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模塊綜合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模塊綜合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模塊綜合試卷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023·湘潭高一期末)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
B.“古人以劑鋼為刃”,“劑鋼”是鐵的合金
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是指石灰石的分解反應
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煙”是彌漫在空氣中的PM2.5固體顆粒
2.(2023·鄭州高一期末)五育并舉,勞動先行。下列勞動涉及的化學知識表述不正確的是 (  )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用含有活性氧顆粒的漂白劑浸泡變黃的衣服 活性氧顆粒具有強氧化性,可做漂白劑
B 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食醋可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
C 用復合膨松劑制作饅頭 利用碳酸鹽類產生CO2使饅頭松軟
D 用75%酒精進行消毒 酒精的強氧化性能滅活病毒和細菌
3.閱讀下列物品標簽,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
選項 A B C D
物品標簽
分析 該試劑應裝在橡膠塞的細口瓶中 該藥品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 該物質受熱易分解 該藥品物質的量濃度為18.4 mol·L-1
4.下列物質在空氣中不易變質的是 (  )
①NaOH溶液?、谄追邸、跢eCl2溶液
④Na2CO3溶液?、軳a2SO3溶液
A.①④ B.②⑤
C.②③ D.全易變質
5.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現象與對應的結論均正確的是 (  )
選項 ① ② 實驗現象 結論
A 銅棒 稀硝酸 ②中出現紅棕色氣體 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了NO2,③中需要用堿液吸收尾氣
B 底端灼熱的碳棒 濃硝酸 ②中出現紅棕色氣體 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C 銅棒 Fe2(SO4)3 溶液 ②中溶液黃色變淺 Cu與Fe2(SO4)3發生置換反應
D 鐵棒 濃硫酸 無明顯現象 常溫下,鐵與濃硫酸不反應
6.(2023·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一期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含有氧原子的數目為2NA
B.1 mol Na2O2與足量CO2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C.16.25 g FeCl3固體加入沸水中充分反應形成Fe(OH)3膠體粒子數為0.1NA
D.3.36 L CO和N2混合氣體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15NA
7.(2024·北京質檢)25 ℃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1的溶液中:Na+、K+、Mn、S
B.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Cl-
C.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Mg2+、Cu2+、S、N
D.0.1 mol·L-1 FeCl3溶液中:Fe2+、N、SCN-、S
8.配制500 mL 0.1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實驗操作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中需用的儀器有托盤天平、250 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等
B.上述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來水、蒸餾水洗滌,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使配得的NaCl溶液濃度偏低
9.某煉金廠的廢水因連降暴雨而溢出,導致河水被嚴重污染,煉金廢水中所含的CN-有劇毒,其性質與鹵素離子相似,還原性介于I-與Br-之間,且HCN為弱酸。已知氧化性:Cl2>Br2>I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NaCN是一種強電解質
B.CN-可被Cl2氧化成(CN)2
C.(CN)2能將Br-氧化
D.CN-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CN
10.下列選項中敘述甲與敘述乙都正確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  )
選項 敘述甲 敘述乙
A NaHCO3的熱穩定性差 加熱除去NaHCO3中的雜質Na2CO3
B Cl2具有漂白性 用有色布條檢驗HCl氣體中含有的雜質Cl2
C Cl2的氧化性比I2強 向含I-的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變成藍色
D Fe的金屬活動性大于Cu Fe與濃硝酸反應比Cu與濃硝酸反應快
11.(2023·山東濱州高一期末)建立“宏觀—微觀—符號”三者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下列有關符號表征正確的是 (  )
A.稀硫酸能導電:H2SO4H++HS
B.用銅和稀硝酸反應制取NO:Cu+4H++2NCu2++2NO↑+2H2O
C.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CO2:C+2H+CO2↑+H2O
D.用催化轉化器消除汽車尾氣中CO和NO的污染:2CO+2NO2CO2+N2
12.F2和Xe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氧化性極強且極易與水反應的XeF2、XeF4和XeF6三種化合物。其中XeF4與水可發生如下反應: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上述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B.XeF4按以上方式與水反應,每生成3 mol O2,轉移12 mol電子
C.XeF2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將重新生成Xe和F2
D.XeF2、XeF4和XeF6在空氣中都能長期存放
13.一定量的SO2與NaOH溶液反應,所得產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3∶5,則參加反應的SO2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
A.1∶2 B.3∶5
C.8∶11 D.9∶4
14.如圖是某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其中A為正鹽,X是一種強堿,通常條件下Z是無色液體,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大16,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A做肥料時不適合與草木灰混合施用
