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泉港區2025屆初中畢業(升學)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本試卷分為“試題”和“答題卡”兩部分,答題時請按答題卡中的“注意事項”要求認真作答,答案填涂或寫在答題卡上的相應位置。(本卷g取10N/kg)投一、選擇題:本題有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闞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宋朝詩人辛棄疾的詩句。詩人能分辨出是蛙聲,主要依據的是聲音的(:如A,音色B.響度C.音調D.頻率2.如圖1所示的光學現象,其成像原理和成像虛實均相同的一組是(圖1①鏡下“大”熊貓②小孔成像“倒”景③平面鏡看“牙”④水中“筆”彎折: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3.關于材料、能源和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風能、地熱能、電能均屬于一次能源杯B.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內部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刷烈的核聚變反應C.“5G”比“4G”傳遞信息更快,是因為它所使用的電磁波的波速更快D,超導材料既可用于制作遠距離輸電導線,又可用于制作電爐的電阻絲4.近年來,我國實現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整”的科技成就。如圖2所涉及的物理知識分析錯誤的是(甲乙丙圖2A.圖甲,中國空間站繞地球飛行時處于非平衡狀態.B.圖乙,C919大客機機翼上表面的曲線弧度小于下表面,這樣容易產生升力C.圖丙,“奮斗者”號潛水器下潛的深度越深,所受海水的壓強越大D.圖丁,“雪龍2”號破冰船利用自身重力破冰,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理試題第1頁共8頁5.詩人劉禹錫在《秋詞二首》中寫道:“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詩句描繪的秋日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樂觀態度。詩中“霜”的形成過程屬于()A.汽化現象B.液化現象C.凝華現象D.凝固現象6.圖3中物體A在靜止時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BAaA圖3AD7.2025年3月23日“中國長壽之鄉 泉港”半程馬拉松比賽時常采用感應芯片計時,芯片里的線圈一旦有電流通過,就會滋發芯片發送編碼信息,系統實時獲取計時信息。當正確佩帶芯片的參賽者通過起點和終點設置有磁場的地帶時,就能計時,下列器件工作原理與它相同的是()雖閉合開關導體棒在磁場中運動B門吸光滑導玩手搖發電電簡D.電鈴8.如圖4是家庭電路中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火線三A.站在地上的人若用手直接接觸A點,則會有觸電危險零線B.若電路中的保險絲燒了,可以用銅線或鐵線代替地線C.為用電安全,要安裝一個帶開關的插座,應在甲處安裝兩孔插座,乙處安裝開關D.電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殼與零線相連圖49.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200N的物體,拉力F為125N,物體升高的高度為4m,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總功為800JB.動滑輪重為5NC.繩端移動的距離為4m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10.驗電器是法國的讓·安東尼·諾雷于1748年發明,是一種檢測物體是否帶電以及粗略估計帶電量大小的儀器。小愛同學用驗電器檢驗玻璃棒是否帶電,也發現該玻璃棒能“吸”起紙屑。下列現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相同的是()A.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瓷磚上B.削平的鉛柱擠壓后會“吸”在一起C.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駛的汽車的窗簾被“吸”出窗外物理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