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塊測評驗收卷(二)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我國傳統(tǒng)文化包含豐富的化學知識。蘇軾的《格物粗談》中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兑捉?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皾伞?指湖泊池沼。下列關于“氣”和“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氣”“火”在水中都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氣”的沸點低于“火”“氣”“火”分子的空間結構都是正四面體形每個“氣”“火”分子中σ鍵數(shù)目之比為5∶42.下列圖示或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 ( )A.乙炔的空間填充模型 B.SO2的VSEPR模型C.基態(tài)Cr的外圍電子的軌道表示式 D.px軌道的電子云輪廓圖3.現(xiàn)有四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 )第一電離能:④>③>①>②原子半徑:④>③>②>①電負性:④>③>①>②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4.下列對一些實驗事實的理論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實驗事實 理論解釋金屬的導熱性好 遍布晶體的自由電子受熱加速運動酸性:CF3COOH>CCl3COOH 氟的電負性大于氯的電負性,F—C的極性大于Cl—C的極性,使—CF3的極性大于—CCl3的極性,導致CF3COOH羧基中羥基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H+聚四氟乙烯的化學穩(wěn)定性高于聚乙烯 C—F的鍵能比C—H的鍵能大,鍵能越大,化學性質(zhì)越穩(wěn)定對羥基苯甲醛()比鄰羥基苯甲醛()的沸點低 對羥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鄰羥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間氫鍵5.3-氨基-1-金剛烷醇可用于合成藥物維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分子中O原子和N原子均為sp3雜化分子中C—O—H的鍵角大于C—N—H的鍵角分子中O—H的極性大于N—H的極性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6.聯(lián)氨(N2H4)可用于處理鍋爐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鍋爐被腐蝕,其中一種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N2H4分子中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5∶11 mol N2H4可處理水中1.5 mol O2[Cu(NH3)4中存在離子鍵、配位鍵和極性共價鍵氨水中NH3與H2O間存在氫鍵7.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X、Y、Z、W是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周期序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化合物A中各原子或離子均達到2或8電子穩(wěn)定結構X、Y、Z三種元素的電負性順序為Z>Y>XX、Y、Z、W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中,Y的單質(zhì)熔點最高陰離子中的Y均發(fā)生sp2雜化8.我國用BeO、KBF4等原料制備KBe2BO3F2晶體,在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在177.3 nm深紫外激光倍頻輸出,其晶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構成晶體的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F>O>BKBF4中的陰離子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處的位置可推測BeO與Al2O3性質(zhì)相似晶胞中的K+有2個位于晶胞內(nèi)部,8個位于晶胞頂角,則1 mo1該晶胞含3 mol KBe2BO3F29.某小組用溫度傳感器探究液態(tài)物質(zhì)揮發(fā)過程中體系溫度變化的大小和快慢。如圖a連接裝置,將濾紙固定于溫度傳感器測量端,并插入待測液中使濾紙吸附待測液,待溫度示數(shù)穩(wěn)定后,開始采集數(shù)據(jù),約10 s后取出溫度傳感器置于空氣中放置,采集到的溫度變化如圖b、圖c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由圖b,分子間作用力越弱,氣化速率越快由圖c,正丁醇氣化溫差小于乙醚,是因為正丁醇更穩(wěn)定由圖d,X的相對分子量可能小于Y由圖d,X、Y可以分別為正己烷、正戊烷10.冠醚是由多個二元醇分子之間脫水形成的環(huán)狀化合物。18-冠-6可用作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其與K+形成的螯合離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該螯合離子中碳與氧原子具有相同的雜化類型該螯合離子中所有非氫原子可以位于同一平面該螯合離子中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個數(shù)比為7∶1該螯合離子形成的晶體類型為離子晶體11.離子液體是指由體積較大的陰、陽離子組成,并且在室溫或接近室溫下呈液態(tài)的鹽,也稱為低溫熔融鹽。有許多優(yōu)點,例如難揮發(fā),有良好的導電性,可作溶劑、電解質(zhì)、催化劑等。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是一種離子液體,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是 ( )該新型化合物含有的C、N、P元素為sp2、sp3雜化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屬于含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第一電離能:F>N>C>H該新型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p區(qū)12.