行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以看臺的觀眾為參照物,劉浩是運動的
B.沖線后停止劃水,皮劃艇依然會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皮劃艇具有慣性
C.向后劃水,皮劃艇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皮劃艇只受到重力
解:A、以看臺的觀眾為參照物,劉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故A正確
B、沖線后停止劃水,皮劃艇由于具有慣性,仍會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故B正確;
C、向后劃水,皮劃艇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
D、皮劃艇受到重力、浮力、運動員對它的壓力、水的阻力等多個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D。
D
知識遷移
4.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26日3時32分,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飛船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慣性逐漸變大
B.飛船沿軌道繞地球運行,運動狀態不再改變
C.飛船與空間站完成交會對接后,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
D.空間站中的航天員通過超聲波與地面控制中心傳遞信息
解:A.慣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飛船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其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A錯誤
B.飛船沿軌道繞地球運行,飛船的運動方向不斷變化,運動狀態改變,故B錯誤;
C.飛船與空間站完成交會對接后,飛船與空間站之間的位置不再發生變化,其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故C正確;
D.空間站中的航天員通過電磁波與地面控制中心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C。
C
知識遷移
5.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再次擔任“太空教師”進行太空授課,做了一些實驗: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和太空拋物實驗等。在太空拋物實驗中,如圖丙,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登場助教。王亞平水平向前拋出“冰墩墩”,在空間站里面觀察到“冰墩墩”近似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個太空拋物實驗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拋出后的“冰墩墩”還能繼續運動是因為“冰墩墩”具有_________。
解:空間站里,物體幾乎不受重力作用,王亞平水平向前拋出“冰墩墩”,拋出后,“冰墩墩”幾乎不受力的作用,觀察到“冰墩墩”近似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以現有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個太空拋物實驗能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
因為“冰墩墩”具有慣性,拋出后仍保持原有運動狀態,故拋出后的“冰墩墩”還能繼續運動。
故答案為:能;慣性

慣性
知識遷移
6.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后,揭開了物體運動的規律,從而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
知識遷移
(1)為使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的
__________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
(2)分別選用毛巾、棉布和木板進行實驗,目的是通過改變__________從而改變小車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實驗過程中,應將毛巾、棉布平整地鋪在_________段(選“AB”、“BC”或“AC”)。
(3)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小車在水平面上做減速運動,運動到D點時速度為v1。若此時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車到達E點速度為v2,則兩者的大小關系是v1________v2。
解:(1)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開始下滑,是為了使小車每次進入水平部分時速度大小相等,這是控制變量法的要求;
(2)要探究的是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因此應控制小車在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只改變小車運動時所受阻力的大小,這就是分別選用毛巾、棉布和木板進行實驗的目的;實驗中,應讓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滑動,所以應將毛中、棉布平整地鋪在BC段;
(3)當小車運動到D點時速度為v1,若此時小車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到達E點速度為v2與v1,大小相等。故答案為:(1)相同;(2)粗糙程度;BC;(3)=
相同
粗糙程度
BC
=
知識遷移
(4)伽利略在400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直閃耀著理性的光輝。伽利略曾經觀測到,鐘擺來回擺動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圖2甲。他設想了這樣一個實驗:在左邊一個固定的斜坡上滾下一個球,球又滾上右邊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沒有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他認為這個球在右邊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滾到的高度都與起始高度一樣,好像這個球“記住”了起始高度。經過進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斷,如果右邊的斜坡變成平坦,球將會一直勻速滾動下去,如圖2乙。
請回答:
①像科學家那樣“進一步思考”:圖2丙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時間在右邊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認為當斜坡傾角變小時,小球速度______(選填“減小快”、“減小慢”或“不變”)。于是他大膽推測:當斜坡變成光滑而平坦時,小球將__________運動。這種研究方法是在客觀實驗基礎上進行_________。
②伽利略認為,球勻速滾動是球的“自然運動”狀態,“自然運動”是球所具有的屬性。在我們今天看來,球的這種屬性稱為__________。
圖中伽利路的實驗過程可知,當斜坡傾角變小時,小球的速度減小得更慢。于是他大膽推測:當斜坡變成平坦時,球的速度不再變小,球將做勻速滾動;此時用到了科學推理法;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伽利略所說的球的“自然運動”其產是球具有的屬性,這就是慣性。
故答案為:(4)①減小慢;勻速直線;科學推理;②慣性。
知識遷移
減小慢
勻速直線
科學推理
慣性
方法總結
