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四章 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分值:100分)
選擇題1~7題,每小題10分,共70分。
基礎對點練
題組一 相對滑動的臨界極值問題
1.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著質量分別為2m、2m、m的三個物塊A、B、C,其中B放在C上,B與A間用水平輕繩相連?,F用一水平拉力拉A,結果B與C恰好不相對滑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B、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該水平拉力的大小為 (  )
4μmg 5μmg 6μmg 10μmg
2.(2022·江蘇卷,1)高鐵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書,書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書不滑動,則高鐵的最大加速度不超過 (  )
2.0 m/s2 4.0 m/s2
6.0 m/s2 8.0 m/s2
3.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一起,靜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B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1=0.1,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2。已知A的質量m=2 kg,B的質量M=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F對物體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為使A與B保持相對靜止,則恒力F的最大值是(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  )
20 N 15 N 10 N 5 N
題組二 繩子松弛或斷裂的臨界極值問題
4.如圖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兩個小物塊,它們中間有水平細線連接。已知m1=3 kg,m2=2 kg,連接它們的細線最大能承受6 N的拉力。現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或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為保持細線不斷,則F1與F2的最大值分別為 (  )
10 N 15 N 15 N 6 N
12 N 10 N 15 N 10 N
5.(2024·四川南充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在升降機上用相同的輕繩懸掛三個小球,球1、球2、球3的質量分別為1.5 kg、1.8 kg、2.0 kg。已知輕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20 N,若升降機向上的加速度大小滿足1 m/s2三根繩可能都會斷
懸掛球1的繩可能會斷
懸掛球2的繩可能不會斷
懸掛球3的繩可能不會斷
題組三 恰好脫離的臨界極值問題
6.如圖所示,兩個質量均為m的物塊疊放壓在一個豎直輕彈簧上面,處于靜止狀態,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t=0時刻,物塊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物塊以0.5g(g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加速度勻加速上升,則A、B分離時B的速度為 (  )
g
g 2g
綜合提升練
7.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鐵A、B分別位于鐵質車廂豎直面和水平面上,A、B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小車靜止時,A恰好不下滑?,F使小車加速運動,為保證A、B無滑動,則 (  )
加速度可能向右,大小小于μg
加速度一定向右,大小不能超過(1+μ)g
加速度一定向左,大小不能超過μg
加速度一定向左,大小不能超過(1+μ)g
8.(14分)如圖所示,矩形盒內用兩根細線固定一個質量為m=1.0 kg的均勻小球,a線與水平方向成53°角,b線水平。兩根細線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Fm=15 N(cos 53°=0.6,sin 53°=0.8,g取10 m/s2)。求:
(1)(7分)當該系統沿豎直方向勻加速上升時,為保證細線不被拉斷,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
(2)(7分)當該系統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為保證細線不被拉斷,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
培優加強練
9.(16分)一輛貨車運載著圓柱形光滑的空油桶。在車廂底,一層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緊貼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層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擺放在桶A、B之間,沒有用繩索固定。桶C受到桶A和桶B的支持力,和貨車一起保持靜止,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
(1)(8分)當貨車以某一加速度向左加速時,A對C和B對C的支持力大小會增大還是減小 請說明理由;
(2)(8分)當貨車向左運動的加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時,桶C就脫離A而運動到B的右邊,這個加速度為多大
