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1.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基本地形部位及特征。2.掌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學會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計算。目標一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海拔(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1)海拔(絕對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點海拔為1 500 m,乙點海拔為500 m。(2)相對高度:一個地點與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點與乙點的相對高度是1 000 m。2.等高線(1)概念: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的連線。(2)基本特征特征 含義同線等高 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海拔相等同圖等距 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數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個等高距密陡疏緩 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凸低為脊 等高線最大彎曲部分向低值凸出為山脊凸高為谷 等高線最大彎曲部分向高值凸出為山谷重疊為崖 多條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3.常見地形部位判讀地形判斷 示意圖 等高線圖 等高線組合狀態 說明山丘山峰 閉合曲線,外低內高 圖中線段為示坡線,示坡線畫在等高線外側。坡度向外側降低盆地(洼地) 閉合曲線,外高內低 圖中線段為示坡線,示坡線畫在等高線內側。坡度向內側降低山脊 等高線凸向低處,中間高于兩側 圖中虛線為山脊線,也稱分水線山谷 等高線凸向高處,中間低于兩側 圖中虛線為集水線,河流沿此處向外流出鞍部 兩組表示山峰的等高線之間的區域 鞍部是山谷線最高處陡崖 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處 在等高線重疊處,用一組與等高線垂直的示坡線表示概念解讀 示坡線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短線。繪圖 在下圖中用實線箭頭繪制A、B、C、D四點坡面徑流的方向,并簡述坡面徑流流向與等高線的關系。答案 繪圖如下:關系:坡面上的徑流流向與等高線垂直并指向海拔低處。1.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讀方法海拔范圍 等高線特征高原 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 等高線在四周密集,在中間稀疏山地 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200米 等高線密集丘陵 200~500米,相對高度小于200米 等高線稀疏盆地 沒有一定標準 四周等高線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稀疏,數值小平原 200米以下 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2.等高線地形圖中坡度大小的判讀(1)同一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線圖上,等高線分布越密集,則坡度越陡;等高線分布越稀疏,則坡度越緩。(2)不同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①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則相同的水平范圍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數值單位:米)的坡度大小關系為:B>D>A>C。②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則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的坡度大小關系為:A>C>D>B。③綜合比較時,應利用“垂直距離/水平距離”來計算,比值越大,坡度越陡。3.等高線地形圖中河流特征的判讀(1)判斷河流流向、流域面積及水庫儲水面積判斷流向 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由海拔高處流向低處判斷流域面積 根據山脊線為河流的分水嶺,確定河流的流域范圍,估算流域面積判斷水庫儲水面積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據此海拔等高線圍繞的范圍,估算其面積(2)判斷水系、水文特征判斷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脊線);④山谷常有河流發育(山谷線)判斷水文特征 ①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資源豐富,在陡崖處形成瀑布;②河流流量除與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集水區域面積)有關;③河流流出山口處常形成沖(洪)積扇下圖為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線圖(單位:米),圖中A、B、C三地為城鎮。1.根據圖中信息說出該地地形的主要類型,并簡述判斷理由。答案 主要地形類型:低山丘陵。理由:海拔大多在200~1 000米之間,地勢起伏明顯。2.依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相同點。答案 海拔在200~400米之間;山谷出口處;有河流流過;跨河分布。3.某中學兩組同學欲進行登山比賽,計劃從丙地出發分別沿L、P線路攀登獅山和虎山,但L線路小組同學抗議比賽線路不合理,請你為L線路組同學簡述理由。答案 L線路中獅山的等高線比P線路中虎山的等高線密集,說明該線路的坡度較陡,攀登難度較大;L線路的實際路程略長于P線路。(山東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 200 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下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此完成1~2題。1.圖中“魔鬼營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月27日位于28°N的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該日珠峰頂部(28°N,87°E)日出時刻在北京時間( )A.7:20以前 B.7:20~7:39C.7:40~8:00 D.8:00以后答案 1.A 2.A解析 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這三個營地所處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氣流動,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A對,B、C、D錯。