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第三周期某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前5個電子的電離能如圖1所示,該元素是Mg鋁鎂合金是優(yōu)質(zhì)儲鈉材料,原子位于面心和頂角,其晶胞如圖2所示,1個鋁原子周圍有8個鎂原子最近且等距離圖4所示是[Zn(NH3)6]2+的部分結構以及其中H—N—H鍵鍵角,鍵角比NH3大與NH3中N原子的孤電子對轉(zhuǎn)化為成鍵電子對有關立方BN晶體晶胞結構如圖5所示,設晶胞中最近的B、N原子之間的距離為a n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晶體的密度為g·cm-313.TiO2的晶胞結構(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圖所示,其中m、n、q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分別為m(0,0,0);n(0.69a,0.69a,c);q(0.19a,0.81a,0.5c)。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中所示微粒中,代表O原子的是m、pi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0.81a,0.19a,0.5c)p點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a,a,c)該晶體的密度為×1030 g·cm-314.鐵氮化合物(FexNy)在磁記錄材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某FexNy的晶胞如圖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該晶體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產(chǎn)物Fe(x-n)CunNy。FexNy轉(zhuǎn)化為兩種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Cu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區(qū)圖1中氮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6更穩(wěn)定的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化學式為FeCu3N當a位置Fe位于體心時,b位置Fe位于棱上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8分)15.(14分)(1)(6分)研究發(fā)現(xiàn),在CO2低壓合成甲醇反應(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負載的Mn氧化物納米粒子催化劑具有高活性,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回答下列問題:①在CO2低壓合成甲醇反應所涉及的4種物質(zhì)中,沸點從高到低的順序為 ,原因是 。 ②硝酸錳是制備上述反應催化劑的原料,Mn(NO3)2中的化學鍵除了σ鍵外,還存在 。 (2)(8分)①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 (2分),1 mol丙酮分子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 (2分)。(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②C、H、O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2分)。 ③乙醇的沸點高于丙酮,這是因為 (2分)。 16.(14分)元素周期表中的六種元素A、B、C、D、E、F,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基態(tài)原子外圍電子排布為nsnnpnB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有3個單電子C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的3倍D的基態(tài)原子3p軌道上有4個電子的d軌道中有10個電子F單質(zh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最末位(1)(1分)寫出E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 (2)(1分)A、B形成的AB-常作為配位化合物中的配體。在AB-中,元素A的原子采取sp雜化,則A與B形成的化學鍵中含有的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 。 (3)(4分)D與E形成的化合物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在該晶胞中,E離子的數(shù)目為 ;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4)(2分)在D的氫化物(H2D)中,D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 。 (5)(2分)C的氫化物(H2C)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D,其原因是 。 (6)(2分)D與C可形成的D的空間結構為 (用文字描述)。 (7)(2分)E、F均能與AB-形成配離子,已知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shù)為4;F+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shù)為2。工業(yè)上常用F+與AB-形成的配離子與單質(zhì)E反應,生成與AB-形成的配離子和F單質(zhì)來提取F,寫出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17.(15分)鋁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且安全性高,是有前景的下一代儲能電池。鋁離子電池一般采用離子液體作為電解質(zhì),幾種離子液體的結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1分)基態(tài)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2)(4分)化合物Ⅰ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 化合物Ⅱ中陽離子的空間構型為 。 (3)(2分)化合物Ⅲ中O、F、S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4)(2分)傳統(tǒng)的有機溶劑大多易揮發(fā),而離子液體有相對難揮發(fā)的優(yōu)點,原因是 。 (5)(6分)鋁離子電池的其中一種正極材料為AlMn2O4,其晶胞中鋁原子的骨架如圖所示。①晶體中與Al距離最近的Al的個數(shù)為 。 ②以晶胞參數(shù)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原子分數(shù)坐標,如圖中原子1的坐標為(,,),原子2的坐標為(,,),則原子3的坐標為 。 ③已知該晶體屬于立方晶系,晶胞參數(shù)為a p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晶體的密度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3(列出計算式)。 18.(15分)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青蒿素是白色針狀晶體,受熱不穩(wěn)定,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乙醚(C2H5OC2H5)的沸點小于乙醇的。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4分)青蒿素的提取:①萃取劑選用乙醚(C2H5OC2H5)而不用乙醇。這使蒸餾分離提純青蒿素時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②將粗品蒸餾所用裝置如圖所示,虛線框內(nèi)應選用右側(cè)的儀器 (填“x”或“y”)。 (2)(2分)青蒿素的分子式的確定經(jīng)測定得知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所用物理方法名稱是 。 (3)(5分)青蒿素的分子結構的確定①用紅外光線照射青蒿素分子,是為獲得其 (1分)信息。 ②通過晶體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其晶胞的類型和大小、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等信息,可計算出原子間的距離,判斷出晶體中哪些原子間存在化學鍵,進而確定鍵參數(shù)如 (1分)、 ____________(1分),得出該分子的空間結構及其晶胞(長方體,棱長分別為a nm、b nm、c nm,含4個青蒿素分子),如圖甲所示。 ③晶體的密度為 (2分)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設為NA;列出表達式)。 (4)(4分)青蒿素結構的修飾:一定條件下,用NaBH4將青蒿素選擇性反應,結構修飾為雙氫青蒿素(如圖乙)。①B的中心原子的VSEPR模型名稱為 (1分)。 ②青蒿素結構修飾過程中,雜化軌道發(fā)生變化的碳原子的雜化方式變?yōu)椤 ?1分),對應的官能團轉(zhuǎn)變?yōu)椤 ?2分)。 模塊測評驗收卷(二)1.D [乙烯和甲烷不能形成分子間氫鍵,A錯誤;乙烯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于甲烷,范德華力大,所以熔、沸點高,則乙烯的沸點高于甲烷,故B錯誤;乙烯含碳碳雙鍵,分子的空間結構為平面結構,故C錯誤;乙烯結構簡式為CH2===CH2,每個乙烯分子中含σ鍵數(shù)目為5,甲烷結構簡式為CH4,每個甲烷分子中含σ鍵數(shù)目為4,則σ鍵數(shù)目之比為5∶4,故D正確。]2.C [乙炔的分子式為C2H2,為直線形結構,為其空間填充模型,A正確;二氧化硫中S原子的介電子對數(shù)=2+×(6-2×2)=3,含有1個孤電子對,其VSEPR模型為平面三角形,B正確;基態(tài)Cr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1,外圍層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C錯誤;px軌道的電子云輪廓圖為沿x軸伸展的啞鈴狀,D正確。]3.C [由四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是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是P元素,③1s22s22p3是N元素,④1s22s22p5是F元素。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故第一電離能NP,所以第一電離能S③>②>①,A錯誤;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P>S、N>F,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故原子半徑P>S>N>F,即②>①>③>④,B錯誤;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電負性依次增大,所以電負性P③>①>②,C正確;最高正化合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但F無正價,所以最高正化合價①>②=③,D錯誤。]4.D [對羥基苯甲醛受距離影響無法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形成分子間氫鍵,熔、沸點更高,而鄰羥基苯甲醛可以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熔、沸點較低,D項錯誤。]5.B [分子中O原子和N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均為4,故均為sp3雜化,A正確;分子中O、N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都是4,且O含有2個孤電子對,N原子含有1個孤電子對,孤電子對和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所以分子中C—O—H的鍵角小于C—N—H的鍵角,B不正確;電負性:O>N>H,分子中O—H的極性大于N—H的極性,C正確;該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例如(標*的碳),D正確。]6.D [聯(lián)氨分子中含有4個N—H和1個N—N,只含有單鍵,即只含有σ鍵,不含有π鍵,故A錯誤;1 mol N2H4失去電子生成氮氣,轉(zhuǎn)移4 mol電子,而1 mol O2得到4 mol電子,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知,1 mol N2H4可處理水中1 mol O2,故B錯誤;[Cu(NH3)4]2+中銅離子與氨分子之間存在配位鍵,氨分子中N與H形成極性共價鍵,但是不存在離子鍵,故C錯誤。]7.C [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周期序數(shù)的3倍,則Z為O;Y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態(tài)存在,且Y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Z,化合物A中Y可以形成3個或4個共價鍵,則Y為B;X形成1個共價鍵,W形成+1價陽離子,則X為H,W為Na?;衔顰中有2個B原子只形成了3個共價鍵,沒有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故A錯誤;H、B、O三種元素的電負性順序為O>H>B,故B錯誤;一般情況下,熔點:分子晶體<金屬晶體<共價晶體,X、Y、Z、W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中,H2、O2是分子晶體,Na是金屬晶體,B是共價晶體,B的熔點最高,故C正確;陰離子中的Y形成三個σ鍵時,發(fā)生sp2雜化,形成四個σ鍵時,發(fā)生sp3雜化,故D錯誤。]