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1.D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對A、B、C整體有F=5ma,對C有μ·2mg=ma,解得F=10μmg,故D正確。]
2.B [書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書相對于桌面不滑動,則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則有F靜max=μmg=mam,解得am=μg=4.0 m/s2,書相對高鐵靜止,故高鐵的最大加速度為4.0 m/s2,B正確,A、C、D錯誤。]
3.B [恒力最大時,物體A與B之間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對A有μ2mg=ma;對A、B整體有Fmax-μ1(m+M)g=(m+M)a,聯立解得Fmax=15 N,選項B正確。]
4.D [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對m1有F1-T=m1a1,對m2有T=m2a1,解得F1最大值為15 N;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對m2有F2-T=m2a2,對m1有T=m1a2,解得F2最大值為10 N,選項A、B、C錯誤,D正確。]
5.C [球1受到的最大拉力Fmax1=m1(amax+g)=1.5×(2+10)N=18 N<20 N,可知懸掛球1的繩不會斷,選項A、B錯誤;球2受到的最大拉力Fmax2=m2(amax+g)=1.8×(2+10)N=21.6 N>20 N,最小拉力Fmin2=m2(amin+g)=1.8×(1+10)N=19.8 N<20 N,則懸掛球2的繩可能不會斷,選項C正確;球3受到的最小拉力Fmin3=m3(amin+g)=2.0×(1+10)N=22 N>20 N,懸掛球3的繩一定會斷,選項D錯誤。]
6.B [兩物塊靜止時,彈簧壓縮量x1=;兩物塊分離時,A、B之間的壓力恰好為零,設此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2,對物塊B,有kx2-mg=ma,得x2=,物塊B的位移x=x1-x2=,由v2=2ax得v=g,B正確。]
7.D [當小車靜止時,A恰好不下滑,由受力平衡可知此時mg=f=μN,其中N為吸引力產生的彈力,要保證A無滑動,則A與小車之間的彈力不能減小,所以加速度一定向左,A、B錯誤;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豎直方向上受到小車的支持力、重力和吸引力,要保證B無滑動,則受到的摩擦力不能超過最大靜摩擦力,即ma≤μ(mg+N),解得a≤(1+μ)g,故選項D正確。]
8.(1)2 m/s2 (2)7.5 m/s2
解析 (1)該系統沿豎直方向勻加速上升時,小球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當a線拉力為15 N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y軸方向:Fmsin 53°-mg=ma
x軸方向:Fmcos 53°=Fb
解得Fb=9 N,此時加速度有最大值,為a=2 m/s2。
(2)當該系統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豎直方向:Fa′sin 53°=mg
水平方向:Fb′-Fa′cos 53°=ma′
解得Fa′=12.5 N
當Fb′=Fm時,加速度最大此時a′=7.5 m/s2。
9.(1)見解析 (2)g
解析 (1)當桶C與貨車保持靜止時,以C為研究對象,對C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題意知α=β=30°
對桶C,水平方向上有FBCsin α=FACsin β
豎直方向上有FBCcos α+FACcos β=mCg
整理得FAC=FBC=mCg
貨車向左加速時,仍有α=β=30°,
同理水平方向上有FBC′sin α-FAC′sin β=mCa
豎直方向上有FBC′cos α+FAC′cos β=mCg
解得FBC′=mCg+mCa
FAC′=mCg-mCa
則貨車向左加速時A對C的支持力減小,B對C的支持力增大。
(2)當桶C脫離A時,有FAC″=0,這一瞬間仍有α=β=30°,
此時有FBC″cos α=mCg,FBC″sin α=mCa′
解得a′=g。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學習目標 1.掌握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的分析方法。2.會分析幾種典型臨界極值問題的臨界條件。
1.臨界、極值條件的標志
(1)有些題目中有“剛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顯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臨界點。
(2)若題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極值,這個極值點往往是臨界點。
2.常見情景及臨界條件
臨界狀態 臨界條件
兩物體接觸或脫離 彈力N=0
兩物體由相對靜止開始相對滑動 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
繩子斷裂 張力等于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
繩子松弛 張力T=0
加速度最大或最小 當所受合力最大時,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力最小時,具有最小加速度
速度最大或最小 加速度為零
類型1 相對靜止(或相對滑動)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1 如圖,物塊A放在物塊B上,A、B質量分別為m、M,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水平地面光滑,現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B。
(1)若A、B沒有發生相對滑動,求A、B的加速度大?。?br/>(2)A、B未發生相對滑動,隨著F的增大,A所受的摩擦力如何變化?
