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九章 壓強 復習課件 (共59張PPT)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九章 壓強 復習課件 (共59張PPT)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59張PPT)
第九章 壓強
《壓強》章復習
物理新教材教科版(2024)八年級下冊
本章小節 新課標要求 評價方向
壓強 2.2.7 通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物理壓強是力學核心考點,常以填空、選擇、計算及實驗探究題形式考查。固體壓強重點考查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壓力與受力面積)及計算;液體壓強聚焦液體內部壓強特點(深度與密度影響)及公式應用,連通器原理也是高頻命題點;大氣壓強常結合生活現象(如吸管、吸盤)考查其存在與測量方法;流體壓強則側重流速與壓強的關系(如飛機升力原理)。新教材新增內容強調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可能以綜合題形式出現。
液體的壓強 2.2.8探究并了解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4.2.3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大氣壓強 2.2.8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2.8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課標導讀
壓強
壓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空氣的“力量”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知識點梳理
重力 壓力
區別 示意圖
定義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______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
產生原因 地球吸引 推、擠、壓等都能產生
方向 ___________ 垂直受力面指向被壓物體
作用點 重心 作用在被壓物體表面
聯系 只有當物體自由_____________時,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F=G。 1. 壓力與重力的區別與聯系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
知識點梳理
豎直向下
靜止在水平面
垂直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
用海綿的凹陷程度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
轉換法
控制變量法
(a)(b)控制受力面積一定,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的關系;
(a)(c)控制壓力一定,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實驗結論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1)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定義
物理意義
公式
單位及換算
①國際單位制:N/m2,即Pa。
②常用的單位: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
1MPa=103kPa=106Pa。
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物體所受的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
3.壓強
p:壓強
F:壓力
S:受力面積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
3. 壓強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
壓力F 受力面積S 示例
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 → _____
② ____ → ③ ____ ____ 減小壓強的方法 ① → ____
② ____ → ③ ____ ____ 4. 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軌道鋪設在枕木上








壓力_____重力,也______是由于重力產生的。
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大小_______等于其重力。
當物體靜置在水平桌面上且無其他外力作用時,它所受的重力G與它施加于桌面的壓力F大小______。
壓力F的大小始終等于支持力,利用_______求支持力的大小,即可得到壓力的大小。
對于密度均勻的水平面上的柱狀物體,既可以用______也可以用 比較或計算壓強。
知識總結
不是
不一定
不一定
相等
平衡法
p=ρgh
1.關于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B.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C.壓力的大小一定與重力大小有關
D.豎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B
解:A.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大小,但壓力和重力是兩個不同的力,故A錯誤;
B.由p=F/S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故B正確;
C.壓力和重力的性質不同,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C錯誤;
D.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不是豎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故D錯誤。
知識遷移
2.下列措施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
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 B.載重汽車有很多車輪
C.刀刃磨得很鋒利 D.圖釘帽做得比較寬大
C
知識遷移
解: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
B.載重汽車有很多車輪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刀刃磨得很鋒利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符合題意;
D.圖釘帽做得比較寬大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3.如圖所示,把鉛筆壓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若大拇指受到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p1,食指受到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p2,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F1C.F1B
知識遷移
