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田野在召喚 課型:歌曲 課時 1課時教材 分析 《田野在召喚》與《我們的田野》是同題材內容,但音樂從不同視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兒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情緒:一個活潑,一個優美。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文化的理解。歌曲旋律前緊后松,曲調中的同音反復、半拍休止的運用,以及弱起節奏、附點節奏使音樂歡快活潑、富有動感。第二聲部配以恒拍節奏音型及“啦”的伴唱,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邊走邊唱的歡樂神情,與第一樂段的平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一首利于培養學生合唱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合唱基本素養的優秀作品。教學 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田野在召喚》富有動感、生機勃勃的音樂情緒,準確而有感情的演唱。2.能夠用自然、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進一步提高合唱表現能力。3.在體驗合唱活動的特質與美感中感受春天的田園風光,熱愛與歌頌大自然。重 點 通過不同特點形式的音樂體裁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情緒,加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難 點 在對作品的再創造余實踐這方面需要教師很好地引導教具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l教 學 流 程教學內容教師調控主體活動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 二、聆聽《我們的田野》 三、表演《田野在召喚》 四、小結:師彈琴 1.談話導入:描繪祖…《我們的田野》2.朗誦歌詞,(2)請班上朗誦好的學生朗讀,教師給予指導,要表達出充滿對祖國大自然的贊美之情。3.初聽《我們的田野》。(1)設問:歌曲表現了怎樣的…… 4.復聽《我們的田野》,要求用手勢隨曲調起伏而起伏。(1)設問:歌曲的旋律(2)師生討論,并引導學生看教材線條圖形譜。?? 5.再次聆聽, 1.談話導入。春游……我們從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喚》中去感受一下。2.播放范唱設問:(1)你… (2)歌曲…3. 二個聲部分別范唱或奏(1)前8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設問:這兩個樂句在曲調上、在節奏上有什么……(3)在教師指揮下,前8小節用二聲部合成。(4)后8小節也是由二個樂句組成。 設問:這兩….? 4.學唱歌曲。?(1)用la來哼唱二聲部合唱。注意聲音和諧。(2)低聲部仍然用la來哼唱,高聲部朗誦歌詞(按節奏進入)。設問:想像……? 5.表演歌曲(創造與實踐)。(1)分組討論研究:用什么手段與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 “大自然給我們帶來了生機,田野活動給了我們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內容。您好!大自然。”唱師生問好歌 自己出聲朗讀 感受這首詩歌描述的美景。 聆聽 回答問題 (2)師生討論。 復聽 回答問題(3)完成教材中的作業: 跟錄音輕聲唱好歌曲,熟悉并進一步體驗這首 聆聽歌曲范唱 回答問題 視譜,聽教師范唱曲調 討論后回答 (2)學生分成兩個聲部,自學第1—8小節曲調,教師巡視指導。 (5)在教師指導下,二個聲部的學生分別學唱各自的曲調。(6)在教師指揮下,后8小節用二聲部合成。注意二聲部的和諧。(7)在教師指揮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潑的情緒唱好。(3)二聲部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輕聲唱歌詞,但速度與情緒依舊。(4)有感情地放聲歌唱。(2)分組展示各組的創造成果。 設境 課前先準備歌詞的板書 激趣 設境 畫出[2]、[3]曲調的線條圖形譜。少兒的合唱精品曲目,喚起欣賞者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贊美。 (包括高、低兩個聲部的進調。)注意弱起拍的附點節奏。(教師不給予范圍,但在巡視時,根據學生的研究情況適時給予提示與指導,?? (3)評價與表揚。教 學 反 思 《田野在召喚》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歌曲節奏鮮明,旋律動聽,給人以春的遐想,教學難度較大,特別是低聲部的學習。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歌曲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合唱教學部分,也是這一課時的難點部分。二聲部的旋律單一,變化較少,但節奏特點分明,每一拍的后半拍都是八分休止,唱起來短促、有彈性,如同為一聲部主旋律伴奏。基于以上特點,我讓學生分聲部學習,以律動的形式先學習二聲部,學生既準確地掌握了歌曲開始的弱起小節和二聲部的伴奏旋律,又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一聲部旋律,為兩個聲部的配合做了有效的鋪墊。 歌曲第二部分也是由兩個聲部構成的。考慮到學生在一個課時內無法扎實的掌握兩個聲部的協調統一,因此,我在本課時只教了第一個聲部。這部分旋律動聽,加上意大利語的學習運用,讓學生后半節課仍然能夠興致盎然地演唱,重難點部分,如五度音程、附點節奏、頓音記號,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也基本解決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