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部分23.下面表格內容是抗日戰爭時期英烈們的家書(節選),其集中體現了歷史趙一曼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塑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吉鴻昌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合題目要求)18.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的生動與真實。小明要了解商周時期的歷史,應參觀的展品是白雪樵家是我所戀的,雙親弟妹是我所愛的,但是破碎的祖國,更是我所懷念熱愛的。張自忠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左權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A.抗日戰爭全面爆發B.正面戰場同仇敵愾C.中華民族浴血奮戰D.抗戰勝利舉國同慶遠古回聲鼎盛千秋交流互鑒清淡含蓄24.《六億人們心花開》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半坡遺址與半坡文化展上海博物館銅器展敦煌石窟與河西走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廊絲路藝術展位,人民有了各項權利,這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一次。”這次會議的召開,標A志著第18題圖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9.《敕勒歌》原本是鮮卑語歌曲,北朝時期經提煉翻譯成漢語。它的誕生受到了B.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建立當時漢文學的影響,反過來它也影響了漢文學,并以其獨特的藝術成就豐富了C。“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基本方針形成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這一文學現象反映出魏晉南北朝A,民族交融促進文化發展B.政權更迭加劇南北方的沖突D.提高基層治理成效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立C.人口遷徙促進經濟發展D.政治變革加快少數民族漢化25.“這項制度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20.北宋時大城市的商業活動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動性大的地方都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中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該可以開設店鋪:早市和夜市進一步發展。當時市場上的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客“制度”商絡繹不絕。據此可知,北宋時期A.紙幣廣泛流通B。海外貿易發達C.經濟重心南移D.城市商業繁榮A。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B.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高潮21.戚繼光是我國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他所從事反侵略C.起源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D.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大發展戰爭的成就是A.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偉大貢獻B.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6.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速推進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C。從荷蘭殖民者的手中收復臺灣D.促使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村環境綜合整治:《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定22.這場戰爭后,中國國門洞開,領土開始被割裂,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社會性質和發展方向開始改變。這場“戰爭”修訂。這些做法指的是A.推進了全方位外交布局B.鞏固了國防建設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D.解決了能源問題C.甲午中日戰爭C.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7頁共12頁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圈第8頁共2頁2025年九年級四月模擬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12461011121314答案BBBDB二、非選澤題(32分)15.(1)材料體現了黃旭華追求科學報國、嚴謹求實、無私奉獻的人生追求。他深刻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決心投身于科學事業,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這展現了他科學報國的崇高理想。(2分)在核潛艇的研制過程中,他始終堅持“嚴謹、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親自參與每一個關鍵環節,這體現了他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2分)他為中國核潛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始終保持著低調和謙遜,他的名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人知曉,這彰顯了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2分)(2)開放性試題。學生從職業發展、社會責任、個人成長等方面談個人規劃即可。答案示例:20年后,我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擔當的學生;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公益項目,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我相信,即使平凡,只要堅持努力,也能創造屬于自己的非凡人生。(4分)16.(1)這一法律依據主要體現在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中。(2分)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這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2分)(學生若答出以下內容可酌情給分,但最高不超過4分)我國還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如《公司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這些法律法規在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涵蓋了財政扶持、稅收優患、融資支持、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T市應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2分)。針對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問題,采取以下措施助力民營企業發展:一是簡化行政審批流程,二是加強金融支持,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和融資渠道,三是政府和企業應共同投入資源,鼓勵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管理水平。(具體措施每點2分,學生答出任意2點即可)17.(1)DeepSeek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為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2分)同時我國科技創新也面臨著一些傳統科技強國的防御性限制措施帶來的挑戰,這些措施試圖抑制DeepSeek的發展速度,對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構成了一定的阻礙。(2分)面對這些挑戰,中國需要繼續堅持開放共享的精神,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2分)(2)DeepSeek堅持開放和開源的技術發展道路,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為全球的科技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3分)這種開放共享的精神不僅加速了技術的傳播和應用,還推動了全球科技的創新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體現了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性和包容性。(3分)2025 年四月調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 12 題,共 24 分)題號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B A D B A C題號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A D C B B D二、非選擇題(共 4 題,共 36 分)30.【交通與對外交往】(8 分)(1)張騫通西域;政府重視;國家統一,國家實力強大;經濟繁榮;漢朝打敗匈奴;從長安到西域的陸上交通開通。(一點 2 分,兩點 3 分。任意兩點即可)(2)特點:多條線路,水陸并進;對外交往頻繁(雙向交流);交往國家數量多、范圍廣;形式多樣;注重文化交流;和平友好交往。(一點 2 分,兩點 3 分。任意兩點即可)(3)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維護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沿線各國共謀發展、共同繁榮提供了新的契機;有利于沿線國家地區的發展。(一點 2 分。任意一點即可)31.【紅色印記與精神傳承】(9 分)(1)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一點 2 分,任意一點即可)(2)原因: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民的支持;中國科學家甘于奉獻的精神。(一點 2 分,兩點 3 分,任意兩點即可)意義: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一點 2 分,任意一點即可)(3)駁殼槍:堅定理想信念,傳承革命精神。沖破黑暗的駁殼槍——南昌起義第一“槍”。手搖計算機:弘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鄧稼先的“秘密武器”——見證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誕生的計算機。(2 分,貼切文物主題即可)32.【大國與國際合作】(9 分)(1)1929-1933 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影響;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進行。(3 分,一點 2 分,兩點 3 分)(2)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逐漸扭轉了戰爭形勢;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為創建聯合國組織奠定了基礎。(一點 2 分,兩點 4 分。任意兩點即可)(3)堅持開放發展;堅守合作共贏的理念;各國加大合作力度;構建合理的世界經濟體系等。(2 分。任意一點即可)道德與法治 歷史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33.【科學理論與實踐】(10 分)評分細則標 題 材料運用與論述 水平 總 分 (2 分) (8 分) 等級 (10 分)明確 觀點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緊扣自己的觀點,運用中 外歷史史實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4 9—10 分 觀點明確,能夠圍繞觀點運用相關史實進行論述, 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基本做到史論結合,條理基本清楚。 3 7—8 分 觀點不夠明確,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 5—6 分 或史論結合不充分。 2 沒有凝練出觀點,或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 1 2—4 分 空白卷 0 分示例一論題:馬克思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論述:《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列寧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指引俄國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先進理論,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先進的理論指導和正確的方向指引。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理論隨著時代在不斷發展,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通過不斷適應現實需求,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示例二論題: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論述:《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歐洲工人成立了第一國際,巴黎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總之,只有不斷解放思想,為社會進步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示例三論題:經濟政策調整要與時俱進。論述: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從蘇維埃俄國國情出發,實行新經濟政策,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1978 年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總之,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巨變。我們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深化改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示例四論題:馬克思主義始終以維護人民利益為根本目標。論述:《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第一次創立 了人民自身解放的理論體系。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21 年蘇俄用糧食稅替代余糧收集制,減輕農民負擔,新經濟政策惠及農民。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通過家庭聯產責任制提高了農民收入,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改革開放改善了民生 。總之,馬克思主義不斷豐富完善,始終以維護人民利益為目標,促進社會不斷發展進步。道德與法治 歷史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道法、歷史 2025年九年級四月模擬考試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pdf 道法、歷史 四月調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docx 道法、歷史 道法歷史合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