B.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B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E的反應可用于檢驗D
15.我國首艘使用了鈦合金材料的國產航母已成功下水,鈦(Ti)常溫下與酸、堿均不反應,但高溫下能被空氣氧化,由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O和TiO2)提取金屬鈦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步驟Ⅰ中碳做還原劑
B.步驟Ⅱ中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C.步驟Ⅲ中需在氬氣環境中進行,防止金屬被空氣氧化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屬鈦中的少量鎂
16.以硫酸工業的SO2尾氣、氨水、石灰石、焦炭等為原料,可以得到有重要應用價值的CaS、(NH4)2SO3等物質,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2SO2+O22CaSO4+2CO2
B.生產中反應Ⅰ中需鼓入足量的空氣以保證SO2充分氧化生成CaSO4;向反應Ⅱ溶液中加入適量還原性的物質,其目的是防止(NH4)2SO3被氧化
C.將反應Ⅱ后的溶液加熱到有較多固體析出,再用余熱將液體蒸干,可得(NH4)2SO3·H2O
D.反應Ⅲ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2分)
17.(11分)(2023·濱州高一期末)從“價—類”二維圖的角度認識化學物質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銅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下,根據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轉化②中銅元素被    (填“氧化”或“還原”)。
(2)轉化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轉化⑥的離子方程式為            。
(3)轉化⑤生成的Cu(OH)2沉淀中混有Cu2(OH)2SO4,寫出生成Cu2(OH)2SO4的離子方程式:       ,用離子反應的實質解釋生成Cu2(OH)2SO4的原因:            (表述中須指明微粒名稱或符號)。
(4)電子工業中,人們常用FeCl3溶液腐蝕覆蓋在絕緣板上的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請設計從腐蝕廢液中回收金屬Cu的處理方案,用流程圖表示:    。(流程圖示例:……)
18.(11分)(2023·德州高一期末)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消毒防護和環境保護,其中化學物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1)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高效消毒劑。NaClO2的一種生產工藝如圖所示。
①“反應”工序中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②“吸收”工序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制得135.75 g NaClO2理論上需要消耗標況下SO2     L。
(2)某氨氮廢水(N、NH3·H2O)的生物法處理流程如圖所示:
①過程Ⅰ主要操作為加NaOH溶液調節pH至9,充分反應后,升溫至30 ℃,然后通入空氣。以上操作能降低廢水中氨氮含量的原因為      (用離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②過程Ⅱ在硝化細菌作用下實現N→N→N的轉化,稱為硝化過程。在堿性條件下實現上述硝化過程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過程Ⅲ在反硝化菌存在下,向廢水中加入有機碳源CH3OH,與N共同作用轉化為CO2、N2而排放。理論上過程Ⅱ消耗的O2和過程Ⅲ消耗的CH3OH物質的量之比為      。
19.(16分)如圖所示(B中冷卻裝置未畫出),將氯氣和空氣(不參與反應)以體積比約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鈉中制備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備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極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Cl2O的沸點為3.8 ℃,42 ℃以上分解為Cl2和O2。
(1)①實驗中控制氯氣與空氣體積比的方法是       。
②為使反應充分進行,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有       。
③裝置D的作用是    。
(2)①裝置B中產生Cl2O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B無冷卻裝置,則進入C中的Cl2O會大量減少。其原因是    。
(3)裝置C中采用棕色圓底燒瓶是因為       。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質還原成Cl-。測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實驗方案為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    ,再加入足量的    ,過濾,洗滌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電子天平稱量沉淀質量(可選用的試劑: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
20.(14分)(1)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
①化學方程式是       。
②干燥氨氣不可選用的試劑是    (填字母)。
a.濃硫酸 b.堿石灰 c.NaOH固體
(2)工業上用氨氣制備NO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工業制硝酸時尾氣中含有NO、NO2,可用以下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結合化學方程式說明用水吸收NO2的缺陷:    。
②NaOH溶液吸收法。發生的反應有2NaOH+NO+NO22NaNO2+H2O,NaOH+NO2____________+NaNO2+H2O(填化學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
③用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尾氣,關系如圖所示(α表示尾氣里NO2占NO、NO2總量的百分比)。
ⅰ.根據上圖得知    (填字母)。
a.NaOH溶液濃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b.NO2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ⅱ.當α小于50%時,加入H2O2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原因是       。
答案精析
1.D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屬于置換反應,故A正確;“古人以劑鋼為刃”,“劑鋼”是鐵的合金,故B正確;碳酸鈣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故C正確;“紫煙”是水產生的霧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不是固體顆粒,故D錯誤。]