第2題,已知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可推知溫州日出時刻為地方時5:08,則同緯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時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則日出提前,日落推遲,所以珠峰峰頂日出地方時應該是5:08之前。珠峰頂部地方時5:08對應的120°E地方時為7:20,故珠峰頂部日出的北京時間應在7:20之前,選A。目標二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1.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與溫差從等高線圖上讀出任意兩點之間的海拔,就可以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H相=H高-H低;根據對流層平均氣溫垂直遞減率(0.6 ℃/100 m)可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T差=(0.6 ℃·H相)/100 m。2.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如圖中甲處,假設n為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條數,Δd為等高距,H大為陡崖處交會的等高線的最大值,H小為陡崖處交會的等高線的最小值。則圖中n=4,Δd=100 m,H大=400 m,H小=100 m,利用這些信息可以進行以下計算:計算公式 上圖實例陡崖的絕對高度 陡崖崖頂的絕對高度 H大≤H頂陡崖崖底的絕對高度 H小-Δd<H底≤H小 0陡崖的相對高度(H) (n-1)Δd≤H<(n+1)Δd 300 m≤H<500 m3.估算某地形區的相對高度(1)公式法一般來說,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任意兩點之間有n條數值不同的等高線,等高距為Δd,則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可用公式求算:(n-1)Δd(2)交叉相減法4.閉合等高線區域內海拔的計算(新課標全國文綜Ⅰ)下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1~2題。1.Q地的海拔可能為( )A.90米 B.230米C.340米 D.420米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C.360米 D.410米答案 1.D 2.C解析 第1題,由圖可知,環繞山峰的等高線海拔最高;靠近河流兩側的兩段等高線是該圖示范圍內海拔最低的。再依據等高距為100米,得出圖中的河流西岸等高線從高到低分別為500米、400米和300米。河流東岸等高線自西向東依次為300米、400米,Q地在400米等高線偏高的一側,海拔應大于400米。第2題,初步判定河谷高程在200米到300米之間。再根據瀑布的落差為72米,可判斷橋梁附近河岸高程介于200米到228米之間。又因山峰高程為580米,故山峰和河岸的高差介于352米到380米之間。課時精練[分值:100分](選擇題1~5題,每小題6分,共30分;6~15題,每小題7分,共70分)(2025·陜西西安期中)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地貌特征。下圖示意某地區的局部等高線(等高距為1 m)。據此完成1~2題。1.圖示地貌景觀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 D.濱海沙灘2.圖中①②③④的數值依次是( )A.1 202、1 203、1 204、1 205B.1 203、1 204、1 205、1 207C.1 202、1 203、1 203、1 204D.1 203、1 203、1 204、1 204答案 1.B 2.D解析 第1題,圖示地區海拔較高,等高線分布疏密相間,比例尺較大,判斷是山地梯田,B正確;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線是新月形的,呈閉合形態;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線稀疏;濱海沙灘海拔低,等高線稀疏。第2題,相鄰等高線較稀疏的應相等,較密集處應相差一個等高距,故①②相等,根據遞變規律判斷為1 203;③④相等,根據遞變規律判斷為1 204。選D。(2024·江蘇泰州開學考試)下圖為“北半球某地7月等溫線(單位: ℃,等溫距為1 ℃)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3.圖示地區( )A.地形以平原為主B.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C.地勢中部高、東西兩側低D.形成向心狀水系4.湖泊中甲地溫度可能是( )A.28.5 ℃ B.27.5 ℃C.26.5 ℃ D.30.5 ℃5.如果在a、b兩等溫線之間的河段開發急速漂流項目,則最適合在(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3.B 4.A 5.B解析 第3題,根據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斷圖示地區中部為河流發源地,地形以山地為主,A錯誤。圖中等溫線的分布與等高線一致,等溫線延伸方向即山脈走向,結合河流源頭是分水嶺和圖中指向標可以判斷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B正確。根據指向標可知,圖示地區整體地勢特征為中部高、東北和西南兩側低,C錯誤。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由題圖可知,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水系呈放射狀,D錯誤。第4題,圖示中心閉合等溫線數值最小,越往四周等溫線數值越大。因此湖泊外圍閉合等溫線左右兩側的等溫線分別為29 ℃和30 ℃。夏季的湖泊為冷源,其溫度較周圍低,則根據等值線的閉合原則應采用較小數值(29 ℃),所以可以判斷,甲地溫度在28 ℃至29 ℃之間,A正確。第5題,根據圖中等溫線的走向可以判斷,影響其數值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地形,a、b兩等溫線之間的溫差固定,表明其高差一樣,則河流長度越短,流經地區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從圖中可以看出②河流在兩等溫線之間的流程最短,所以流速最快,最適合開發急速漂流項目,B正確。(2025·山西大同期中)讀“我國西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6~7題。6.圖中瀑布( )A.落差最大可達80米以上B.沖刷巖石多石灰巖C.在甲處觀賞有“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效果D.為保證水量穩定需上游水庫在夏季開閘放水7.圖示地區( )A.總體地勢南高北低B.地形類型以丘陵為主C.最低處海拔不足900米D.河流兩岸的坡度平緩答案 6.B 7.C解析 第6題,該瀑布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巖廣布,B正確;讀等高線可知,該瀑布處有兩條等高線重疊,等高距為20米,所以瀑布海拔應在20米~60米之間,故其落差最大可接近60米,A錯誤;瀑布的最佳觀賞位置是瀑布下方仰觀的位置,甲處位于瀑布的上游,且其海拔高于瀑布,并不能看到“瀑布掛前川”,C錯誤;我國西南地區夏季降水豐沛,河流水量充足,不需要上游水庫放水,D錯誤。 