8.B [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則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F>O>B,故A正確; KBF4中的陰離子為BF,中心原子為B,根據(jù)價電子理論,中心原子價電子對數(shù)=4+×(4-4×1)=4,因此雜化方式為sp3,故B錯誤; 根據(jù)對角線規(guī)則,在對角線的元素,性質(zhì)具有相似性,故C正確; 晶胞中的K+有2個位于晶胞內(nèi)部,8個位于晶胞頂角,該晶胞中K+的數(shù)目=8×+2=3,則1 mol該晶胞含3 mol K+,因此KBe2BO3F2物質(zhì)的量為3 mol,故D正確。]9.B [分子間的作用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由圖b分析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溫度變化量: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則氣化速率: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因此分子間作用力越弱,氣化速率越快,A正確;正丁醇與乙醚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等,正丁醇氣化溫差小于乙醚,是因為正丁醇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與穩(wěn)定性無關,B錯誤;影響氣化溫差的因素除了分子間的作用力(范德華力)有關外,還與氫鍵有關,X的相對分子量可能小于Y,但X分子間存在氫鍵,C正確;相對分子質(zhì)量正己烷大于正戊烷,因此分子間的作用力:正己烷>正戊烷,則氣化溫差正己烷<正戊烷,由d圖可知氣化溫差Y>X,所以X、Y可以分別為正己烷、正戊烷,D正確。]10.B [該螯合離子中C、O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都是4,所以C、O原子都采用sp3雜化,C與O原子的雜化類型相同,A項正確;該螯合離子中C、O原子都采用sp3雜化,具有甲烷結構特點,甲烷為四面體結構,所以該螯合離子中所有非氫原子不位于同一平面,B項錯誤;該螯合離子中存在的極性鍵有C—H、C—O、O—K,非極性鍵為C—C,含有24個C—H極性鍵、12個C—O極性鍵、6個O—K極性鍵,非極性鍵為6個,所以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個數(shù)比為42∶6=7∶1,C項正確;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為離子晶體,該螯合離子為陽離子,其形成的晶體類型為離子晶體,D項正確。]11.B [該新型化合物含有的C、N原子含有雙鍵和單鍵,為sp2、sp3雜化,P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為6,不是sp3雜化,A錯誤;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含有陰、陽離子,且離子內(nèi)部含有共價鍵,屬于含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B正確;H的1s軌道為半充滿穩(wěn)定結構,第一電離能較大,有關元素的第一電離能:F>N>H>C,C錯誤;該新型化合物的組成元素中,H位于元素周期表s區(qū),C、N、F、P位于元素周期表p區(qū),D錯誤。]12.D [由圖1知電離能I3比I2的5倍多,說明最外層有2個電子,結合該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則該元素為第三周期第ⅡA族元素,此元素為鎂元素,A正確;根據(jù)圖示 ,1個鋁原子周圍有8個鎂原子最近且等距離,B正確;圖4所示是[Zn(NH3)6]2+的部分結構以及其中H—N—H鍵鍵角,鍵角比NH3大,因為氨分子與Zn2+形成配合物后,孤電子對與Zn2+形成配位鍵,原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減弱,所以與NH3中N原子的孤電子對轉(zhuǎn)化為成鍵電子對有關,C正確;根據(jù)均攤原則,1個晶胞中含有N原子數(shù)是4、含有B原子數(shù)是×8+×6=4,晶胞中最近的B、N原子之間的距離為a nm,則晶胞體對角線為4a nm,晶胞邊長是n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晶體的密度為=×1021 g·cm-3,D錯誤。]13.A [由于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若m、p代表O原子,則晶胞中含有O原子數(shù)為1+8×=2,Ti原子數(shù)為4×+2=4,根據(jù)TiO2的化學式可知,與晶胞結構不符合,故代表氧原子的是n、q,代表Ti原子的是m、p,A錯誤;根據(jù)晶胞可以知道,q、i位置的O原子與體心Ti原子處于同一直線上,且該直線與底面對角線平行,q的坐標為(0.19a,0.81a,0.5c),則i原子的坐標為(0.81a,0.19a,0.5c),B正確;由圖可知,p點位于晶胞的頂角,則p點的坐標為(a,a,c),C正確;根據(jù)“均攤法”,每個晶胞中含有Ti原子數(shù)為1+8×=2,含有O原子數(shù)為4×+2=4,則晶胞的質(zhì)量為m(晶胞)=×80 g;晶胞的體積為V(晶胞)=(a×10-10cm)2×(c×10-10cm)=a2c×10-30cm3,故該晶體的密度為ρ===×1030 g·cm-3,D正確。]14.C [Cu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ⅠB族,屬于ds區(qū)元素,故A正確;由圖1可知,氮原子的上下左右前后各有1個鐵原子,故其配位數(shù)為6,故B正確;由圖2可知,Cu替代a位置Fe型的能量低,更穩(wěn)定,則1個晶胞中Fe原子數(shù)為6×=3,Cu原子數(shù)為8×=1,N原子數(shù)為1,則更穩(wěn)定的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化學式為Fe3CuN,故C錯誤;根據(jù)圖1,將頂點置于體心(如圖所示),即當a位置Fe位于體心時,b位置Fe位于棱上,故D正確。]15.(1)①H2O>CH3OH>CO2>H2 四種物質(zhì)固態(tài)時均為分子晶體,水與甲醇是極性分子,且分子間都存在氫鍵,水分子中氫鍵比甲醇多,二氧化碳與氫氣均為非極性分子,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范德華力大?、陔x子鍵和π鍵(2) ①sp2、sp3 9NA?、贖<C<O?