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第2節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課件 練習,共2份)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第2節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課件 練習,共2份)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第2章
<<<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
一、物質常見分類方法及其應用
1.(2023·山東菏澤高一期末)下列物質分類的正確組合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選項 混合物 化合物 單質 鹽
A 食醋 KClO3 石墨 純堿
B 氨水 鹽酸 銅 食鹽
C NaCl 二氧化硫 鈉 碳酸鈣
D CuSO4·5H2O CuCl2 水銀 NaHSO4

14
15
鹽酸是混合物,B錯誤;
氯化鈉是純凈物,C錯誤;
CuSO4·5H2O是鹽,屬于純凈物,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均能與堿發生反應
②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但堿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屬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鋇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④鹽酸、純堿、醋酸鈉和生石灰分別屬于酸、堿、鹽和氧化物
⑤因為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比溶液中溶質粒子大,所以膠體可以用過濾的方法把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分離出來
⑥氫氧化鐵膠體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膠粒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由定義和性質可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均能與堿發生反應,正確;
②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堿性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例如Mn2O7,兩性氧化物例如Al2O3,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正確;
③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均不導電,為非電解質;BaSO4的水溶液不易導電,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電離,BaSO4是強電解質;水能微弱電離,是弱電解質,正確;
④純堿的化學式是Na2CO3,是鹽而不是堿,錯誤;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⑤雖然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比溶液中溶質粒子大,但是能透過濾紙,所以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分離出來,錯誤;
⑥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吸附正電荷,氫氧化鐵膠體粒子之間相互排斥,這是氫氧化鐵膠體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錯誤。
14
15
3.歸納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化學反應分類 B.物質分類

C.地殼中元素含量 D.金屬的化學性質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復分解反應
基本反應類型
14
15
純凈物和混合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且化合物屬于純凈物,B錯誤;
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等,C錯誤;
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是氧化物,不是鹽,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河南商丘高一檢測)甲、乙、丙三種物質間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如圖轉化,下列選項中符合轉化關系的是
A.甲為硫酸鎂、乙為氯化鎂、丙為硝酸鎂
B.甲為氧化銅、乙為氯化銅、丙為氫氧化銅
C.甲為碳酸鈉、乙為二氧化碳、丙為碳酸鈣
D.甲為氫氧化鈉、乙為氯化鈉、丙為硝酸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uO、Cu(OH)2都可以和鹽酸反應生成CuCl2,CuCl2
可以和可溶性堿反應生成Cu(OH)2,但CuO不能一步
轉化為Cu(OH)2,故不選B;
Na2CO3、CaCO3都可以和鹽酸反應生成CO2,Na2CO3可以和CaCl2反應生成CaCO3,CaCO3高溫分解生成CO2,故選C;
NaOH轉化為NaCl和NaNO3都可以和相應的酸反應,NaCl可以和AgNO3反應轉化為NaNO3,但NaNO3不能一步轉化為NaCl,故不選D。
14
15
二、膠體性質及在新情境下的應用
5.(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檢測)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A.在豆漿里加入鹽鹵制作豆腐
B.鹽堿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
C.一束平行光線照射蛋白質溶液時,從側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利用活性炭凈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項,屬于膠體的聚沉,不符合題意;
B項,土壤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帶電,鹽堿地中的鹽堿類物質易使膠體聚沉,不符合題意;
C項,屬于丁達爾效應,不符合題意。
14
15
6.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膠體帶有電荷,所以可以發生電泳現象
②向有污染的水中加入膠體,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③分離Fe(OH)3膠體和NaCl溶液可以使用半透膜
④膠體具有介穩性,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溶液可以使膠體發生聚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膠體之所以可以發生電泳現象,是因為膠粒帶有電荷,而膠體不帶電荷,①錯誤;
膠體中膠粒直徑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中溶質直徑較小,可以透過半透膜,所以可以使用半透膜分離Fe(OH)3膠體和NaCl溶液,③正確;