第7題,圖示等高距為20米,據此推知最低處海拔低于880米,C正確;該區域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地形類型以山地為主;瀑布以下河段兩岸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A、B、D錯誤。(2024·江西景德鎮期中)下圖是“我國東南某地旅游景區等高線地形圖”,白水河橋梁上游有瀑布,其落差35米。完成8~9題。8.圖中橋梁所在地的海拔可能為( )A.390米 B.380米C.370米 D.360米9.據圖分析,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甲村不可以看到龍山B.冬季橋梁處河流可能結冰期較長C.甲村河流北岸居民點規模大,可能是因為光照條件好D.乙村往往通過河運與甲村交往答案 8.D 9.C解析 第8題,圖中橋梁周邊的等高線數值是400,圖中等高距是100米,橋梁在河流之上,河流處地勢較周邊低,在橋梁的上游有陡崖瀑布,落差是35米,而陡崖的海拔不會超過400米,所以位于陡崖瀑布之下的橋梁海拔不會超過365米,D正確。第9題,甲村在龍山的山腳下,在甲村向龍山頂望去視線并未受到地形遮擋,在甲村可以看到龍山,A錯誤;我國東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和,河流一般不會有結冰期,B錯誤;甲村河流北岸居民點位于河谷北坡,光照時間較長,規模較大,C正確;甲、乙兩村之間的河流有陡崖瀑布,水運條件差,兩地聯系不適宜采用水運,D錯誤。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該地區鐵路興建歷史悠久,直到今日仍保留大量客運無空調老式內燃機綠皮車,電氣化鐵路少。下圖示意大興安嶺某地區,該地區由于季節環境的變化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據此完成10~11題。10.圖中鐵路延伸所在地形及其主要用途分別是( )A.山谷、貨運 B.山谷、客運C.山脊、貨運 D.山脊、客運11.推測圖示區域列車行駛速度最慢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 10.A 11.D解析 第10題,結合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該地區鐵路線路繁多,且主要沿著山谷(等高線凸向高海拔方向)延伸。由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為我國重要的原始林區,是我國主要的林業基地之一,該地區密布的鐵路線路主要是以承擔原木的運輸為主,A正確;該地區為林區,人口稀少,交通線主要沿山谷延伸,B、C、D錯誤。第11題,該地位于東北地區北部,緯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長。冬季由于降雪量大,路面積雪厚,此時為確保安全,列車行駛速度最慢,D正確;其他季節溫度較高,地面沒有積雪或少有積雪,A、B、C錯誤。(2024·山東聊城模擬)成都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開展“觀察家鄉的地貌”活動,在此過程中,某同學通過手機App獲取了觀察點5的海拔。圖a示意觀察點5的海拔,圖b為“該地區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12.圖中觀察點5和觀察點2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122米 B.82米C.108米 D.98米13.坡度、坡向是地貌觀察的重要內容。下列關于甲、乙兩地坡度和光照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好B.甲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差C.乙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好D.乙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差答案 12.C 13.D解析 第12題,由圖a可知,觀察點5海拔是162米,由圖b可以看出,該圖中等高距是20米,觀察點2海拔在40~60米之間,因此觀察點5和觀察點2之間的相對高度在102~122米之間,選C。第13題,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圖b可以看出,與乙坡相比,甲坡等高線較為稀疏,坡度更和緩,A、B錯誤;成都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一年中正午太陽都位于正南方,根據圖中指向標的箭頭指向正北方向可知,甲坡是陽坡,光照條件好,乙坡是陰坡,光照條件較差,且乙坡等高線密集,坡度大,選D。2024年暑假期間,我國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開展地理研學活動,下圖示意該地區的土壤表面等高線(實線,單位:米)和基巖表面等高線(虛線,單位:米)分布。據此完成14~15題。14.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圖中戊處的海拔可能是( )A.825米 B.823米 C.817米 D.814米答案 14.B 15.C解析 第14題,根據題干可知,實線表示土壤表面等高線,虛線表示基巖表面等高線,土壤厚度為土壤表面等高線與基巖表面等高線的差值,差值越小,土壤越薄。通過計算可知,甲的土壤厚度范圍為20~30米;乙的土壤厚度范圍為5~15 米;丙的土壤厚度范圍為20~30米;丁的土壤厚度范圍為15~25米。故B正確。第15題,根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戊處的海拔(即土壤表面高程)范圍為815~820米,故選C。答題指導2 等值線圖的判讀1.主要特征圖示2.判讀步驟判讀要素 判讀技法看圖名 確定等值線圖類型,判斷相關的影響因素讀數值 數值的大小;數值的遞變規律 同線等值、全圖等距(等值距);相鄰兩線相差一個等值距或數值相等;河谷兩側等高線對稱分布;最高、最低值及其位置比疏密 相鄰等值線之間的間距大小差異 線密差值大、變化大,線疏差值小、變化小看走向 走向即等值線的延伸方向,可以判讀主要的影響因素 描述語言:“大致呈東西走向”“大致與緯線(等高線、海岸線)平行”“東段大致呈東西走向、西段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有明顯彎曲的走向需要分段描述辨彎曲 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等值線凸向高值區,說明彎曲處的數值比左右兩側的數值較低,如山谷地區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低壓槽等壓線向氣壓高處凸出;等值線凸向低值區,說明彎曲處的數值比左右兩側的數值較高,如山脊地區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高壓脊等壓線向氣壓低處凸出;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凸出方向相同,由高溫海區流向低溫海區為暖流,反之為寒流析閉合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上圖中若a>b>c,則甲處數值大于a,乙處數值小于c觀特殊 觀察等值線圖中的特殊地方 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壓線非常密集且氣壓較低的環形區域可能存在臺風3.描述等值線分布特征(1)多條等值線:①分布不均衡(總述);②數值變化趨勢(從××向××增大或減小);③極值分布(××最高,××最低)。(2)單條等值線:①走向(與緯線/經線/河流/海岸線走向一致或呈××走向),如果該條等值線彎曲度較大,還應分段描述(如東段呈××走向,西段呈××走向);②彎曲變化。