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專題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1.物質及其反應的分類2.物質的化學計量3.物質的分散系 多角度對物質和化學反應進行分類,使科學探究的思路更開闊,在科學探究物質的性質和轉化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利用物質的量,可以把物質的宏觀量與構成微觀粒子的數量聯系起來,從微觀角度認識分散系的本質區別,為分析物質的宏觀性質和變化找到根本原因,使宏觀辨識更透徹,從微觀角度揭示物質變化的本質。例1 如圖表示的為一些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不正確的是 ( )選項 X Y ZA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B CO 非電解質 化合物C NaCl溶液 電解質 能導電物質D NaOH 堿 純凈物例2 “納米技術”廣泛應用于催化及軍事科學中,“納米材料”是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的材料,納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種。若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體系 ( )①是溶液 ②是膠體 ③是濁液 ④不能透過濾紙 ⑤能透過濾紙 ⑥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⑦靜置會析出黑色沉淀A.②⑤⑥ B.②⑥⑦C.①⑤ D.③④⑦例3 現有一定量的氣體如下: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②3.01×1023個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下列對這四種氣體的關系從大到小排列的組合中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的體積:②>③>①>④b.同溫同壓下的密度:②>③>④>①c.質量:②>③>①>④d.氫原子個數:①>③>④>②A.abc B.abcdC.abd D.bcd例4 (2023·福州高一期中)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3.4 g H2O2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8NAB.常溫常壓下,22.4 L CO2中含有NA個CO2分子C.標準狀況下,2.24 L醋酸(CH3COOH)含有的分子數等于0.1NAD.分子數為NA的CO、C2H4的混合氣體體積約為22.4 L,質量為28 g例5 (2023·福建泉州高一期中)根據所學知識填寫下列空白。(1)某固體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完全分解,產物都是氣體。分解的方程式為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氣相對分子質量的d倍,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過氧化鈣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物質,稱取0.542 g過氧化鈣樣品(無其他雜質),先溶于適量的稀鹽酸中[發生反應:2CaO2·xH2O+4HCl2CaCl2+O2↑+(2+x)H2O],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將溶液中Ca2+全部轉化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0.70 g。則樣品中CaO2·xH2O的x值為 。(保留1位小數) 答案精析典例剖析例1 C 例2 A例3 B [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的物質的量約為0.3 mol,②3.01×1023個HCl分子的物質的量約為0.5 mol,③13.6 g H2S的物質的量為0.4 mol,④0.2 mol NH3。根據同溫同壓下,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等于體積之比,物質的量越大,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越大,因此體積關系為②>③>①>④,故a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因此密度關系為②>③>④>①,故b正確;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的質量約為4.8 g,②3.01×1023個HCl分子的質量約為18.25 g,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的質量為3.4 g,質量關系為②>③>①>④,故c正確;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約為1.2 mol,②3.01×1023個HCl分子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約為0.5 mol,③13.6 g H2S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8 mol,④0.2 mol NH3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6 mol,因此氫原子個數為①>③>④>②,故d正確。]例4 A [常溫常壓下,3.4 g H2O2的物質的量為=0.1 mol,H2O2中含有18個電子,則0.1 mol H2O2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8NA,A項正確;常溫常壓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不是1 mol,B項錯誤;標準狀況下CH3COOH不是氣態,C項錯誤;未說明是否為標準狀況,分子數為NA的CO、C2H4的混合氣體體積不一定為22.4 L,D項錯誤。]例5 (1)5d (2)0.3解析 (1)固體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完全分解,產物都是氣體。分解的方程式為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氣相對分子質量的d倍,則生成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d,設2 mol A參加反應共生成5 mol混合氣體,5 mol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10d 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 mol A的質量為10d g,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d。(2)n(CaCO3)==0.007 mol,根據鈣元素守恒,n(CaO2·xH2O)=0.007 mol,M(CaO2·xH2O)=≈77.4 g·mol-1,則樣品中CaO2·xH2O的x值為=0.3。(共21張PPT)本專題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專題1<<<內容索引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素養提升知識體系構建知識體系構建1.2.物質的化學計量3.