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業質量調研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總分: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看到身邊同學的個子蹭蹭地往上長,一年一個樣,而自己卻總是在“原地踏步”,凱凱很是苦惱。為此,他應該A.極力掩飾,穿增高鞋提升自信B,理性對待,堅持鍛煉合理膳食C.尋醫問藥,及時診療不可耽誤D.大魚大肉,增加營養快快長高2.對下列微行為的點評正確的是選項微行為微點評A小莉經常獨來獨往,從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閉鎖心理B小軍看到幾個同學偷偷抽煙,他也跟著抽勇敢心理C小輝口才很好,積極報名參加學校舉辦的五四演講大賽虛榮心理0小娜認為男女有別,從來不與男生有交往逆反心理3。教育部決定自2024年起,將5月確定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宜傳教育月”,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師生、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和素養。下列做法符合活動主題的是A.學校鼓勵學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睡眼B.小雨通過參加集體活動,放松自己身心C.小樂閉鎖自我內心,保守自己的青春秘密D.學校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4進入青春期,我們會對異性朋友產生朦朧的情感。面對這種朦朧的情感,我們應該①不必過于慌張,這是正常現象②開始頻繁交往,偶爾勾肩搭背③做到慎重對待,堅持學業為重④學會尊重對方,保持一定距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作為未成年人,我們應該①遠離異性成年人,避免接觸②教育孩子善于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患于未然④正視性別差異,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以下關于情緒發生及其后果的推導,正確的有①熬夜玩游戲→被父母批評→感到內疚→反思自己②上課時睡覺→被老師批評→興高采烈→成績提高③回答問題→得到老師表揚→心情愉悅→認真聽課④生病難受→產生悲傷情緒→精神萎靡→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1頁共4頁感國掃描全能王統紀人里在用的日量種7.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開幕式上,五星紅旗入場,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當大美河山與五星紅旗驚艷同框時,這一幕是絕美的!在這一刻,我們油然而生的情感是A.愛國感B.焦慮感C.勝任感D.挫敗感8.小新在準備參加學校舉辦的數學競賽時,經常感到緊張和焦慮,甚至還會失眠。下列能幫助小新調節情緒的正確建議有①適量運動,適度放松②損壞物品,釋放壓力③主動溝通,獲得支持④積極暗示,保持樂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出生還不滿4個月時,她們的爸爸就因病失去了工作和行動能力。懂事后,她們在生活上學會自理,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服務近萬人。她們用行動傳遞的正能量有①自立自強,勇擔貴任②刻苦勤奮,服務社會③團結友愛,誠實守信④控制情緒,提升自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唯有知恥,.才有自尊。”有了這份羞恥之心,我們做了錯事便會慚愧,辜負了別人的期望會內疚,行為不當了會難過。這說明A.當自尊得到滿足時,我們會感到快樂B.自尊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C.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行己有恥·D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不為名利所惑11.尊重是一種品德。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無論是對同學、老師,或是鄰居、朋友甚至家人,我們都應該自覺踐行尊重,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這啟示我們,尊重他人就要做到①接納他人不同的個性和處世風格②對任何人都要給予積極的評價③學會積極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④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小華在課堂上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不敢舉手回答,一是怕答錯被同學笑話,二是害怕答錯了之后老師批評自己。這反映出小華A.缺乏自信,非常自卑B.具有自負自大的心理C.非常重視朋友的評價D.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13.下列對名言警句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解讀:自強B.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解讀:自信C.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解讀:行已有恥D.人而無禮,焉以為德解讀:文明有禮14.“每個人都是一座山,世界上最難攀越的山,其實是自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這句話潛藏的道理有①要專注當下,明確目標,積極行動②要正確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③要心無旁騖,全力以赴,不懼失敗④要直面挑戰,積極探索,解決問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2頁共4頁國 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