(2024·河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聯考)等高線地形圖反映了地表形態的起伏狀況,是研究地表形態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的重要參考。下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3題。1.圖示區域的地形地勢特點有(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②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 ④中北部為山地、丘陵,南部為平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圖示區域適宜開展攀巖運動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3.與李村相比,劉村規模較大的區位條件有( )①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 ②河流水量豐富,耕地面積大 ③河運條件好,對外聯系便利④面向大海,氣候濕潤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1.B 2.B 3.D解析 第1題,由圖可知,該區域山地丘陵面積大,①正確。中部、北部為山地、丘陵,南部為平原,④正確。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②③錯誤。故選B。第2題,甲為山頂、丙為山脊、丁為鞍部,均不適宜開展攀巖運動;乙為陡崖,地形陡峭,適宜開展攀巖運動,B正確。第3題,由圖可知,劉村、李村均位于平原地帶,①錯誤。劉村臨近的河流干支流河道寬,位于河流下游,水量大,提供的淡水資源多,且耕地面積大,供養的人口多,②正確。河道寬,干支流交匯,河運條件好,對外聯系便利,也利于聚落規模擴大,③正確。圖中未涉及大海的信息,難以得出氣候濕潤的結論,④錯誤。故選D。(2025·山東濟南期末)等流時線是流域內的降雨匯流到河口所用時間相等的點的連線。下圖示意某流域等流時線。據此完成4~5題。4.流域內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東向西 B.自西向東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5.流域內平均坡度最陡的河段是( )A.ab段 B.bc段C.cd段 D.de段答案 4.A 5.D解析 第4題,等流時線是流域內的降雨匯流到河口所用時間相等的點的連線,匯流到河口的時間越短,說明離河口越近。根據圖示,e點降雨匯流到河口的時間最長,a點降雨匯流到河口的時間最短,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e流向a,再結合指向標可知,河流干流大致為自東向西流,選A。第5題,根據材料可知,相鄰兩條等流時線時間間隔都為1小時,距離越大,說明河流流速越快,平均坡度越陡。de段間距最大,因此de段河流流速最快,平均坡度最陡,選D。下面圖1示意“氣壓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圖2中a、b、c線為等壓線,箭頭表示A地風向,d、e線為等溫線,g、f、h線為等高線。完成6~8題。6.圖2河流流向、侵蝕岸分別為( )A.自東北流向西南、北岸B.自東北流向西南、南岸C.自西南流向東北、北岸D.自西南流向東北、南岸7.若圖2耕作區引水灌溉,應選路線及優勢分別為( )A.① 路線短 B.② 引水量大C.② 水質好 D.① 利用地勢自流8.圖2中PQ沿線出現的天氣過程,對應圖1中曲線( )A.曲線A B.曲線BC.曲線C D.曲線D答案 6.A 7.D 8.C解析 第6題,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由圖示信息可知河流流向為自東北流向西南;圖2中A地風向沿水平氣壓梯度力右偏,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流水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右偏,北岸侵蝕,A正確。第7題,讀圖可知,①②線路長度相差不大,A錯誤;①線利用地勢可以自流,且水質較好,C錯誤,D正確;材料沒有給出引水量大小的信息,無法比較,B錯誤。第8題,據圖中風向可知,PQ沿線位于氣旋右側,為暖鋒過境,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對應圖1中曲線C,故C正確。(共98張PPT)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第一部分 第一章課時2高中地理大一輪人教版1.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基本地形部位及特征。2.掌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學會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計算。學習目標目標一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目標二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答題指導2 等值線圖的判讀課時精練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目標一50米(絕對高度)200米(絕對高度)150米相對高度海平面-0米海拔(絕對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一個地點與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海拔(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等高線概念: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的連線。基本特征同線等高 同圖等距密陡疏緩 凸低為脊凸高為谷 重疊為崖基本地形部位判讀思考:指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并說明理由。A:山峰 閉合,數值由外向內變大B:山谷 凸向高處C:山脊 凸向低處D:陡崖 等高線重合E:鞍部 兩個山峰或兩個山谷等高線之間的區域基本地形部位判讀501502503504505示坡線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短線山丘山峰閉合曲線,外低內高基本地形部位判讀盆地(洼地)閉合曲線,外高內低505504503502501繪圖 在下圖中用實線箭頭繪制A、B、C、D四點坡面徑流的方向,并簡述坡面徑流流向與等高線的關系。答案 繪圖如下: 關系:坡面上的徑流流向與等高線垂直并指向海拔低處。