、垡掖挤肿娱g存在氫鍵,而丙酮分子間不存在氫鍵解析 (1)①四種物質(zhì)固態(tài)時均為分子晶體,分子晶體的沸點主要取決于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包括范德華力與氫鍵,范德華力主要考慮分子的極性和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水與甲醇是極性分子,且分子間都存在氫鍵,水分子中氫鍵比甲醇多,二氧化碳與氫氣均為非極性分子,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范德華力大,故沸點由高到低:H2O>CH3OH>CO2>H2;②硝酸錳是離子化合物,故存在離子鍵,在NO中,N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3,N為sp2雜化,離子的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N的5個價電子除去形成σ鍵的三個電子,還有未成鍵的2個電子,它與3個O的未成鍵電子,加上得到的一個電子,形成4中心6電子π鍵;(2)①甲基中碳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碳原子采用sp3雜化,羰基中碳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采用sp2雜化;丙酮分子中含有6個碳氫鍵,2個碳碳單鍵,1個碳氧雙鍵,雙鍵中含有一個σ鍵,所以一分子丙酮中含有9個σ鍵,則1 mol丙酮分子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9NA;②同周期從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大,所以氧元素的電負性大于碳元素的電負性,而碳和氧在其氫化物中均表現(xiàn)負化合價,所以碳元素和氧元素的電負性均比氫元素的電負性大,故電負性由小到大順序:H<C<O;③乙醇分子間存在氫鍵,而丙酮分子間不存在氫鍵,故乙醇的沸點高于丙酮。16.(1)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2)1∶2 (3)4 ZnS(4)sp3 (5)水分子能和乙醇形成分子間氫鍵(6)正四面體形(7)2[Au(CN)2]-+Zn===[Zn(CN)4]2-+2Au解析 (1)E為鋅,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2。(2)在CN-中存在碳氮三鍵,三鍵含有1個σ鍵、2個π鍵,故含有的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1∶2。(3)據(jù)“均攤法”,晶胞中含8×+6×=4個灰球、4個白球,故在該晶胞中,E離子的數(shù)目為4,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ZnS。(4)H2S的中心原子S原子價電子對數(shù)為2+=4,S原子采用sp3雜化。(6)SO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為4+=4,為sp3雜化,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7)已知E2+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shù)為4,則為[Zn(CN)4]2-;F+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shù)為2,則為[Au(CN)2]-。17.(1)1s22s22p63s23p1或[Ne]3s23p1(2)sp3、sp2 四面體(3)F>O>S(4)離子液體是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組成,形成穩(wěn)定的離子鍵(5)①4?、?,,) ③×1030解析 (1)Al為第13號元素,基態(tài)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1;(2)化合物Ⅰ中碳原子存在單鍵也存在雙鍵,雜化軌道類型為sp3、sp2雜化;化合物Ⅱ中可認為(—CH3)代替了NH中的3個H,則陽離子的空間構型為四面體構型;(3)化合物Ⅲ中O、F、S,同周期電負性從左到右逐漸增大,同周期從上到下逐漸減弱,則電負性大小為F>O>S;(4)離子液體是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組成,形成穩(wěn)定的離子鍵,故沸點較高,難揮發(fā);(5)①以左下角定點鋁為例,最近的Al為1號鋁,故晶體中與Al距離最近的Al的個數(shù)為4;②以晶胞參數(shù)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原子分數(shù)坐標,如圖中原子1的坐標為(,,),原子2的坐標為(,,),則原子3的坐標為(,,)。③已知該晶體屬于立方晶系,晶胞參數(shù)為a p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其中Al的占有數(shù)為8×+6×+4=8,則晶胞中共有8個AlMn2O4,則晶體的密度為ρ==×1030 g·cm-3。18.(1)①乙醚沸點比乙醇低,防止溫度過高青蒿素發(fā)生副反應?、趛 (2)質(zhì)譜法(3)①有機物結構及官能團?、阪I長 鍵角③ (4)①正四面體形?、趕p3 羥基解析 (1)①根據(jù)題意乙醚(C2H5OC2H5)的沸點小于乙醇的沸點,蒸餾分離提純青蒿素時更易達到沸點進行分離,防止溫度過高青蒿素發(fā)生副反應。②將粗品蒸餾所用裝置如圖所示,虛線框內(nèi)主要是冷凝,儀器x主要是冷凝回流,儀器y是冷凝,因此應選用右側(cè)的儀器y。(2)質(zhì)譜法能快速、微量、精確的測定相對分子質(zhì)量,故測定得知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物理方法名稱是質(zhì)譜法。(3)①用紅外光線照射青蒿素分子,是為獲得其有機物結構及官能團信息。②通過晶體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其晶胞的類型和大小、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等信息,可計算出原子間的距離,判斷出晶體中哪些原子間存在化學鍵,進而確定鍵參數(shù)如鍵長、鍵角。③晶體中有4個青蒿素分子結構,其密度為ρ===g·cm-3。(4)①BH的中心原子價電子對數(shù)為4+(3+1-4×1)=4+0=4,其VSEPR模型名稱為正四面體形。②青蒿素結構修飾過程中,碳氧雙鍵變?yōu)樘歼B接羥基,其雜化軌道發(fā)生變化的碳原子的雜化方式變?yōu)閟p3,對應的官能團轉(zhuǎn)變?yōu)榱u基。(共56張PPT)模塊測評驗收卷(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我國傳統(tǒng)文化包含豐富的化學知識。蘇軾的《格物粗談》中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兑捉?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皾伞?,指湖泊池沼。下列關于“氣”和“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氣”“火”在水中都能形成分子間氫鍵B.“氣”的沸點低于“火”C.“氣”“火”分子的空間結構都是正四面體形D.每個“氣”“火”分子中σ鍵數(shù)目之比為5∶4D解析 乙烯和甲烷不能形成分子間氫鍵,A錯誤;乙烯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于甲烷,范德華力大,所以熔、沸點高,則乙烯的沸點高于甲烷,故B錯誤;乙烯含碳碳雙鍵,分子的空間結構為平面結構,故C錯誤;乙烯結構簡式為CH2===CH2,每個乙烯分子中含σ鍵數(shù)目為5,甲烷結構簡式為CH4,每個甲烷分子中含σ鍵數(shù)目為4,則σ鍵數(shù)目之比為5∶4,故D正確。2.