2.D [活性氧顆粒有強氧化性,具有漂白性,A正確;醋酸可以和碳酸鈣反應,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垢,B正確。]
3.A [A項,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和鹽酸,具有腐蝕性,能將橡膠塞腐蝕,錯誤;B項,腐蝕性藥品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正確;C項,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正確;D項,根據c=可知硫酸的濃度是 mol·L-1=18.4 mol·L-1,正確。]
4.D [NaOH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CO2,生成Na2CO3,易變質,①錯誤;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因碳酸的酸性強于次氯酸,可發生如下反應: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易變質,②錯誤;Fe2+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3+,③錯誤;碳酸鈉溶液能吸收CO2生成NaHCO3,④錯誤;Na2SO3易被氧氣氧化為Na2SO4,⑤錯誤。]
5.B [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無色的一氧化氮氣體,A項錯誤;灼熱的碳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氣體,B項正確;Cu與Fe3+發生反應:Cu+2Fe3+===Cu2++2Fe2+,C項錯誤;常溫下,鐵遇濃硫酸發生鈍化,D項錯誤。]
6.A [1 mol Na2O2與足量CO2充分反應生成0.5 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為NA,選項B錯誤;16.25 g FeCl3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在沸水中充分反應生成0.1 mol Fe(OH)3,而氫氧化鐵膠體粒子是由許多氫氧化鐵聚集而成的,故氫氧化鐵膠體粒子數遠小于0.1NA,選項C錯誤;未說明氣體狀態,不能用22.4 L·mol-1計算氣體的物質的量,選項D錯誤。]
7.B [pH=1的溶液顯酸性,S不能大量存在,且Mn與S發生氧化還原反應,A錯誤;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Cl-之間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B正確;使酚酞變紅的溶液顯堿性,Mg2+、Cu2+均不能大量存在,C錯誤;0.1 mol·L-1 FeCl3溶液中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8.D [A錯,配制500 mL 0.10 mol·L-1 NaCl溶液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B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C錯,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由于后面還需要加入蒸餾水定容,所以不必干燥;D對,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所加蒸餾水偏多,溶液的體積偏大,則溶液的濃度偏低。]
9.C [CN-的性質與鹵素離子相似,鹵素離子的鈉鹽均為強電解質,所以NaCN是一種強電解質,A正確;CN-的還原性介于I-與Br-之間,所以能被氯氣氧化生成(CN)2,B正確;(CN)2的氧化性弱于單質Br2的氧化性,所以(CN)2不能將Br-氧化,C錯誤;HCN為弱酸,則根據較強酸制備較弱酸的原理可知,CN-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CN,D正確。]
10.C [Cl2本身無漂白性,Cl2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B項錯誤;Fe在濃硝酸中發生鈍化,D項錯誤。]
11.D [硫酸是強電解質,稀硫酸能導電:H2SO4===2H++S,故A錯誤;用銅和稀硝酸反應制取NO:3Cu+8H++2N===3Cu2++2NO↑+4H2O,故B錯誤;碳酸鈣難溶于水,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CO2:CaCO3+2H+===CO2↑+H2O+Ca2+,故C錯誤;用催化轉化器消除汽車尾氣中CO和NO的污染,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氣:2CO+2NO2CO2+N2,故D正確。]
12.A [A項,在反應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中,生成氙氣的4 mol XeF4中Xe元素化合價降低,做氧化劑,生成XeO3的2 mol XeF4化合價升高,做還原劑,生成氧氣的6 mol水做還原劑,所以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2+6)=1∶2,正確;B項,每生成3 mol O2轉移電子16 mol,錯誤;C項,由2F2+2H2O===4HF+O2知,XeF2與水反應不可能生成F2,錯誤;D項,由題意知XeF4等與H2O在常溫下可以發生反應,所以XeF2、XeF4、XeF6在空氣中不能長期存放,錯誤。]
13.C [一定量的SO2和NaOH溶液反應,所得產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說明SO2和NaOH均無剩余,n(Na2SO3)∶n(NaHSO3)=3∶5,則根據原子守恒可知,參加反應的n(SO2)∶n(NaOH)=(3+5)∶(3×2+5)=8∶11。]
14.B [由A和強堿(X)反應生成相應的氫化物可知,A為銨鹽,強堿與銨鹽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NH3,所以B為NH3;NH3與氧氣反應生成氮氣和水,C為N2;氮氣可被氧氣氧化為NO,所以D為NO;NO可被氧氣氧化為NO2,E為NO2;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F為HNO3;G為硝酸鹽;Y為O2,Z為H2O。銨態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故A項正確;NH3的密度小于空氣,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項錯誤;C為N2,N2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用排空氣法收集不能得到純凈的氣體,而N2不溶于水,所以一般用排水法收集,故C項正確;NO與O2反應生成NO2,氣體顏色由無色變為紅棕色,可用于檢驗NO,故D項正確。]
15.B [FeO和碳反應生成鐵和碳的氧化物,步驟Ⅰ中碳的化合價升高,碳做還原劑,故A正確;步驟Ⅱ中碳單質參加反應被氧化,氯氣被還原成四氯化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錯誤;鎂是活潑的金屬,鈦在高溫下能被空氣氧化,所以步驟Ⅲ需在氬氣環境中進行,防止金屬被空氣氧化,故C正確;鈦常溫下與酸、堿均不反應,鎂與稀硫酸反應,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屬鈦中的少量鎂,故D正確。]
16.C [B項,反應Ⅱ生成的(NH4)2SO3具有還原性,容易被氧化,正確;C項,加熱蒸發結晶得不到(NH4)2SO3·H2O,錯誤;D項,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為CaSO4+4C===CaS+4CO↑,氧化劑(CaSO4)與還原劑(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正確。]