膠體較穩定,是一種具有介穩性的分散系,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溶液可以使膠體發生聚沉,④正確。
14
15
7.(2023·長沙長郡中學高一檢測)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與微粒的大小無直接關系的是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C D

過濾 滲析 蒸發 丁達爾效應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懸濁液的分散質粒子不能通過濾紙,過濾利用了分散質粒子大小的不同進行分離,A不符合題意;
膠體的分散質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能透過半透膜,滲析利用了分散質粒子大小的不同進行分離,B不符合題意;
蒸發一般是指將溶液中的溶劑通過加熱使其除去,剩下溶質固體,與粒子的大小無關,C符合題意;
膠體粒子能散射光線,產生丁達爾效應,與分散質粒子的大小有關,D不符合題意。
14
15
1
2
3
4
8.淀粉溶液是一種膠體,并且淀粉遇到碘單質,可以出現明顯的藍色特征。現將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裝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餾水的燒杯內,過一段時間后,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能證明半透膜完好無損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變藍
C.加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
D.加入碘水變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因淀粉溶液是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則只要半透膜不破損,淀粉就不會進入燒杯中,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時,加入碘水就不變藍。
13
14
15
三、離子反應及應用
9.(2023·江西吉安高一檢測)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①C+2H+===CO2↑+H2O
②H++OH-===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⑤Ba2++2OH-+2H++S===BaSO4↓+2H2O
A.①③ B.②④ C.⑤ D.沒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C+2H+===CO2↑+H2O可以表示可溶性碳酸鹽與強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性鹽,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
②H++OH-===H2O可以表示強酸與強堿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水,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
③Ag++Cl-===AgCl↓可以表示硝酸銀與鹽酸或者可溶性氯化物反應,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
④Fe+Cu2+===Fe2++Cu可以表示鐵與可溶性銅鹽反應,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⑤Ba2++2OH-+2H++S===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或者氫氧化鋇與硫酸氫鹽反應,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日照高一檢測)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氯氣溶于水:Cl2+H2O===2H++Cl-+ClO-
B.Na2O與稀硫酸反應:Na2O+2H+===2Na++H2O
C.用碳酸氫鈉作為抗酸藥中和胃酸:C+2H+===H2O+CO2↑
D.稀硫酸和醋酸鈉(CH3COONa)溶液反應:H++CH3COONa===CH3COOH
+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湖北麻城實驗高中高一月考)在甲、乙兩燒杯所盛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C、OH-6種離子(每種離子只能存在于一個燒杯中)。已知甲燒杯中溶液顯藍色,則乙燒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A.Cu2+、H+、S B.C、OH-、S
C.Na+、OH-、C D.Na+、H+、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已知甲燒杯中溶液顯藍色,說明甲燒杯中一定含有Cu2+,而Cu2+與C、OH-不能大量共存,因此C、OH-只能在乙燒杯的溶液中,又因為H+與C、O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甲燒杯的溶液中含有H+,根據溶液顯電中性可知甲燒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Cu2+、H+、S,乙燒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OH-、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青島四區市高一期中)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無色透明溶液中:Ba2+、H+、Mn、I-
B.加入鐵粉產生H2的溶液中:Ba2+、Na+、HC、Mg2+
C.酸性溶液中:K+、Cu2+、S、Cl-
D.使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a+、Fe3+、Cl-、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n為有色離子,且在酸性條件下Mn能將I-氧化,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錯誤;
加入鐵粉產生H2的溶液呈酸性,碳酸氫根離子能夠與氫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錯誤;
Cu2+、K+、Cl-、S之間不發生反應,且都不與H+反應,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正確;
使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呈堿性,存在大量的OH-,Fe3+與OH-能發生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浙江嘉興高一期末)取某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一定量的樣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濾渣和無色溶液;
②取白色濾渣,加入稀鹽酸,濾渣全部溶解,同時有氣體產生;
③取①中無色溶液,通入適量CO2,產生白色沉淀。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該固體樣品的成分可能是
A.CaCO3、CuCl2、KOH
B. CaCO3、CaCl2、NaCl
C.Na2CO3、BaCl2、NaOH