運動和力的關系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也被稱為慣性定律。引申為不受力的物體或者物體所受合力為0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一直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物體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更不能說慣性力。
知識遷移
7.如圖所示,女孩用大小為F的拉力豎直向上提書包,但書包靜止不動,未離開地面。若書包的重力為G,此時書包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大小為( )
A.0 B.G-F C.G+F D.F
B
解:書包沒有被提起,處于靜止狀態,為平衡狀態,受力平衡,對書句要力分析,它受到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還有堅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這三力平衡,所以拉力F小于書包的重力G。這三力平衡,則拉力F與支持力N的合力大小等于書包的重力G,此時書包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大小為G-F。
故選:B。
知識遷移
8.F1和F2是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它們的合力大小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為40N,關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左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
解:已知合力大小為F=30N,方向向左,F1大小為40N;合力小于其中一個分力,因此二力方向一定相反,如果F1的方向水平向右,則F2=F1+F=40N+30N=70N,方向水平向左;如果F1的方向水平向左,則F2=40N-30N=10N,方向水平向右,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知識遷移
9.如圖,現將一個長方體包裏放在甲圖有臺階的電梯的一節臺階上,另一個相同長方體包裹放在乙圖平面式電梯的平面上,兩包裹放置方式相同,且都隨電梯的上升而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甲圖中,包裏相對于自己處在的臺階的前一個臺階是運動的
B.在甲圖中,包裹受到的重力與電梯臺階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在乙圖中,包裹受到的重力與臺階給包裹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在乙圖中,若包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則包裹沿電梯運行方向勻速運動
解:A、在甲圖中,包裏相對于自己處在的臺階的前一個臺階的位置沒有改變,包裏相對于自己處在的臺階的前一個臺階是靜止的,故A錯誤;
B、在甲圖中,包裹受到的重力與電梯臺階受到的壓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在乙圖中,包裏受到的重力與臺階給包裹的支持力方向不是相反的,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
D、在乙圖中,包裹是運動的,若包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則包裏沿電梯運行方向勻速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D
知識遷移
10.2024年3月24日,中國·玉山“華鼎錦綸”斯諾克世界公開賽決賽,中國斯諾克領軍人物丁俊暉與衛冕冠軍特魯姆普上演巔峰對決。如圖場景涉及的物理知識中,說法正確的是( )
A.臺球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臺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球桿擊球時,球桿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對球桿的作用力
C.擊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轉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丁俊暉擊打母球后在臺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母球將保持靜止
解:A.臺球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臺球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球桿擊球時,球桿對球的作用力和球對球桿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
C.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擊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轉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C正確;
D.丁俊暉擊打母球后在臺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母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C。
C
知識遷移
解:A、運動員在快速滑行過程中,溜冰鞋與冰面間摩擦力不為零,故A選項錯誤;
B、運動員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慣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慣性作用來表述,故B選項錯誤:
C、運動員在勻速轉彎時,運動速度大小不變但方向再不斷改變,處于非平衡狀態,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C選項正確;
D、冰面對他的支持力與他所受的重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選項錯誤。
故選:C。
C
11.如圖所示,在北京冬奧會上武大靖帶領三名隊友,在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賽中
一路領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勻速滑行時,溜冰鞋與冰面間擦力為零
B.到達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運動員受到慣性作用
C.運動員在勻速轉彎時,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D.冰面對他的支持力與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知識遷移
12.踢子起源于漢代,高承《事物紀原》記:“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被踢出后,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圖所示的游戲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毽子上升到最高處時,毽子將處于_______狀態(選填“平衡”或“非平衡”)。(不計空氣阻力 )
解:毽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靜止變為運動,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被踢出后,毽子豎直上升到最高處時,其速度為0,不計空氣阻力只受重力作用,故受力不平衡。故答案為:運動狀態;非平衡。
運動狀態
非平衡
知識遷移