解:鉛筆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小相等,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鉛筆對手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這兩個力大小也相等,即兩手指受到鉛筆給的壓力大小相同,即F1=F2;由圖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積比較小,根據 可知,食指受到的壓強比較大,即p14.長方體置于水平地面上,它的一側緊貼豎直墻壁,長方體與墻壁的接觸面積為S1,與地面接觸面積為S2。現在長方體上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1、豎直向下的力F2(F1等于F2),如圖所示。若長方體對墻壁、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S1可能大于S2 B.S1一定小于S2
C.S1一定等于S2 D.S1一定大于S2
知識遷移
解:由圖可知,長方體對地面的壓力大于F2,對豎直墻壁的壓力等于F1,而F1等于F2,所以長方體對地面的壓力大于對豎直墻壁的壓力,若長方體對墻壁、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根據 可知S1一定小于S2。
故選B。
B
知識遷移
5.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粗細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ρA:ρB=1:2,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1:3,則( )
A.它們的質量之比mA:mB=1:2
B.它們的質量之比mA:mB=1:3
C.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3:4
D.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1:1
解:因為質地均勻粗細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對地面的壓強p=ρgh,已知ρA:ρB=1:2,pA:pB=1:3,則 ,所以 ;又兩圓柱體的粗細相同,由
可知, ;由F=G=mg可知, ,故ACD錯誤,B正確。
B
6.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若返回艙質量為3×103 kg,在著陸過程中,從距地面1 m高處豎直向下落地,用時0.4 s。若返回艙靜止時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 m2,求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強。(g取10 N/kg)
知識遷移
固體切割、疊加問題
切割問題
(1)豎切特點
①一個物體:對于規則柱狀物體用p=ρgh求解,所以切后的壓強不變;
對于不規則物體,只能用 求壓強。
②兩個物體:對于規則柱狀物體用p=ρgh求解,不論切割前高度、底面積、質量是否相同,切割后壓強之比一般不發生改變。
方法點撥
固體切割、疊加問題
方法點撥
(2)橫切特點(兩個物體):受力面積S不變,壓力F變化。
①切去質量m切時:用 求剩余物體壓強。
②切去體積V切時:先根據公式m切=ρV切求出質量,
再用 求剩余物體壓強。
③切去厚度h切時:對于規則物體,用p=ρg(h物-h切)求剩余物體壓強;
對于不規則物體,只能用 求壓強。
固體切割、疊加問題
方法點撥
疊加問題
兩個物體疊加后放置在水平面上時,對水平面的壓力為總重力,受力面積為與水平面的接觸面積,由于疊加后不再是直柱體,只能選取公式 進行比較和計算。
知識遷移
1.高度相同的兩均勻柱體甲、乙,分別置于高度差為h的A、B兩個水平面上,如圖所示,它們對水平面的壓強p甲大于p乙。若沿圖中水平虛線方向切去部分后,則甲、乙剩余部分對A、B水平面的壓強p甲′、p乙′的關系是(  )
A.p甲′可能等于p乙′ B.p甲′可能大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
解:均勻柱體對地面的壓強p=ρgh,甲、乙物體的高度h′相同,因為p甲>p乙,即ρ甲gh′>ρ乙gh′,所以ρ甲>ρ乙,從圖中可知沿虛線方向切去部分后,h甲剩>h乙剩,由p=ρgh可知,p甲′大于p乙′,故ABC錯誤,D正確。
D
知識遷移
2.將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沿豎直方向切成A、B兩塊,如圖所示。已知LA:LB=3:1,則A、B兩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壓強之比分別為(  )
A.FA:FB=3:1 pA:pB=3:1
B.FA:FB=3:1 pA:pB=1:1
C.FA:FB=1:3 pA:pB=1:1
D.FA:FB=1:3 pA:pB=3:1
解: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對桌面的壓強為p=ρgh,由圖可知,A、B兩銅塊的高度相同,則兩者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即pA:pB=1:1;因為LA:LB=3:1,由題意可知受力面積之比為SA:SB=3:1,根據F=pS可知,壓力之比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B
知識遷移
3.甲、乙兩個實心柱形物塊放在相同的海綿上,乙下面的海綿凹陷程度比較深。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再次放置在海綿上,海綿的凹陷程度如圖所示,則(  )
A.切之前,甲的高度一定比乙小
B.切之前,甲的高度一定比乙大
C.甲、乙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
D.甲、乙切去的高度一定不同
解:
p=ρgh
切之前:h甲>h乙、
或h甲<h乙、
或h甲=h乙
h切甲=h切乙或h切甲≠h切乙
切之后:
p甲剩=p乙剩
ρ甲gh甲剩=ρ乙gh乙剩
h甲剩>h乙剩
p=ρgh
ρ甲<ρ乙
切之前:p甲<p乙
C
4.如圖所示,均勻圓柱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若切去前后,甲、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和壓力的關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
C. 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F甲<F乙
知識遷移
解:由圖可知,切去的高度Δh甲<Δh乙,而切去前后,甲、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相等,根據p=ρgh可知Δp=ρgΔh,所以ρ甲>ρ乙;又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為p甲剩>p乙剩,原先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ρg(h+Δh)=ρgh+ρgΔh=p剩+Δp,所以p甲>p乙,又S甲>S乙,由可知,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力關系為F甲>F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C
5.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
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如圖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則
乙對桌面的壓強為( )
A.p1+p2 B.p12+p22 C. D.
