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三章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1題,每小題8分,共88分。
基礎對點練
題組一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
1.如圖為在班級拔河對抗賽中小明同學所在班級的比賽現場,對此時小明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右腳受到的地面支持力沿著小腿斜向上
右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
右手受到的繩子摩擦力方向沿著繩子向前
右手受到繩子的支持力沿著繩子
2.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直行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題組二 物體的受力分析
3.如圖所示,一物體沿豎直墻壁下落(忽略空氣阻力),這時它的受力情況為 (  )
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受到重力和彈力
只受重力
4.足球運動員將足球踢向空中,在描述足球離開腳后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G為重力,F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為空氣阻力) (  )
A B C D
5.如圖所示,物體A分別與水平面、豎直墻面以及物體B緊密接觸,所有接觸面均光滑,A、B均靜止,則 (  )
物體A受三個力作用
物體A受四個彈力作用
物體B受三個彈力作用
B受兩個力的作用
6.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分別乘坐兩種電動扶梯(均與扶梯保持相對靜止),此時兩電梯均勻速向上運轉,則 (  )
甲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甲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乙受到兩個力的作用
乙受到的摩擦力沿扶梯向上
7.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該木塊受到的作用力的個數為 (  )
2個 3個 4個 5個
綜合提升練
8.(多選)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與斜面體P連接,P與斜放的固定擋板MQ接觸且處于靜止狀態,則斜面體P受到的外力個數可能是 (  )
2個 3個 4個 5個
9.如圖所示,兩個物體A、B的質量均為1 kg,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3,g取10 N/kg,同時用F=1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B上,則地面對物體B及B對物體A的摩擦力分別為 (  )
6 N、3 N 1 N、1 N 0、1 N 0、2 N
10.如圖,把手掌壓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紙上,使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若只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手的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此時白紙仍和手一起向前移動,桌子未動,下列關于摩擦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  )
白紙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手掌在運動,說明手掌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
增大壓力時手會感覺到阻力增大,說明手與白紙間的摩擦力增大
增大壓力時桌子所受地面的摩擦力變大
11.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緊豎直墻保持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大小相等
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
若減小F,則物體A一定會下滑
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要使得兩物體均靜止就必須增大推力F
培優加強練
12.(12分)重量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4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運動。求:
(1)(3分)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大小;
(2)(3分)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大小;
(3)(3分)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4)(3分)如果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
1.C [支持力方向垂直兩物體的接觸面,為垂直地面向上,A錯誤;繩子對小明有向前的作用力,故小明相對地面的運動趨勢向前,地面對其靜摩擦力方向向后,B錯誤;繩子相對于小明的右手有向前運動的趨勢,故小明的右手相對繩子的運動趨勢向后,繩子對小明右手的摩擦力沿繩子向前,C正確;右手對繩子的摩擦力沿著繩子向后,右手對繩子的壓力垂直繩子,D錯誤。]
2.A [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推行時,前、后輪都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A錯誤,B正確;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騎行時,前輪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輪是主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C、D正確。]
3.D
4.B [足球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腳對球的作用力已經不存在,所以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空氣阻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確,A、C、D錯誤。]
5.D [A、B兩物體沒有相互擠壓,它們之間無彈力,A所受的彈力只有地面的支持力,B所受的彈力也只有地面的支持力,物體A、B均只受兩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
6.D [甲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相對扶梯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僅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兩個力作用,故A、B錯誤;乙有沿扶梯向下運動的趨勢,受到沿扶梯向上的摩擦力,除此之外乙還受到重力和扶梯的支持力,共三個力作用,故C錯誤,D正確。]
7.C [由題意可知,
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天花板對木塊的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則木塊一定受垂直天花板向下的彈力,木塊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木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與推力共4個力,故C正確。]
8.AC [若彈簧彈力F=G,對P受力分析,其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故P可能受2個力的作用;若FG,P會受到擋板MQ的彈力N和摩擦力f,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故P可能受4個力的作用。綜上所述,P可能的受力個數是2個或4個,A、C正確。]