17.(1)還原 (2)Cu+2H2SO4(濃)CuSO4+SO2↑+2H2O Cu2O+2H+===Cu+Cu2++H2O (3)2Cu2++S+2OH-===Cu2(OH)2SO4↓ Cu2(OH)2SO4的溶解性較小,以沉淀的形式產生,引起溶液中Cu2+、OH-、S的濃度均降低
(4)
解析 (1)轉化②是CuO→Cu2O,銅元素化合價降低,銅元素被還原。
(2)轉化④是濃硫酸和銅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SO2↑+2H2O;轉化⑥是氧化亞銅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銅和單質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O+2H+===Cu+Cu2++H2O。
(3)由于Cu2(OH)2SO4的溶解性較小,以沉淀的形式產生,引起溶液中Cu2+、OH-、S的濃度均降低,從而可以生成Cu2(OH)2SO4。
(4)要從腐蝕廢液中回收金屬Cu,需要加入金屬鐵置換出銅,由于鐵一定是過量的,過濾得到的濾渣還需要用稀鹽酸溶解,所以流程圖可表示為。
18.(1)① +5 ②2ClO2+H2O2+2OH-===2Cl+O2↑+2H2O 16.8
(2)①發生反應:N+OH-NH3↑+H2O,升溫、通入空氣有利于NH3的逸出?、贜+2O2+2OH-N+3H2O ?、?2∶5
解析 (1)①NaClO3中Na為+1價,O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Cl為+5價。
②“吸收”工序中,在濃NaOH溶液的環境下,ClO2與H2O2反應生成NaClO2,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H2O2中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和質量守恒可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離子方程式為2ClO2+H2O2+2OH-===2Cl+O2↑+2H2O;135.75 g NaClO2的物質的量為=1.5 mol,反應工序中,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可得對應關系SO2~2ClO2,結合2ClO2~2NaClO2可得SO2~2NaClO2,因此SO2的物質的量為×1.5 mol=0.75 mol,標況下的體積為0.75 mol×22.4 L·mol-1=16.8 L。
(2)①加入NaOH時,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和水:N+OH-NH3↑+H2O,升溫、通入空氣有利于氨氣的逸出。
②銨根離子在堿性條件下被氧氣氧化為硝酸根離子,依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2O2+2OH-N+3H2O。
③過程Ⅱ中,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可得關系式:N~2O2~N,過程Ⅲ中,CH3OH與N反應生成CO2、N2和水,CH3OH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O2中C為+4價,硝酸中氮元素化合價為+5價,氮氣中氮元素化合價為0價,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可得關系式:6N~5CH3OH,結合兩個關系式可得6N~12O2~6N~5CH3OH,因此O2與CH3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5。
19.(1)①通過觀察A中產生氣泡的速率調節流速 ② 攪拌、使用多孔球泡 ③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染空氣
(2)①2Cl2+Na2CO3===Cl2O+2NaCl+CO2?、?溫度升高,Cl2O會分解 (3)HClO見光易分解 (4)H2O2溶液 AgNO3溶液
解析 (2)②由題給信息可知,如果溫度升高,Cl2O會分解,故進入C中的Cl2O會大量減少。
(3)用水吸收Cl2O制備次氯酸溶液,HClO見光易分解,故裝置C中采用棕色圓底燒瓶。
(4)如果加入氯化亞鐵溶液,會引入氯離子,因此應用雙氧水做還原劑。
20.(1)①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 a (2)4NH3+5O24NO+6H2O
(3)① 3NO2+H2O===2HNO3+NO,一部分NO2轉化為NO,吸收不完全 ②NaNO3?、邰?b?、?具有氧化性的H2O2會將NO氧化成NO2,NO2的含量增大,從而使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增大
解析 (1)①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氨氣是堿性氣體,不能用酸性干燥劑(濃硫酸等)干燥。
(3)②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NO2發生歧化反應,NO2中+4價的N部分化合價降低為NaNO2中+3價的N,則還應有部分N化合價升高,轉化為+5價的N,因此化學方程式中的另一個產物為NaNO3。③ⅰ.根據圖乙可知,隨著NaOH溶液濃度的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先增大后減少,故a錯誤;當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NO2的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故b正確。(共67張PPT)
模塊綜合試卷
1.(2023·湘潭高一期末)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
B.“古人以劑鋼為刃”,“劑鋼”是鐵的合金
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是指石灰石的分解反應
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煙”是彌漫在空氣中的
PM2.5固體顆粒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屬于置換反應,故A正確;
“古人以劑鋼為刃”,“劑鋼”是鐵的合金,故B正確;
碳酸鈣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故C正確;
“紫煙”是水產生的霧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不是固體顆粒,故D錯誤。
2.(2023·鄭州高一期末)五育并舉,勞動先行。下列勞動涉及的化學知識表述不正確的是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用含有活性氧顆粒的漂白劑浸泡變黃的衣服 活性氧顆粒具有強氧化性,可做漂白劑
B 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食醋可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
C 用復合膨松劑制作饅頭 利用碳酸鹽類產生CO2使饅頭松軟
D 用75%酒精進行消毒 酒精的強氧化性能滅活病毒和細菌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活性氧顆粒有強氧化性,具有漂白性,A正確;
醋酸可以和碳酸鈣反應,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垢,B正確。
20
3.閱讀下列物品標簽,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項 A B C D
物品 標簽
分析 該試劑應裝在橡膠塞的細口瓶中 該藥品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 該物質受熱易分解 該藥品物質的量濃度為18.4 mol·L-1

A項,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和鹽酸,具有腐蝕性,能將橡膠塞腐蝕,錯誤;
