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分值:100分)選擇題1~11題,每小題8分,共88分。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1.如圖為在班級拔河對抗賽中小明同學所在班級的比賽現場,對此時小明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右腳受到的地面支持力沿著小腿斜向上右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右手受到的繩子摩擦力方向沿著繩子向前右手受到繩子的支持力沿著繩子2.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直行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題組二 物體的受力分析3.如圖所示,一物體沿豎直墻壁下落(忽略空氣阻力),這時它的受力情況為 ( )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彈力受到重力和摩擦力受到重力和彈力只受重力4.足球運動員將足球踢向空中,在描述足球離開腳后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G為重力,F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為空氣阻力) ( )A B C D5.如圖所示,物體A分別與水平面、豎直墻面以及物體B緊密接觸,所有接觸面均光滑,A、B均靜止,則 ( )物體A受三個力作用物體A受四個彈力作用物體B受三個彈力作用B受兩個力的作用6.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分別乘坐兩種電動扶梯(均與扶梯保持相對靜止),此時兩電梯均勻速向上運轉,則 ( )甲受到三個力的作用甲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乙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乙受到的摩擦力沿扶梯向上7.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該木塊受到的作用力的個數為 ( )2個 3個 4個 5個綜合提升練8.(多選)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與斜面體P連接,P與斜放的固定擋板MQ接觸且處于靜止狀態,則斜面體P受到的外力個數可能是 ( )2個 3個 4個 5個9.如圖所示,兩個物體A、B的質量均為1 kg,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3,g取10 N/kg,同時用F=1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B上,則地面對物體B及B對物體A的摩擦力分別為 ( )6 N、3 N 1 N、1 N 0、1 N 0、2 N10.如圖,把手掌壓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紙上,使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若只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手的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此時白紙仍和手一起向前移動,桌子未動,下列關于摩擦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 )白紙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手掌在運動,說明手掌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增大壓力時手會感覺到阻力增大,說明手與白紙間的摩擦力增大增大壓力時桌子所受地面的摩擦力變大11.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緊豎直墻保持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大小相等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若減小F,則物體A一定會下滑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要使得兩物體均靜止就必須增大推力F培優加強練12.(12分)重量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4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運動。求:(1)(3分)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大小;(2)(3分)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大小;(3)(3分)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4)(3分)如果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1.C [支持力方向垂直兩物體的接觸面,為垂直地面向上,A錯誤;繩子對小明有向前的作用力,故小明相對地面的運動趨勢向前,地面對其靜摩擦力方向向后,B錯誤;繩子相對于小明的右手有向前運動的趨勢,故小明的右手相對繩子的運動趨勢向后,繩子對小明右手的摩擦力沿繩子向前,C正確;右手對繩子的摩擦力沿著繩子向后,右手對繩子的壓力垂直繩子,D錯誤。]2.A [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推行時,前、后輪都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A錯誤,B正確;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騎行時,前輪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輪是主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C、D正確。]3.D4.B [足球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腳對球的作用力已經不存在,所以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空氣阻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確,A、C、D錯誤。]5.D [A、B兩物體沒有相互擠壓,它們之間無彈力,A所受的彈力只有地面的支持力,B所受的彈力也只有地面的支持力,物體A、B均只受兩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6.D [甲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相對扶梯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僅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兩個力作用,故A、B錯誤;乙有沿扶梯向下運動的趨勢,受到沿扶梯向上的摩擦力,除此之外乙還受到重力和扶梯的支持力,共三個力作用,故C錯誤,D正確。]7.C [由題意可知,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天花板對木塊的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則木塊一定受垂直天花板向下的彈力,木塊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木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與推力共4個力,故C正確。]8.AC [若彈簧彈力F=G,對P受力分析,其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故P可能受2個力的作用;若FG,P會受到擋板MQ的彈力N和摩擦力f,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故P可能受4個力的作用。