9.C [以A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由于f靜max>μmg=3 N>F=1 N,所以A靜止,B對A的摩擦力與作用在A上的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為1 N;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零,故C正確。]
10.D [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兩者之間無相對運動,說明手掌和白紙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白紙與桌面之間產生了相對滑動,兩者間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A、B錯誤;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由Ff=μF壓可知白紙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增大,但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說明手與白紙間的靜摩擦力大小不變,C錯誤;桌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白紙對桌面的摩擦力,則其變大,D正確。]
11.A [物體A靜止時,墻對物體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平衡,即f=mg,A正確;物體A受到靜摩擦力,而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無關(最大靜摩擦力除外),B錯誤;當F減小時,最大靜摩擦力減小,但物體不一定會下滑,C錯誤;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若兩物體的重力之和小于墻對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則不需要增大推力F,D錯誤。]
12.(1)45 N (2)40 N (3)0.2 (4)15 N
解析 (1)由題意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45 N。
(2)用40 N的水平推力,可以使木箱做勻速運動,則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40 N。
(3)因f=μN=μG,故μ===0.2。
(4)當推靜止木箱的力為15 N時,由于推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木箱仍保持靜止,故此時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15 N。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三種性質的力。2.學會對物體進行初步受力分析。
提升1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
三種力 產生條件 大小 方向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 G=mg 豎直向下
彈力 相互接觸、發生彈性形變 ①對有明顯形變且遵循胡克定律的彈簧、橡皮筋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計算 ②對于難以觀察的微小形變,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運用物體的平衡條件求解 沿繩收縮的方向或垂直于接觸面
摩擦力 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發生相對運動 ①靜摩擦力:由平衡條件進行計算 ②滑動摩擦力: f=μN 與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例1 如圖所示,重力為G的木棒,可繞光滑軸O自由轉動,現將木棒擱在表面水平且粗糙的小車上,小車原來靜止。用水平力F拉動小車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則下列關于木棒受到的小車的摩擦力、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彈力方向沿木棒斜向左上方
B.彈力方向垂直木棒斜向右上方
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木棒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
聽課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1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豎直墻壁和物塊連接,物塊位于水平面上。A、B是物塊能保持靜止的位置中離墻壁最近和最遠的點,A、B兩點離墻壁的距離分別是x1、x2,物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靜max,則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
A. B.
C. D.
提升2 物體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質點、結點),也可以是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
2.隔離分析:將研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
3.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依據各力的方向,畫出各力的示意圖。
4.當題中出現多個物體時,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運用。
例2 畫出圖中物體A所受力的示意圖,并寫出力的名稱和施力物體:(1)物體A靜止,接觸面光滑;(2)A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3)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4)接觸面光滑,A靜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力分析時要注意
(1)只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所施加的力;
(2)只分析性質力,不分析效果力;
(3)每分析一個力,都應找出施力物體。    
例3 (多選)(2024·四川巴中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小物塊與斜面體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關于兩物體受力的個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
B.小物塊可能受兩個力作用
C.斜面體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D.斜面體可能受五個力作用
聽課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2 如圖,兩物體A和B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繩連接,它們都處于靜止狀態,對于物體A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摩擦力作用
B.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和摩擦力作用
C.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作用
D.以上都不對
隨堂對點自測
1.(三種性質力的比較)(多選)如圖所示,兩楔形物塊A、B兩部分靠在一起,物塊A、B之間的接觸面光滑,物塊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塊A上端用繩子拴在天花板上,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A、B兩物塊均保持靜止,則(  )
A.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
B.地面受的壓力大于物塊B的重力
C.物塊B與地面間不存在摩擦力