B項,腐蝕性藥品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正確;
C項,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正確;
D項,根據c= mol·L-1=18.4 mol·
L-1,正確。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下列物質在空氣中不易變質的是
①NaOH溶液?、谄追邸、跢eCl2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Na2SO3溶液
A.①④ B.②⑤
C.②③ D.全易變質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aOH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CO2,生成Na2CO3,易變質,①錯誤;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因碳酸的酸性強于次氯酸,可發生如下反應: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
易變質,②錯誤;
Fe2+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3+,③錯誤;
碳酸鈉溶液能吸收CO2生成NaHCO3,④錯誤;
Na2SO3易被氧氣氧化為Na2SO4,⑤錯誤。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現象與對應的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項 ① ② 實驗現象 結論
A 銅棒 稀硝酸 ②中出現紅棕色氣體 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了NO2,③中需要用堿液吸收尾氣
B 底端灼熱的碳棒 濃硝酸 ②中出現紅棕色氣體 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C 銅棒 Fe2(SO4)3 溶液 ②中溶液黃色變淺 Cu與Fe2(SO4)3發生置換
反應
D 鐵棒 濃硫酸 無明顯現象 常溫下,鐵與濃硫酸不反應

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無色的一氧化氮氣體,A項錯誤;
灼熱的碳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氣體,B項正確;
Cu與Fe3+發生反應:Cu+2Fe3+===Cu2++2Fe2+,C項錯誤;
常溫下,鐵遇濃硫酸發生鈍化,D項錯誤。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2023·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一期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含有氧原子的數目為2NA
B.1 mol Na2O2與足量CO2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C.16.25 g FeCl3固體加入沸水中充分反應形成Fe(OH)3膠體粒子數為0.1NA
D.3.36 L CO和N2混合氣體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15NA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mol Na2O2與足量CO2充分反應生成0.5 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為NA,選項B錯誤;
16.25 g FeCl3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在沸水中充分反應生成0.1 mol Fe(OH)3,而氫氧化鐵膠體粒子是由許多氫氧化鐵聚集而成的,故氫氧化鐵膠體粒子數遠小于0.1NA,選項C錯誤;
未說明氣體狀態,不能用22.4 L·mol-1計算氣體的物質的量,選項D錯誤。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2024·北京質檢)25 ℃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S
B.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Cl-
C.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Mg2+、Cu2+、S、N
D.0.1 mol·L-1 FeCl3溶液中:Fe2+、N、SCN-、S

pH=1的溶液顯酸性,S不能大量存在,且Mn與S發生氧化還原反應,A錯誤;
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Cl-之間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B正確;
使酚酞變紅的溶液顯堿性,Mg2+、Cu2+均不能大量存在,C錯誤;
0.1 mol·L-1 FeCl3溶液中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配制500 mL 0.1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實驗操作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需用的儀器有托盤天平、
250 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
膠頭滴管等
B.上述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
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來水、蒸餾水洗滌,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使配得的NaCl溶液濃度偏低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錯,配制500 mL 0.10 mol·L-1 NaCl溶液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
B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
C錯,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由于后面還需要加入蒸餾水定容,所以不必干燥;
D對,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所加蒸餾水偏多,溶液的體積偏大,則溶液的濃度偏低。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某煉金廠的廢水因連降暴雨而溢出,導致河水被嚴重污染,煉金廢水中所含的CN-有劇毒,其性質與鹵素離子相似,還原性介于I-與Br-之間,且HCN為弱酸。已知氧化性:Cl2>Br2>I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CN是一種強電解質
B.CN-可被Cl2氧化成(CN)2
C.(CN)2能將Br-氧化
D.CN-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CN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N-的性質與鹵素離子相似,鹵素離子的鈉鹽均為強電解質,所以NaCN是一種強電解質,A正確;
CN-的還原性介于I-與Br-之間,所以能被氯氣氧化生成(CN)2,B正確;
(CN)2的氧化性弱于單質Br2的氧化性,所以(CN)2不能將Br-氧化,C錯誤;
HCN為弱酸,則根據較強酸制備較弱酸的原理可知,CN-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CN,D正確。