D.KNO3、MgCl2、Na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項,所給物質加水充分溶解產生Cu(OH)2藍色沉淀,與題意不符,錯誤;
B項,所給物質加水溶解,取①中無色溶液(CaCl2和NaCl溶液)通入CO2氣體,不會產生CaCO3沉淀,與題意不符,錯誤;
C項,所給物質加水充分溶解,可得到BaCO3白色沉淀,取白色濾渣加入稀鹽酸,濾渣全部溶解,有氣體CO2產生,①中無色溶液中可能有BaCl2剩余,與氫氧化鈉同時存在時,通入CO2氣體,可以產生白色沉淀,正確;
D項,所給物質加水溶解產生Mg(OH)2沉淀,但向白色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體產生,與題意不符,錯誤。
14
15
14.(2023·湖北黃石高一檢測)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中,對某溶液進行了多次檢測,其中兩次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檢測次數 溶液中檢測出的粒子
第①次 K+ Na+ C S Cl-
第②次 K+ Na+ Ba2+ Cl- S
(1)兩次檢測結果中第   次檢測結果明顯不正確。

14
15
(2)為了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同時存在S、C和Cl-,設計如下方案。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硝酸,其目的是檢驗C并將其變成氣體除去,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第二步:再加入過量的   溶液[A.BaCl2、B.Ba(NO3)2,填字母],過濾,其目的是檢驗并除去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
第三步:再向濾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學式),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H++C===CO2↑+H2O
B
S
Ba2++
S===BaSO4↓
AgNO3
Ag++Cl-===AgCl↓
14
15
15.化學不僅能創造新物質,還能分離提純物質。
Ⅰ.用一種試劑除去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并寫出離子方程式。
(1)Na2CO3溶液(NaHCO3),試劑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
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可以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HC+OH-===H2O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NaOH溶液
HC+OH-
===H2O+C
14
15
Ⅱ.現有含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雜質的NaNO3溶液,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雜質,得到純
凈的NaNO3固體,實驗流
程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學式)。
(3)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溶液3經過處理可以得到NaNO3固體,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雜質是
    ,為了除去雜質,可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    。
BaSO4
BaCO3
Ba2++C===BaCO3↓、2Ag++C===
Ag2CO3↓
Na2CO3
HNO3
14
15
由實驗流程可知,加入過量的硝酸鋇,生成硫酸鋇、碳酸鋇沉淀,然后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銀,使氯離子全部轉化為氯化銀沉淀,在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使溶液中銀離子、鋇離子完全沉淀,最后得到硝酸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液,加入稀硝酸,最后進行蒸發操作可以得到固體硝酸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作業16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3題,每小題5分,共65分)
一、物質常見分類方法及其應用
1.(2023·山東菏澤高一期末)下列物質分類的正確組合是 (  )
選項 混合物 化合物 單質 鹽
A 食醋 KClO3 石墨 純堿
B 氨水 鹽酸 銅 食鹽
C NaCl 二氧化硫 鈉 碳酸鈣
D CuSO4·5H2O CuCl2 水銀 NaHSO4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均能與堿發生反應
②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但堿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屬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鋇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④鹽酸、純堿、醋酸鈉和生石灰分別屬于酸、堿、鹽和氧化物
⑤因為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比溶液中溶質粒子大,所以膠體可以用過濾的方法把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分離出來
⑥氫氧化鐵膠體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膠粒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3.歸納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
基本反應類型
A.化學反應分類 B.物質分類
C.地殼中元素含量 D.金屬的化學性質
4.(2023·河南商丘高一檢測)甲、乙、丙三種物質間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如圖轉化,下列選項中符合轉化關系的是 (  )
A.甲為硫酸鎂、乙為氯化鎂、丙為硝酸鎂
B.甲為氧化銅、乙為氯化銅、丙為氫氧化銅
C.甲為碳酸鈉、乙為二氧化碳、丙為碳酸鈣
D.甲為氫氧化鈉、乙為氯化鈉、丙為硝酸鈉
二、膠體性質及在新情境下的應用
5.(2024·北京豐臺區高一檢測)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
A.在豆漿里加入鹽鹵制作豆腐
B.鹽堿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
C.一束平行光線照射蛋白質溶液時,從側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利用活性炭凈水
6.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正確的有 (  )
①膠體帶有電荷,所以可以發生電泳現象
②向有污染的水中加入膠體,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③分離Fe(OH)3膠體和NaCl溶液可以使用半透膜