知識遷移
解:假設兩正方體的密度為ρ,邊長分別為L甲和L乙,根據p=ρgh可知, , ;
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時,乙對桌面的壓力為F=G總=m總g=(m甲+m乙)g=(ρV甲+ρV甲)g=(L甲3+L乙3)ρg;
故乙對桌面的壓強為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C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1. 液體壓強
(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①水對底部向下的壓強
②水對側部的壓強
③水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①液體受到重力,對容器底部有壓力,所以會產生壓強;
②液體具有流動性,所以對容器側壁有壓強。
(2)液體產生壓強的原因
知識點梳理
用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反映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
轉換法
壓強計氣密性的檢驗
用手輕按橡皮膜,觀察壓強計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是否發生變化,如果變化,說明不漏氣;如果不變,說明漏氣,應將橡皮管取下,重新安裝。
實驗結論
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深度越大,壓強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2.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U形管壓強計
3. 液體壓強公式的推導及理解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知識點梳理
S
h
設想在密度為ρ的液面下有一高度為h、截面積為S的液柱。
液柱的質量: m=ρV
液柱的體積:V=Sh
液柱對其底面的壓力:F=G=mg=ρVg=ρgSh
液柱對其底面的壓強: p=F/S= ρgSh/S=ρgh
因此,液面下深度為h處液體的壓強為p=ρgh
液體內部壓強只跟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
h為深度
——指液面到某點的豎直距離。
(1)連通器 定義 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 特點 靜止在連通器內的____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保持在_____________。
應用 底部液片兩側壓力
相等,即 F1=F2
液片兩側液柱高度
相等,即 h1=h2
ρgh1S=ρgh2S
茶壺
下水管道中的U形水管、地漏
鍋爐水位計
船閘
4. 與液體壓強相關的應用實例
同種
同一水平面上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4. 與液體壓強相關的應用實例
(2)液壓系統
帕斯卡定律:
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被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
液壓機工作原理圖
液壓千斤頂原理示意圖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容器形狀
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與容器形狀的關系
液柱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只等于以其底面積大小形成的_____________。
特點 柱形 口大底下 口小底大
容器底所受壓力與 液體重力的關系 F___G液 F___G液 F___G液
=


液柱的重力
知識總結
1.如果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液面_____(選填“相平”或“不相平”)。攔河大壩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是應用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三峽大壩水庫水面下10m深處水的壓強是_______帕。(g=10N/kg)
知識遷移
液體的壓
1×105
相平
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1)根據連通器原理,如果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液面相平。
(2)因為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為了水壩能承受更大的水壓,水壩做成上窄下寬的形狀。
(3)三峽大壩水庫水面下10m深處水的壓強為p=ρgh=1.0×103kg/m3×10N/kg×10m=1.×105Pa。
2.有三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把它們一端擋一薄塑料片后都豎直插入水中,如圖所示。當分別注入100克水時薄塑料片都恰好下落。如果不注水,而是分別輕輕放一個100克的砝碼,則甲的薄塑料片_____下落,乙的薄塑
料片_____下落,丙的薄塑料片_______下落。(均選填
“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
知識遷移
解:薄塑料片能恰好下落所需要的力,即水對玻璃管底的壓力,大小分別為:F甲=ρ甲S甲=ρ水gh甲S甲=ρ水V水g=G水,F乙=ρ乙S乙=ρ水gh乙S乙<ρ水V水g=G水,F丙=ρ丙S丙=ρ水gh丙S丙>ρ水V水g=G水;當放入100g砝碼時,砝碼對玻璃管底的壓力等于砝碼的重力,等于注入水的重力,因此G砝=F甲,甲的塑料片一定會脫落。G砝>F乙,乙的塑料片一定會脫落;G砝<F丙,丙的塑料片一定不會脫落。
一定
一定不
一定
3.為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如圖(a)所示裝置實驗。
知識遷移
(1)實驗前,小明檢查實驗裝置時發現:按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變化__________(“明顯”或“不明顯”),則這套實驗裝置可能漏氣;
(2)調節好裝置,進行實驗,比較圖(b)(c)可知,當深度一定時,液體內部壓強與__________有關;在圖(c)中保持探頭的位置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U形管兩液面的高度差將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液體密度
不變
不明顯
3.為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如圖(a)所示裝置實驗。
知識遷移
(3)若發現,當探頭在不同液體中的深度相同時,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對比不明顯,下面操作能使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對比更明顯的是_________(多選)
