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第四單元 寫作:怎樣選材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學會在生活中細致觀察、用心思考,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語言運用:在閱讀教學和既有寫作積累的基礎上,認識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思維能力:通過寫作材料的比較辨析,學習怎樣圍繞中心選材,明確選材的標準,做到典型、真實、新穎。審美創造:增強寫作信心,提高寫作的興趣和選材的能力。【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立足真實、追求新穎。【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班人才濟濟,有各種能人,套用句網絡上的流行語就是“‘牛人’很多”。他們或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于表達;或是“大管家”,熱心集體事務;或許還有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我們這節課,就來寫一寫我們班的“牛人”。對于一篇好作文來說,主題是心臟,結構是骨架,語言是細胞,材料是血肉,所以,學會選材很重要。二、材料分類1.直接材料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各類人物,遇到的各種事情,看到的各種景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可以成為寫作時的材料,這類材料是直接材料。2.間接材料我們讀過的書籍、文章,聽別人講述的故事、道理,看過的影視節目,聽過、看過的音頻、視頻,網絡見聞等都是間接材料。寫作的時候,最重要的材料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三、寫作指導有了豐富的材料之后,就面臨一個問題——如何選材呢?(一)圍繞中心1.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思考,完成下面的表格。項目 內容你想寫的“牛人”是誰? 她(他)“牛”在哪里?(中心) 哪些材料能表現她(他)的這種“牛”? 示例:(以《青春之光》為例)項目 內容你想寫的“牛人”是誰? 黃文秀她(他)“牛”在哪里?(中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哪些材料能表現她(他)的這種“牛”? ①黃文秀堅持進村到貧困戶家摸底,帶領大家遇阻修路,逢水架橋,遇暗裝燈,來回奔波為鄉親跑項目、請專家,換上最簡便的衣服爬坡過坎,進村入戶; ②黃文秀帶領家家戶戶通過產業致富,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建起了百坭村新時代講習所2.學生自查:自己的表格材料是否合適?哪些不合適?為什么?3.這啟示我們,在選材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到什么?預設:材料要能表現中心,材料要符合表現中心的需要。4.學生互查:材料能否表現中心?(互查完修改不恰當的材料)(二)材料典型1.除了圍繞中心之外,選材還要注意什么問題呢?是否與主人公相關的所有事件都可以寫進去?明確:材料要典型——選擇最能表現人物性格或事物本質的材料。例如:《鄧稼先》一文寫井下發生意外情況時,眾人勸鄧稼先離開,他卻只說了一句“我不能走”,表現鄧稼先身先士卒、堅守崗位的崇高精神,凸顯這一人物的光輝形象。又如:《青春之光》選取黃文秀說服班統茂帶頭成立砂糖橘種植合作社的事例,表現她周到、細致、有韌勁的工作作風。2.學生自查、互查,選擇典型事件,刪改表格內容。(三)立足真實1.以下寫作材料存在哪些問題?①黎明同學學習刻苦勤奮,一天至少學習二十個小時。②曾老師每天兢兢業業,每天在家里批改作業到凌晨兩點,六點鐘又起來準備到學校上課了。③高遠同學樂于助人,經常把自己坐公交車的錢給路邊的乞丐,自己走五公里路上下學。明確:以上材料不夠真實,無法讓讀者產生共情。這告訴我們,選材一定要立足真實。2.學生自查、互查,選擇典型事件,刪改表格內容。(四)追求新穎1.齊讀以下選材,說說材料存在的問題。寫父母:送衣送傘送飯、半夜生病就醫、考得差來安慰、煮早餐煮午飯煮夜宵等。寫老師:帶病上課、深夜改作文、加班為我補課等。寫同學:借文具給我、教我解不會的題目等。寫自己:考試考砸、學會做飯等。明確:這些選材千篇一律,題材陳舊,不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選材要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要立足真實,還要追求新穎。只有材料新穎、與眾不同、不落俗套,才能讓人眼前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2.作文要創新,題材要先行。創新題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住感情的觸發點。真摯的感情最容易打動人。現實生活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抓住它,敘述出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讓自己感動了,也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②抓住事理的感悟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們去認真仔細地思考,一定會給我們以感悟、以啟迪。抓住感悟點,用文學的語言描述,然后畫龍點睛地議論幾句,一定是一篇極富哲理的好文章。③抓住生活的情趣點。生活并不僅僅就是刻板的工作與學習,許多時候正是一些柴米油鹽等現實的事情讓我們沉醉,樂此不疲。這些情趣正是我們生活中的調料,讓我們生活得有滋有味。3.學生自查、互查,選擇典型事件,刪改表格內容。四、課堂總結對于選材你有哪些收獲?1.圍繞中心;2.選取典型事件;3.立足真實;4.題材要新穎。五、寫作實踐課本上“寫作實踐”的題目任選其一完成,不少于6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