基本地形部位判讀山脊501502503504505山脊線(分水線)等高線凸向低處,中間高于兩側基本地形部位判讀山谷501502503504505山谷線(集水線)等高線凸向高處,中間低于兩側基本地形部位判讀501502503504505504505鞍部兩組表示山峰的等高線之間的區域是山谷線的最高處基本地形部位判讀陡崖501502503504505506500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處在等高線重疊處,用一組與等高線垂直的示坡線表示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讀數值范圍數值大小及變化趨勢;最大值和最小值讀延伸方向等高線大致延伸方向(或凸出方向)①計算相對高度;②判讀區域地形特征;③判斷坡向(迎風坡、背風坡、陽坡、陰坡);④判斷地面徑流流向分析、解決問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讀疏密程度①判斷坡度陡緩(密陡疏緩)、流速快慢100m150m200m250m等高線密集等高線稀疏緩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②判斷凹凸坡(高疏低密為凸坡,高密低疏為凹坡)讀疏密程度凸坡凹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讀疏密程度緩坡修梯田陡坡水土保持林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合理選擇交通線區位交通線盡量沿等高線修建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讀彎曲狀況①判斷山脊(分水嶺)、山谷(河流)位置:凸向低值處為山脊,凸向高值處為山谷;②判斷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③判讀等溫線的變化:山谷地勢低,氣溫較兩側高,等溫線凸向溫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讀局部閉合①一般的閉合等高線;山頂、山峰:中間高、四周低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間低②位于兩條數值不等的等高線之間的閉合等高線,判讀規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400m400m300m300mAB400m<HA<500m200m<HB<300m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斷方法 等高線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高原 中間疏,四周密 500 m以上 起伏不大,邊緣陡峭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斷方法 等高線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山地 密集 500 m以上 坡度較陡,溝谷較深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斷方法 等高線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丘陵 稀疏 200~500 m 坡度平緩,起伏和緩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斷方法 等高線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盆地 中間疏,四周密 沒有一定標準 中間低、四周高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斷方法 等高線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平原 稀疏,較為平直 200 m以下 平坦廣闊1.等高線地形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讀方法 海拔范圍 等高線特征高原 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 等高線在四周密集,在中間稀疏山地 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200米 等高線密集丘陵 200~500米,相對高度小于200米 等高線稀疏盆地 沒有一定標準 四周等高線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稀疏,數值小平原 200米以下 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核心歸納2.等高線地形圖中坡度大小的判讀(1)同一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線圖上,等高線分布越密集,則坡度越陡;等高線分布越稀疏,則坡度越緩。(2)不同等高線圖上坡度的大小①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則相同的水平范圍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數值單位:米)的坡度大小關系為:B>D>A>C。②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則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的坡度大小關系為:A>C>D>B。③綜合比較時,應利用“垂直距離/水平距離”來計算,比值越大,坡度越陡。3.等高線地形圖中河流特征的判讀(1)判斷河流流向、流域面積及水庫儲水面積判斷流向 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由海拔高處流向低處判斷流域面積 根據山脊線為河流的分水嶺,確定河流的流域范圍,估算流域面積判斷水庫儲水面積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據此海拔等高線圍繞的范圍,估算其面積(2)判斷水系、水文特征判斷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脊線);④山谷常有河流發育(山谷線)判斷水文特征 ①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資源豐富,在陡崖處形成瀑布;②河流流量除與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集水區域面積)有關;③河流流出山口處常形成沖(洪)積扇右圖為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線圖(單位:米),圖中A、B、C三地為城鎮。1.根據圖中信息說出該地地形的主要類型,并簡述判斷理由。關鍵能力提升2.依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相同點。答案 主要地形類型:低山丘陵。理由:海拔大多在200~1 000米之間,地勢起伏明顯。答案 海拔在200~400米之間;山谷出口處;有河流流過;跨河分布。右圖為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線圖(單位:米),圖中A、B、C三地為城鎮。3.某中學兩組同學欲進行登山比賽,計劃從丙地出發分別沿L、P線路攀登獅山和虎山,但L線路小組同學抗議比賽線路不合理,請你為L線路組同學簡述理由。答案 L線路中獅山的等高線比P線路中虎山的等高線密集,說明該線路的坡度較陡,攀登難度較大;L線路的實際路程略長于P線路。(山東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 200 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右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此完成1~2題。1.圖中“魔鬼營地”是A.甲 B.乙 C.丙 D.丁√高頻考點精練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這三個營地所處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氣流動,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A對,B、C、D錯。