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分值:100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8分,共72分。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1.(多選)如圖所示,在質量為M的小車中掛著一擺球,擺球質量為m0,小車和擺球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運動,與位于正前方的質量為m的靜止的木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在此碰撞過程中,下列情況可能發生的是( )小車、木塊、擺球的速度都發生變化,分別變為v1、v2、v3,滿足(M+m0)v=Mv1+mv2+m0v3擺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本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滿足Mv=Mv1+mv2擺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都變為v′,滿足Mv=(M+m)v′小車和擺球的速度都變為v1,木塊的速度變為v2,滿足(M+m0)v=(M+m0)v1+mv22.(2024·廣東深圳高二期末)“草船借箭”是后人津津樂道的三國故事。假設草船質量為M,以速度v1迎面水平駛來時,對岸士兵弓箭齊發,每支箭的質量為m,共有n支箭射中草船,射中時箭的水平速度都相同,且全部停留在草船中,草船因此停下來。忽略草船和箭受到的空氣阻力、草船受到水的水平阻力,則射中前瞬間每支箭的水平速度大小為( )3.如圖所示,一個木箱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內粗糙的底板上放著一個小木塊。木箱和小木塊都具有一定的質量。現使木箱獲得一個向右的初速度v0,則( )小木塊和木箱最終都將靜止小木塊最終將相對木箱靜止,二者一起向右運動小木塊在木箱內壁將始終來回往復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運動如果小木塊與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對木箱靜止,則二者將一起向左運動4.(多選)(2024·廣東佛山高二校聯考)如圖所示,一小車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車上一人(相對小車位置始終不變)持玩具槍向車的豎直擋板連續平射,所有子彈全部嵌在擋板內沒有穿出,槍口到擋板的距離為L,嵌在擋板內子彈的質量小于人的質量,射擊持續了一會兒后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所有子彈嵌入擋板后,小車的速度為零子彈飛行的距離為L小車前進的距離大于L人后退的距離小于L5.(多選) (2024·廣東廣州高二期中)如圖所示,質量m=400 kg的小船靜止在平靜的水面上,船兩端載著質量為m甲=40 kg、m乙=60 kg的游泳者,甲向左、乙向右同時以2 m/s(相對于岸)的水平速度躍入水中,不計水對船的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小船獲得的速度大小為0.5 m/s小船獲得的速度大小為0.1 m/s小船受到的合外力沖量大小為40 kg·m/s若乙躍出的水平速度為3 m/s,則小船獲得的速度為零題組二 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6.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滑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塊的光滑弧面底部與地面相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滑塊滾來,小球不能越過滑塊,則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小球和滑塊的速度大小是( )7.(2024·福建廈門高二月考)如圖所示,甲、乙兩船的總質量(包括船、人和貨物)分別為12m、14m,兩船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速度分別為2v0、v0。為避免兩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將一質量為m的貨物沿水平方向拋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將貨物接住,拋出貨物的最小速度為(不計水的阻力)( )4v0 5v06v0 7v0綜合提升練8.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連著物體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A被水平速度為v0的子彈射中并且子彈嵌在其中。已知物體A的質量是物體B的質量的,子彈的質量是物體B的質量的,彈簧壓縮到最短時B的速度大小為( )9.(多選)如圖所示,三輛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車a、b、c成一直線排列,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c車上有一小孩跳到b車上,接著又立即從b車跳到a車上,小孩跳離c車和b車時對地的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車上相對a車保持靜止,此后( )a、b兩車運動速率相等a、c兩車運動速率相等三輛車的速率關系為vc>va>vba、c兩車運動方向相反10.(10分)甲、乙兩小孩各乘一輛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相向行駛,速度均為6 m/s。甲的車上有質量為m=1 kg的小球若干個,甲和他的車及所帶小球的總質量為M1=50 kg,乙和他的車總質量為M2=30 kg。