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愉快的夢》實踐性作業單一、課前實踐性作業題1. 回憶并繪畫 “我的奇妙夢境”: 請回憶自己做過的最有趣的夢,用彩筆繪制一幅 “夢境圖畫”,可以是會飛的船、神奇的椰子島或者發光的星星等。 2. 聆聽與聯想: 提前聆聽《愉快的夢》音頻,想一想:“如果用動作表現夢中的輕輕蕩漾,你會怎么擺動身體?”二、課堂實踐性作業題1.生活的內容:結合歌曲中 “夢之船在海上 / 夜空飛翔” 的情境,聯系生活中 “搖晃、飄蕩” 的體驗(如搖籃、小船),感受 6/8 拍的韻律美。 2.實踐的方式:①身體律動:跟隨音樂用手臂模擬 “夢之船” 起伏擺動,感受 6/8 拍 “強 - 弱 - 弱 - 次強 - 弱 - 弱” 的強弱規律。② 節奏游戲:用拍手 / 跺腳表現歌曲中的典型節奏型(如 “X X X | X X X |”),分組進行節奏接龍。③二聲部體驗:嘗試與同桌合作,一人演唱旋律,一人用 “嗚 ——” 哼唱長音伴奏,感受合唱的層次感。 3.素養的目標:通過律動和節奏體驗,感受 6/8 拍的流動感與歌曲的夢幻意境。能用身體動作和聲音表達歌曲情緒,初步掌握二聲部合作的協調性。在節奏游戲中發揮想象力,嘗試為歌曲創編簡單的肢體語言。三、五步探究解題(一) 創設生活情境,明確學習任務 情境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乘坐‘夢之船’去神奇的椰子島!聽,船在波浪中輕輕搖晃,你能找到它的節奏嗎?” 學習任務: 1. 用身體動作和節奏游戲掌握 6/8 拍的韻律。 2. 分組創編 “夢之船” 的舞蹈動作,表現歌曲的夢幻與驚喜。(二) 分解學習任務,開展學習嘗試 1. 初聽歌曲,用手畫出旋律線,感受 “下行(神秘)” 與 “上行(驚喜)” 的旋律變化。 2. 模仿老師的拍手節奏(6/8 拍),嘗試獨立拍打 “X X X | X X X |”。 3. 小組討論:“如何用動作表現‘夢之船在夜空中飛翔’和‘看到椰子島的驚喜’?”(三) 分析學習嘗試,討論學習方案 1.學習準備:彩筆、節奏卡片、空白樂譜紙。 2.學習分工:組長:組織討論,分配任務(如動作創編、節奏設計)。記錄員:記錄小組的創意動作和節奏方案。表演員:負責展示小組創編的動作。 3.學習步驟: ① 分段分析歌曲:A 段(搖晃的船)用輕柔的手臂擺動;B 段(驚喜的發現)用輕快的拍手和踮腳。 ② 設計節奏伴奏:用三角鐵 / 沙錘為歌曲伴奏,注意 6/8 拍的強弱規律。 ③ 組合表演:將動作、節奏與演唱結合,排練小組節目。 4.注意事項:動作幅度適中,避免碰撞;節奏伴奏時注意與演唱同步。(四) 把握學習方案, 合作學習行動 1. 小組圍坐,輪流分享 “夢境動作” 創意(如 “飛啊飛” 可設計揮動手臂的動作)。 2. 用節奏卡片拼貼出歌曲的節奏型,標注 6/8 拍的強弱位置。 3. 跟隨鋼琴伴奏,分組練習動作與演唱的配合,教師巡回指導。 4. 每組錄制 30 秒短視頻,記錄合作過程中的亮點與問題。(五) 抓住學習行動, 評價學習成果 1. 小組展示:播放小組短視頻,每組派代表介紹創編思路(如 “我們用轉圈表示‘飛翔’,拍手表示‘驚喜’”)。 2. 師生互評:動作與音樂情緒是否匹配、節奏是否準確、小組合作是否默契。 3. 總結提煉:6/8 拍就像輕輕搖晃的小船,能讓音樂變得更溫柔、更有流動感。四、課堂鞏固拓展1. “夢之船” 創意表演: 各組完整展示創編的歌舞表演,全班投票選出 “最具創意夢境小組”。 2. 節奏闖關游戲 “助力火車”: 出示不同節奏型(如 XXXX、XXXXX),小組合作將其改編為 6/8 拍節奏,用打擊樂器演奏,鞏固對 6/8 拍的理解。 3. 二聲部合唱挑戰: 教師演唱低聲部,學生演唱高聲部,感受合唱的和聲美,嘗試互換聲部練習。五、課后實踐性作業1. 家庭音樂分享會: 給家人演唱《愉快的夢》,并展示課堂上創編的動作,邀請家人用手機錄制 “家庭版夢之船” 表演視頻。 2. “我的夢境歌” 創編: 仿照歌曲歌詞,創編 1-2 句自己的 “夢境歌詞”(如 “搖啊搖,夢之船,帶我飛向彩虹橋……”),下節課與同學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