(3)A、B發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物體相接觸且處于相對靜止時,常存在著靜摩擦力,則相對靜止或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是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此時兩物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即aA=aB,fAB=fABmax,再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對應的問題。求解過程可靈活運用整體法和隔離法?! ?br/>訓練1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上表面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面有一質量為m的物塊,物塊與木板及木板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若要以水平外力F將木板抽出,重力加速度為g,則力F的大小應大于(  )
A.μmg B.μ(M+m)g
C.μ(m+2M)g D.2μ(M+m)g
訓練2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長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長木板上,兩者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對物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若恒力F超過某一臨界數值,長木板與物塊將發生相對滑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物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兩者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則恒力F的臨界值為(  )
A.μmg B.μMg
C.μmg D.μmg
類型2 恰好脫離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2 如圖所示,質量m=1 kg的光滑小球用細線系在質量為M=8 kg、傾角為α=30°的斜面體上,細線與斜面平行,斜面體與水平面間的摩擦不計,g取10 m/s2。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斜面體,要使小球不離開斜面,拉力F的最大值;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推斜面體,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動,推力F′的最大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3 一彈簧秤的秤盤A的質量m=1.5 kg,盤上放一物體B,B的質量為M=10.5 kg,彈簧本身質量不計,其勁度系數k=800 N/m,系統靜止時如圖所示?,F給B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使它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已知在前0.20 s內,F是變力,以后F是恒力,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取10 m/s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類型3 繩子斷裂或松弛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3 (多選)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小車內,用輕繩AB、BC拴住一個重力為G的小球,輕繩AB、BC與水平方向夾角分別為30°和45°,繩AB的拉力為T1,繩BC的拉力為T2,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小車向右以加速度g勻加速直線運動時,T1=0
B.小車向右以加速度g勻加速直線運動時,T2=G
C.小車向右以加速度g勻減速直線運動時,T2=0
D.小車向右以加速度g勻減速直線運動時,T1=G
聽課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1 (1) (2)增大 (3)A所受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
解析 (1)對A、B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F=(m+M)a,則a=。
(2)對物塊A,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a
則f=F,隨著F增大,f增大。
(3)A所受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
訓練1 D [對物塊與木板分別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對m有f1=ma1①
f1=μmg②
聯立①和②得a1=μg
對M有
F-f1′-f2=Ma2③
f1和f1′互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故有f1′=f1=μmg④
f2=μ(M+m)g⑤
聯立②③④⑤可得a2=-μg
要將木板從物塊下抽出,必須使a2>a1,解得F>2μ(M+m)g,故D正確。]
訓練2 C [物塊與長木板恰好不發生相對滑動時,對整體有F=(M+m)a,對長木板有μmg=Ma,解得F=μmg,C正確。]
例2 (1)90 N (2)30 N
解析 (1)小球不離

開斜面體,兩者加速度相同,臨界條件為斜面體對小球的支持力恰好為0,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a
解得a==10 m/s2
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M+m)a=90 N。

(2)小球不沿斜面滑動,兩者加速度相同,臨界條件是細線對小球的拉力恰好為0,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tan 30°=ma′
解得a′= m/s2
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M+m)a′=30 N。
訓練3 168 N 72 N
解析 設剛開始時彈簧壓縮量為x1,則
x1==0.15 m①
設兩者剛好分離時彈簧壓縮量為x2,則
kx2-mg=ma②
在前0.2 s時間內,由運動學公式得
x1-x2=at2③
聯立①②③解得a=6 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開始時
Fmin=(m+M)a=72 N
最終分離后Fmax-Mg=Ma
即Fmax=M(g+a)=168 N。
例3 ABC [小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AB繩拉力恰好為0時,有Gtan 45°=ma1,解得a1=g,此時T1=0,T2==G,故A、B正確;小車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當BC繩拉力恰好為0時,Gtan 60°=ma2,得a2=g,此時T2=0,T1==2G,故C正確,D錯誤。](共34張PPT)
培優提升十三 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1.掌握動力學中的臨界極值問題的分析方法。2.會分析幾種典型臨界極值問題的臨界條件。
學習目標
目 錄
CONTENTS
提升
01
課后鞏固訓練
02
提升
1
1.臨界、極值條件的標志
(1)有些題目中有“剛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顯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臨界點。
(2)若題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極值,這個極值點往往是臨界點。
2.常見情景及臨界條件
臨界狀態 臨界條件
兩物體接觸或脫離 彈力N=0
兩物體由相對靜止開始相對滑動 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
繩子斷裂 張力等于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
繩子松弛 張力T=0
加速度最大或最小 當所受合力最大時,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力最小時,具有最小加速度
速度最大或最小 加速度為零
類型1 相對靜止(或相對滑動)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1 如圖,物塊A放在物塊B上,A、B質量分別為m、M,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水平地面光滑,現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B。
(1)若A、B沒有發生相對滑動,求A、B的加速度大??;
(2)A、B未發生相對滑動,隨著F的增大,A所受的摩擦力如何變化?
(3)A、B發生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是什么?