綜上所述,P可能的受力個數是2個或4個,A、C正確。]9.C [以A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由于f靜max>μmg=3 N>F=1 N,所以A靜止,B對A的摩擦力與作用在A上的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為1 N;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零,故C正確。]10.D [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兩者之間無相對運動,說明手掌和白紙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白紙與桌面之間產生了相對滑動,兩者間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A、B錯誤;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由Ff=μF壓可知白紙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增大,但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說明手與白紙間的靜摩擦力大小不變,C錯誤;桌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白紙對桌面的摩擦力,則其變大,D正確。]11.A [物體A靜止時,墻對物體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平衡,即f=mg,A正確;物體A受到靜摩擦力,而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無關(最大靜摩擦力除外),B錯誤;當F減小時,最大靜摩擦力減小,但物體不一定會下滑,C錯誤;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若兩物體的重力之和小于墻對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則不需要增大推力F,D錯誤。]12.(1)45 N (2)40 N (3)0.2 (4)15 N解析 (1)由題意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45 N。(2)用40 N的水平推力,可以使木箱做勻速運動,則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40 N。(3)因f=μN=μG,故μ===0.2。(4)當推靜止木箱的力為15 N時,由于推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木箱仍保持靜止,故此時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15 N。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三種性質的力。2.學會對物體進行初步受力分析。提升1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三種力 產生條件 大小 方向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 G=mg 豎直向下彈力 相互接觸、發生彈性形變 ①對有明顯形變且遵循胡克定律的彈簧、橡皮筋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計算 ②對于難以觀察的微小形變,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運用物體的平衡條件求解 沿繩收縮的方向或垂直于接觸面摩擦力 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發生相對運動 ①靜摩擦力:由平衡條件進行計算 ②滑動摩擦力: f=μN 與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例1 如圖所示,重力為G的木棒,可繞光滑軸O自由轉動,現將木棒擱在表面水平且粗糙的小車上,小車原來靜止。用水平力F拉動小車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則下列關于木棒受到的小車的摩擦力、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力方向沿木棒斜向左上方B.彈力方向垂直木棒斜向右上方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木棒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聽課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訓練1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豎直墻壁和物塊連接,物塊位于水平面上。A、B是物塊能保持靜止的位置中離墻壁最近和最遠的點,A、B兩點離墻壁的距離分別是x1、x2,物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靜max,則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A. B.C. D.提升2 物體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質點、結點),也可以是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2.隔離分析:將研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3.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依據各力的方向,畫出各力的示意圖。4.當題中出現多個物體時,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運用。例2 畫出圖中物體A所受力的示意圖,并寫出力的名稱和施力物體:(1)物體A靜止,接觸面光滑;(2)A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3)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4)接觸面光滑,A靜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力分析時要注意(1)只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所施加的力;(2)只分析性質力,不分析效果力;(3)每分析一個力,都應找出施力物體。 例3 (多選)(2024·四川巴中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小物塊與斜面體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關于兩物體受力的個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B.小物塊可能受兩個力作用C.斜面體一定受四個力作用D.斜面體可能受五個力作用聽課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訓練2 如圖,兩物體A和B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繩連接,它們都處于靜止狀態,對于物體A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摩擦力作用B.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和摩擦力作用C.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作用D.以上都不對隨堂對點自測1.(三種性質力的比較)(多選)如圖所示,兩楔形物塊A、B兩部分靠在一起,物塊A、B之間的接觸面光滑,物塊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塊A上端用繩子拴在天花板上,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A、B兩物塊均保持靜止,則( )A.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B.地面受的壓力大于物塊B的重力C.