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 六 單元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人文環境是指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圍繞在人們周圍并對人們的生活、思想、行為等產生影響的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總和,它與自然環境相對應,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人口文明經濟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地理分區看圖,說出亞洲的地理分區地理位置和特征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劃分依據分區和各區的國家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古老文明看圖識古文明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起源與時間:發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主要位于現今伊拉克境內。約在公元前 4000 年,蘇美爾人就在此地區建立了眾多城邦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古巴比倫文明人文環境古老文明看圖識古文明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古埃及文明起源與時間:發源于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一般認為從公元前 3100 年左右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開始,到公元前 30 年羅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為止。雖然埃及在地理上屬于非洲,但在文化和歷史等方面與亞洲文明有著密切的交流與聯系。古老文明看圖識古文明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古印度文明起源與時間:發源于印度河流域,涵蓋了現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地區。大約在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前 1500 年,印度河流域出現了哈拉帕文明,是古印度文明的早期代表。古老文明看圖識古文明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華夏文明起源與時間:發源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從距今約 5000 年前的炎黃時代開始,歷經多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延續至今。人文環境歷史上,亞洲孕育了眾多的古老文明,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現代,亞洲各種文明堅持平等對話、交流互鑒、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現代文明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人口數量結合圖文,認識亞洲人口概況人文環境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閱讀第11、12頁文本、圖6-1-13、圖6-1-14,自主完成下列各題:1.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哪些?2.亞洲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自主學習】亞洲 46.8億→人口總數多分布不均位置與范圍人口分布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北亞【小組共學】試從氣候、地形、河流的角度分析東亞、南亞、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原因。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人口稠密區人口稀疏區西亞【自主學習】試從氣候、地形、河流的角度分析東亞、南亞、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原因。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平原面積廣,還有眾多河口三角洲。地形氣候河流河流眾多,水源充足。【小組共學】人口多會對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有利影響提供大量勞動力,廣闊的消費市場不利影響就業、教育、醫療壓力大,對資源環境造成破壞經濟差異讀表回答以下問題:60倍人多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也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多少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較高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低,其原因是什么?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哪一個?日本日本→發達國家中國、印度→發展中國家也門→經濟落后存在差異 各有特色人文環境位置與范圍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同一地區的國家有利于發揮位置鄰近的優勢,加強產業合作,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你能說說東亞經濟是如何崛起的嗎?地理位置優越,海運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動產業升級他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后首次到美國訪問,有記者問他聲音的速度是多少,愛因斯坦拒絕回答,他說,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書中查到答案。接著,他說了那句特別有名的話:“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于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要怎么學習?【歸納總結】【方法總結】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在哪里(where)有什么(what)什么用(how)查找地理位置和范圍分析自然環境探討人類活動(人文環境)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河湖、植被、土壤、資源前提條件文化、社會經濟(人口、城市、工農業、交通、宗教、民族、服飾建筑……)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赤道、20°W與160°E)觀察周圍大洲與大洋,用相對位置來描述。主要是緯度位置,觀察是否有特殊的緯線穿過,例如赤道,南北回歸線等,一般用溫度帶來描述。描述區域地理位置的方法描述區域地形特征的方法地形特征地形地形以 為主地勢地勢 高 低看海拔,描述地形類型比海拔,描述地勢起伏狀況描述區域氣候特征的方法1.數氣候類型氣候復雜多樣單一,熱帶or溫帶or寒帶種類多種類少2.觀察氣候圖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3.分析氣候圖典型的氣候,從類型、分布、特點概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