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主題串講(10—11單元) 化學與社會發展主題下的融合性考查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發展化零為整 構體系“化學與社會發展”是課程標準中設置的五個學習主題中與生活聯系最密切的主題,該學習主題以身邊的物質、材料、現象為主線,要求學生認識化學的實用性,學會用化學的思路和方法認識、解決身邊的化學現象、化學問題。由于本部分較為具體,涵蓋面廣,本學習主題在考試中屬于高頻考點。一、化學視角下的社會問題初中化學中的“化學與社會”主題,是從化學學科的視角觀察、解決諸如人體健康、能源、資源開發與利用、材料研發與使用、農業上化肥、農藥的使用、環境保護等社會問題?;瘜W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1.思路與方法:運用化學學習主題中的“物質的性質與作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等化學核心知識,將化學與技術、工程融合,采用目標導向的方式,根據物質的性質選擇適宜的路徑,是化學解決上述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背景與方向(1)能源、資源方面包括:新能源開發、我國的“煤改電”工程、“西氣東輸”、黑火藥、能源消耗和化石能源分布、可燃冰、海水淡化、南水北調等。(2)環保、農業方面包括:污水處理、空氣質量報告、垃圾分類回收、“藍天、碧水、凈土”三大工程,化肥、農藥的利用等。(3)材料方面包括:從石器、青銅器、鐵器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變遷,塑料制品的回收、降解與再生,超導材料的研發,石墨烯材料的特性和石墨烯產業的發展,日常生活、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和國防科技領域中的新型材料。(4)健康方面包括:均衡膳食結構圖,人每天攝入的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物質及其含量,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及我國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有關規定,常用藥品、家用洗滌劑及消毒劑的使用說明,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事跡等。素養立意:能從化學促進人體健康角度對常見的人體的營養物質、化學元素對人健康的影響等知識進行總體把握,能判斷、設計合理的健康生活、飲食方案,形成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思路與能力。知識融合 搭項目破壞組成細菌和真菌的蛋白質,具有消毒殺菌作用。蜂蜜存放在玻璃或陶瓷器具中最佳,切勿存放于金屬容器中。這是因為許多金屬能在酸性環境下發生反應,使蜂蜜變黑,遭受重金屬污染。蜂蜜的存放需要減少蜂蜜與空氣接觸,且溫度保持在5~10 ℃。 蜂蜜中的維生素C在高溫或氧氣中易被氧化,會造成營養成分失效,因此蜂蜜適宜在陶瓷器具或玻璃杯中沖泡,且水溫控制在 60 ℃ 以下。回答下列問題:Zn(或Cu或Mn)酸H2O、H2O2維生素C在高溫下易被氧化,會造成營養成分失效(合理即可)解析:(1)蜂蜜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鋅、銅、錳等。(2)天然蜂蜜的pH都在3.2~4.5,pH小于7,呈酸性。(3)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該反應中涉及H2O和H2O2兩種氧化物。(4)由題干信息可知,沖泡蜂蜜的水溫需控制在60 ℃以下的原因是蜂蜜中的維生素C在高溫或氧氣中易被氧化,會造成營養成分失效。2.(2024·湖南中考)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都與化學息息相關。醬油是我國傳統調味品之一,已有3 000多年歷史。天然曬露法是傳統的老法醬油的生產方法。以初夏開始制作為例,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發酵”過程中,所取缸內樣品呈 ________(填“酸”“中”或“堿”)性。(2)“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________(填操作名稱)有相似之處。(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多選,填字母)。a.“浸泡”的目的是泡脹大豆,并除去雜物b.鐵強化醬油中“鐵”可以預防佝僂病c.天然曬露法得到成品的時間會受天氣影響酸過濾ac解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發酵”過程中,樣品的溶液pH為5~6,呈酸性。(2)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有相似之處。(3)a.“浸泡”的目的是泡脹大豆,并除去雜物,正確;b.鐵強化醬油中“鐵”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錯誤;c.天然曬露法得到成品的時間會受天氣影響,正確。素養立意:能從“和諧發展觀”“雙碳”目標等角度認識我國的能源與資源的現狀即利用情況,形成科學的發展理念,并用于指導化學學習中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項目2 化學與社會發展主題下的“化學與能源、資源”的融合性考查3.資源和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下列有關資源、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煤是一種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B.人們常用的能源有電能、氫能及化石能源C.“干冰”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21世紀能源”D.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制得的,減少塑料的使用就是節約石油資源√D [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氫元素,A錯誤;氫能目前不是人類的常用能源,人們常用的能源有電能、太陽能、風能以及化石能源等,B錯誤;“可燃冰”是未來潔凈的新能源,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21世紀能源”,C錯誤;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制得的,而石油資源是有限的,減少塑料的使用就是節約石油資源,D正確。]4.(2024·瀘州中考)材料科學在利用太陽能上大顯身手。最近,一種利用石英熱捕捉器( )捕獲太陽能的新方法,可使溫度達到1000 ℃以上,從而有可能在玻璃、鋼鐵、水泥和陶瓷等工業生產中取代化石燃料?;卮鹣嚓P問題:(1)玻璃、鋼鐵、水泥和陶瓷中不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________,這些無機非金屬材料與石英均含有的元素為氧和________(填名稱)。鋼鐵硅(2)該捕獲太陽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目前其主要的2點優勢為________(填字母)。A.應用更環?! .技術更成熟C.資源更豐富AC解析:(1)玻璃、水泥和陶瓷均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鋼鐵屬于金屬材料;玻璃、水泥、陶瓷與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均含有的元素為氧和硅。(2)A.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在開發利用時,不會產生廢渣、廢水、廢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該捕獲太陽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的優點之一為應用更環保;B.該捕獲太陽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技術還未成熟;C.太陽能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豐富的能源,該捕獲太陽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的優點之一為資源更豐富。5.(2024·南充中考)閱讀下列科普短文燃油車所消耗的能源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有面臨枯竭的危險,且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為改變這一困境,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使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來源。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它主要依靠鋰離子(Li+)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進行工作。放電時,Li+從負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正極,正極處于富鋰狀態;充電時則相反。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占成本比例較低,正極材料占成本比例較高,大約占電池成本的30%。