返回核心素養提升多角度對物質和化學反應進行分類,使科學探究的思路更開闊,在科學探究物質的性質和轉化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利用物質的量,可以把物質的宏觀量與構成微觀粒子的數量聯系起來,從微觀角度認識分散系的本質區別,為分析物質的宏觀性質和變化找到根本原因,使宏觀辨識更透徹,從微觀角度揭示物質變化的本質。核心素養提升例1 如圖表示的為一些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不正確的是典例剖析選項 X Y ZA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B CO 非電解質 化合物C NaCl溶液 電解質 能導電物質D NaOH 堿 純凈物√A項,氧化物屬于化合物,化合物屬于純凈物,符合圖示從屬關系;B項,一氧化碳屬于非電解質,非電解質屬于化合物,符合圖示從屬關系;典例剖析C項,氯化鈉溶液屬于混合物,電解質一定是純凈物,不符合圖示從屬關系;D項,NaOH屬于堿,堿屬于純凈物,符合圖示從屬關系。例2 “納米技術”廣泛應用于催化及軍事科學中,“納米材料”是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的材料,納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種。若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體系①是溶液 ②是膠體 ③是濁液 ④不能透過濾紙 ⑤能透過濾紙 ⑥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⑦靜置會析出黑色沉淀A.②⑤⑥ B.②⑥⑦C.①⑤ D.③④⑦典例剖析√典例剖析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為膠體,膠體粒子能透過濾紙,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具有介穩性,靜置后不會析出黑色沉淀。例3 現有一定量的氣體如下: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②3.01×1023個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下列對這四種氣體的關系從大到小排列的組合中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的體積:②>③>①>④b.同溫同壓下的密度:②>③>④>①c.質量:②>③>①>④d.氫原子個數:①>③>④>②A.abc B.abcd C.abd D.bcd典例剖析√典例剖析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的物質的量約為0.3 mol,②3.01×1023個HCl分子的物質的量約為0.5 mol,③13.6 g H2S的物質的量為0.4 mol,④0.2 mol NH3。根據同溫同壓下,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等于體積之比,物質的量越大,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越大,因此體積關系為②>③>①>④,故a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因此密度關系為②>③>④>①,故b正確;典例剖析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的質量約為4.8 g,②3.01×1023個HCl分子的質量約為18.25 g,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的質量為3.4 g,質量關系為②>③>①>④,故c正確;①標準狀況下,6.72 L CH4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約為1.2 mol,②3.01×1023個HCl分子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約為0.5 mol,③13.6 g H2S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8 mol,④0.2 mol NH3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6 mol,因此氫原子個數為①>③>④>②,故d正確。例4 (2023·福州高一期中)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3.4 g H2O2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8NAB.常溫常壓下,22.4 L CO2中含有NA個CO2分子C.標準狀況下,2.24 L醋酸(CH3COOH)含有的分子數等于0.1NAD.分子數為NA的CO、C2H4的混合氣體體積約為22.4 L,質量為28 g典例剖析√典例剖析常溫常壓下,3.4 g H2O2的物質的量為=0.1 mol,H2O2中含有18個電子,則0.1 mol H2O2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8NA,A項正確;常溫常壓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不是1 mol,B項錯誤;標準狀況下CH3COOH不是氣態,C項錯誤;未說明是否為標準狀況,分子數為NA的CO、C2H4的混合氣體體積不一定為22.4 L,D項錯誤。例5 (2023·福建泉州高一期中)根據所學知識填寫下列空白。(1)某固體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完全分解,產物都是氣體。分解的方程式為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氣相對分子質量的d倍,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典例剖析5d典例剖析固體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完全分解,產物都是氣體。分解的方程式為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氣相對分子質量的d倍,則生成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d,設2 mol A參加反應共生成5 mol混合氣體,5 mol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10d 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 mol A的質量為10d g,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d。(2)過氧化鈣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物質,稱取0.542 g過氧化鈣樣品(無其他雜質),先溶于適量的稀鹽酸中[發生反應:2CaO2·xH2O+4HCl 2CaCl2+O2↑+(2+x)H2O],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將溶液中Ca2+全部轉化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0.70 g。則樣品中CaO2·xH2O的x值為 。(保留1位小數) 典例剖析0.3典例剖析n(CaCO3)==0.007 mol,根據鈣元素守恒,n(CaO2·xH2O)=0.007 mol,M(CaO2·xH2O)=≈77.4 g·mol-1,則樣品中CaO2·xH2O的x值為=0.3。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1 本專題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docx 專題1 本專題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