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寧市2025年初中學考九年級調研測試(一)物理、化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為物理、化學兩部分,試卷滿分130分(物理80分、化學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本試卷為試題卷,不允許作為答題卷使用,答題部分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否則無效。3.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推考證號、考點、考場、座位號寫在答題卡上,同時填寫在試卷上。4.答選擇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擇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用0.5毫米的黑色字跡簽字筆答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字體工整,筆超跡清楚。作圖必須用2B鉛筆作答,并請加黑,加粗,批寫清楚。物理試題(8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實際的是A.一名中學生100米賽跑的成績約為5秒B.一名中學生立定跳遠的距離約為6m一名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約為500N深D.一名中學生正常的體溫約為42℃2.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延確的是atawwmnat甲丙A.圖甲:撥動張緊的橡皮筋,能聽到聲音,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知圖乙: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鬧鐘的鈴聲逐漸增強C.圖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發出聲音的響度相同D.圖丁:超聲波清洗機清洗眼鏡,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3.“嫦娥六號任務”搭載的激光角反射器,為月背探測提供服務,通過反射激光進行精準測量定位。以下光現象與其原理相同的是A.三棱鏡分解太陽光B.陽光下人的影子C.筷子在水面“彎折”D.演員對著平面鏡化妝,·④在西寧沈那遺址出土的圓銎寬葉倒勾銅矛是珍貴的青銅器。古代制作青銅器常采用“失蠟法”,先以蠟制成與銅矛形狀相同的“蠟模”,再在“蠟模”外包裹耐火材料制成“外范”,加熱使蠟變成液態后流出形成空腔,最后將青銅熔液倒人空腔,冷卻后去掉“外范”,就得到了青銅器。以下關于制作過程中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分析正確的是毀A.蠟加熱變成液態,是熔化過程,會放出熱量B.青銅熔液冷卻成固態,是凝固過程,會放出熱量C.青銅和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持續上升D.一段時間后,青銅器表面的小水珠消失,是凝華現象物理、化學試題·第1頁(共10頁)5.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正確使用儀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下列關于測量及測量工具的使用,說法中正確的是AB甲丙A.圖甲讓我們體會到感覺是不可靠的,使用測量工具測量時可以避誤差,使數據更精確R.圖乙在測量熱水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杯底或杯壁,讀數時視線與液柱上表面相平C.圖丙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必須讓零刻度線對準物體的左端,視線與尺面垂直D.圖丁在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用手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線處6.以下四圖節選自我國古代科技巨著《天工開物》,其中說法正確的是軋蔗取漿濕田擊稻北耕兼種長流漂米人色人u"Q甲乙丙A.圖甲“軋蔗取漿”中,牛拉“犁譫”勻速轉動的過程中,其運動狀態保持不變B.圖乙“濕田擊稻”中,用力甩稻桿,稻粒落人木桶中,是因為受到慣性為C.圖丙“北耕兼種”中,耬下端的“峨尖”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力的D.圖丁“長流漂米”中,水從高處流下,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7.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新質生產力的杰出代表,各項技術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用到的一種能量回收技術就是汽車在滑行或制動過程中,內部線圈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下列裝置中也利用了此原理工作的是A.電磁起重機B.司南C.自制電動機D.動圈式話筒8.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電原則的是A。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B.開關接在零線和電燈之間C.不切斷電源直接換燈泡-D.直接用手拉開觸電的人9.如圖所示,A、B兩個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體以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疊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別用水平方向的拉力F甲和F乙使AB一起向右運動,甲運動的s-t圖像和乙運動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丙、丁所示,已知Fm=1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mAv/(m-s-)6B02甲丙丁A.F甲B甲、乙兩圖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相等C.拉力F甲與拉力Fz的功率相等b.甲、乙兩圖中AB之間的摩擦力均為10v物理、化學試題·第2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