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年 級:高一學 科:物理(人教版)學 校: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第1節 重力和彈力行星繞太陽運動秋天的落葉體驗與思考1.定義:物體物體相互作用力施力物體受力物體知識點1力研究對象:研究哪個物體,那個物體就是受力物體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形狀或體積改變)力有什么樣的作用效果?2.用途:3.學習:(1)力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2)力的三要素:作用點,方向,大小(3)力的分類:3.學習:重力的三要素(1)作用點:重心(2)方向:豎直向下,但不一定指向地心(3)大?。篏=mg (G ≤ F引)知識點2重力1.定義: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不需要接觸。2.用途:水力發電,重垂線等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重心就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B.物體在相互作用時,先有施力物體,后有受力物體C.當物體置于斜面上時,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狀態無關2.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發生力的作用必須相互接觸B.物體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體只在重心處受到重力作用C.彈力是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所產生的力的作用D.靜摩擦力是靜止的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運動的物體受到的知識點3彈力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由于形變而產生的力。2.用途:推東西,跳躍等3.學習:彈力的三要素(1)作用點:接觸面(2)方向:與受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同,與施力物體恢復形變的方向相同方向1:面、繩、彈簧方向2:桿、滑輪、框架(動桿)彈力有無的判定:假設法+平衡法假設無,看運動狀態是否變化假設有,看受力是否平衡(3)大小(胡克定律):F彈=kx (k為彈性系數、勁度系數、倔強系數)(x為形變量,x=l-l0 )彈簧靜止時,彈簧處于平衡狀態,兩側受力相等3.關于重力及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的重心位置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情況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無關B.同一個物體在地球上各點,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等C.由胡克定律可得: ,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與彈力成正比,與形變量成反比D.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體的接觸面,繩的拉力沿繩且指向繩收縮的方向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任何形狀規則的物體,它的重心均與其幾何中心重合B.質量大的物體重力大,做自由落體運動時重力加速度大C.滑動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D.兩個接觸面之間有摩擦力則一定有彈力,且摩擦力方向一定與彈力方向垂直5.如圖所示,勁度系數為k1的輕質彈簧兩端分別與質量為m1、m2的物塊相連,勁度系數分別為k2的輕質彈簧上端與質量為m2的物塊相連,整個裝置放在水平地面上,開始時兩物塊都處于靜止狀態,現緩慢用力向上提上面的物塊m1,直到下面的彈簧剛離開地面時,求在此過程中,上面的物塊移動的距離s。6.(多選)如圖兩個彈簧的質量不計,勁度系數分別為k1、k2,它們一端固定在質量為m的物體上,另一端分別固定在Q、P上。當物體平衡時上面的彈簧處于原長;若把固定的物體換為質量為2m的物體(彈簧的總長度不變,且彈簧均在彈性限度內),當物體再次平衡時( ?。?br/>A.第一次平衡時,下方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B.若用勁度系數為k2的輕質橡皮筋代替上端彈簧,質量為m的物體平衡時下方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C.第二次平衡時,上方彈簧伸長的長度為D.第二次平衡時物體的位置比第一次平衡時下降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