現為避免相撞,甲不斷地將小球以相對地面16.5 m/s的水平速度拋向乙,且被乙接住。假設某一次甲將小球拋出且被乙接住后剛好可保證兩車不相撞,此時:(1)(5分)兩車的速度大小各為多少?(2)(5分)甲總共拋出了多少個小球?培優加強練11.(18分)(2024·廣東廣州高二期中)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質量m=1 kg的小車,其右端固定一水平輕質彈簧,彈簧左端連接一質量m0=1 kg的小物塊,小物塊與小車一起以v0=6 m/s的速度向右運動,與靜止在水平面上質量M=4 kg的小球發生正碰,碰后小球的速度v=2 m/s,碰撞時間極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忽略一切摩擦阻力。求:(1)(6分)小車與小球碰撞后瞬間小車的速度v1;(2)(6分)彈簧被壓縮至最短時,小車的速度v2的大小;(3)(6分)從碰后瞬間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對小車的沖量大小。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1.BC [碰撞的瞬間小車和木塊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這一瞬間擺球的速度不變,若碰后小車和木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Mv1+mv2;若碰后小車和木塊速度相同,都為v′,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M+m)v′,故B、C正確,A、D錯誤。]2.B [在草船與箭的作用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設每支箭的速度大小為v2,則有Mv1+nm(-v2)=0,解得v2=,故B正確。]3.B [最終木箱和小木塊都具有向右的動量,并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總動量守恒,選項A、D錯誤;由于小木塊與底板間存在摩擦,小木塊最終將相對木箱靜止,選項B正確,C錯誤。]4.AD [剛開始小車停在光滑水平面上,人、小車、子彈組成的系統初動量為零,射擊子彈的過程中,該系統所受合外力為零,即該系統動量守恒,因此可知該系統末動量也一定為零,即所有子彈嵌入擋板后,小車的速度為零,故A正確;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當子彈獲得向前的速度時,小車一定獲得向后的速度,即速度方向一定相反,則根據運動性質可知,小車與子彈的位移之和應等于L,由此可知,人后退的距離小于L,故B、C錯誤,D正確。]5.BC [甲、乙和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開始時總動量為零,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0=-m甲v甲+m乙v乙+mv,代入數據解得v=-0.1 m/s,負號說明小船的速度方向向左,故A錯誤,B正確;根據動量定理可得,小船受到合外力的沖量為I=mv-0=400×(-0.1) kg·m/s=40 kg·m/s,負號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確;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0=-m甲v甲+m乙v乙′+mv′,代入數據解得v′=-0.25 m/s,故D錯誤。]6.A [小球沿滑塊上滑的過程中,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因而該系統在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恒,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和滑塊具有相同的對地速度v,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0=(M+m)v,所以v=,故A正確。]7.B [乙和貨物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則由動量守恒定律有14mv0=-mv+13mv1,甲和貨物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有12m·2v0-mv=13mv2,恰好不相碰,則至少保證v1=v2,解得v=5v0,故B正確。]8.C [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子彈、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且子彈、A、B組成的系統,從子彈開始射入物體A一直到彈簧被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系統所受合外力始終為零,故整個過程系統的動量守恒,取子彈水平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0=(m+mA+mB)v1,又m=mB,mA=mB,故v1=,即彈簧壓縮到最短時B的速度大小為, 故C正確。]9.CD [設小孩質量為m,平板小車質量為M,小孩跳離b、c車時相對地面的水平速度為v,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對小孩和c車組成的系統,有0=mv+Mvc對小孩和b車,有mv=Mvb+mv對小孩和a車,有mv=(M+m)va所以vc=-,vb=0,va=即三輛車的速率關系為vc>va>vb,并且vc與va方向相反,故C、D正確。]10.(1)均為1.5 m/s (2)15解析 (1)當甲和他的車與乙和他的車具有共同速度時,可保證剛好不相撞,設共同速度為v,以甲車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M1v0-M2v0=(M1+M2)v,解得v=1.5 m/s。