D.物塊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2.(物體的受力分析)我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高鐵列車(如圖甲所示)在行駛過程中非常平穩,放在桌上的水杯幾乎感覺不到晃動。圖乙為高鐵車廂示意圖,A、B兩物塊相互接觸地放在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兩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塊A的質量比物塊B的質量大,車廂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A、B相對于桌面始終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A受到2個力的作用
B.物塊B受到3個力的作用
C.物塊A受到桌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
D.物塊B受到物塊A對它向右的彈力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
提升1
例1 C [由題意可知,木棒受到的彈力方向垂直于小車表面豎直向上,故A、B錯誤;由題意可知,木棒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
訓練1 C [設彈簧原長為L,由胡克定律,當物塊離墻壁最近時有k(L-x1)=f靜max,當物塊離墻壁最遠時有k(x2-L)=f靜max,聯立解得k=,選項C正確。]
提升2
例2 見解析
解析 分別畫出物體A的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
(1)中物體A受重力G、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墻壁對A向左的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推A的物體、地面、墻壁;(2)中物體A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斜面、斜面;(3)中物體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4)中物體A受重力G、拉力T、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繩子、墻壁。
例3 AC [小物塊靜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A正確,B錯誤;以小物塊和斜面體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斜面體與水平面之間沒有摩擦力,則斜面體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小物塊對它的壓力和摩擦力四個力作用,C正確,D錯誤。]
訓練2 B [對A受力分析可知,A一定受重力、繩子的拉力。如果地面是光滑的,A會向左運動,說明A有向左的運動趨勢,所以A受到地面對它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所以B正確。]
隨堂對點自測
1.AC [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對物塊A分析知,物塊A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二力平衡,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物塊A、B接觸面光滑,物塊A、B間沒有摩擦力,物塊B對A沒有支持力,否則三個力不可能平衡,A正確;對物塊B分析知,物塊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的壓力等于物塊B的重力,地面對物塊B沒有摩擦力,B、D錯誤,C正確。]
2.A [列車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A、B均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物塊A、B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沒有外力,故水平方向均不受摩擦力,同時物塊A、B間也沒有彈力作用,故A正確,B、C、D錯誤。](共36張PPT)
專題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進一步理解三種性質的力。2.學會對物體進行初步受力分析。
學習目標
目 錄
CONTENTS
提升
01
課后鞏固訓練
03
隨堂對點自測
02
提升
1
提升2 物體的受力分析
提升1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
提升1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
三種力 產生條件 大小 方向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 G=mg 豎直向下
彈力 相互接觸、發生彈性形變 ①對有明顯形變且遵循胡克定律的彈簧、橡皮筋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計算②對于難以觀察的微小形變,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運用物體的平衡條件求解 沿繩收縮的方向或垂直于接觸面
例1 如圖所示,重力為G的木棒,可繞光滑軸O自由轉動,現將木棒擱在表面水平且粗糙的小車上,小車原來靜止。用水平力F拉動小車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則下列關于木棒受到的小車的摩擦力、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彈力方向沿木棒斜向左上方 B.彈力方向垂直木棒斜向右上方
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木棒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
解析 由題意可知,木棒受到的彈力方向垂直于小車表面豎直向上,故A、B錯誤;由題意可知,木棒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
C
訓練1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豎直墻壁和物塊連接,物塊位于水平面上。A、B是物塊能保持靜止的位置中離墻壁最近和最遠的點,A、B兩點離墻壁的距離分別是x1、x2,物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靜max,則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
C
提升2 物體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質點、結點),也可以是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
2.隔離分析:將研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
3.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依據各力的方向,畫出各力的示意圖。
4.當題中出現多個物體時,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運用。
例2 畫出圖中物體A所受力的示意圖,并寫出力的名稱和施力物體:(1)物體A靜止,接觸面光滑;(2)A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3)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4)接觸面光滑,A靜止。
解析 分別畫出物體A的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
(1)中物體A受重力G、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墻壁對A向左的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推A的物體、地面、墻壁;(2)中物體A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斜面、斜面;(3)中物體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4)中物體A受重力G、拉力T、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繩子、墻壁。
答案 見解析
受力分析時要注意:(1)只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所施加的力;