10.下列選項中敘述甲與敘述乙都正確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項 敘述甲 敘述乙
A NaHCO3的熱穩定性差 加熱除去NaHCO3中的雜質Na2CO3
B Cl2具有漂白性 用有色布條檢驗HCl氣體中含有的雜
質Cl2
C Cl2的氧化性比I2強 向含I-的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變成藍色
D Fe的金屬活動性大于Cu Fe與濃硝酸反應比Cu與濃硝酸反應快

選擇題
Cl2本身無漂白性,Cl2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B項錯誤;Fe在濃硝酸中發生鈍化,D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2023·山東濱州高一期末)建立“宏觀—微觀—符號”三者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下列有關符號表征正確的是
A.稀硫酸能導電:H2SO4===H++HS
B.用銅和稀硝酸反應制取NO:Cu+4H++2N===Cu2++2NO↑+2H2O
C.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CO2:C+2H+===CO2↑+H2O
D.用催化轉化器消除汽車尾氣中CO和NO的污染:2CO+2NO
2CO2+N2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硫酸是強電解質,稀硫酸能導電:H2SO4===2H++S,故A錯誤;
用銅和稀硝酸反應制取NO:3Cu+8H++2N===3Cu2++2NO↑+4H2O,故B錯誤;
碳酸鈣難溶于水,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CO2:CaCO3+2H+===
CO2↑+H2O+Ca2+,故C錯誤;
用催化轉化器消除汽車尾氣中CO和NO的污染,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氣:2CO+2NO 2CO2+N2,故D正確。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F2和Xe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氧化性極強且極易與水反應的XeF2、XeF4和XeF6三種化合物。其中XeF4與水可發生如下反應:6XeF4+12H2O===
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上述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B.XeF4按以上方式與水反應,每生成3 mol O2,轉移12 mol電子
C.XeF2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將重新生成Xe和F2
D.XeF2、XeF4和XeF6在空氣中都能長期存放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項,在反應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中,生成氙氣的4 mol XeF4中Xe元素化合價降低,做氧化劑,生成XeO3的2 mol XeF4化合價升高,做還原劑,生成氧氣的6 mol水做還原劑,所以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2+6)=1∶2,正確;
B項,每生成3 mol O2轉移電子16 mol,錯誤;
C項,由2F2+2H2O===4HF+O2知,XeF2與水反應不可能生成F2,錯誤;
D項,由題意知XeF4等與H2O在常溫下可以發生反應,所以XeF2、XeF4、XeF6在空氣中不能長期存放,錯誤。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一定量的SO2與NaOH溶液反應,所得產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3∶5,則參加反應的SO2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2 B.3∶5
C.8∶11 D.9∶4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定量的SO2和NaOH溶液反應,所得產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說明SO2和NaOH均無剩余,n(Na2SO3)∶n(NaHSO3)=3∶5,則根據原子守恒可知,參加反應的n(SO2)∶n(NaOH)=(3+5)∶(3×2+5)=8∶11。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如圖是某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其中A為正鹽,X是一種強堿,通常條件下Z是無色液體,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大16,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做肥料時不適合與草木灰混合施用
B.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B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E的反應可用于檢驗D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A和強堿(X)反應生成相應的氫化物可知,A為銨鹽,強堿與銨鹽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NH3,所以B為NH3;NH3與氧氣反應生成氮氣和水,C為N2;氮氣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可被氧氣氧化為NO,所以D為NO;NO可被氧氣氧化為NO2,E為NO2;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F為HNO3;G為硝酸鹽;Y為O2,Z為H2O。銨態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故A項正確;
NH3的密度小于空氣,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項錯誤;
C為N2,N2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用排空氣法收集不能得到純凈的氣體,而N2不溶于水,所以一般用排水法收集,故C項正確;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O與O2反應生成NO2,氣體顏色由無色變為紅棕色,可用于檢驗NO,故D項正確。
15.我國首艘使用了鈦合金材料的國產航母已成功下水,鈦(Ti)常溫下與酸、堿均不反應,但高溫下能被空氣氧化,由鈦鐵礦(主要成分是FeO和TiO2)提取金屬鈦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Ⅰ中碳做還原劑
B.步驟Ⅱ中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C.步驟Ⅲ中需在氬氣環境中進行,
防止金屬被空氣氧化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屬鈦中的少量鎂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FeO和碳反應生成鐵和碳的氧化物,步驟Ⅰ中碳的化合價升高,碳做還原劑,故A正確;
步驟Ⅱ中碳單質參加反應被氧化,氯氣被還原成四氯化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錯誤;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鎂是活潑的金屬,鈦在高溫下能被空氣氧化,所以步驟Ⅲ需在氬氣環境中進行,防止金屬被空氣氧化,故C正確;