下列圖示或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 )C3.現(xiàn)有四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A.第一電離能:④>③>①>②B.原子半徑:④>③>②>①C.電負性:④>③>①>②D.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C解析 由四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是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是P元素,③1s22s22p3是N元素,④1s22s22p5是F元素。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故第一電離能NP,所以第一電離能S③>②>①,A錯誤;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P>S、N>F,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故原子半徑P>S>N>F,即②>①>③>④,B錯誤;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電負性依次增大,所以電負性P③>①>②,C正確;最高正化合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但F無正價,所以最高正化合價①>②=③,D錯誤。4.下列對一些實驗事實的理論解釋錯誤的是( )D選項 實驗事實 理論解釋A 金屬的導熱性好 遍布晶體的自由電子受熱加速運動B 酸性:CF3COOH> CCl3COOH 氟的電負性大于氯的電負性,F(xiàn)—C的極性大于Cl—C的極性,使—CF3的極性大于—CCl3的極性,導致CF3COOH羧基中羥基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H+解析 對羥基苯甲醛受距離影響無法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形成分子間氫鍵,熔、沸點更高,而鄰羥基苯甲醛可以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熔、沸點較低,D項錯誤。5.3-氨基-1-金剛烷醇可用于合成藥物維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分子中O原子和N原子均為sp3雜化B.分子中C—O—H的鍵角大于C—N—H的鍵角C.分子中O—H的極性大于N—H的極性D.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6.聯(lián)氨(N2H4)可用于處理鍋爐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鍋爐被腐蝕,其中一種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A.N2H4分子中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5∶1B.1 mol N2H4可處理水中1.5 mol O2C.[Cu(NH3)4]2+中存在離子鍵、配位鍵和極性共價鍵D.氨水中NH3與H2O間存在氫鍵解析 聯(lián)氨分子中含有4個N—H和1個N—N,只含有單鍵,即只含有σ鍵,不含有π鍵,故A錯誤;1 mol N2H4失去電子生成氮氣,轉(zhuǎn)移4 mol電子,而1 mol O2得到4 mol電子,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知,1 mol N2H4可處理水中1 mol O2,故B錯誤;[Cu(NH3)4]2+中銅離子與氨分子之間存在配位鍵,氨分子中N與H形成極性共價鍵,但是不存在離子鍵,故C錯誤。7.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X、Y、Z、W是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周期序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化合物A中各原子或離子均達到2或8電子穩(wěn)定結構B.X、Y、Z三種元素的電負性順序為Z>Y>XC.X、Y、Z、W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中,Y的單質(zhì)熔點最高D.陰離子中的Y均發(fā)生sp2雜化解析 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周期序數(shù)的3倍,則Z為O;Y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態(tài)存在,且Y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Z,化合物A中Y可以形成3個或4個共價鍵,則Y為B;X形成1個共價鍵,W形成+1價陽離子,則X為H,W為Na?;衔顰中有2個B原子只形成了3個共價鍵,沒有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故A錯誤;H、B、O三種元素的電負性順序為O>H>B,故B錯誤;一般情況下,熔點:分子晶體<金屬晶體<共價晶體,X、Y、Z、W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中,H2、O2是分子晶體,Na是金屬晶體,B是共價晶體,B的熔點最高,故C正確;陰離子中的Y形成三個σ鍵時,發(fā)生sp2雜化,形成四個σ鍵時,發(fā)生sp3雜化,故D錯誤。8.我國用BeO、KBF4等原料制備KBe2BO3F2晶體,在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在177.3 nm深紫外激光倍頻輸出,其晶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構成晶體的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F>O>BB.KBF4中的陰離子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C.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處的位置可推測BeO與Al2O3性質(zhì)相似D.晶胞中的K+有2個位于晶胞內(nèi)部,8個位于晶胞頂角,則1 mo1該晶胞含3 mol KBe2BO3F29.某小組用溫度傳感器探究液態(tài)物質(zhì)揮發(fā)過程中體系溫度變化的大小和快慢。如圖a連接裝置,將濾紙固定于溫度傳感器測量端,并插入待測液中使濾紙吸附待測液,待溫度示數(shù)穩(wěn)定后,開始采集數(shù)據(jù),約10 s后取出溫度傳感器置于空氣中放置,采集到的溫度變化如圖b、圖c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由圖b,分子間作用力越弱,氣化速率越快B.由圖c,正丁醇氣化溫差小于乙醚,是因為正丁醇更穩(wěn)定C.由圖d,X的相對分子量可能小于YD.