(2)以甲車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對甲和他的車及所帶的小球,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0=(M1-nm)v+nmv′,解得n=15。11.(1)-2 m/s,方向向左 (2)2 m/s (3)4 N·s解析 (1)小車與小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v+mv1解得v1=-2 m/s負號表示碰撞后小車向左運動。(2)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設小車的速度大小為v2,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0v0+mv1=(m0+m)v2解得v2=2 m/s。(3)設碰撞后瞬間到彈簧最短的過程,彈簧彈力對小車的沖量大小為I根據動量定理有I=mv2-mv1解得I=4 N·s。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學習目標 1.會利用動量守恒定律分析多物體、多過程問題。 2.會分析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提升1 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多物體系統是指由兩個以上的物體構成的系統,如果系統滿足動量守恒條件,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時,既要注意系統總動量守恒,又要注意系統內部分物體的動量守恒。解決問題時應注意:(1)靈活選取研究對象:有時需應用整體系統動量守恒,有時只需應用部分物體系統動量守恒。研究對象的選取,一是取決于系統是否滿足動量守恒的條件,二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需要。(2)靈活進行運動過程的選取和分析:通常對全程進行分段分析,并找出聯系各階段的狀態量。列式時有時需分過程多次應用動量守恒定律,有時只需針對初、末狀態建立動量守恒的關系式。例1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并排靜止放置的木塊A、B,已知mA=0.5 kg,mB=0.3 kg。現有質量m0=0.08 kg的小物塊C以初速度v0=25 m/s在A表面沿水平方向向右滑動,由于C與A、B間均有摩擦,C最終停在B上,B、C最后的共同速度v=2.5 m/s。求:(1)木塊A的最終速度的大小;(2)小物塊C滑離木塊A的瞬時速度的大小。 訓練1 (多選)如圖所示,小車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個輕彈簧,B端粘有油泥,AB總質量為M,質量為m的木塊C放在小車上,用細繩連接于小車的A端并使彈簧壓縮,開始時AB和C都靜止,當突然燒斷細繩時,C被釋放,使C離開彈簧向B端沖去,并與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伸長過程中C向右運動,同時AB也向右運動B.C與B碰前,C與AB的速率之比為M∶mC.C與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運動D.C與油泥粘在一起后,AB繼續向右運動訓練2 質量M=100 kg的小船靜止在水面上,船首站著質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著質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若甲、乙兩游泳者在同一水平線上,甲朝左、乙朝右均以3 m/s的速率同時躍入水中后瞬間( )A.小船向左運動,速率為1 m/sB.小船向左運動,速率為0.6 m/sC.小船向右運動,速率大于1 m/sD.小船仍靜止提升2 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在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中,常常出現相互作用的兩物體相距最近(或最遠),恰好不相撞,彈簧最長(或最短)或物體開始反向運動等臨界狀態,其臨界條件常常表現為兩物體的相對速度關系或相應位移關系,這些特定關系的判斷是求解這類問題的關鍵。例2 如圖所示,木塊A的質量為mA=1 kg,足夠長的木板B的質量為mB=4 kg,質量為mC=4 kg的木塊C置于靜止的木板B上,水平面光滑,B、C之間有摩擦。現使A以v0=12 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與B碰撞后以4 m/s的速度彈回,C始終未脫離B。求:(1)B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2)C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例3 (2024·廣東東莞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兩小車質量都是M,A車上站立一質量為m的人,兩車在同一直線上相向運動。為避免兩車相撞,人從A車跳到B車上,最終A車停止運動,B車獲得反向速度v0,試求:(1)兩小車和人組成的系統的初動量大小和方向;(2)為避免兩車相撞,若要求人跳躍速度盡量小,則人跳上B車后,A車的速度多大。 不相撞的臨界條件(1)勻速追勻速,要求后者速度小于等于前者速度。(2)變速追及問題中,追上時后者速度等于前者速度。(3)與靜止的物體不相撞,即運動到靜止的物體位置處速度減為零。 隨堂對點自測1.(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小船在水面上以速度v向東行駛,若船上的人以相對河岸相同的速率v′分別向東和向西同時拋出兩個質量相等的重物,不計水的阻力,則小船的速度與拋出重物前相比( )A.不變 B.減小C.增大 D.無法判斷2.