13.眼FAST調試組研制了“微重力蜘蛛人系統”,用充有氨氣的氣球將作業人員吊起,減小作業人員對反射面板的壓力,形成“微重力”效果,使得作業人員能夠到達反射面板任意地方執行巡檢和維護作業,如圖所示,當作業人員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反射面板對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人所受的合力_________
解: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會受到氨氣球對人向上的拉力,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不相等,故不是平衡力;當作業人員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處于平衡狀態,人所受的合力為0。
故答案為:不是;0。
不是
0
知識遷移
14.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解: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仍然處于平衡狀態。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小于其它摩擦力,圖乙中用小車代替木塊,可以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因此采用方案乙,效果更好。
故答案為:平衡;乙。
平衡
(1)如圖甲,小潭發現向左盤和右盤加入等重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_____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的。通過實驗比較方案甲和乙,小潭發現采用方案________,實驗效果更好。

知識遷移
(2)用乙方案實驗時,保持F1與F2,相等,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不能保持平衡,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_______________;
(3)用丙方案實驗時,卡片C要選擇較_________(選填“重”或“輕”)的;
(4)在圖甲中畫出重5N的木塊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在同一條直線上

解:(2)將小車轉動一個角度,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小車不能保持平衡,將轉動回來,說明一對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線
上,所以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的兩個力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3)用丙方案實驗時,選擇比較輕的卡片C,目的是減小卡片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4)木塊A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上,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5N,作圖如下
方法總結
初步受力分析
1.平衡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當題中出現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這樣的字眼,我們就知道物體受力平衡。
3.由物體的受力狀態推導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以反過來由物體的運動狀態推導物體的受力情況。
2.一對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最大區別在于受力物體上,一對平衡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一對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
知識遷移
解:在手上戴防滑手套、穿鞋底粗糙的膠鞋、在路面上鋪防滑墊,都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CD不合題意。
A、握緊鏟子防止滑落,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選:A。
D
15.圖所示,為保障冬季安全出行,志愿者們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們的下列措施中,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是( )
A.握緊鏟子防止滑落
B.穿鞋底粗糙的膠鞋
C.在路面上鋪防滑墊
D.在手上戴防滑手套
16.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操作如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乙和圖丙兩實驗,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B.實驗中,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C.若撤去拉力F,木塊會慢慢停下來,說明木塊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D.圖甲和圖乙兩實驗,可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的結論
知識遷移
解:A.圖乙和圖丙兩實驗,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沒有控制壓力相等,故A錯誤;
B.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速度無關,故B錯誤;
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撤去拉力F,木塊會慢慢停下來,說明木塊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確;
D.圖甲和圖乙兩實驗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故D錯誤。故選:C。
C
17.2024亞洲滑雪登山錦標賽在吉林省吉林市萬科松花湖滑雪場落下帷幕,中國隊包攬本屆賽事全部7枚金牌。如圖是我國運動員正在滑雪,小明看到后說,若運動員在水平地面勻速向前滑動時,腳和滑板之間一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而小亮說腳和滑板之間沒有受到摩擦力,你認同_______的觀點,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遷移
解: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一是兩個物體互相接觸;二是物體表面粗糙;三是:物體之間存在相互擠壓產生了彈力,四是: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小亮的觀點是正確的,腳和滑板之間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故答案為:小亮:腳和滑板腳和滑板之無相對運動及趨勢。
小亮的
腳和滑板之間無相對運動及趨勢
知識遷移
18.如圖所示,雜技藝術中,重500N的表演人員爬桿過程,用600N的力握住桿子保持靜;此時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摩擦力方向為_________;若該雜技演員由于緊張,此時加大手對桿子的握力,則此時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使自己勻速滑下,此時他受到摩擦力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00
解:表演人員受力分析可知,他在豎直方向上他受到摩擦力和重力,因表演人員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故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此時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G=500N方向豎直向上。