鈦常溫下與酸、堿均不反應,鎂與稀硫酸反應,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屬鈦中的少量鎂,故D正確。
20
16.以硫酸工業的SO2尾氣、氨水、石灰石、焦炭等為原料,可以得到有重要應用價值的CaS、(NH4)2SO3等物質,流程如右: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2SO2+O2
===2CaSO4+2CO2
B.生產中反應Ⅰ中需鼓入足量的空氣以保證
SO2充分氧化生成CaSO4;向反應Ⅱ溶液中加入適量還原性的物質,其目的是防止
(NH4)2SO3被氧化
C.將反應Ⅱ后的溶液加熱到有較多固體析出,再用余熱將液體蒸干,可得(NH4)2SO3·H2O
D.反應Ⅲ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項,反應Ⅱ生成的(NH4)2SO3具有還原性,容易被氧化,正確;
C項,加熱蒸發結晶得不到(NH4)2SO3·H2O,錯誤;
D項,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為CaSO4+4C===CaS+4CO↑,氧化劑(CaSO4)與還原劑(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正確。
選擇題
17.(2023·濱州高一期末)從“價—類”二維圖的角度認識化學物質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銅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下,根據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轉化②中銅元素被________
(填“氧化”或“還原”)。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還原
轉化②是CuO→Cu2O,銅元素化合價降低,銅元素被還原。
(2)轉化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轉化⑥的離子方程式為              。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u+2H2SO4(濃) CuSO4+SO2↑+2H2O
Cu2O+2H+===Cu+Cu2++H2O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轉化④是濃硫酸和銅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
CuSO4+SO2↑+2H2O;轉化⑥是氧化亞銅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銅和單質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O+
2H+===Cu+Cu2++H2O。
(3)轉化⑤生成的Cu(OH)2沉淀中混有Cu2(OH)2SO4,寫出生成Cu2(OH)2SO4
的離子方程式:                ,用離子反應的實質解釋生成Cu2(OH)2SO4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述中須指明微粒名稱或符號)。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Cu2++S+2OH-===Cu2(OH)2SO4↓
Cu2(OH)2SO4的溶解性較小,以沉淀的形式產生,引起溶液中Cu2+、OH-、S的濃度均降低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于Cu2(OH)2SO4的溶解性較小,以沉淀的形式產生,引起溶液中Cu2+、OH-、S的濃度均降低,從而可以生成Cu2(OH)2SO4。
(4)電子工業中,人們常用FeCl3溶液腐蝕覆蓋在絕緣板上的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請設計從腐蝕廢液中回收金屬Cu的處理方案,用流程圖表示:
                    。(流程圖示例:
……)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要從腐蝕廢液中回收金屬Cu,需要加入金屬鐵置換出銅,由于鐵一定是過量的,過濾得到的濾渣還需要用稀鹽酸溶解,所以流程圖可表示為 。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2023·德州高一期末)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消毒防護和環境保護,其中化學物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1)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高效消毒劑。NaClO2的一種生產工藝如圖所示。
①“反應”工序中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   。
+5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aClO3中Na為+1價,O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Cl為+5價。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吸收”工序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制得135.75 g NaClO2理論上需要消耗標況下SO2   L。
2ClO2+H2O2+2OH-===2Cl+
O2↑+2H2O
16.8
非選擇題
“吸收”工序中,在濃NaOH溶液的環境下,ClO2與H2O2反應生成NaClO2,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H2O2中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和質量守恒可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O2+H2O2+2NaOH
===2NaClO2+O2↑+2H2O,離子方程式為2ClO2+H2O2+2OH-===2Cl
+O2↑+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非選擇題
135.75 g NaClO2的物質的量為=1.5 mol,反應工序中,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可得對應關系SO2~2ClO2,結合2ClO2~2NaClO2可得SO2~2NaClO2,因此SO2的物質的量為×1.5 mol=0.75 mol,標況下的體積為0.75 mol×22.4 L·mol-1=16.8 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某氨氮廢水(N、NH3·H2O)的生物法處理流程如圖所示:
①過程Ⅰ主要操作為加NaOH溶液調節pH至9,充分反應后,升溫至30 ℃,然后通入空氣。以上操作能降低廢水中氨氮含量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
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發生反應:
N+OH- NH3↑+H2O,升溫、通入空氣有利于NH3的逸出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加入NaOH時,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和水:N+OH- NH3↑+H2O,升溫、通入空氣有利于氨氣的逸出。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過程Ⅱ在硝化細菌作用下實現N→N→N的轉化,稱為硝化過程。在堿性條件下實現上述硝化過程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H- N+3H2O