(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如圖所示,A、B兩個物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輕彈簧放在A、B之間與A相連,與B接觸但不連接,彈簧剛好處于原長,將物塊A鎖定,物塊C與A、B在一條直線上,3個物塊的質量相等。現使物塊C以v=2 m/s的速度向左運動,與B相碰并粘在一起。當C的速度為零時,解除A的鎖定,則A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 )A. m/s B. m/sC. m/s D. m/s3.(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多選)如圖所示,甲和他的冰車總質量M=30 kg,甲推著質量m=15 kg的小木箱一起以速度v0=2 m/s向右滑行。乙和他的冰車總質量也為M=30 kg,乙以同樣大小的速度迎面而來。為了避免相撞,甲將小木箱以速度v沿冰面推出,木箱滑到乙處時乙迅速把它抓住。若不計冰面的摩擦力,則小木箱的速度v可能為( )A.4 m/s B.5 m/sC.6 m/s D.7 m/s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提升1例1 (1)2.1 m/s (2)4 m/s解析 (1)設木塊A的最終速度為v1,由動量守恒定律,對A、B、C系統有m0v0=mAv1+(mB+m0)v解得v1=2.1 m/s。(2)設小物塊C滑離木塊A的速度為v2, 當C滑離A后,對B、C有m0v2+mBv1=(mB+m0)v或對A、B、C有m0v0=(mA+mB)v1+m0v2解得v2=4 m/s。訓練1 BC [小車AB與木塊C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系統在初狀態動量為零,則在整個過程中任何時刻系統總動量都為零,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彈簧伸長過程中C向右運動,同時AB向左運動,故A錯誤;以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C-MvAB=0,解得=,故B正確;系統動量守恒,系統總動量守恒,系統總動量為零,C與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運動,故C正確,D錯誤。]訓練2 B [設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兩游泳者同時跳離小船后瞬間小船的速度為v,根據甲、乙兩游泳者和小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有-m甲v甲+m乙v乙+Mv=0,代入數據可得v=-0.6 m/s,其中負號表示小船向左運動,所以選項B正確。]提升2例2 (1)4 m/s (2)2 m/s解析 (1)A與B碰后瞬間,B速度最大,A、B系統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Av0+0=-mAvA+mBvB代入數據得vB=4 m/s。(2)B與C共速后,C速度最大,B、C系統動量守恒,取B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BvB+0=(mB+mC)vC代入數據得vC=2 m/s。例3 (1)(M+m)v0 水平向右 (2)v0解析 (1)光滑水平面上,兩小車與人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所以兩小車和人組成的系統的初動量就等于最終A車停止運動、B車獲得反向速度時系統的動量,所以由系統動量守恒知p初=(M+m)v0,方向水平向右。(2)兩車恰好不發生碰撞時,兩車和人具有相同速度,設共速的速度為v1,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m)v0=(2M+m)v1解得v1=v0。隨堂對點自測1.C [重物和船組成的系統,拋重物的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故有(M+2m)v=mv′-mv′+Mv″,得v″=>v,故C正確,A、B、D錯誤。]2.D [設3個物塊的質量均為m,C與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為v1,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2mv1,代入數據解得v1=1 m/s。設A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v2,B和C獲得的速度大小為v3,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則有mv2=2mv3,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mv=mv+×2mv,代入數據解得v2= m/s,故D正確,A、B、C錯誤。]3.CD [對于甲和箱子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m)v0=Mv1+mv,對于乙和箱子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0=(M+m)v2,當甲、乙恰好不相碰,則v1=v2,聯立解得v=5.2 m/s,若要避免碰撞,則需要滿足v≥5.2 m/s,故選C、D。](共41張PPT)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第一章 動量和動量守恒定律1.會利用動量守恒定律分析多物體、多過程問題。2.會分析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學習目標目 錄CONTENTS提升01隨堂對點自測02課后鞏固訓練03提升1提升2 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提升1 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提升1 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多物體系統是指由兩個以上的物體構成的系統,如果系統滿足動量守恒條件,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時,既要注意系統總動量守恒,又要注意系統內部分物體的動量守恒。