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吃水不忘挖井人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學習并發揚革命優良傳統,飲水思源。語言運用:朗讀課文并朗讀出。思維能力:根據問題找出文中明顯信息的方法,體會相親對主席的感激之情。審美創造:能夠留意身邊人、事物的美好,懂得感恩。教學重難點1感悟毛主席一心為民的精神,體會鄉親們飲水思源的情感。2.通過宣講紅井故事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學過程:板塊一 創設情境 明確路線圖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壩有一口井,人們稱之為“紅井”,今天我們一起到“紅井”景區去看看,探秘“紅井”,爭當“紅井”宣講員,為游客宣講“紅井”故事。要想獲得前往瑞金的高鐵車票,得過了字詞關才行哦!2. 復習詞語,讀準字音。3. 拓展學習“戰士”。什么樣的人被稱為“戰士”呢?“戰”字的右邊是“戈字旁”,指的是兵器,拿著兵器上戰場的人就是“戰士”。如今是和平年代,但是啊在各行各業地方也有戰士。不信,讓老師帶你們去認識認識。當洪水暴發時,奔走在最前面的是——武警戰士當疫情來襲時,堅守第一線的是——白衣戰士當山林發生火災時,逆火而行的是——消防戰士還有那一群日夜守衛在祖國邊境的是——邊防戰士4.為了讓你們都能夠成為優秀的紅井宣講員,李老師為你們獨家定制了一條觀光路線圖,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我們在村口聽村民講歷史,尋一尋挖井原因。(板貼:挖井原因)接著呢去參觀挖井雕塑,認一認挖井人物。(板貼:挖井人物)最后呀走進紅井,去探一探立碑目的。(板貼:立碑目的)板塊二 探尋挖井原因 體會“吃水難”1. 現在我們就到了沙洲壩的村口,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聽老鄉說童謠,看干旱圖,今昔對比談感受。3.聯系生活中“停水一兩天”的經歷,感受鄉親們“缺水苦”。4.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說挖井原因:村子里沒有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5.指導讀好詞語間的停頓。(1)把句子變成小詩讀。(2)借助停頓符號讀。(3)去掉停頓停頓號讀。6.結合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很遠”,指導重讀“很遠的地方”。7.看圖,自由交流:“去很遠的地方挑水”可能遇到的困難。引讀句子:烈日炎炎,可是村子里沒有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寒風凜冽,可是村子里沒有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鄉親們勞累了一天,腰酸背痛,可是村子里沒有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8.指導帶著感受齊讀:村子里沒有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9.小結:孩子們,在村口我們聽老鄉講歷史,知道了沙洲壩鄉親們以前吃水特別難,所以才要挖井,第一站打卡成功。現在呀,我們就去看看是誰幫鄉親們挖了這口井,大家快坐上觀光車,我們出發!板塊三 走進挖井人物 認識“好主席”1.教師引導:這就是挖井雕塑,你看到了什么?2. 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1)齊讀句子。(2)認識挖井人物(板貼:鄉親、毛主席、戰士)。(3)把這三個詞語放回句子中,讀好詞語間的停頓。3.補充資料,感悟主席形象。出示毛主席領導江西革命時的資料,抓住第一段詞語“住過”,引導學生感悟毛主席“一心為民”的情懷。自由交流:這是一位怎樣的主席?(板書:一心為民)4.指導朗讀:帶著對毛主席的敬愛之情齊讀第二自然段。5.小結:孩子們,參觀挖井雕塑,我們看到毛主席帶領戰士和鄉親們一起挖井,知道了他們都是挖井人物,更明白了毛主席是一心為民的好主席。第二站打卡成功!現在,那口充滿故事的井就在不遠處啦,大家排好隊,咱們趕緊去看看! 板塊四 明確立碑目的 感悟“飲水思源”1.這就是紅井,井旁邊立著一塊石碑(出示紅井與石碑圖片)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2.聚焦“想念”,學習偏旁“心字底”,理解“想念”的含義。你在生活中想念過誰嗎?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句話中是誰想念誰呢?4.引導思考:鄉親們為什么想念毛主席呢?(1)挖井前,人們因為缺水過著什么樣的日子?(2)毛主席帶領戰士們挖了一口井后,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3)指明讀句子,讀出“想念”。5.創設情境,理解“時刻想念”。(1)自從有了這口井,鄉親們吃水可方便了,當沙洲壩的鄉親們每次喝到這甘甜的井水時,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當沙洲壩的鄉親們每天用這水做飯、洗衣、澆灌莊稼時,想到的人是誰?每天有多少人吃水,就有多少人想念毛主席,這種想念,就叫“時刻想念”。(2)指導學生重讀“時刻想念”,讀出鄉親們對毛主席的想念。6. 聚焦“立碑刻字”,引出“飲水思源”。為了永遠銘記毛主席的恩情,沙洲壩的鄉親們把他們的想念刻在了石碑上,讓他們的子孫后代在吃水時,也要想到讓他們吃上干凈水的毛主席,享受幸福時不忘記感恩為他們付出的人們,有一個成語叫“飲水思源”,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板書飲水思源)。7.拓展延伸,進一步理解“飲水思源”。想一想,我們還不應該忘記哪些我們身邊的挖井人?用“當 時,我們不能忘記 。”的句式講一講(出示“農民”“醫生”“環衛工人”“戰士”的圖片輔助思考)8.小結:這口井滿懷著毛主席為一心為民的情懷,這塊碑銘刻著鄉親們飲水思源的情感。滿滿一顆紅心,所以,人們就在這“井”前面加了一個“紅”字,稱它為“紅井”。9.指導書寫“井”“主”二字。(1)導入:我們就把這口井,這個人,這個溫暖的故事記到我們心中,寫好碑文上這兩個字吧。(2)指導觀察。(三看:一看結構,二看占格,三看筆畫)(3)范寫。(4)生練寫,出示哪吒正姿圖提醒學生寫字姿勢。(5)出示評價量表引導學生點評、修改。10.小結:孩子們,我們知道了紅井名字的由來,還學會寫“井”和“主”這兩個字呢!第三站打卡成功!這一路玩得超開心,收獲滿滿!現在觀光結束了,該用故事把這些美好分享出去啦!板塊五 講好紅井故事 爭當“宣講員”1.出示宣講小貼士。如果你能說清挖井原因和挖井人物,你可以獲得一顆星,你就是銅牌宣講員。那還能講清楚鄉親們的立碑目的,并加上動作,你就可以獲得兩顆星,你就是銀牌宣講員。在此基礎上還能有豐富的情感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就可以獲得三顆星,那就是最棒的金牌宣講員。2.師生合作讀全文,為宣講做準備。3.出示開頭,同桌合作練習講故事。4.指名上臺講故事。5.根據評分標準進行點評,頒發獎牌板塊六 聽紅井歌曲 銘記“飲水思源”1.“不忘”是永遠感恩,“想念”是永遠銘記。人們為了銘記毛主席的恩情,還寫了一首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紅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親人。每一口甘甜的紅井水都在告訴我們,讀“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2.小結,再讀碑文:孩子們,一口井、一個人、一塊碑、一個溫暖的故事,看來這一場旅行收獲滿滿。最后,讓我們一起端正坐姿,齊讀石碑上的文字,把它牢牢記在心間。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