由圖d,X、Y可以分別為正己烷、正戊烷解析 分子間的作用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由圖b分析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溫度變化量: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則氣化速率: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因此分子間作用力越弱,氣化速率越快,A正確;正丁醇與乙醚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等,正丁醇氣化溫差小于乙醚,是因為正丁醇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與穩(wěn)定性無關,B錯誤;影響氣化溫差的因素除了分子間的作用力(范德華力)有關外,還與氫鍵有關,X的相對分子量可能小于Y,但X分子間存在氫鍵,C正確;相對分子質(zhì)量正己烷大于正戊烷,因此分子間的作用力:正己烷>正戊烷,則氣化溫差正己烷<正戊烷,由d圖可知氣化溫差Y>X,所以X、Y可以分別為正己烷、正戊烷,D正確。10.冠醚是由多個二元醇分子之間脫水形成的環(huán)狀化合物。18-冠-6可用作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其與K+形成的螯合離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該螯合離子中碳與氧原子具有相同的雜化類型B.該螯合離子中所有非氫原子可以位于同一平面C.該螯合離子中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個數(shù)比為7∶1D.該螯合離子形成的晶體類型為離子晶體解析 該螯合離子中C、O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都是4,所以C、O原子都采用sp3雜化,C與O原子的雜化類型相同,A項正確;該螯合離子中C、O原子都采用sp3雜化,具有甲烷結構特點,甲烷為四面體結構,所以該螯合離子中所有非氫原子不位于同一平面,B項錯誤;該螯合離子中存在的極性鍵有C—H、C—O、O—K,非極性鍵為C—C,含有24個C—H極性鍵、12個C—O極性鍵、6個O—K極性鍵,非極性鍵為6個,所以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個數(shù)比為42∶6=7∶1,C項正確;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為離子晶體,該螯合離子為陽離子,其形成的晶體類型為離子晶體,D項正確。11.離子液體是指由體積較大的陰、陽離子組成,并且在室溫或接近室溫下呈液態(tài)的鹽,也稱為低溫熔融鹽。有許多優(yōu)點,例如難揮發(fā),有良好的導電性,可作溶劑、電解質(zhì)、催化劑等。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是一種離子液體,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是( )BA.該新型化合物含有的C、N、P元素為sp2、sp3雜化B.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屬于含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C.第一電離能:F>N>C>HD.該新型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p區(qū)解析 該新型化合物含有的C、N原子含有雙鍵和單鍵,為sp2、sp3雜化,P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為6,不是sp3雜化,A錯誤;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含有陰、陽離子,且離子內(nèi)部含有共價鍵,屬于含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B正確;H的1s軌道為半充滿穩(wěn)定結構,第一電離能較大,有關元素的第一電離能:F>N>H>C,C錯誤;該新型化合物的組成元素中,H位于元素周期表s區(qū),C、N、F、P位于元素周期表p區(qū),D錯誤。12.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13.TiO2的晶胞結構(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圖所示,其中m、n、q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分別為m(0,0,0);n(0.69a,0.69a,c);q(0.19a,0.81a,0.5c)。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4.鐵氮化合物(FexNy)在磁記錄材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某FexNy的晶胞如圖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該晶體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產(chǎn)物Fe(x-n)CunNy。FexNy轉(zhuǎn)化為兩種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能量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CA.Cu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區(qū)B.圖1中氮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6C.更穩(wěn)定的Cu替代型產(chǎn)物的化學式為FeCu3ND.當a位置Fe位于體心時,b位置Fe位于棱上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8分。)15.(14分)(1)研究發(fā)現(xiàn),在CO2低壓合成甲醇反應(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負載的Mn氧化物納米粒子催化劑具有高活性,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卮鹣铝袉栴}:①在CO2低壓合成甲醇反應所涉及的4種物質(zhì)中,沸點從高到低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CH3OH>CO2>H2四種物質(zhì)固態(tài)時均為分子晶體,水與甲醇是極性分子,且分子間都存在氫鍵,水分子中氫鍵比甲醇多,二氧化碳與氫氣均為非極性分子,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范德華力大②硝酸錳是制備上述反應催化劑的原料,Mn(NO3)2中的化學鍵除了σ鍵外,還存在____________。離子鍵和π鍵sp2、sp39NAH<C<O乙醇分子間存在氫鍵,而丙酮分子間不存在氫鍵16.