解決問題時應注意:(1)靈活選取研究對象:有時需應用整體系統動量守恒,有時只需應用部分物體系統動量守恒。研究對象的選取,一是取決于系統是否滿足動量守恒的條件,二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需要。(2)靈活進行運動過程的選取和分析:通常對全程進行分段分析,并找出聯系各階段的狀態量。列式時有時需分過程多次應用動量守恒定律,有時只需針對初、末狀態建立動量守恒的關系式。例1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并排靜止放置的木塊A、B,已知mA=0.5 kg,mB=0.3 kg。現有質量m0=0.08 kg的小物塊C以初速度v0=25 m/s在A表面沿水平方向向右滑動,由于C與A、B間均有摩擦,C最終停在B上,B、C最后的共同速度v=2.5 m/s。求:(1)木塊A的最終速度的大小;(2)小物塊C滑離木塊A的瞬時速度的大小。解析 (1)設木塊A的最終速度為v1,由動量守恒定律,對A、B、C系統有m0v0=mAv1+(mB+m0)v解得v1=2.1 m/s。(2)設小物塊C滑離木塊A的速度為v2, 當C滑離A后,對B、C有m0v2+mBv1=(mB+m0)v或對A、B、C有m0v0=(mA+mB)v1+m0v2解得v2=4 m/s。答案 (1)2.1 m/s (2)4 m/s訓練1 (多選)如圖所示,小車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個輕彈簧,B端粘有油泥,AB總質量為M,質量為m的木塊C放在小車上,用細繩連接于小車的A端并使彈簧壓縮,開始時AB和C都靜止,當突然燒斷細繩時,C被釋放,使C離開彈簧向B端沖去,并與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伸長過程中C向右運動,同時AB也向右運動B.C與B碰前,C與AB的速率之比為M∶mC.C與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運動D.C與油泥粘在一起后,AB繼續向右運動BCB訓練2 質量M=100 kg的小船靜止在水面上,船首站著質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著質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若甲、乙兩游泳者在同一水平線上,甲朝左、乙朝右均以3 m/s的速率同時躍入水中后瞬間( )A.小船向左運動,速率為1 m/s B.小船向左運動,速率為0.6 m/sC.小船向右運動,速率大于1 m/s D.小船仍靜止解析 設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兩游泳者同時跳離小船后瞬間小船的速度為v,根據甲、乙兩游泳者和小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有-m甲v甲+m乙v乙+Mv=0,代入數據可得v=-0.6 m/s,其中負號表示小船向左運動,所以選項B正確。提升2 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在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中,常常出現相互作用的兩物體相距最近(或最遠),恰好不相撞,彈簧最長(或最短)或物體開始反向運動等臨界狀態,其臨界條件常常表現為兩物體的相對速度關系或相應位移關系,這些特定關系的判斷是求解這類問題的關鍵。例2 如圖所示,木塊A的質量為mA=1 kg,足夠長的木板B的質量為mB=4 kg,質量為mC=4 kg的木塊C置于靜止的木板B上,水平面光滑,B、C之間有摩擦。現使A以v0=12 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與B碰撞后以4 m/s的速度彈回,C始終未脫離B。求:(1)B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2)C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解析 (1)A與B碰后瞬間,B速度最大,A、B系統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Av0+0=-mAvA+mBvB代入數據得vB=4 m/s。(2)B與C共速后,C速度最大,B、C系統動量守恒,取B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BvB+0=(mB+mC)vC代入數據得vC=2 m/s。答案 (1)4 m/s (2)2 m/s例3 (2024·廣東東莞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兩小車質量都是M,A車上站立一質量為m的人,兩車在同一直線上相向運動。為避免兩車相撞,人從A車跳到B車上,最終A車停止運動,B車獲得反向速度v0,試求:(1)兩小車和人組成的系統的初動量大小和方向;(2)為避免兩車相撞,若要求人跳躍速度盡量小,則人跳上B車后,A車的速度多大。解析 (1)光滑水平面上,兩小車與人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所以兩小車和人組成的系統的初動量就等于最終A車停止運動、B車獲得反向速度時系統的動量,所以由系統動量守恒知p初=(M+m)v0,方向水平向右。(2)兩車恰好不發生碰撞時,兩車和人具有相同速度,設共速的速度為v1,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m)v0=(2M+m)v1不相撞的臨界條件(1)勻速追勻速,要求后者速度小于等于前者速度。(2)變速追及問題中,追上時后者速度等于前者速度。(3)與靜止的物體不相撞,即運動到靜止的物體位置處速度減為零。 隨堂對點自測2C1.