物塊B與地面間不存在摩擦力D.物塊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2.(物體的受力分析)我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高鐵列車(如圖甲所示)在行駛過程中非常平穩,放在桌上的水杯幾乎感覺不到晃動。圖乙為高鐵車廂示意圖,A、B兩物塊相互接觸地放在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兩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塊A的質量比物塊B的質量大,車廂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A、B相對于桌面始終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A受到2個力的作用B.物塊B受到3個力的作用C.物塊A受到桌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D.物塊B受到物塊A對它向右的彈力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提升1例1 C [由題意可知,木棒受到的彈力方向垂直于小車表面豎直向上,故A、B錯誤;由題意可知,木棒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訓練1 C [設彈簧原長為L,由胡克定律,當物塊離墻壁最近時有k(L-x1)=f靜max,當物塊離墻壁最遠時有k(x2-L)=f靜max,聯立解得k=,選項C正確。]提升2例2 見解析解析 分別畫出物體A的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1)中物體A受重力G、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墻壁對A向左的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推A的物體、地面、墻壁;(2)中物體A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斜面、斜面;(3)中物體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4)中物體A受重力G、拉力T、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繩子、墻壁。例3 AC [小物塊靜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A正確,B錯誤;以小物塊和斜面體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斜面體與水平面之間沒有摩擦力,則斜面體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小物塊對它的壓力和摩擦力四個力作用,C正確,D錯誤。]訓練2 B [對A受力分析可知,A一定受重力、繩子的拉力。如果地面是光滑的,A會向左運動,說明A有向左的運動趨勢,所以A受到地面對它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所以B正確。]隨堂對點自測1.AC [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對物塊A分析知,物塊A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二力平衡,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物塊A、B接觸面光滑,物塊A、B間沒有摩擦力,物塊B對A沒有支持力,否則三個力不可能平衡,A正確;對物塊B分析知,物塊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的壓力等于物塊B的重力,地面對物塊B沒有摩擦力,B、D錯誤,C正確。]2.A [列車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A、B均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物塊A、B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沒有外力,故水平方向均不受摩擦力,同時物塊A、B間也沒有彈力作用,故A正確,B、C、D錯誤。](共36張PPT)專題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第三章 相互作用1.進一步理解三種性質的力。2.學會對物體進行初步受力分析。學習目標目 錄CONTENTS提升01課后鞏固訓練03隨堂對點自測02提升1提升2 物體的受力分析提升1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提升1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三種力 產生條件 大小 方向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 G=mg 豎直向下彈力 相互接觸、發生彈性形變 ①對有明顯形變且遵循胡克定律的彈簧、橡皮筋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計算②對于難以觀察的微小形變,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運用物體的平衡條件求解 沿繩收縮的方向或垂直于接觸面例1 如圖所示,重力為G的木棒,可繞光滑軸O自由轉動,現將木棒擱在表面水平且粗糙的小車上,小車原來靜止。用水平力F拉動小車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則下列關于木棒受到的小車的摩擦力、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力方向沿木棒斜向左上方 B.彈力方向垂直木棒斜向右上方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木棒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解析 由題意可知,木棒受到的彈力方向垂直于小車表面豎直向上,故A、B錯誤;由題意可知,木棒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C訓練1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豎直墻壁和物塊連接,物塊位于水平面上。A、B是物塊能保持靜止的位置中離墻壁最近和最遠的點,A、B兩點離墻壁的距離分別是x1、x2,物塊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靜max,則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C提升2 物體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質點、結點),也可以是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2.隔離分析:將研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3.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依據各力的方向,畫出各力的示意圖。4.當題中出現多個物體時,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運用。例2 畫出圖中物體A所受力的示意圖,并寫出力的名稱和施力物體:(1)物體A靜止,接觸面光滑;(2)A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3)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4)接觸面光滑,A靜止。解析 分別畫出物體A的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1)中物體A受重力G、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墻壁對A向左的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推A的物體、地面、墻壁;(2)中物體A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斜面、斜面;(3)中物體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動摩擦力f,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4)中物體A受重力G、拉力T、彈力N,施力物體分別是地球、繩子、墻壁。