(14分)元素周期表中的六種元素A、B、C、D、E、F,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基態(tài)原子外圍電子排布為nsnnpnB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有3個單電子C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的3倍D的基態(tài)原子3p軌道上有4個電子E2+的d軌道中有10個電子F單質(zh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最末位(1)寫出E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形成的AB-常作為配位化合物中的配體。在AB-中,元素A的原子采取sp雜化,則A與B形成的化學鍵中含有的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_____。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1∶2解析 (1)E為鋅,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2。(2)在CN-中存在碳氮三鍵,三鍵含有1個σ鍵、2個π鍵,故含有的σ鍵與π鍵的數(shù)目之比為1∶2。(3)D與E形成的化合物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在該晶胞中,E離子的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4)在D的氫化物(H2D)中,D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____________。4ZnSsp3(5)C的氫化物(H2C)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D,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D與C可形成的DC的空間結構為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水分子能和乙醇形成分子間氫鍵正四面體形(7)E、F均能與AB-形成配離子,已知E2+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shù)為4;F+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shù)為2。工業(yè)上常用F+與AB-形成的配離子與單質(zhì)E反應,生成E2+與AB-形成的配離子和F單質(zhì)來提取F,寫出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5分)鋁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且安全性高,是有前景的下一代儲能電池。鋁離子電池一般采用離子液體作為電解質(zhì),幾種離子液體的結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tài)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s22s22p63s23p1或[Ne]3s23p1解析 Al為第13號元素,基態(tài)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1;(2)化合物Ⅰ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___,化合物Ⅱ中陽離子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__。(3)化合物Ⅲ中O、F、S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sp3、sp2四面體F>O>S(4)傳統(tǒng)的有機溶劑大多易揮發(fā),而離子液體有相對難揮發(fā)的優(yōu)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離子液體是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組成,形成穩(wěn)定的離子鍵解析 離子液體是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組成,形成穩(wěn)定的離子鍵,故沸點較高,難揮發(fā);(5)鋁離子電池的其中一種正極材料為AlMn2O4,其晶胞中鋁原子的骨架如圖所示。418.(15分)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青蒿素是白色針狀晶體,受熱不穩(wěn)定,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乙醚(C2H5OC2H5)的沸點小于乙醇的。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青蒿素的提取:①萃取劑選用乙醚(C2H5OC2H5)而不用乙醇。這使蒸餾分離提純青蒿素時效果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醚沸點比乙醇低,防止溫度過高青蒿素發(fā)生副反應②將粗品蒸餾所用裝置如圖所示,虛線框內(nèi)應選用右側(cè)的儀器____(填“x”或“y”)。y解析?、俑鶕?jù)題意乙醚(C2H5OC2H5)的沸點小于乙醇的沸點,蒸餾分離提純青蒿素時更易達到沸點進行分離,防止溫度過高青蒿素發(fā)生副反應。②將粗品蒸餾所用裝置如圖所示,虛線框內(nèi)主要是冷凝,儀器x主要是冷凝回流,儀器y是冷凝,因此應選用右側(cè)的儀器y。(2)青蒿素的分子式的確定經(jīng)測定得知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所用物理方法名稱是____________。質(zhì)譜法解析 質(zhì)譜法能快速、微量、精確的測定相對分子質(zhì)量,故測定得知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物理方法名稱是質(zhì)譜法。(3)青蒿素的分子結構的確定①用紅外光線照射青蒿素分子,是為獲得其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②通過晶體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其晶胞的類型和大小、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等信息,可計算出原子間的距離,判斷出晶體中哪些原子間存在化學鍵,進而確定鍵參數(sh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該分子的空間結構及其晶胞(長方體,棱長分別為a nm、b nm、c nm,含4個青蒿素分子),如圖甲所示。有機物結構及官能團鍵長鍵角③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_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設為NA;列出表達式)。正四面體形sp3羥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模塊測評驗收卷(二).docx 模塊測評驗收卷(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