(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小船在水面上以速度v向東行駛,若船上的人以相對河岸相同的速率v′分別向東和向西同時拋出兩個質量相等的重物,不計水的阻力,則小船的速度與拋出重物前相比( )A.不變 B.減小C.增大 D.無法判斷DCD3.(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多選)如圖所示,甲和他的冰車總質量M=30 kg,甲推著質量m=15 kg的小木箱一起以速度v0=2 m/s向右滑行。乙和他的冰車總質量也為M=30 kg,乙以同樣大小的速度迎面而來。為了避免相撞,甲將小木箱以速度v沿冰面推出,木箱滑到乙處時乙迅速把它抓住。若不計冰面的摩擦力,則小木箱的速度v可能為( )A.4 m/s B.5 m/sC.6 m/s D.7 m/s解析 對于甲和箱子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m)v0=Mv1+mv,對于乙和箱子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0=(M+m)v2,當甲、乙恰好不相碰,則v1=v2,聯立解得v=5.2 m/s,若要避免碰撞,則需要滿足v≥5.2 m/s,故選C、D。課后鞏固訓練3BCA.小車、木塊、擺球的速度都發生變化,分別變為v1、v2、v3,滿足(M+m0)v=Mv1+mv2+m0v3B.擺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本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滿足Mv=Mv1+mv2C.擺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都變為v′,滿足Mv=(M+m)v′D.小車和擺球的速度都變為v1,木塊的速度變為v2,滿足(M+m0)v=(M+m0)v1+mv2基礎對點練題組一 動量守恒定律在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1.(多選)如圖所示,在質量為M的小車中掛著一擺球,擺球質量為m0,小車和擺球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運動,與位于正前方的質量為m的靜止的木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在此碰撞過程中,下列情況可能發生的是( )解析 碰撞的瞬間小車和木塊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這一瞬間擺球的速度不變,若碰后小車和木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Mv1+mv2;若碰后小車和木塊速度相同,都為v′,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M+m)v′,故B、C正確,A、D錯誤。BB3.如圖所示,一個木箱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內粗糙的底板上放著一個小木塊。木箱和小木塊都具有一定的質量。現使木箱獲得一個向右的初速度v0,則( )A.小木塊和木箱最終都將靜止B.小木塊最終將相對木箱靜止,二者一起向右運動C.小木塊在木箱內壁將始終來回往復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運動D.如果小木塊與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對木箱靜止,則二者將一起向左運動解析 最終木箱和小木塊都具有向右的動量,并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總動量守恒,選項A、D錯誤;由于小木塊與底板間存在摩擦,小木塊最終將相對木箱靜止,選項B正確,C錯誤。AD4.(多選)(2024·廣東佛山高二校聯考)如圖所示,一小車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車上一人(相對小車位置始終不變)持玩具槍向車的豎直擋板連續平射,所有子彈全部嵌在擋板內沒有穿出,槍口到擋板的距離為L,嵌在擋板內子彈的質量小于人的質量,射擊持續了一會兒后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子彈嵌入擋板后,小車的速度為零B.子彈飛行的距離為LC.小車前進的距離大于LD.人后退的距離小于L解析 剛開始小車停在光滑水平面上,人、小車、子彈組成的系統初動量為零,射擊子彈的過程中,該系統所受合外力為零,即該系統動量守恒,因此可知該系統末動量也一定為零,即所有子彈嵌入擋板后,小車的速度為零,故A正確;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當子彈獲得向前的速度時,小車一定獲得向后的速度,即速度方向一定相反,則根據運動性質可知,小車與子彈的位移之和應等于L,由此可知,人后退的距離小于L,故B、C錯誤,D正確。BC5.(多選)(2024·廣東廣州高二期中)如圖所示,質量m=400 kg的小船靜止在平靜的水面上,船兩端載著質量為m甲=40 kg、m乙=60 kg的游泳者,甲向左、乙向右同時以2 m/s(相對于岸)的水平速度躍入水中,不計水對船的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船獲得的速度大小為0.5 m/sB.小船獲得的速度大小為0.1 m/sC.小船受到的合外力沖量大小為40 kg·m/sD.若乙躍出的水平速度為3 m/s,則小船獲得的速度為零解析 甲、乙和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開始時總動量為零,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0=-m甲v甲+m乙v乙+mv,代入數據解得v=-0.1 m/s,負號說明小船的速度方向向左,故A錯誤,B正確;根據動量定理可得,小船受到合外力的沖量為I=mv-0=400×(-0.1) kg·m/s=40 kg·m/s,負號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確;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0=-m甲v甲+m乙v乙′+mv′,代入數據解得v′=-0.25 m/s,故D錯誤。