加大手對桿子的握力時,表演人員仍然處于平衡狀態,則此時摩擦力大小仍為500N。
表演人員適度減小握桿子的力量使自己勻速滑下,在豎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仍然平衡,摩擦力和重力的大小仍然相等故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500;豎直向上;500;不變。
豎直向上
500
不變
知識遷移
19.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F-t圖象和v-t圖象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0~3s內,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________箱子所受的推力,大小為_______N。t=5s時,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解:觀察速度圖象即可看出物體在0~3s速度為零,所以處于靜止狀態,由F-t圖象中得出此時推力為3N,由于處于靜止狀態,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為3N:3-6s時速度在變化,所以在做變速運動,推力不等于擦力:由丙圖知,9~12s時,物體做勻速運動,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與推力F平衡,則摩擦力f=F=6N。由丙圖知,t=5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由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沒有改變,所以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6N。
故答案為:等于;3;6。
等于
3
6
知識遷移
20.如圖1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知識遷移
(1)拉動物塊前,應首先對彈簧測力計進行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________ (選填“必須”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比較甲、乙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的關系;比較乙、丙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_ 的關系。(均選填“壓力”或“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1)只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實驗前,必須在水平方向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
(2)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由圖甲、乙所示實驗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可以應用甲、乙所示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由圖乙、丙所示實驗可知,物體間的壓力相等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乙、丙所示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故答案為:(1)調零;(2)必須;(3)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
調零
必須
壓力
接觸面粗糙程度
知識遷移
(4)小紅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如圖2所示,重復實驗,發現圖_____(選填1或2)效果更好。在圖2實驗中,小紅同學_______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
(5)若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相等的兩塊A和B,并把B疊放在A上置于木板表面,如圖3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動A.使A和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對比圖3甲中的示數將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4)由圖2所示實驗可知,拉動木板時物塊保持不動,物塊處于平衡狀態,滑動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拉力,圖2效果更好;
(5)圖3甲與乙相比,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大小不變,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故答案為:(4)2;不一定(5)不變。
2
不一定
不變
方法總結
摩擦力
1.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1)兩個物體直接接觸且有壓力
(2)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3)接觸面粗糙
2.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3.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接觸面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注意控制變量)。
運動狀態
改變(非平衡態)
不變(平衡態)
不受力(理想)
受平衡力
(合力為0)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0)
運動快慢改變
運動方向改變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靜止狀態
受力情況
9.力與運動的關系
知識點梳理
利用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決問題
(1)已知運動狀態,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受平衡力作用
受到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方法總結
利用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決問題
①物體受平衡力作用
受平衡力作用
運動狀態不變
靜止的物體仍然靜止
運動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已知受力情況,判定運動狀態
方法總結
利用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決問題
②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
受非平衡力作用
運動狀態改變
①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
②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
③合力與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物體做曲線運動
(2)已知受力情況,判定運動狀態
方法總結
1.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B.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一定處于加速運動狀態