答案 見解析受力分析時要注意:(1)只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所施加的力;(2)只分析性質力,不分析效果力;(3)每分析一個力,都應找出施力物體。 例3 (多選)(2024·四川巴中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小物塊與斜面體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關于兩物體受力的個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A.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 B.小物塊可能受兩個力作用C.斜面體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D.斜面體可能受五個力作用解析 小物塊靜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小物塊一定受三個力作用,A正確,B錯誤;以小物塊和斜面體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斜面體與水平面之間沒有摩擦力,則斜面體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小物塊對它的壓力和摩擦力四個力作用,C正確,D錯誤。B訓練2 如圖,兩物體A和B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繩連接,它們都處于靜止狀態,對于物體A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摩擦力作用B.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和摩擦力作用C.僅受重力、繩子拉力、水平面給它的彈力作用D.以上都不對解析 對A受力分析可知,A一定受重力、繩子的拉力。如果地面是光滑的,A會向左運動,說明A有向左的運動趨勢,所以A受到地面對它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所以B正確。隨堂對點自測2AC1.(三種性質力的比較)(多選)如圖所示,兩楔形物塊A、B兩部分靠在一起,物塊A、B之間的接觸面光滑,物塊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塊A上端用繩子拴在天花板上,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A、B兩物塊均保持靜止,則( )A.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B.地面受的壓力大于物塊B的重力C.物塊B與地面間不存在摩擦力D.物塊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解析 繩子處于豎直伸直狀態,對物塊A分析知,物塊A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二力平衡,繩子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物塊A、B接觸面光滑,物塊A、B間沒有摩擦力,物塊B對A沒有支持力,否則三個力不可能平衡,A正確;對物塊B分析知,物塊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的壓力等于物塊B的重力,地面對物塊B沒有摩擦力,B、D錯誤,C正確。A2.(物體的受力分析)我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高鐵列車(如圖甲所示)在行駛過程中非常平穩,放在桌上的水杯幾乎感覺不到晃動。圖乙為高鐵車廂示意圖,A、B兩物塊相互接觸地放在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兩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塊A的質量比物塊B的質量大,車廂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A、B相對于桌面始終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A受到2個力的作用B.物塊B受到3個力的作用C.物塊A受到桌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D.物塊B受到物塊A對它向右的彈力解析 列車在平直的鐵軌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A、B均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物塊A、B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沒有外力,故水平方向均不受摩擦力,同時物塊A、B間也沒有彈力作用,故A正確,B、C、D錯誤。課后鞏固訓練3C題組一 三種性質力的比較1.如圖為在班級拔河對抗賽中小明同學所在班級的比賽現場,對此時小明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基礎對點練A.右腳受到的地面支持力沿著小腿斜向上B.右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C.右手受到的繩子摩擦力方向沿著繩子向前D.右手受到繩子的支持力沿著繩子解析 支持力方向垂直兩物體的接觸面,為垂直地面向上,A錯誤;繩子對小明有向前的作用力,故小明相對地面的運動趨勢向前,地面對其靜摩擦力方向向后,B錯誤;繩子相對于小明的右手有向前運動的趨勢,故小明的右手相對繩子的運動趨勢向后,繩子對小明右手的摩擦力沿繩子向前,C正確;右手對繩子的摩擦力沿著繩子向后,右手對繩子的壓力垂直繩子,D錯誤。A2.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直行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B.自行車加速推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C.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D.自行車加速騎行時,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解析 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推行時,前、后輪都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A錯誤,B正確;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騎行時,前輪是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輪是主動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C、D正確。D題組二 物體的受力分析3.如圖所示,一物體沿豎直墻壁下落(忽略空氣阻力),這時它的受力情況為( )A.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彈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C.受到重力和彈力 D.只受重力B4.足球運動員將足球踢向空中,在描述足球離開腳后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G為重力,F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為空氣阻力)( )解析 足球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腳對球的作用力已經不存在,所以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空氣阻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確,A、C、D錯誤。