A.將U形管換成更細的 B.U形管中換用密度更小的液體
C.改變探頭的方向 D.使探頭在不同液體中均向下移動相同的距離
BD
3.為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小明采用如圖(a)所示裝置實驗。
知識遷移
(4)小明還自創了如圖(d)裝置用于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在容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倒入待測液體,直至橡皮膜相平,他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多選)水的密度已知。
A.右側待測液體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h1 B.左側水面到容器底的高度h2
C.右側待測液體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3 D.左側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CD
知識遷移
解:(1)由于塑料軟管中裝有水,管子兩端開口,下端相連通,所以構成了連通器,由于連通器中裝入同種液體靜止時,液面是相平的,所以管子兩端液面在相同高度,用筆標記可以保證兩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或同一水平面)。(2)水龍頭乙的水面深度為h=20m-15m=5m,根據p=ρgh可得,水龍頭乙出水口處水的壓強是p=ρ水gh=1.0×103kg/m3×10N/kg×5m=5×104Pa;(3)若該出水口的橫截面積為5cm2,根據,則該出口處受到的液體壓力為F=pS=5×104Pa×5×10-4m2=25N。
4.如圖甲所示,工人師傅將一根灌有水(水中無氣泡)且足夠長的透明塑料軟管的兩端靠在墻面的不同位置并用筆標記出水面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所標記的兩位置在__________;如圖乙所示是某棟房子
供水的水路示意圖,水龍頭乙出水口處水的壓強
是______帕,若該出水口的橫截面積為5cm2,則
該出口處受到的液體壓力為____牛。(g=10N/kg)
25
同一水平面
5×104
固、液壓力、壓強的綜合分析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壓強
方法點撥
固、液壓力、壓強的綜合分析
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壓強
(1)非柱形容器
①壓強p=ρgh ②壓力F=pS
(2)柱形容器:
方法一:①壓強p=ρgh ②壓力F=pS
方法點撥
知識遷移
1.如圖所示的輕質容器,其下部橫截面積S,上部橫截面積為下部橫截面積的3倍,當由管口注入重為G的某種液體時,上部液柱與容器的下部等高。則(  )A.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C.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力為 D.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強為
B
解:AB.液體的體積為V=Sh+3Sh=4Sh,液體的密度為 ,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為Δh=h+h=2h,所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根據 可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C.由于容器輕質,不考慮容器的重力,所以,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力為ΔF'=G,故C不符合題意;
D.根據 可得,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強為 ,故D不符合題意。
2.三個質量相同,底面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內分別裝有甲、乙、丙三種液體,它們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圖所示,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
C
知識遷移
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容器底面積相同,根據F=pS,桌面受到的壓力相等,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三個容器的總重力相同,根據G=mg可知,三個容器的總質量相同,所以三種液體質量相同。它們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積相同,則三種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甲>V乙>V丙,根據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關系為ρ甲<ρ乙<ρ丙,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深度h相同,根據p=ρgh,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為p甲<p乙<p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知識遷移
2.如圖所示,兩個底面積不同的薄壁輕質圓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內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A、B,此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現將完全相同的兩個金屬球分別浸沒在A、B液體中(液體不溢出),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ΔpA_____ΔpB;容器
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變化量ΔFA______ΔFB;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_____pB;液
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A______FB。(均選填“=”“>”或“<”)


=
=
解:(1)金屬球浸沒在液體中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分別為 ,
,因為ρAghA=ρBghB,VA=VB,所以ΔpA=ΔpB;