2.5月27日位于28°N的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該日珠峰頂部(28°N, 87°E)日出時刻在北京時間A.7:20以前B.7:20~7:39C.7:40~8:00D.8:00以后√已知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可推知溫州日出時刻為地方時5:08,則同緯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時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則日出提前,日落推遲,所以珠峰峰頂日出地方時應該是5:08之前。珠峰頂部地方時5:08對應的120°E地方時為7:20,故珠峰頂部日出的北京時間應在7:20之前,選A。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目標二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從等高線圖上讀出任意兩點之間的海拔,就可以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H相=H高-H低。885.4-879黃土高原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思考:計算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估算某地形區的相對高度公式法思考:計算A、B兩地的相對高度(n-1)Δd200mN:任意兩點之間等高線數量Δd:等高距十字交叉相減法300m<A<400m0m<B<100m200m<H<400mN:陡崖處等高線的數量Δd:等高距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陡崖崖頂的絕對高度H大≤H頂400m≤H頂<500m陡崖崖底的絕對高度H小-Δd<H底≤H小0陡崖的相對高度(H):(n-1)Δd≤H<(n+1)Δd300m≤H<500m300m≤H<500m交叉相減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氣溫垂直遞減率(0.6 ℃/100 m)兩地間的氣溫差:T差=(0.6 ℃·H相)/100 m思考:計算A、B兩地的溫差1.2℃<▲T<2.4℃閉合等高線區域內海拔的計算1005050100DC思考:計算C、D兩地的相對高度讀數:“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00m<HC<150m0m<HD<50m交叉相減:50m<H<150m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新課標全國文綜Ⅰ)如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1~2題。1.Q地的海拔可能為高頻考點精練√由圖可知,環繞山峰的等高線海拔最高;靠近河流兩側的兩段等高線是該圖示范圍內海拔最低的。再依據等高距為100米,得出圖中的河流西岸等高線從高到低分別為500米、400米和300米。河流東岸等高線自西向東依次為300米、400米,Q地在400米等高線偏高的一側,海拔應大于400米。(新課標全國文綜Ⅰ)如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1~2題。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C.360米 D.410米√初步判定河谷高程在200米到300米之間。再根據瀑布的落差為72米,可判斷橋梁附近河岸高程介于200米到228米之間。又因山峰高程為580米,故山峰和河岸的高差介于352米到380米之間。課時精練對一對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B A B B C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C D B C (2025·陜西西安期中)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地貌特征。下圖示意某地區的局部等高線(等高距為1 m)。據此完成1~2題。1.圖示地貌景觀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 D.濱海沙灘√圖示地區海拔較高,等高線分布疏密相間,比例尺較大,判斷是山地梯田,B正確;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線是新月形的,呈閉合形態;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線稀疏;濱海沙灘海拔低,等高線稀疏。(2025·陜西西安期中)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地貌特征。下圖示意某地區的局部等高線(等高距為1 m)。據此完成1~2題。2.圖中①②③④的數值依次是A.1 202、1 203、1 204、1 205B.1 203、1 204、1 205、1 207C.1 202、1 203、1 203、1 204D.1 203、1 203、1 204、1 204√相鄰等高線較稀疏的應相等,較密集處應相差一個等高距,故①②相等,根據遞變規律判斷為1 203;③④相等,根據遞變規律判斷為1 204。選D。(2024·江蘇泰州開學考試)如圖為“北半球某地7月等溫線(單位: ℃,等溫距為1 ℃)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3.圖示地區A.地形以平原為主B.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C.地勢中部高、東西兩側低D.形成向心狀水系√根據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斷圖示地區中部為河流發源地,地形以山地為主,A錯誤。圖中等溫線的分布與等高線一致,等溫線延伸方向即山脈走向,結合河流源頭是分水嶺和圖中指向標可以判斷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B正確。根據指向標可知,圖示地區整體地勢特征為中部高、東北和西南兩側低,C錯誤。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由題圖可知,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水系呈放射狀,D錯誤。(2024·江蘇泰州開學考試)如圖為“北半球某地7月等溫線(單位: ℃,等溫距為1 ℃)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4.湖泊中甲地溫度可能是A.28.5 ℃ B.27.5 ℃C.26.5 ℃ D.30.5 ℃√圖示中心閉合等溫線數值最小,越往四周等溫線數值越大。因此湖泊外圍閉合等溫線左右兩側的等溫線分別為29 ℃和30 ℃。夏季的湖泊為冷源,其溫度較周圍低,則根據等值線的閉合原則應采用較小數值(29 ℃),所以可以判斷,甲地溫度在28 ℃至29 ℃之間,A正確。(2024·江蘇泰州開學考試)如圖為“北半球某地7月等溫線(單位: ℃,等溫距為1 ℃)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5.如果在a、b兩等溫線之間的河段開發急速漂流項目,則最適合在A.① B.②C.③ D.④√根據圖中等溫線的走向可以判斷,影響其數值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地形,a、b兩等溫線之間的溫差固定,表明其高差一樣,則河流長度越短,流經地區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從圖中可以看出②河流在兩等溫線之間的流程最短,所以流速最快,最適合開發急速漂流項目,B正確。(2025·山西大同期中)讀“我國西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6~7題。