④膠體具有介穩性,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溶液可以使膠體發生聚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3·長沙長郡中學高一檢測)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與微粒的大小無直接關系的是 (  )
A B
過濾 滲析
C D
蒸發 丁達爾效應
8.淀粉溶液是一種膠體,并且淀粉遇到碘單質,可以出現明顯的藍色特征。現將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裝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餾水的燒杯內,過一段時間后,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能證明半透膜完好無損的是 (  )
A.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變藍
C.加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
D.加入碘水變藍
三、離子反應及應用
9.(2023·江西吉安高一檢測)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  )
①C+2H+===CO2↑+H2O
②H++OH-===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⑤Ba2++2OH-+2H++S===BaSO4↓+2H2O
A.①③ B.②④ C.⑤ D.沒有
10.(2023·日照高一檢測)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氯氣溶于水:Cl2+H2O===2H++Cl-+ClO-
B.Na2O與稀硫酸反應:Na2O+2H+===2Na++H2O
C.用碳酸氫鈉作為抗酸藥中和胃酸:C+2H+===H2O+CO2↑
D.稀硫酸和醋酸鈉(CH3COONa)溶液反應:H++CH3COONa===CH3COOH+Na+
11.(2023·湖北麻城實驗高中高一月考)在甲、乙兩燒杯所盛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C、OH-6種離子(每種離子只能存在于一個燒杯中)。已知甲燒杯中溶液顯藍色,則乙燒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  )
A.Cu2+、H+、S B.C、OH-、S
C.Na+、OH-、C D.Na+、H+、S
12.(2023·青島四區市高一期中)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無色透明溶液中:Ba2+、H+、Mn、I-
B.加入鐵粉產生H2的溶液中:Ba2+、Na+、HC、Mg2+
C.酸性溶液中:K+、Cu2+、S、Cl-
D.使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a+、Fe3+、Cl-、N
13.(2023·浙江嘉興高一期末)取某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一定量的樣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濾渣和無色溶液;
②取白色濾渣,加入稀鹽酸,濾渣全部溶解,同時有氣體產生;
③取①中無色溶液,通入適量CO2,產生白色沉淀。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該固體樣品的成分可能是 (  )
A.CaCO3、CuCl2、KOH
B. CaCO3、CaCl2、NaCl
C.Na2CO3、BaCl2、NaOH
D.KNO3、MgCl2、NaOH
14.(14分)(2023·湖北黃石高一檢測)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中,對某溶液進行了多次檢測,其中兩次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檢測次數 溶液中檢測出的粒子
第①次 K+ Na+ C S Cl-
第②次 K+ Na+ Ba2+ Cl- S
(1)兩次檢測結果中第    次檢測結果明顯不正確。
(2)為了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同時存在S、C和Cl-,設計如下方案。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硝酸,其目的是檢驗C并將其變成氣體除去,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第二步:再加入過量的    溶液[A.BaCl2、B.Ba(NO3)2,填字母],過濾,其目的是檢驗并除去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第三步:再向濾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學式),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15.(21分,每空3分)化學不僅能創造新物質,還能分離提純物質。
Ⅰ.用一種試劑除去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并寫出離子方程式。
(1)Na2CO3溶液(NaHCO3),試劑      ,離子方程式:         。
Ⅱ.現有含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雜質的NaNO3溶液,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雜質,得到純凈的NaNO3固體,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學式)。
(3)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4)溶液3經過處理可以得到NaNO3固體,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雜質是       ,為了除去雜質,可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       。
答案精析
1.A [鹽酸是混合物,B錯誤;氯化鈉是純凈物,C錯誤;CuSO4·5H2O是鹽,屬于純凈物,D錯誤。]
2.A [①由定義和性質可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均能與堿發生反應,正確;②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堿性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例如Mn2O7,兩性氧化物例如Al2O3,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正確;③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均不導電,為非電解質;BaSO4的水溶液不易導電,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電離,BaSO4是強電解質;水能微弱電離,是弱電解質,正確;④純堿的化學式是Na2CO3,是鹽而不是堿,錯誤;⑤雖然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比溶液中溶質粒子大,但是能透過濾紙,所以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分離出來,錯誤;⑥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吸附正電荷,氫氧化鐵膠體粒子之間相互排斥,這是氫氧化鐵膠體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錯誤。]