(2)只分析性質力,不分析效果力;
(3)每分析一個力,都應找出施力物體。    
例3 (多選)(2024·四川巴中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小物塊與斜面體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關于兩物體受力的個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
A.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 B.小物塊可能受兩個力作用
C.斜面體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D.斜面體可能受五個力作用
解析 小物塊靜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A正確,B錯誤;以小物塊和斜面體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斜面體與水平面之間沒有摩擦力,則斜面體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小物塊對它的壓力和摩擦力四個力作用,C正確,D錯誤。
B
訓練2 如圖,兩物體A和B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繩連接,它們都處于靜止狀態,對于物體A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摩擦力作用
B.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和摩擦力作用
C.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作用
D.以上都不對
解析 對A受力分析可知,A一定受重力、繩子的拉力。如果地面是光滑的,A會向左運動,說明A有向左的運動趨勢,所以A受到地面對它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所以B正確。
隨堂對點自測
2
AC
1.(三種性質力的比較)(多選)如圖所示,兩楔形物塊A、B兩部分靠在一起,物塊A、B之間的接觸面光滑,物塊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塊A上端用繩子拴在天花板上,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A、B兩物塊均保持靜止,則(  )
A.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
B.地面受的壓力大于物塊B的重力
C.物塊B與地面間不存在摩擦力
D.物塊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解析 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對物塊A分析知,物塊A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二力平衡,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物塊A、B接觸面光滑,物塊A、B間沒有摩擦力,物塊B對A沒有支持力,否則三個力不可能平衡,A正確;對物塊B分析知,物塊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的壓力等于物塊B的重力,地面對物塊B沒有摩擦力,B、D錯誤,C正確。
A
2.(物體的受力分析)我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高鐵列車(如圖甲所示)在行駛過程中非常平穩,放在桌上的水杯幾乎感覺不到晃動。圖乙為高鐵車廂示意圖,A、B兩物塊相互接觸地放在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兩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塊A的質量比物塊B的質量大,車廂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A、B相對于桌面始終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A受到2個力的作用
B.物塊B受到3個力的作用
C.物塊A受到桌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
D.物塊B受到物塊A對它向右的彈力
解析 列車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A、B均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物塊A、B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沒有外力,故水平方向均不受摩擦力,同時物塊A、B間也沒有彈力作用,故A正確,B、C、D錯誤。
課后鞏固訓練
3
C
題組一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
1.如圖為在班級拔河對抗賽中小明同學所在班級的比賽現場,對此時小明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基礎對點練
A.右腳受到的地面支持力沿著小腿斜向上
B.右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
C.右手受到的繩子摩擦力方向沿著繩子向前
D.右手受到繩子的支持力沿著繩子
解析 支持力方向垂直兩物體的接觸面,為垂直地面向上,A錯誤;繩子對小明有向前的作用力,故小明相對地面的運動趨勢向前,地面對其靜摩擦力方向向后,B錯誤;繩子相對于小明的右手有向前運動的趨勢,故小明的右手相對繩子的運動趨勢向后,繩子對小明右手的摩擦力沿繩子向前,C正確;右手對繩子的摩擦力沿著繩子向后,右手對繩子的壓力垂直繩子,D錯誤。
A
2.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直行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B.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C.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D.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解析 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推行時,前、后輪都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A錯誤,B正確;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騎行時,前輪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輪是主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C、D正確。
D
題組二 物體的受力分析
3.如圖所示,一物體沿豎直墻壁下落(忽略空氣阻力),這時它的受力情況為(  )
A.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和彈力 D.只受重力
B
4.足球運動員將足球踢向空中,在描述足球離開腳后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G為重力,F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為空氣阻力)(  )
解析 足球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腳對球的作用力已經不存在,所以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空氣阻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確,A、C、D錯誤。
D
5.如圖所示,物體A分別與水平面、豎直墻面以及物體B緊密接觸,所有接觸面均光滑,A、B均靜止,則(  )
A.物體A受三個力作用 B.物體A受四個彈力作用
C.物體B受三個彈力作用 D.B受兩個力的作用
解析 A、B兩物體沒有相互擠壓,它們之間無彈力,A所受的彈力只有地面的支持力,B所受的彈力也只有地面的支持力,物體A、B均只受兩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
D
6.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分別乘坐兩種電動扶梯(均與扶梯保持相對靜止),此時兩電梯均勻速向上運轉,則(  )