6.圖中瀑布A.落差最大可達80米以上B.沖刷巖石多石灰巖C.在甲處觀賞有“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效果D.為保證水量穩定需上游水庫在夏季開閘放水√瀑布的最佳觀賞位置是瀑布下方仰觀的位置,甲處位于瀑布的上游,且其海拔高于瀑布,并不能看到“瀑布掛前川”,C錯誤;我國西南地區夏季降水豐沛,河流水量充足,不需要上游水庫放水,D錯誤。該瀑布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巖廣布,B正確;讀等高線可知,該瀑布處有兩條等高線重疊,等高距為20米,所以瀑布海拔應在20米~60米之間,故其落差最大可接近60米,A錯誤;(2025·山西大同期中)讀“我國西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6~7題。7.圖示地區A.總體地勢南高北低B.地形類型以丘陵為主C.最低處海拔不足900米D.河流兩岸的坡度平緩√圖示等高距為20米,據此推知最低處海拔低于880米,C正確;該區域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地形類型以山地為主;瀑布以下河段兩岸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A、B、D錯誤。(2024·江西景德鎮期中)下圖是“我國東南某地旅游景區等高線地形圖”,白水河橋梁上游有瀑布,其落差35米。完成8~9題。8.圖中橋梁所在地的海拔可能為A.390米 B.380米C.370米 D.360米√圖中橋梁周邊的等高線數值是400,圖中等高距是100米,橋梁在河流之上,河流處地勢較周邊低,在橋梁的上游有陡崖瀑布,落差是35米,而陡崖的海拔不會超過400米,所以位于陡崖瀑布之下的橋梁海拔不會超過365米,D正確。(2024·江西景德鎮期中)下圖是“我國東南某地旅游景區等高線地形圖”,白水河橋梁上游有瀑布,其落差35米。完成8~9題。9.據圖分析,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甲村不可以看到龍山B.冬季橋梁處河流可能結冰期較長C.甲村河流北岸居民點規模大,可能是因為光照條件好D.乙村往往通過河運與甲村交往√甲村河流北岸居民點位于河谷北坡,光照時間較長,規模較大,C正確;甲、乙兩村之間的河流有陡崖瀑布,水運條件差,兩地聯系不適宜采用水運,D錯誤。甲村在龍山的山腳下,在甲村向龍山頂望去視線并未受到地形遮擋,在甲村可以看到龍山,A錯誤;我國東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和,河流一般不會有結冰期,B錯誤;10.圖中鐵路延伸所在地形及其主要用途分別是A.山谷、貨運 B.山谷、客運C.山脊、貨運 D.山脊、客運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該地區鐵路興建歷史悠久,直到今日仍保留大量客運無空調老式內燃機綠皮車,電氣化鐵路少。如圖示意大興安嶺某地區,該地區由于季節環境的變化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據此完成10~11題。√結合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該地區鐵路線路繁多,且主要沿著山谷(等高線凸向高海拔方向)延伸。由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為我國重要的原始林區,是我國主要的林業基地之一,該地區密布的鐵路線路主要是以承擔原木的運輸為主,A正確;該地區為林區,人口稀少,交通線主要沿山谷延伸,B、C、D錯誤。11.推測圖示區域列車行駛速度最慢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該地區鐵路興建歷史悠久,直到今日仍保留大量客運無空調老式內燃機綠皮車,電氣化鐵路少。如圖示意大興安嶺某地區,該地區由于季節環境的變化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據此完成10~11題。√該地位于東北地區北部,緯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長。冬季由于降雪量大,路面積雪厚,此時為確保安全,列車行駛速度最慢,D正確;其他季節溫度較高,地面沒有積雪或少有積雪,A、B、C錯誤。(2024·山東聊城模擬)成都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開展“觀察家鄉的地貌”活動,在此過程中,某同學通過手機App獲取了觀察點5的海拔。圖a示意觀察點5的海拔,圖b為“該地區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12.圖中觀察點5和觀察點2的相對高度可能是A.122米 B.82米C.108米 D.98米√由圖a可知,觀察點5海拔是162米,由圖b可以看出,該圖中等高距是20米,觀察點2海拔在40~60米之間,因此觀察點5和觀察點2之間的相對高度在102~122米之間,選C。13.坡度、坡向是地貌觀察的重要內容。下列關于甲、乙兩地坡度和光照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好B.甲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差C.乙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好D.乙地坡度大,光照條件差√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圖b可以看出,與乙坡相比,甲坡等高線較為稀疏,坡度更和緩,A、B錯誤;成都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一年中正午太陽都位于正南方,根據圖中指向標的箭頭指向正北方向可知,甲坡是陽坡,光照條件好,乙坡是陰坡,光照條件較差,且乙坡等高線密集,坡度大,選D。2024年暑假期間,我國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開展地理研學活動,右圖示意該地區的土壤表面等高線(實線,單位:米)和基巖表面等高線(虛線,單位:米)分布。據此完成14~15題。14.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根據題干可知,實線表示土壤表面等高線,虛線表示基巖表面等高線,土壤厚度為土壤表面等高線與基巖表面等高線的差值,差值越小,土壤越薄。通過計算可知,甲的土壤厚度范圍為20~30米;乙的土壤厚度范圍為5~15 米;丙的土壤厚度范圍為20~30米;丁的土壤厚度范圍為15~25米。故B正確。2024年暑假期間,我國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開展地理研學活動,右圖示意該地區的土壤表面等高線(實線,單位:米)和基巖表面等高線(虛線,單位:米)分布。據此完成14~15題。15.圖中戊處的海拔可能是A.825米 B.823米C.817米 D.814米 √根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戊處的海拔(即土壤表面高程)范圍為815~820米,故選C。等值線圖的判讀><答題指導21.主要特征圖示必備知識落實2.