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4張PPT)第三單元 探秘水世界棗莊考情分析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運動的水分子 分子的性質 2024年·T32023年·T5 2 * 選擇題、填空題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自然界中的水 水的天然循環 2021年·T42024年·T3 1 * 選擇題、填空題天然水的人工凈化 2024年·T152021年·T4(C) 2121 **純凈物、混合物 2024年·T15(4)2022年·T6 2 **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水分子的變化 水的分解與合成 2024年·T11(C)2022年·T5(A) 2 * 選擇題、填空題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 2024年·T19(1) 2 *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溶液與溶質質量分數 溶解的過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2024年·T82023年·T9(4) 2 ** 選擇題溶質質量分數與溶液的配制 2024年·T17(2)2024年·T20(1)2023年·T7(C) 2 ** 選擇題單元體系構建1.[知識填充]一定量的水,發生三態變化時,水分子的數目和大小不會變化,變化的只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這樣的變化屬于___________。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任務一 水的三態變化及分子的性質水分子之間的間隔排列方式物理變化2.[實驗探究](1)實驗1中,觀察到品紅在_____ (填“冷”或“熱”)水中擴散更快,該現象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熱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2)實驗2中,在裝有50 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 mL酒精,封閉量筒口,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到混合后水和酒精的總體積小于100 mL。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分子的性質1.海浩現象是在持續 -15 ℃ 的超低溫度下,蒸發的海水與低溫冷空氣中的顆粒物相結合,形成冰晶后,呈現出煙雨茫茫的自然景象。這種由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發生變化的是( )A.分子的種類變多B.每個水分子體積變大C.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D.每個水分子質量變大√C [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種類不變,A錯誤;水蒸氣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變,每個水分子的體積不變,B錯誤;水蒸氣形成冰晶,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分子本身不變,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C正確;水蒸氣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變,每個水分子的質量不變,D錯誤。]2.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水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B.吹脹氣球——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C.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水分子很小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物質的分子相同,其化學性質相同√B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是水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化的結果,A正確;吹脹氣球,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增多,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B錯誤;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是因為水分子很小,C正確;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是因為它們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D正確。]3.小明學習了分子的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分子性質的實驗探究(1)教材中實驗(如圖1所示):該實驗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論可以說明的分子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分子在不斷地運動(2)改進實驗:先在一支試管中裝一半紅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滿酒精(緩緩注入),加密封后靜置,30日后再觀察,現象如圖2所示。此實驗還可以說明的分子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勻后,_______(填“繼續”或“停止”)運動。(3)如果繼續完成圖3實驗操作,對比實驗2可以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比于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小明的實驗改進最主要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間有間隔繼續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改進后實驗對人體和環境無害(5)微觀示意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宏觀現象與變化。下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在A、B和C中,通過比較能得出“分子種類不同,分子運動速率也不同”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B CAB解析:(1)濃氨水易揮發,揮發出的氨氣分子運動到酚酞試液中,氨氣和水形成氨水,氨水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所以現象是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2)開始時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是分離的,30日后各種分子混合到了一起,說明分子是不斷地運動的,觀察開始前后液體的體積,發現30日后液體體積變小了,是因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進入了彼此的分子間的間隔,還說明分子間有間隔。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所以混合均勻后,分子繼續運動。(3)在熱水中,酒精和紅墨水快速的混合均勻,對比實驗2可以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的結論。(4)氨氣有毒,吸入過多對人體有害,改進后實驗對環境和人體無害,所以主要優點是改進后實驗對人體和環境無害。(5)得出分子種類不同,分子運動速率也不同,這需要分子的種類不同,環境溫度相同的兩組進行對比,所以是AB。應用粒子的性質解釋宏觀現象時需注意:物質的擴散現象一般可用微粒運動的性質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和熱脹冷縮現象可用微粒間有間隔來解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間的間隔改變,分子本身的種類和大小不變;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1.[知識填充]水的天然循環是通過其________實現的,太陽為水分子提供能量,水的天然循環只涉及_______變化。大自然通過水分子的運動,既實現了______________,又完成了水資源的________。2.[教材實驗](1)凈水方法: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任務二 水的天然循環及凈化三態變化物理水的自身凈化重新分配沉降過濾吸附蒸餾(2)天然水的凈化①沉降法:為加速________雜質快速沉降,常用的絮凝劑是________。②過濾法:適用范圍:適用于_____________與_____的分離,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③蒸餾法:蒸餾法是凈化程度最高的一種凈水方法,蒸餾得到的水叫_______,是一種純凈物。懸浮明礬不溶性雜質水蒸餾水3.[應用體驗]自來水廠的生產流程吸附懸浮雜質使其快速沉降除去不溶性雜質吸附色素和異味水的天然循環1.“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觀察天氣總結的經驗。水在自然界是不斷循環的,下列關于水的天然循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B.水的天然循環過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發生了改變C.天冷結冰時,水分子沒有運動D.通過水的天然循環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D [天然水循環過程包括:水由液態變為氣態,再由氣態變為液態等;水循環的整個過程無新物質生成,兩個變化都為物理變化,A錯誤;水的天然循環過程中水分子的大小沒有發生改變,B錯誤;水分子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中,均在不斷地運動,C錯誤;水的天然循環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D正確。]2.