A.甲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甲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乙受到兩個力的作用
D.乙受到的摩擦力沿扶梯向上
解析 甲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相對扶梯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僅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兩個力作用,故A、B錯誤;乙有沿扶梯向下運動的趨勢,受到沿扶梯向上的摩擦力,除此之外乙還受到重力和扶梯的支持力,共三個力作用,故C錯誤,D正確。
C
7.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該木塊受到的作用力的個數為(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解析 由題意可知,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天花板對木塊的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則木塊一定受垂直天花板向下的彈力,木塊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木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與推力共4個力,故C正確。
AC
8.(多選)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與斜面體P連接,P與斜放的固定擋板MQ接觸且處于靜止狀態,則斜面體P受到的外力個數可能是(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綜合提升練
解析 若彈簧彈力F=G,對P受力分析,其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故P可能受2個力的作用;若FG,P會受到擋板MQ的彈力N和摩擦力f,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故P可能受4個力的作用。綜上所述,P可能的受力個數是2個或4個,A、C正確。
C
9.如圖所示,兩個物體A、B的質量均為1 kg,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3,g取10 N/kg,同時用F=1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B上,則地面對物體B及B對物體A的摩擦力分別為(  )
A.6 N、3 N B.1 N、1 N
C.0、1 N D.0、2 N
解析 以A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由于f靜max>μmg=3 N>F=1 N,所以A靜止,B對A的摩擦力與作用在A上的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為1 N;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零,故C正確。
D
10.如圖,把手掌壓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紙上,使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若只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手的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此時白紙仍和手一起向前移動,桌子未動,下列關于摩擦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白紙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B.手掌在運動,說明手掌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
C.增大壓力時手會感覺到阻力增大,說明手與白紙間的摩擦力增大
D.增大壓力時桌子所受地面的摩擦力變大
解析 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兩者之間無相對運動,說明手掌和白紙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白紙與桌面之間產生了相對滑動,兩者間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A、B錯誤;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由Ff=μF壓可知白紙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增大,但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說明手與白紙間的靜摩擦力大小不變,C錯誤;桌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白紙對桌面的摩擦力,則其變大,D正確。
A
11.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緊豎直墻保持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大小相等
B.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
C.若減小F,則物體A一定會下滑
D.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要使得兩物體均靜止就必須增大推力F
解析 物體A靜止時,墻對物體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平衡,即f=mg,A正確;物體A受到靜摩擦力,而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無關(最大靜摩擦力除外),B錯誤;當F減小時,最大靜摩擦力減小,但物體不一定會下滑,C錯誤;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若兩物體的重力之和小于墻對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則不需要增大推力F,D錯誤。
培優加強練
12.重量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4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運動。求:
(1)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大小;
(2)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大小;
(3)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4)如果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 (1)45 N (2)40 N (3)0.2 (4)15 N
解析 (1)由題意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45 N。
(2)用40 N的水平推力,可以使木箱做勻速運動,則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40 N。
(4)當推靜止木箱的力為15 N時,由于推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木箱仍保持靜止,故此時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15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邵阳县| 明水县| 益阳市| 德阳市| 万山特区| 雷波县| 比如县| 仙居县| 酒泉市| 宁南县| 哈密市| 曲水县| 龙陵县| 留坝县| 福泉市| 揭阳市| 金溪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娱乐| 赤壁市| 宜都市| 拉萨市| 合肥市| 大化| 洪泽县| 永年县| 安阳市| 宾阳县| 达尔| 尚义县| 洪泽县| 高密市| 张家界市| 枣强县| 手游| 蒲江县| 郯城县| 施秉县| 建瓯市|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