(2)對物塊A,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a
(3)A所受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
兩物體相接觸且處于相對靜止時,常存在著靜摩擦力,則相對靜止或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是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此時兩物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即aA=aB,fAB=fABmax,再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對應的問題。求解過程可靈活運用整體法和隔離法?! ?br/>訓練1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上表面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面有一質量為m的物塊,物塊與木板及木板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若要以水平外力F將木板抽出,重力加速度為g,則力F的大小應大于(  )
D
A.μmg B.μ(M+m)g
C.μ(m+2M)g D.2μ(M+m)g
解析 對物塊與木板分別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對m有f1=ma1①
f1=μmg②
聯立①和②得a1=μg
對M有F-f1′-f2=Ma2③
f1和f1′互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故有f1′=f1=μmg④
f2=μ(M+m)g⑤
要將木板從物塊下抽出,必須使a2>a1,解得F>2μ(M+m)g,故D正確。
訓練2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長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長木板上,兩者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對物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若恒力F超過某一臨界數值,長木板與物塊將發生相對滑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物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兩者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則恒力F的臨界值為(  )
C
類型2 恰好脫離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2 如圖所示,質量m=1 kg的光滑小球用細線系在質量為M=8 kg、傾角為α=30°的斜面體上,細線與斜面平行,斜面體與水平面間的摩擦不計,g取10 m/s2。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斜面體,要使小球不離開斜面,拉力F的最大值;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推斜面體,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動,推力F′的最大值。
解析 (1)小球不離開斜面體,兩者加速度相同,臨界條件為斜面體對小球的支持力恰好為0,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

(2)小球不沿斜面滑動,兩者加速度相同,臨界條件是細線對小球的拉力恰好為0,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tan 30°=ma′

訓練3 一彈簧秤的秤盤A的質量m=1.5 kg,盤上放一物體B,B的質量為M=10.5 kg,彈簧本身質量不計,其勁度系數k=800 N/m,系統靜止時如圖所示。現給B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使它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已知在前0.20 s內,F是變力,以后F是恒力,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取10 m/s2)。
答案 168 N 72 N
聯立①②③解得a=6 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開始時Fmin=(m+M)a=72 N
最終分離后Fmax-Mg=Ma
即Fmax=M(g+a)=168 N。
類型3 繩子斷裂或松弛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3 (多選)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小車內,用輕繩AB、BC拴住一個重力為G的小球,輕繩AB、BC與水平方向夾角分別為30°和45°,繩AB的拉力為T1,繩BC的拉力為T2,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BC
課后鞏固訓練
2
D
題組一 相對滑動的臨界極值問題
1.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著質量分別為2m、2m、m的三個物塊A、B、C,其中B放在C上,B與A間用水平輕繩相連?,F用一水平拉力拉A,結果B與C恰好不相對滑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B、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該水平拉力的大小為(  )
基礎對點練
A.4μmg B.5μmg C.6μmg D.10μmg
解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對A、B、C整體有F=5ma,對C有μ·2mg=ma,解得F=10μmg,故D正確。
B
2.(2022·江蘇卷,1)高鐵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書,書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書不滑動,則高鐵的最大加速度不超過(  )
A.2.0 m/s2 B.4.0 m/s2 C.6.0 m/s2 D.8.0 m/s2
解析 書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書相對于桌面不滑動,則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則有F靜max=μmg=mam,解得am=μg=4.0 m/s2,書相對高鐵靜止,故高鐵的最大加速度為4.0 m/s2,B正確,A、C、D錯誤。
B
3.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一起,靜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B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1=0.1,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2。已知A的質量m=2 kg,B的質量M=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F對物體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為使A與B保持相對靜止,則恒力F的最大值是(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
