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2《燕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體會描寫燕子活潑可愛的句子,感受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感。語言運用:簡單描述“看到”的畫面,體會燕子活潑可愛的特點。思維能力: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過目。審美創造: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難點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與活潑可愛的習性,感受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領悟作者借描寫燕子抒發的對春天、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并學習如何在創作中融入情感。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看畫面,了解燕子 1.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燕子》。(板書課題) 2.識“燕”字。(出示) (1)“燕”,象形字?!把唷弊值男∽中紊鷦拥乜坍嬃艘恢谎嘧拥男蜗螅厦媸羌庾?,中間的圓形是身子,左右各有一對翅膀,下面像尾巴?!把唷弊盅葑兊浇裉欤蠹夷苷页鲅嘧拥淖彀?、身子、翅膀和尾巴嗎?是的,“北”表示翅膀,四點底表示尾巴。 (2)燕子的習性:燕子是一種候鳥,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通常在春季從溫暖的地方飛往北方繁殖,然后在秋季返回南方過冬。 3.“拼湊”燕子。 (1)出示燕子拼圖,學生說各部分名稱。 烏黑的羽毛 輕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2)學生上臺拼湊成一只燕子。 ①理解“湊成”。 ②朗讀句子。(出示) 一身烏黑的羽毛,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4.思考寫法。 (1)提出問題。 課文的第1自然段通過羽毛、翅膀、尾巴來寫燕子的外形,那燕子的頭、肚子、爪子呢?這樣寫是不是不夠完整? (2)對比還原。 出示修改的句子,與課文第1自然段交流比較。 一身烏黑的羽毛,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圓圓的頭,白白的肚子,小小的爪子,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3)討論交流。 (4)引導思考。 作者寫燕子抓住了主要特征———羽毛、翅膀、尾巴等,描寫生動形象。而燕子的其他部位和其他鳥類區別不大,不需要都寫出來。我們寫作的時候,要像作者一樣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來寫。 (5)熟讀成誦。 ①讓我們邊看燕子圖片邊朗讀,也來當活潑的小燕子吧。 ②嘗試背誦。 (6)體會情感。 交流:讀著讀著,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燕子的可愛,以及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二、配畫面,整體感知 1.取名配圖。 (1)習得取名方法。 ①了解了燕子的外形,你能給這個畫面取一個名字嗎? ②交流討論。 ③小結方法:抓住關鍵詞給畫面取名———燕子外形圖。 (2)運用取名方法。 ①自由朗讀課文。 ②思考:文中還寫了燕子的哪些畫面,用以上方法給畫面取名字。 ③分享交流:春光燕子圖、燕子飛行圖、燕子休息圖。 2.整體感知。 結合畫面,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制詞卡,表達畫面 1.出示生詞。 第一組:烏黑活潑伶俐翼尖 第二組:橫掠偶爾沾水飛倦閑散第三組:春光 輕風 吹拂 灑落 趕集 聚攏 形成 蕩漾 纖細 木桿 (1)認讀生詞。 讀準多音字“散、桿”。 (2)詞語分類。 第一組是描繪燕子外形的詞語,第二組是描寫燕子動作的詞語第三組是與春天景色有關的詞語。 (3)書寫詞語。 ①書寫指導。 活、潑: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潑”右邊是“發”。 趕集:注意“集”上面是“焦”字,有四橫。 聚攏:注意“聚”的筆順。 ②寫詞語“活潑、趕集、聚攏”。 2.畫面配詞。 出示四個畫面:燕子外形圖、春光燕子圖、燕子飛行圖、燕子休息圖。嘗試將以上生詞分別給四個畫面配詞。 3.朗讀并想象畫面。 學習春光燕子圖。結合課文的語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語言表達的優美。 (1)聽朗讀,圈景物。 春天里都有哪些景物,請用紅筆圈出來。(播放第2自然段錄音) 作者描寫了春天的風、雨、柳、花、草、葉、小燕子等等。 (2)看景物,談畫面。 ①這些景物又是什么樣子呢? 風是輕輕的,微微地吹拂著;雨是細細的,像毛發一樣,由天上灑落著;柳是柔的,千條萬條,花是紅的、白的、黃的,五顏六色;草是青的,葉是綠的,所有的這些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 ②理解詞語。 聚攏:聚集。(近義詞替代法) 趕集:(出示趕集的熱鬧圖片。聯系生活法。) 在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時期,人們來往不多,所以買東西很不方便。