(2)放入金屬球后,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變化量等于球的重力,即ΔFA=ΔFB;(3)由圖可知S甲>S乙,由p=F/S可知,放入金屬球后容器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Δp乙,又因輕質圓柱形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等于容器對地面的壓強,所以放入金屬球之前,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放入金屬球后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4)因為初始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放入金屬球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量也相等,所以放入金屬球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還是相等的,由F=pS可知放入金屬球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A>FB。
3.重力大小為2牛、底面積為0.01m2的某款平底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內裝有10牛的水,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700帕。求:
(1)水對容器底壓力F水的大小。
(2)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杯。
知識遷移
解:(1)由 可知,水對容器底壓力F=pS=700Pa×0.01m2=7N。
(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重力與水的重力之和,即
根據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
知識遷移
4.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輕質圓柱形薄壁容器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盛有2千克的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
(1)求A容器中水的體積V水。
解:(1)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容器中水的體積 。
知識遷移
4.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輕質圓柱形薄壁容器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盛有2千克的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
(2)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時水對容器
A底部的壓強增加了196帕。(a)求酒精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p酒精。
解:(2)(a)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時水對容器A底部的壓強增加了196Pa,注水高度為 ;根據題意可知,2千克的水和酒精的高度差為0.02m,
根據密度公式及體積公式有
解方程可得S=0.025m2
酒精的高度
酒精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p酒精=ρ酒精gh′=0.8×103kg/m3×9.8N/kg×0.1m=784Pa
知識遷移
4.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輕質圓柱形薄壁容器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盛有2千克的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
(2)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時水對容器
A底部的壓強增加了196帕。(b)容器A對地面的壓強pA。
解:(2)(b)所注水質量m′=ρ水Sh=1.0×103kg/m3×0.025m2×0.02m=0.5kg
容器A對地面的壓力F=G=(m+m′)g=(2kg+0.5kg)×9.8N/kg=24.5N
容器A對地面的壓強
三、空氣的“力量”
知識點梳理
大氣壓強現象
瓶吞雞蛋
覆杯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首次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三、空氣的“力量”
知識點梳理
大氣壓強的測量
1個標準大氣壓=1.013×105Pa
生產生活中大氣壓強的測量
金屬盒氣壓計
汞氣壓計
托里拆利首次測出大氣壓強的大小。
托里拆利實驗
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只隨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與管的粗細、長度、形狀、插入水銀中的深度都無關。
玻璃管口在水銀槽內的深度不影響實驗結果,稍稍向上提或向下按玻璃管,只能改變管內水銀柱上方真空部分的體積,而水銀柱的高度不變。
三、空氣的“力量”
大氣壓強的測量
大氣壓強的估測
實驗步驟
(1)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外筒的頂端,排盡空氣,然后密封注射器的小孔,避免空氣進入。將活塞與彈簧測力計掛鉤相連,隨后慢慢拉動注射器外筒直至活塞開始滑動。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F;
(2)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長度l,用注射器的容積V除以長度l,可得活塞的橫截面積S=V/l。
估測大氣壓強
三、空氣的“力量”
大氣壓強受海拔高度、季節、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大氣壓強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隨季節、氣候、天氣變化:一般情況下,冬天的氣壓比夏天的 高 ,晴天的氣壓比陰天的 高 。
大氣壓強的變化
減小
 高 
 高 
氣壓與沸點的關系
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_  ,隨氣壓的增大而高_ 。
大氣壓的應用
吸盤掛鉤
吸管吸飲料
針筒吸液體
吸塵器
降低
升高
三、空氣的“力量”
知識遷移
1.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大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C
知識遷移
2.一位小朋友手里拿著的氫氣球不小心脫手升到了空中,當氣球升到高空時發生了破裂。關于氣球升到高空發生破裂的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
B.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
C.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
D.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
C