C.一個物體運動狀態改變了,說明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一個物體如果受到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一定會改變
C
知識遷移
2.運動員用雙手握住豎立的竹竿勻速攀上和勻速下滑,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別是F1和F2,則關于F1和F2的方向及大小正確的是(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下,且F1=F2
D.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
知識遷移
3.如圖所示,甲物體重5 N,乙物體重3 N,甲、乙均保持靜止狀態,不計彈簧測力計自重。則甲受到的合力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是( )
A.0 N,3 N B.0 N,5 N
C.2 N,5 N D.2 N,3 N
A
知識遷移
4.某人在車后用大小為10 N的水平力推車,使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前進,突然發現車輛前方出現情況,他馬上改用20 N的水平力向后拉,車在減速過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
A.10 N B.20 N
C.30 N D.10 N或30 N
C
知識遷移
5.蹦極是一項極其富有刺激性的運動,小辰一直想去又不敢去,便在家做了一個模擬“蹦極”的小實驗,如圖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個小石塊,另一端固定在A點,B點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所在的位置,C點是小石塊從A點自由釋放后所能達到的最低點。不計空氣阻力,關于小石塊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石塊的速度一直在減小
B.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
C.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所受合力先減小后增大
D.到達C點時,小石塊受到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解:
由A到B的過程,橡皮筋未發生形變,小石塊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增大;B到C的過程,橡皮筋發生彈性形變,且形變程度越來越大,彈力越來越大,但開始時,彈力小于重力,小石塊所受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下,隨著彈力增大,合力方向都是向下,大小變小,合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直變大,直至彈力等于重力,此時合力為0,速度最大,小石塊繼續往下運動,此后的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與速度的方向相反,且橡皮筋的彈性形變增大,彈力繼續增大,合力大小增大,速度減小,到C點,速度為0。故C正確,ABD錯誤。
C
6.如圖所示,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書包重150 N。小麗用80 N的力豎直向上提書包,但沒有提起,則書包受到的支持力為   N。
70
知識遷移
7.如圖所示,用50 N的水平推力F按住重為20 N的木塊,木塊能靜止在豎直墻壁上,此時,木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N;若將水平推力F減小10 N,木塊仍能靜止在豎直墻壁上,則此時木塊所受的合力大小為  N。
20
0
知識遷移
8.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商場里安裝供顧客上樓的電梯主要有如圖所示兩種,當顧客站在電梯上勻速上升時受到的力是   (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當顧客站在類似臺階的甲電梯上勻速上升時______
(選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當顧客站在類似斜坡的乙電梯上勻速上升時,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沿電梯  (選填“向上”或“向下”)。
平衡力
不受
向上
知識遷移
9.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 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同時物塊乙相對于地面靜止,已知此時墻壁對物塊乙的拉力F2=4 N。則木板甲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N。
6
知識遷移
10.在平直的地面上,一個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輛小車勻速向左運動,試著在圖中畫出小車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
f=20N
知識遷移
11.每天清晨,環保部門都要對城市道路灑水清潔。一輛灑水車滿載時總重為1.6×105 N,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灑水車受到的阻力為總重的0.2倍,求:
(1)灑水車滿載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是多少?
解:灑水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灑水車受到的牽引力F=f=0.2G總=0.2×1.6×105 N=3.2×104 N
(2)若保持牽引力大小不變,請簡要分析灑水過程中灑水車能否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灑水車灑水過程中壓力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路面對它的摩擦力減小,若保持牽引力大小不變,牽引力大于摩擦力,灑水車受力不平衡,不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知識遷移
知識導圖
運動和力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定律、非實驗定律)
慣性
定義:物體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量度:質量
慣性的防治與利用
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頓
各人觀點
理想斜面實驗
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
控制變量、科學推理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條件:同體、共線、反向、等大
平衡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條件:兩個物體、共線、反向、等大
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力的合成
同向:F合=F1+F2
反向:F合=F1-F2
定義
產生條件:直接接觸,接觸面有壓力且粗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大小影響因素:接觸面的壓力和粗糙程度
摩擦的防治與利用
摩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石城县| 吴桥县| 乌拉特中旗| 会昌县| 河津市| 延庆县| 旬阳县| 台东市| 元阳县| 万载县| 青川县| 镇巴县| 通许县| 莱州市| 翁源县| 德庆县| 茶陵县| 通州市| 海兴县| 酒泉市| 贺州市| 鄂尔多斯市| 凌海市| 班玛县| 西昌市| 南昌市| 哈巴河县| 上思县| 含山县| 密云县| 南丰县| 防城港市| 乌海市| 太仓市| 改则县| 武宁县| 沁阳市| 安化县| 宝山区|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