判讀步驟判讀要素 判讀技法 看圖名 確定等值線圖類型,判斷相關的影響因素 讀數值 數值的大小;數值的遞變規律 同線等值、全圖等距(等值距);相鄰兩線相差一個等值距或數值相等;河谷兩側等高線對稱分布;最高、最低值及其位置比疏密 相鄰等值線之間的間距大小差異 線密差值大、變化大,線疏差值小、變化小判讀要素 判讀技法 看走向 走向即等值線的延伸方向,可以判讀主要的影響因素 描述語言:“大致呈東西走向”“大致與緯線(等高線、海岸線)平行”“東段大致呈東西走向、西段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有明顯彎曲的走向需要分段描述判讀要素 判讀技法 辨彎曲 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等值線凸向高值區,說明彎曲處的數值比左右兩側的數值較低,如山谷地區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低壓槽等壓線向氣壓高處凸出;等值線凸向低值區,說明彎曲處的數值比左右兩側的數值較高,如山脊地區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高壓脊等壓線向氣壓低處凸出;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凸出方向相同,由高溫海區流向低溫海區為暖流,反之為寒流判讀要素 判讀技法 析閉合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上圖中若a>b>c,則甲處數值大于a,乙處數值小于c觀特殊 觀察等值線圖中的特殊地方 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壓線非常密集且氣壓較低的環形區域可能存在臺風3.描述等值線分布特征(1)多條等值線:①分布不均衡(總述);②數值變化趨勢(從××向××增大或減小);③極值分布(××最高,××最低)。(2)單條等值線:①走向(與緯線/經線/河流/海岸線走向一致或呈××走向),如果該條等值線彎曲度較大,還應分段描述(如東段呈××走向,西段呈××走向);②彎曲變化。(2024·河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聯考)等高線地形圖反映了地表形態的起伏狀況,是研究地表形態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的重要參考。如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3題。1.圖示區域的地形地勢特點有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②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 ④中北部為山地、丘陵,南部為平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高頻考點精練√由圖可知,該區域山地丘陵面積大,①正確。中部、北部為山地、丘陵,南部為平原,④正確。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②③錯誤。故選B。(2024·河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聯考)等高線地形圖反映了地表形態的起伏狀況,是研究地表形態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的重要參考。如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3題。2.圖示區域適宜開展攀巖運動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甲為山頂、丙為山脊、丁為鞍部,均不適宜開展攀巖運動;乙為陡崖,地形陡峭,適宜開展攀巖運動,B正確。3.與李村相比,劉村規模較大的區位條件有①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 ②河流水量豐富,耕地面積大 ③河運條件好,對外聯系便利 ④面向大海,氣候濕潤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024·河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聯考)等高線地形圖反映了地表形態的起伏狀況,是研究地表形態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的重要參考。如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3題。√由圖可知,劉村、李村均位于平原地帶,①錯誤。劉村臨近的河流干支流河道寬,位于河流下游,水量大,提供的淡水資源多,且耕地面積大,供養的人口多,②正確。河道寬,干支流交匯,河運條件好,對外聯系便利,也利于聚落規模擴大,③正確。圖中未涉及大海的信息,難以得出氣候濕潤的結論,④錯誤。故選D。(2025·山東濟南期末)等流時線是流域內的降雨匯流到河口所用時間相等的點的連線。下圖示意某流域等流時線。據此完成4~5題。4.流域內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A.自東向西 B.自西向東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等流時線是流域內的降雨匯流到河口所用時間相等的點的連線,匯流到河口的時間越短,說明離河口越近。根據圖示,e點降雨匯流到河口的時間最長,a點降雨匯流到河口的時間最短,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e流向a,再結合指向標可知,河流干流大致為自東向西流,選A。(2025·山東濟南期末)等流時線是流域內的降雨匯流到河口所用時間相等的點的連線。下圖示意某流域等流時線。據此完成4~5題。5.流域內平均坡度最陡的河段是A.ab段 B.bc段C.cd段 D.de段√根據材料可知,相鄰兩條等流時線時間間隔都為1小時,距離越大,說明河流流速越快,平均坡度越陡。de段間距最大,因此de段河流流速最快,平均坡度最陡,選D。下面圖1示意“氣壓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圖2中a、b、c線為等壓線,箭頭表示A地風向,d、e線為等溫線,g、f、h線為等高線。完成6~8題。6.圖2河流流向、侵蝕岸分別為A.自東北流向西南、北岸B.自東北流向西南、南岸C.自西南流向東北、北岸D.自西南流向東北、南岸√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由圖示信息可知河流流向為自東北流向西南;圖2中A地風向沿水平氣壓梯度力右偏,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流水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右偏,北岸侵蝕,A正確。下面圖1示意“氣壓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圖2中a、b、c線為等壓線,箭頭表示A地風向,d、e線為等溫線,g、f、h線為等高線。完成6~8題。7.若圖2耕作區引水灌溉,應選路線及優勢分別為A.① 路線短B.② 引水量大C.② 水質好D.① 利用地勢自流√讀圖可知,①②線路長度相差不大,A錯誤;①線利用地勢可以自流,且水質較好,C錯誤,D正確;材料沒有給出引水量大小的信息,無法比較,B錯誤。下面圖1示意“氣壓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圖2中a、b、c線為等壓線,箭頭表示A地風向,d、e線為等溫線,g、f、h線為等高線。完成6~8題。8.圖2中PQ沿線出現的天氣過程,對應圖1中曲線A.曲線AB.曲線BC.曲線CD.曲線D√據圖中風向可知,PQ沿線位于氣旋右側,為暖鋒過境,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對應圖1中曲線C,故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地理工具與地理實踐 課時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docx 第一章地理工具與地理實踐 課時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