3.A [純凈物和混合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且化合物屬于純凈物,B錯誤;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等,C錯誤;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是氧化物,不是鹽,D錯誤。]
4.C [CuO、Cu(OH)2都可以和鹽酸反應生成CuCl2,CuCl2可以和可溶性堿反應生成Cu(OH)2,但CuO不能一步轉化為Cu(OH)2,故不選B;Na2CO3、CaCO3都可以和鹽酸反應生成CO2,Na2CO3可以和CaCl2反應生成CaCO3,CaCO3高溫分解生成CO2,故選C;NaOH轉化為NaCl和NaNO3都可以和相應的酸反應,NaCl可以和AgNO3反應轉化為NaNO3,但NaNO3不能一步轉化為NaCl,故不選D。]
5.D [A項,屬于膠體的聚沉,不符合題意;B項,土壤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帶電,鹽堿地中的鹽堿類物質易使膠體聚沉,不符合題意;C項,屬于丁達爾效應,不符合題意。]
6.C [膠體之所以可以發生電泳現象,是因為膠粒帶有電荷,而膠體不帶電荷,①錯誤;膠體中膠粒直徑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中溶質直徑較小,可以透過半透膜,所以可以使用半透膜分離Fe(OH)3膠體和NaCl溶液,③正確;膠體較穩定,是一種具有介穩性的分散系,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溶液可以使膠體發生聚沉,④正確。]
7.C [懸濁液的分散質粒子不能通過濾紙,過濾利用了分散質粒子大小的不同進行分離,A不符合題意;膠體的分散質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能透過半透膜,滲析利用了分散質粒子大小的不同進行分離,B不符合題意;蒸發一般是指將溶液中的溶劑通過加熱使其除去,剩下溶質固體,與粒子的大小無關,C符合題意;膠體粒子能散射光線,產生丁達爾效應,與分散質粒子的大小有關,D不符合題意。]
8.B [因淀粉溶液是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則只要半透膜不破損,淀粉就不會進入燒杯中,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時,加入碘水就不變藍。]
9.D [①C+2H+===CO2↑+H2O可以表示可溶性碳酸鹽與強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性鹽,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②H++OH-===H2O可以表示強酸與強堿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水,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③Ag++Cl-===AgCl↓可以表示硝酸銀與鹽酸或者可溶性氯化物反應,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④Fe+Cu2+===Fe2++Cu可以表示鐵與可溶性銅鹽反應,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⑤Ba2++2OH-+2H++S===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或者氫氧化鋇與硫酸氫鹽反應,能夠表示一類反應,不符合題意。]
10.B
11.C [已知甲燒杯中溶液顯藍色,說明甲燒杯中一定含有Cu2+,而Cu2+與C、OH-不能大量共存,因此C、OH-只能在乙燒杯的溶液中,又因為H+與C、O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甲燒杯的溶液中含有H+,根據溶液顯電中性可知甲燒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Cu2+、H+、S,乙燒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OH-、C。]
12.C [Mn為有色離子,且在酸性條件下Mn能將I-氧化,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錯誤;加入鐵粉產生H2的溶液呈酸性,碳酸氫根離子能夠與氫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錯誤;Cu2+、K+、Cl-、S之間不發生反應,且都不與H+反應,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正確;使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呈堿性,存在大量的OH-,Fe3+與OH-能發生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13.C [A項,所給物質加水充分溶解產生Cu(OH)2藍色沉淀,與題意不符,錯誤;B項,所給物質加水溶解,取①中無色溶液(CaCl2和NaCl溶液)通入CO2氣體,不會產生CaCO3沉淀,與題意不符,錯誤;C項,所給物質加水充分溶解,可得到BaCO3白色沉淀,取白色濾渣加入稀鹽酸,濾渣全部溶解,有氣體CO2產生,①中無色溶液中可能有BaCl2剩余,與氫氧化鈉同時存在時,通入CO2氣體,可以產生白色沉淀,正確;D項,所給物質加水溶解產生Mg(OH)2沉淀,但向白色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體產生,與題意不符,錯誤。]
14.(1)② (2)2H++C===CO2↑+H2O B S Ba2++S===BaSO4↓ AgNO3 Ag++Cl-===AgCl↓
15.(1)NaOH溶液 HC+OH-===H2O+C
(2)BaSO4 BaCO3 (3)Ba2++C===BaCO3↓、2Ag++C===Ag2CO3↓
(4)Na2CO3 HNO3
解析 Ⅰ.(1)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可以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HC+OH-===H2O+C。
Ⅱ.由實驗流程可知,加入過量的硝酸鋇,生成硫酸鋇、碳酸鋇沉淀,然后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銀,使氯離子全部轉化為氯化銀沉淀,在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使溶液中銀離子、鋇離子完全沉淀,最后得到硝酸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液,加入稀硝酸,最后進行蒸發操作可以得到固體硝酸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永平县| 安化县| 易门县| 苏尼特右旗| 安龙县| 健康| 景东| 博爱县| 京山县| 沁水县| 贡觉县| 丹东市| 独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专栏| 滨海县| 桃江县| 富宁县| 通辽市| 招远市| 屏南县| 巨野县| 南漳县| 溆浦县| 靖江市| 克什克腾旗| 阳新县| 安达市| 张家口市| 北安市| 思茅市| 休宁县| 中卫市| 微山县| 茂名市| 清涧县| 什邡市| 丹巴县| 惠东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