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專題四 工藝流程工藝流程題是棗莊中考的常考內容,近5年考過 3 次。從命題形式上講,本專題以“生產工藝”或“實驗操作流程”為素材,將化工生產過程和實驗室操作中的主要步驟用框圖形式表示出來,是無機框圖的創新;從內容上講,工藝流程題主要以物質的生產和除雜為背景,考查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過濾操作、物質的轉化等相關內容;從題型上講,工藝流程題常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里,難度相對較大。1.芯片是用高純硅制成的。如圖是以石英砂為原料制備高純硅的工藝流程(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的Fe2O3和Al2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a中的溶質是FeCl2和AlCl3B.①中發生反應時,碳元素的化合價降低C.②中反應需要在無氧環境下進行D.該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CO和HCl題號1352467√C [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的Fe2O3和Al2O3,Fe2O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Al2O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SiO2不和稀鹽酸反應,稀鹽酸過量,故a溶液中的溶質為FeCl3、AlCl3、HCl,A錯誤;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粗硅和CO,碳元素由0價轉變成+2價,B錯誤;為防止生成的硅在高溫條件下再次被氧化,防止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在高溫時發生爆炸,②中反應需要在無氧環境下進行,C正確;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質通常可以循環使用,由該反應的流程圖可知,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只有HCl,D錯誤。]題號13524672.(2024·吉林中考)食品加工、制藥等領域廣泛使用二水合氯化鈣(CaCl2·2H2O),工業上生產CaCl2·2H2O的主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l2B.粉碎可以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C.攪拌可以提高CaCl2·2H2O的產量D.反應器中生成的氣體具有可燃性題號1352467√B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不是CaCl2,A錯誤;粉碎可以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B正確;攪拌可以使反應更充分,加快反應速率,但不能提高CaCl2·2H2O的產量,C錯誤;反應器中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D錯誤。]題號13524673.(2024·大慶中考)碳酸鋰(Li2CO3)是制備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如圖是模擬提純碳酸鋰的工藝流程圖。題號1352467已知:Ⅰ.鋰輝礦的主要成分為Li2CO3,含泥沙等雜質。Ⅱ.Li2CO3為無色晶體,室溫時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熱水中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可以是稀硫酸,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氣體YB.將濾液2蒸發,當有較多固體出現時,停止加熱C.②中適宜用冷飽和Na2CO3溶液D.此工藝可獲得副產品Na2SO4題號1352467√C [根據流程分析,X可以是稀硫酸,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氣體二氧化碳,A正確;將濾液2蒸發,當有較多固體出現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固體蒸干,B正確;Li2CO3為無色晶體,室溫時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熱水中大,因此②中適宜用熱的飽和Na2CO3溶液,可以促進Li2CO3的析出,提高產率,C錯誤;根據流程分析,此工藝可獲得副產品Na2SO4,D正確。]題號13524674.(2024·赤峰中考)以蛋殼為原料生產高純碳酸鈣可以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其生產流程如圖所示(蛋殼主要含CaCO3,不考慮其他成分的影響)。題號1352467(1)蛋殼需要經過粉碎處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應Ⅰ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a的名稱為________。(4)反應所得的NH4Cl在農業上可用作_______。題號1352467增大接觸面積,促進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過濾氮肥解析:(1)蛋殼需要經過粉碎處理,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促進反應。(2)反應Ⅰ中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3)操作a能將固液分離,名稱為過濾。(4)反應所得的NH4Cl中含有農作物生長需要的氮元素,在農業上可用作氮肥。題號13524675.(2024·內江中考)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水綜合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圖如圖。請回答以下問題:題號1352467(1)粗鹽含有的主要雜質為MgCl2、CaCl2,則固體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CaCO3。(2)步驟①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NaCl制取純堿(Na2CO3),從元素守恒的角度,還需要含有________、氧元素的物質參加反應。題號1352467Mg(OH)2除去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碳(4)步驟②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應后,還需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5)步驟③中試劑D為________。(6)鈦(Ti)被稱為航空金屬,常用于建造空間站。工業上利用步驟④制備金屬鈦,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號1352467過濾稀鹽酸Ti+2MgCl2解析:(1)粗鹽含有的主要雜質為MgCl2、CaCl2,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過濾后,則固體B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2)溶液A中含有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步驟①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題號1352467題號13524676.從廢舊電腦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屬銀,設計流程如圖所示。題號1352467(1)步驟Ⅰ操作名稱是________。(2)溶液X中只含有一種溶質,該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過濾Cu(NO3)2(3)步驟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據此判斷,銅、銀、鋁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題號1352467Cu+2AgNO3===Cu(NO3)2+2AgAl>Cu>Ag(或Al、Cu、Ag)解析:(1)步驟Ⅰ可以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其操作名稱是過濾。(2)粗產品中加入稀硫酸,鋁能與稀硫酸反應,銅和銀不能與稀硫酸反應,因此固體中含有銅和銀,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溶液X中只含有一種溶質,則溶質是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的硝酸銅,化學式為Cu(NO3)2。題號1352467(3)步驟Ⅱ中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Cu(NO3)2+2Ag。(4)鋁能與稀硫酸反應,銅和銀不能與稀硫酸反應,說明鋁最活潑,銅能與硝酸銀反應,說明銅比銀活潑,據此可得出銅、銀、鋁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l>Cu>Ag。題號1352467題號1352467(1)在實驗室中,操作a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________________。(2)吸收塔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題號1352467漏斗、玻璃棒SO2+2NaOH===Na2SO3+H2ONaOH(4)理論上只需不斷加入_________(填化學式),便可持續實現煙氣的脫硫處理。(5)氧化塔中,反應前后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題號1352467Ca(OH)2S解析:(1)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由流程圖可知,“制堿釜”中發生的是亞硫酸鈉與氫氧化鈣的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則操作a為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在實驗室中,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漏斗、玻璃棒。(2)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SO2與CO2的某些化學性質相似,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則由流程圖可知,“吸收塔”中發生的是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題號1352467(3)由流程圖可知,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燒堿溶液,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其化學式為NaOH。(4)由流程圖可知,理論上只需不斷加入熟石灰,便可持續實現煙氣的脫硫處理,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其化學式為Ca(OH)2。題號1352467(5)CaSO3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2)+x+(-2)×3=0,解得x=+4, 故CaS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CaSO4·2H2O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y,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2)+y+(-2)×4=0,解得y=+6,故CaSO4·2H2O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故氧化塔中CaSO3―→CaSO4·2H2O,硫元素化合價由 +4 價―→+6價,故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是S。題號1352467【答題模板】 1.解題思路2.解題技巧(1)關注流程圖中的“三線”:出線和進線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線表示物質可循環利用。(2)判斷流程中所加的試劑:可以從加入試劑的目的、反應的產物入手進行分析。(3)推斷流程圖某一步中的物質:可從上一步操作中反應物可能發生的反應入手分析,同時需注意所加試劑是否有剩余。(4)化學方程式的書寫:①根據箭頭方向找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箭頭進入的是反應物,出去的是生成物),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正確書寫。②若從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不滿足質量守恒定律,可在反應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進行配平,若在空氣中煅燒或通入空氣則還需考慮空氣中的氧氣是否參與反應。(5)判斷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步驟中某一步的產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據圖中箭頭方向(可逆線)即可判斷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