A題組二 動量守恒定律應用中的臨界問題分析6.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滑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塊的光滑弧面底部與地面相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滑塊滾來,小球不能越過滑塊,則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小球和滑塊的速度大小是( )B7.(2024·福建廈門高二月考)如圖所示,甲、乙兩船的總質量(包括船、人和貨物)分別為12m、14m,兩船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速度分別為2v0、v0。為避免兩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將一質量為m的貨物沿水平方向拋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將貨物接住,拋出貨物的最小速度為(不計水的阻力)( )A.4v0 B.5v0C.6v0 D.7v0解析 乙和貨物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則由動量守恒定律有14mv0=-mv+13mv1,甲和貨物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有12m·2v0-mv=13mv2,恰好不相碰,則至少保證v1=v2,解得v=5v0,故B正確。CCD9.(多選)如圖所示,三輛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車a、b、c成一直線排列,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c車上有一小孩跳到b車上,接著又立即從b車跳到a車上,小孩跳離c車和b車時對地的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車上相對a車保持靜止,此后( )A.a、b兩車運動速率相等B.a、c兩車運動速率相等C.三輛車的速率關系為vc>va>vbD.a、c兩車運動方向相反解析 設小孩質量為m,平板小車質量為M,小孩跳離b、c車時相對地面的水平速度為v,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對小孩和c車組成的系統,有0=mv+Mvc對小孩和b車,有mv=Mvb+mv對小孩和a車,有mv=(M+m)va即三輛車的速率關系為vc>va>vb,并且vc與va方向相反,故C、D正確。10.甲、乙兩小孩各乘一輛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相向行駛,速度均為6 m/s。甲的車上有質量為m=1 kg的小球若干個,甲和他的車及所帶小球的總質量為M1=50 kg,乙和他的車總質量為M2=30 kg。現為避免相撞,甲不斷地將小球以相對地面16.5 m/s的水平速度拋向乙,且被乙接住。假設某一次甲將小球拋出且被乙接住后剛好可保證兩車不相撞,此時:(1)兩車的速度大小各為多少?(2)甲總共拋出了多少個小球?答案 (1)均為1.5 m/s (2)15解析 (1)當甲和他的車與乙和他的車具有共同速度時,可保證剛好不相撞,設共同速度為v,以甲車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M1v0-M2v0=(M1+M2)v,解得v=1.5 m/s。(2)以甲車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對甲和他的車及所帶的小球,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0=(M1-nm)v+nmv′,解得n=15。培優加強練11.(2024·廣東廣州高二期中)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質量m=1 kg的小車,其右端固定一水平輕質彈簧,彈簧左端連接一質量m0=1 kg的小物塊,小物塊與小車一起以v0=6 m/s的速度向右運動,與靜止在水平面上質量M=4 kg的小球發生正碰,碰后小球的速度v=2 m/s,碰撞時間極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忽略一切摩擦阻力。求:(1)小車與小球碰撞后瞬間小車的速度v1;(2)彈簧被壓縮至最短時,小車的速度v2的大小;(3)從碰后瞬間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對小車的沖量大小。答案 (1)-2 m/s,方向向左 (2)2 m/s (3)4 N·s解析 (1)小車與小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v+mv1解得v1=-2 m/s負號表示碰撞后小車向左運動。(2)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設小車的速度大小為v2,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0v0+mv1=(m0+m)v2解得v2=2 m/s。(3)設碰撞后瞬間到彈簧最短的過程,彈簧彈力對小車的沖量大小為I根據動量定理有I=mv2-mv1解得I=4 N·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 練習(含解析).docx 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docx 專題提升二 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