解: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當氣球升到高空時,外界的氣壓減小,內部氣壓大于外部氣壓,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故ABD錯誤,C正確。
知識遷移
3.如圖所示,密閉的玻璃罩內放有二個小實驗裝置:充氣的氣球;杯口用塑料薄片覆蓋并倒懸著的裝滿水的杯子。在用抽氣機不斷抽去罩內空氣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1)充氣的氣球體積會_______(選填“變大”或“縮小”);
(2)杯子中的水和塑料片_______(選填“掉落”或“不動”)。
掉落
變大
解:(1)當不斷抽去罩內空氣時,罩內壓強減小,氣球內壓強大于外部壓強,氣球會膨脹變大。
(2)塑料板受到水向下的壓力與向上的大氣壓力保持平衡,當不斷抽去罩內空氣時,罩內壓強減小,大氣壓力減小,塑料板會掉落下來,水會流出來。
知識遷移
4.活塞式抽水機(如圖所示)是利用 ________來工作的,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最多可把水抽高約______ m;圖中出水口和圓筒構成一個__________ 。(標準大氣壓約1.0×105Pa,水的密度1.0×103kg/m3,g取10N/kg)
連通器
大氣壓
10
解:根據抽水機的工作原理可知,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
根據p=ρgh可得,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它能抽水的最大高度為

出水口和圓筒是一個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所以構成的是一個連通器。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知識點梳理
概念 液體和氣體統稱為流體。 實驗
結論 氣體(或液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_____。 1.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分不開的紙
靠攏的乒乓球
會跳舞的乒乓球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流體壓強的應用
火車站臺上的安全線
飛機的機翼
跑車的尾翼
草原犬鼠的洞穴
知識遷移
1.下列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的是( )
A.兩船并行,造成相吸相撞 B.室外有風時,窗簾飄到窗外
C.臺風刮過,屋頂被掀起 D.深海潛水員要穿特制“抗壓服”
D
解:A. 兩船并行時,中間的水流速快、壓強小,兩側的水流速慢、壓強大,產生向內側的壓力差,容易造成相吸相撞,故A不合題意;
B.室外有風時,窗外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所以窗簾飄到窗外,故B不合題意;
C. 臺風刮過,屋頂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所以屋頂容易被掀起,故C不合題意;
D. 深海潛水員要穿特制“抗壓服”,是因為液體壓強深度越深,壓強越大,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故D符合題意。故選D。
知識遷移
2.如圖1所示,把長20cm左右的飲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貼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氣,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_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這也可以解釋某地曾經發生過天空中下“魚”的現象,如圖2所示,實際上是龍卷風的杰作,當龍卷風經過湖面時,其氣旋中心空氣流速很大,壓強很_____,將水湖中的水和魚一起“吸”向空中,水和魚隨龍卷風運動到別處落下,形成奇觀。
上升

知識遷移
3.小明了解到有一種簡易家庭淋浴裝置,是一種結構如圖(a)所示的混合閥,它有兩個進水口,冷水口直接與自來水管連接,熱水口很細,連接的吸水管插在一壺熱水里。使用時候,擰開水龍頭,熱水會自動上升,冷水和熱水混合后,從噴頭里噴出溫水。為探究冷水和熱水通過混合閥混合后變成溫水的原因,他查閱了相關資料,了解到混合閥內部結構如圖(b)所示,類似一個三通管。為此他找來如圖(c)所示的玻璃管(兩根豎直管與水平管相通),將此玻璃管右管與自來水管連接,當水在玻璃管中流動時(已知橫截面積較大處水的流速小于橫截面積較小處水的流速),兩根豎直管中水面的高度不相同,實驗現象如圖(c)所示。
(1)由圖(c)所示的實驗現象,得出管中液體對管壁的壓強與液體流速之間關系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結合上述結論,分析冷水流過混合閥時,
熱水會自動上升與冷水混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導管里有自來水流過時,冷水進入混合閥流速變快壓強變小,管下方熱水流速慢壓強大,形成向上的壓強差,把熱水壓上來后,在冷水作用下二者混合成溫水,熱水在吸水管內上升,與冷水混合后,從噴頭噴出。
液體流速越快的位置對管壁的壓強越小
知識導圖
液體壓強
產生原因:液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特點: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公式:p=ρgh
影響因素:同種液體內部壓強,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應用:連通器(定義、特點)
大氣壓強
證明:馬德堡半球實驗
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標準大氣壓值:1.01×105Pa
影響因素:海拔高度、天氣
應用:吸盤、活塞式抽水機
活塞式抽水機
原理:大氣壓強
特點
構造
壓力: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力
壓強
定義:物體所受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符號為p
受力面積:公共接觸部分
公式:p=F/S
單位:帕斯卡(Pa)
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
飛機升力:機翼上表面流速大,壓強小,升力即上下表面壓力差
關系: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
流體壓強
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井研县| 勃利县| 宜黄县| 兴国县| 东港市| 腾冲县| 通河县| 亳州市| 宝坻区| 阳谷县| 平昌县| 广汉市| 茂名市| 那曲县| 石渠县| 青海省| 彝良县| 彭泽县| 太保市| 桐柏县| 左权县| 平果县| 育儿| 陆河县| 闻喜县| 远安县| 福贡县| 阿拉善盟| 绥阳县| 精河县| 固镇县| 邹城市| 东城区| 长治市| 房产| 遂宁市| 连江县| 乌苏市| 襄樊市|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