D5.如圖所示,物體A分別與水平面、豎直墻面以及物體B緊密接觸,所有接觸面均光滑,A、B均靜止,則( )A.物體A受三個力作用 B.物體A受四個彈力作用C.物體B受三個彈力作用 D.B受兩個力的作用解析 A、B兩物體沒有相互擠壓,它們之間無彈力,A所受的彈力只有地面的支持力,B所受的彈力也只有地面的支持力,物體A、B均只受兩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D6.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分別乘坐兩種電動扶梯(均與扶梯保持相對靜止),此時兩電梯均勻速向上運轉,則( )A.甲受到三個力的作用B.甲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乙受到兩個力的作用D.乙受到的摩擦力沿扶梯向上解析 甲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相對扶梯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僅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兩個力作用,故A、B錯誤;乙有沿扶梯向下運動的趨勢,受到沿扶梯向上的摩擦力,除此之外乙還受到重力和扶梯的支持力,共三個力作用,故C錯誤,D正確。C7.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該木塊受到的作用力的個數為( )A.2個 B.3個 C.4個 D.5個解析 由題意可知,木塊在斜向左上方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天花板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天花板對木塊的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則木塊一定受垂直天花板向下的彈力,木塊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所示,木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與推力共4個力,故C正確。AC8.(多選)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與斜面體P連接,P與斜放的固定擋板MQ接觸且處于靜止狀態,則斜面體P受到的外力個數可能是( )A.2個 B.3個 C.4個 D.5個綜合提升練解析 若彈簧彈力F=G,對P受力分析,其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故P可能受2個力的作用;若FG,P會受到擋板MQ的彈力N和摩擦力f,受力分析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故P可能受4個力的作用。綜上所述,P可能的受力個數是2個或4個,A、C正確。C9.如圖所示,兩個物體A、B的質量均為1 kg,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3,g取10 N/kg,同時用F=1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B上,則地面對物體B及B對物體A的摩擦力分別為( )A.6 N、3 N B.1 N、1 NC.0、1 N D.0、2 N解析 以A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由于f靜max>μmg=3 N>F=1 N,所以A靜止,B對A的摩擦力與作用在A上的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為1 N;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零,故C正確。D10.如圖,把手掌壓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紙上,使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若只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手的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此時白紙仍和手一起向前移動,桌子未動,下列關于摩擦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A.白紙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B.手掌在運動,說明手掌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C.增大壓力時手會感覺到阻力增大,說明手與白紙間的摩擦力增大D.增大壓力時桌子所受地面的摩擦力變大解析 白紙和手一起向前移動,兩者之間無相對運動,說明手掌和白紙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白紙與桌面之間產生了相對滑動,兩者間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A、B錯誤;增大手對白紙向下的壓力,由Ff=μF壓可知白紙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增大,但水平推力未發生改變,說明手與白紙間的靜摩擦力大小不變,C錯誤;桌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白紙對桌面的摩擦力,則其變大,D正確。A11.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緊豎直墻保持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大小相等B.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C.若減小F,則物體A一定會下滑D.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要使得兩物體均靜止就必須增大推力F解析 物體A靜止時,墻對物體的靜摩擦力與其重力平衡,即f=mg,A正確;物體A受到靜摩擦力,而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無關(最大靜摩擦力除外),B錯誤;當F減小時,最大靜摩擦力減小,但物體不一定會下滑,C錯誤;在物體A上增加一物體B,若兩物體的重力之和小于墻對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則不需要增大推力F,D錯誤。培優加強練12.重量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4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運動。求:(1)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大小;(2)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大小;(3)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4)如果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答案 (1)45 N (2)40 N (3)0.2 (4)15 N解析 (1)由題意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45 N。(2)用40 N的水平推力,可以使木箱做勻速運動,則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40 N。(4)當推靜止木箱的力為15 N時,由于推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木箱仍保持靜止,故此時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15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 練習(含解析).docx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docx 培優提升七 物體的受力分析.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