目前已批量應用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鈷鎳錳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不同正極材料的性能如表所示。正極材料 能量密度(mAh/g) 平均輸出電壓(V) 循環次數鈷酸鋰 135~145 36 ≥300鈷鎳錳酸鋰 155~190 3.5~3.6 ≥800錳酸鋰 100~120 3.7~3.9 ≥500磷酸鐵鋰 130~150 3.2~3.3 ≥2 000鋰離子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容量會緩慢衰退、不耐受過充過放。儲存過程中鋰離子電池的容量也會緩慢衰退,衰退速率可用單位時間容量減小百分率來表示,衰退速率與充電電量和儲存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優異的鋰離子電池將會被廣泛應用。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兩點)。(2)由表可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能量密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除表中數據外,工業上大量生產該材料,還應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鈷鎳錳酸鋰生產成本(或環境友好程度、安全性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3)根據圖分析,下列儲存條件最優的是______(填字母)。A.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 ℃B.充電電量100%,儲存溫度40 ℃C.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40 ℃D.充電電量100%,儲存溫度25 ℃A(4)為提高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鋰元素的回收率,廢舊電池拆解前應進行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電池進行充分放電(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解析:(1)根據“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任寫兩點)。(2)由表可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能量密度最高的是鈷鎳錳酸鋰;除表中數據外,工業上大量生產該材料,還應考慮的因素有生產成本(或環境友好程度、安全性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3)根據圖分析,充電電量40%~60%、儲存溫度25 ℃時,電池衰退速率較低,儲存條件最優的是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 ℃。(4)為提高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鋰元素的回收率,廢舊電池拆解前應進行的處理是對電池進行充分放電等。素養立意:能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素材、問題現象認識化學與材料、環境、農業的關系,體會化學在人類生活、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能運用大概念理念對常見的生活現象、簡單的跨學科問題進行探討,能運用簡單的技術與工程方法初步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項目3 化學與社會發展主題下的“化學與材料、環境、農業”的融合性考查6.(2024·齊齊哈爾中考)下表中有關化學知識的整理和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A.化學與農業 B.化學與環境①氯化銨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②磷肥可以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①空氣污染物包括有害氣體和煙塵②使用無鉛汽油可以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C.化學與應用 D.化學與生活①鈦合金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②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常用作電光源 ①涂油可以有效防止自行車鏈條生銹②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D [①氯化銨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以防釋放出氨氣造成肥效降低;②磷肥可以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寒、抗旱能力,A正確;①空氣污染物包括有害氣體和煙塵;②使用無鉛汽油可以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B正確;①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②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常用作電光源,C正確;②汽油能溶解油污,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D錯誤。]7.(2024·山西中考)【化學與工程】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繼長江三峽工程之后的又一項世界級特大工程,是我國天然氣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氣東輸輸氣管線一期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東至上海市,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請分析圖文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圖1是西氣東輸鉆探工程。我國在超深層采氣方面已有了新的突破,通過這種鉆探技術主要得到的是天然氣,其主要成分的名稱是________。開采時,若鉆穿了含有硫化氫(H2S,無色,有毒)酸性氣體的巖層,應迅速使用 ________性鉆井液進行處理,保證pH在9.5以上的工程指標。甲烷堿(2)圖2是西氣東輸第1站。此設備可完成天然氣的收集、處理和輸送,處理環節可將混合氣中的CO2、N2等除去。實驗室里除去CO2通常使用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全線自動化輸氣控制系統,盡管技術已達到較高的水準,但要做到安全運行、穩定供氣,源源不斷地將氣體如數送達目的地,輸送前工程技術人員也必須對沿線管道的質量和 ________進行檢查。2NaOH+CO2===Na2CO3+H2O氣密性(3)圖3是西氣東輸跨黃工程??缭近S河的管道,采用不銹鋼、合金鋼和高強度鋼等材料制成,這些材料應具備的性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長期處于潮濕環境,為保護管道外壁,應采取的具體措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度大、耐腐蝕(合理即可)管道外壁噴漆(4)西氣東輸橫亙西東、縱貫南北,受益人口超過4億人。這項工程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天然氣時代,作為優質、高效的 ________能源,天然氣自開發使用以來,已減少標煤的使用量約10.7億噸、減少CO2排放約11.7億噸[相當于減少 ________億噸碳的燃燒(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減少粉塵約5.8億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36億公頃,有效避免了對水體和______的污染。清潔3.2空氣解析:(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的名稱是甲烷;H2S顯酸性,故應用堿性材料處理才能保證其pH在9.5以上。(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這種全線自動化輸氣控制系統,盡管技術已達到較高的水準,但要做到安全運行、穩定供氣,源源不斷地將氣體如數送達目的地,輸送前工程技術人員也必須對沿線管道的質量和氣密性進行檢查。人體健康、社會發展常用知識速覽1.六大類營養素: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2.11種常量元素:C、H、O、N、S、Ca、P、Na、Cl、K、Mg。3.三大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4.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5.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能、生物質能和核能等。6.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主要營養元素:氮、磷、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