因此就固定一個日子、一個地方,在這一天,大家就會拿著家里的東西到固定的地點去賣,有需要的人家就會早早來到集市,怕好東西都被人挑走了。所以那天人們都是開開心心、風風火火地去趕集。 (3)抓畫面,練朗讀。 ①讓我們帶著這份爛漫、這份熱鬧,聽著音樂,邊想象邊朗讀吧。 ②嘗試背誦。 四、總結方法 1.同學們,剛剛我們通過抓住描寫景物的關鍵詞,展開豐富的想象,根據自己的理解分享了畫面,結合自己的感受邊朗讀邊想象畫面。(板書:抓關鍵一想畫面一練朗讀) 2.下節課,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燕子飛行圖和燕子休息圖。 作業設計: 1.必做: (1)邊想象畫面邊朗讀課文。 (2)背誦第1~2自然段。 2.選做:根據課文介紹,畫一畫燕子。 第二課時 一、借畫面,回顧舊知 1.回顧畫面。 回顧課文描繪的四個畫面(出示畫面):燕子外形圖、春光燕子圖、燕子飛行圖、燕子休息圖。 2.回顧課文。 借助畫面,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3.導入新知。 上節課,我們感知了課文的大意,學習了生詞,還重點欣賞了作者筆下的燕子外形圖、春光燕子圖,學習了“抓關鍵一想畫面一練朗讀”這種品味優美詞句的方法。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燕子飛行圖、燕子休息圖,繼續細細品味語言的優美。 二、品畫面,習得方法 1.燕子飛行圖。 (1)自由朗讀第2~4自然段,思考:這是一只( )的小燕子。 (2)認讀詞語。 千條萬條的柔柳 爛漫無比的春天 伶俐可愛的小燕子 輕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曠亮無比的天空 波光粼粼的湖面 光彩奪目的圖畫 (3)小組探討。 ①這是一只(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哪些關鍵詞可以看出來? ②匯報展示,引導發現關鍵詞。 (樣子)剪刀似的尾巴 (動作)斜飛 橫掠 沾 (叫聲)嘰的一聲 (4)交流。 ①理解詞語。 “橫掠”可否換為“橫飛”或“橫穿”?對比朗讀發現:“橫掠”指燕子低飛過湖面,身體即將要貼到水面,畫面感更加強烈。 “沾”指接觸到。“沾”字準確生動地描繪出燕子的翼尖接觸到水面的畫面。 ②想象畫面。 從這些關鍵詞,你想到燕子是怎樣飛的?做做動作??吹絼幼髅艚荨⒘胬蓯鄣难嘧樱阆胝f什么? (5)朗讀第2~4自然段,邊想象畫面邊做動作。 (6)背誦第3自然段。 2.燕子休息圖。 過渡:通過剛剛的學習,我們在“爛漫無比的春天”中,看見了一只“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它有著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斜飛在“曠亮無比的天空中”,橫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幅“光彩奪目的圖畫”。 (1)發現規律。 規律:①詞語的搭配結構:( )的( )。 ②前面是個四字的形容詞。 作用:用上描寫事物特點的四字詞語,春天、小燕子、翅膀、天空等事物的畫面感就更強了。 (2)尋找發現。 ①默讀第5自然段,在燕子休息畫面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詞語?找出來。 ②分享詞語。 纖細的電線 嫩藍的天空 有趣的圖畫 ③理解詞語——幾痕細線。 聯系生活,談談平時見到小鳥在電線上的場景。 圖文結合,感受電線若有若無的朦朧美。 想象畫面:燕子在電線上可能會做什么?休息的動作姿態是怎樣的?④讀出畫面。 同桌互讀詞語;配樂朗讀第5自然段。 三、寫畫面,遷移方法 1.仿說詞語。 你還能像這樣,抓住事物的特點,說幾個富有畫面感的詞語嗎? (挺拔高大的楊樹、清澈見底的溪水、潔白如雪的兔子、長長尖尖的耳朵、又圓又紅的眼睛 ) 2.仿寫動物。 出示兔子圖片,抓住事物的特點,仿照第1自然段,用優美的語言介紹兔子。 四、拓展畫面,升華主題 1.拓展畫面。 出示《海燕》原文朗誦視頻,了解原著。 2.拓展作者。 (1)出示作者資料,了解課文創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愛國情懷。 鄭振鐸(1898.12.19-1958.10.17),字西諦,出生于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中國現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文學史家。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國巴黎。途中見到海燕,引發綿綿鄉思,他擷取了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寫成這篇文章。 新中國成立后,鄭振鐸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局長,并將他生平所藏近700件漢、魏、隋、唐、兩宋的陶俑等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家,入藏故宮博物院。1958年10月17日,他奉命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因飛機爆炸壯烈殉職。他去世后,近十萬冊珍貴藏書全部捐獻給國家,并在北京圖書館設專藏。 (2)談談你對“燕子”新的理解。 作業設計: 1.摘抄課文富有新鮮感的詞語。 2.小練筆:抓住事物特點,仿照課文用優美的語言寫一種事物。 板書設計燕子外形:按順序描寫 用詞生動春光:生機勃勃(擬人修辭)飛行:動作細節 展現靈活休息:用比喻 畫面優美熱愛春天與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