N+2O2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銨根離子在堿性條件下被氧氣氧化為硝酸根離子,依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2O2+2OH-
N+3H2O。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③過程Ⅲ在反硝化菌存在下,向廢水中加入有機碳源CH3OH,與N共同作用轉化為CO2、N2而排放。理論上過程Ⅱ消耗的O2和過程Ⅲ消耗的CH3OH物質的量之比為    。
12∶5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過程Ⅱ中,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可得關系式:N~2O2~N,過程Ⅲ中,CH3OH與N反應生成CO2、N2和水,CH3OH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O2中C為+4價,硝酸中氮元素化合價為+5價,氮氣中氮元素化合價為0價,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可得關系式:6N~5CH3OH,結合兩個關系式可得6N~12O2~6N~5CH3OH,因此O2與CH3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5。
19.如圖所示(B中冷卻裝置未畫出),將氯氣和空氣(不參與反應)以體積比約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鈉中制備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備次氯酸溶液。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已知:Cl2O極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HClO;Cl2O的沸點為3.8 ℃,42 ℃
以上分解為Cl2和O2。
(1)①實驗中控制氯氣與空氣體積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為使反應充分進行,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有          。
通過觀察A中產生氣泡的
速率調節流速
攪拌、使用多孔球泡
③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吸收未反應的氯氣,
防止污染空氣
(2)①裝置B中產生Cl2O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B無冷卻裝置,則進入C中的Cl2O會大量減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Cl2+Na2CO3===Cl2O+2NaCl+CO2
Cl2O會分解
溫度升高,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題給信息可知,如果溫度升高,Cl2O會分解,故進入C中的Cl2O會大量減少。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裝置C中采用棕色圓底燒瓶是因為         。
HClO見光易分解
用水吸收Cl2O制備次氯酸溶液,HClO見光易分解,故裝置C中采用棕色圓底燒瓶。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質還原成Cl-。測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實驗方案為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     ,再加入足量的      ,過濾,洗滌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電子天平稱量沉淀質量(可選用的試劑: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
H2O2溶液
AgNO3溶液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如果加入氯化亞鐵溶液,會引入氯離子,因此應用雙氧水做還原劑。
20.(1)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
①化學方程式是                     。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0
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②干燥氨氣不可選用的試劑是  (填字母)。
a.濃硫酸 b.堿石灰 c.NaOH固體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
20
氨氣是堿性氣體,不能用酸性干燥劑(濃硫酸等)干燥。
(2)工業上用氨氣制備NO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工業制硝酸時尾氣中含有NO、NO2,可用以下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結合化學方程式說明用水吸收NO2的缺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吸收法。發生的反應有2NaOH+NO+NO2===2NaNO2+H2O,NaOH+NO2―→_________+NaNO2+H2O(填化學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NH3+5O2 4NO+6H2O
20
3NO2+H2O===
2HNO3+NO,一部分NO2轉化為NO,吸收不完全
NaNO3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NO2發生歧化反應,NO2中+4價的N部分化合價降低為NaNO2中+3價的N,則還應有部分N化合價升高,轉化為+5價的N,因此化學方程式中的另一個產物為NaNO3。
③用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尾氣,關系如圖所示(α表示尾氣里NO2占NO、NO2總量的百分比)。
ⅰ.根據右圖得知  (填字母)。
a.NaOH溶液濃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
率越大
b.NO2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b
20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據圖可知,隨著NaOH溶液濃度的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先增大后減少,故a錯誤;當氫氧化鈉濃度一定時,NO2的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故b正確。
ⅱ.當α小于50%時,加入H2O2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具有氧化性的H2O2會將NO氧化成NO2,NO2的含量增大,從而使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增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嘉善县| 资兴市| 余干县| 含山县| 南安市| 江门市| 砚山县| 库尔勒市| 林州市| 云安县| 郑州市| 金湖县| 育儿| 贵定县| 济阳县| 武川县| 喜德县| 杨浦区| 简阳市| 金湖县| 龙州县| 基隆市| 梨树县| 九龙坡区| 清河县| 连江县| 三门峡市| 泸西县| 石屏县| 洱源县| 玛曲县| 麻江县| 柳江县| 界首市| 阿拉尔市| 沙坪坝区| 奉新县| 乐山市| 库尔勒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