A.20 N B.15 N C.10 N D.5 N
解析 恒力最大時,物體A與B之間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對A有μ2mg=ma;對A、B整體有Fmax-μ1(m+M)g=(m+M)a,聯立解得Fmax=15 N,選項B正確。
D
題組二 繩子松弛或斷裂的臨界極值問題
4.如圖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兩個小物塊,它們中間有水平細線連接。已知m1=3 kg,m2=2 kg,連接它們的細線最大能承受6 N的拉力?,F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或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為保持細線不斷,則F1與F2的最大值分別為(  )
A.10 N 15 N B.15 N 6 N C.12 N 10 N D.15 N 10 N
解析 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對m1有F1-T=m1a1,對m2有T=m2a1,解得F1最大值為15 N;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對m2有F2-T=m2a2,對m1有T=m1a2,解得F2最大值為10 N,選項A、B、C錯誤,D正確。
C
5.(2024·四川南充高一期末)如圖所示,在升降機上用相同的輕繩懸掛三個小球,球1、球2、球3的質量分別為1.5 kg、1.8 kg、2.0 kg。已知輕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20 N,若升降機向上的加速度大小滿足1 m/s2A.三根繩可能都會斷 B.懸掛球1的繩可能會斷
C.懸掛球2的繩可能不會斷 D.懸掛球3的繩可能不會斷
解析 球1受到的最大拉力Fmax1=m1(amax+g)=1.5×(2+10)N=18 N<20 N,可知懸掛球1的繩不會斷,選項A、B錯誤;球2受到的最大拉力Fmax2=m2(amax+g)=1.8×(2+10)N=21.6 N>20 N,最小拉力Fmin2=m2(amin+g)=1.8×(1+10)N=19.8 N<20 N,則懸掛球2的繩可能不會斷,選項C正確;球3受到的最小拉力Fmin3=m3(amin+g)=2.0×(1+10)N=22 N>20 N,懸掛球3的繩一定會斷,選項D錯誤。
B
題組三 恰好脫離的臨界極值問題
6.如圖所示,兩個質量均為m的物塊疊放壓在一個豎直輕彈簧上面,處于靜止狀態,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t=0時刻,物塊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物塊以0.5g(g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加速度勻加速上升,則A、B分離時B的速度為(  )
D
7.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鐵A、B分別位于鐵質車廂豎直面和水平面上,A、B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小車靜止時,A恰好不下滑?,F使小車加速運動,為保證A、B無滑動,則(  )
綜合提升練
A.加速度可能向右,大小小于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大小不能超過(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大小不能超過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大小不能超過(1+μ)g
解析 當小車靜止時,A恰好不下滑,由受力平衡可知此時mg=f=μN,其中N為吸引力產生的彈力,要保證A無滑動,則A與小車之間的彈力不能減小,所以加速度一定向左,A、B錯誤;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豎直方向上受到小車的支持力、重力和吸引力,要保證B無滑動,則受到的摩擦力不能超過最大靜摩擦力,即ma≤μ(mg+N),解得a≤(1+μ)g,故選項D正確。
8.如圖所示,矩形盒內用兩根細線固定一個質量為m=1.0 kg的均勻小球,a線與水平方向成53°角,b線水平。兩根細線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Fm=15 N(cos 53°=0.6,sin 53°=0.8,g取10 m/s2)。求:
(1)當該系統沿豎直方向勻加速上升時,為保證細線不被拉斷,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
(2)當該系統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為保證細線不被拉斷,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
答案 (1)2 m/s2 (2)7.5 m/s2
解析 (1)該系統沿豎直方向勻加速上升時,小球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當a線拉力為15 N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y軸方向:Fmsin 53°-mg=ma
x軸方向:Fmcos 53°=Fb
解得Fb=9 N,此時加速度有最大值,為a=2 m/s2。
(2)當該系統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豎直方向:Fa′sin 53°=mg
水平方向:Fb′-Fa′cos 53°=ma′
解得Fa′=12.5 N
當Fb′=Fm時,加速度最大
此時a′=7.5 m/s2。
9.一輛貨車運載著圓柱形光滑的空油桶。在車廂底,一層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緊貼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層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擺放在桶A、B之間,沒有用繩索固定。桶C受到桶A和桶B的支持力,和貨車一起保持靜止,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
培優加強練
(1)當貨車以某一加速度向左加速時,A對C和B對C的支持力大小會增大還是減?。空堈f明理由;
(2)當貨車向左運動的加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時,桶C就脫離A而運動到B的右邊,這個加速度為多大?
解析 (1)當桶C與貨車保持靜止時,以C為研究對象,對C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題意知α=β=30°
對桶C,水平方向上有FBC·sin α=FAC·sin β
豎直方向上有FBC·cos α+FAC·cos β=mCg
貨車向左加速時,仍有α=β=30°,同理水平方向上有FBC′sin α-FAC′sin β=mCa
豎直方向上有FBC′cos α+FAC′cos β=mCg
則貨車向左加速時A對C的支持力減小,B對C的支持力增大。
(2)當桶C脫離A時,有FAC″=0,這一瞬間仍有
α=β=30°,此時有
FBC″cos α=mCg,FBC″sin α=m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韶关市| 台南县| 万州区| 奉贤区| 玛沁县| 辽阳市| 开封县| 蓬安县| 淮南市| 舒兰市| 南平市| 富锦市| 图片| 宁陕县| 新余市| 武功县| 桦南县| 宜良县| 东乌珠穆沁旗| 肥西县| 德保县| 横山县| 长阳| 额尔古纳市| 华亭县| 酒泉市| 秦皇岛市| 开化县| 临沂市| 江永县| 监利县| 石棉县| 田东县| 临沂市| 山阳县| 随州市| 神木县| 西和县| 肃北|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