老子言:“上善若水”,其含義是地表水經過太陽光照射變為水蒸氣進入云層,又經過不同方式回到地表,完成了水的天然循環(如圖),做到潤萬物而不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尺度視角:水蒸發為水蒸氣的過程水分子的間隔變大B.空間視角:任何狀態下的水分子都是在不斷地運動的C.能量視角:太陽光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D.轉化視角:水在循環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D [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間間隔變大,A正確;分子始終在不斷地運動,任何狀態下的水分子都是在不斷地運動的,B正確;在自然界中水的三態變化中,水分子運動的能量來自太陽能,太陽光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C正確;水在循環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3.2023年“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以下關于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加入明礬能促進黃河水中懸浮雜質沉降B.可用肥皂水檢驗黃河水是否為硬水C.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以減少水體污染D.黃河水經過沉降、過濾和滅菌操作可得到純凈的水水的凈化√D [明礬溶于水會形成膠狀物,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使其沉降,A正確;肥皂水可鑒別硬水和軟水,產生泡沫較多的為軟水,產生泡沫較少或浮渣較多的為硬水,B正確;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可減少水體污染,C正確;黃河水經過沉降、過濾能除去水中難溶性雜質,滅菌能殺死細菌、病毒,凈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則仍為混合物,D不正確。]4.(2024·常州中考)興趣小組取京杭大運河水樣進行凈化實驗。(1)設計:運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色素、異味、礦物質、微生物等。①可以通過________(填操作名稱)去除泥沙等不溶性雜質。②如圖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觀圖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結構,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分子。過濾疏松多孔(2)凈化:將飲用水瓶和紗布、活性炭等組合成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水的凈化。其中,裝置制作較合理的是________(填“A”或“B”)。通過該裝置凈化后的水________(填“適宜”或“不宜”)直接飲用。A不宜(3)總結:①混合物分離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________(將序號排序)。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離方法c.尋找成分性質差異②自制凈水器凈水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acb過濾技術、材料的質量和耐用性等(合理即可)解析:(1)①過濾可以除去不溶性雜質,可以通過過濾去除泥沙等不溶性雜質。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結構,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分子。(2)按由上到下的順序排列應該是用小礫石除去較大的顆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較小的顆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異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撐作用,故裝置制作較合理的是A;通過該裝置凈化后的水還含有可溶性雜質、細菌和微生物,不適宜直接飲用。(3)①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組成成分,然后利用各成分性質的差異,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分離,故正確順序為acb;②自制凈水器凈水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過濾技術、材料的質量和耐用性以及環保無毒等。5.就化學本身的特點來看,“見微知著”使我們更容易踏入化學學科的大門。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混合物的是( )純凈物與混合物A B C D√B [該物質由同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A不選;該物質由三種分子構成,屬于混合物,B選;該物質由同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C不選;該物質由同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D不選。]6.(2024·青島中考)物質具有多樣性。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加碘鹽 B.純金首飾C.果汁 D.蘇打水√B [加碘鹽含有食鹽和含碘化合物,不屬于純凈物,A不選;純金首飾只含金這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B選;果汁含有水、維生素、糖類等物質,不屬于純凈物,C不選;蘇打水含有水、碳酸鈉,不屬于純凈物,D不選。]1.凈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為沉降、過濾、吸附、蒸餾。綜合運用多種凈水方法時,應按照凈水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進行組合。2.(1)判斷物質類別時,首先根據所含物質種類(微觀上看分子種類)多少來判定是混合物還是純凈物,再根據純凈物中所含元素種類(微觀上看分子中所含原子種類)多少來判定是化合物還是單質。(2)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O3的混合物),但一定不是化合物。1.[教材實驗]電解水實驗(1)實驗現象:兩電極上都出現________,一段時間后,正、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2)氣體檢驗: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________,該氣體是________;負極產生的氣體能被________,該氣體是________。(3)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結論:水由________兩種元素組成。任務三 水分子的變化氣泡1∶2復燃氧氣點燃氫氣氫、氧【排一排】下列是水電解時的微觀過程,請按先后順序排列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2.[問題思考]為什么說21世紀將是氫能源的世紀,其作為能源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念填充]分解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點是________。化合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點是____________。來源廣熱值高無污染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一變多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多變一水的分解與合成1.(2024·自貢中考)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M、N氣體體積比約為1∶2B.點燃N氣體產生淡藍色火焰C.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D.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 [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左管與負極相連,產生的是氫氣,右管與正極相連,產生的是氧氣,故M、N氣體體積比約為2∶1,A錯誤;由A的分析可知,N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無法被點燃,B錯誤;水由水分子構成,水中不含氫分子和氧分子,C錯誤;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得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正確。]2.某化學興趣小組以“生命之源——水”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任務一】認識水的蒸發(1)如圖1是兩杯等體積的水在不同溫度下放置時發生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已知兩杯水的水溫分別是20 ℃和50 ℃,則溫度為20 ℃的水為________(填序號)。A B 圖1B【任務二】探究水的電解圖2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接通電源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2)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________。氫氣(3)圖3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①水的分解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②結合實驗現象,寫出水通電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原子、氫原子(4)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個數比。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的化學式為H2O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解析:(1)溫度越高,分子之間的間隔越大,根據圖示可知,A中單位體積內有3個水分子,B中有4個水分子,即A中水分子間隔比B中水分子間隔大,故A為50 ℃的水。(2)通過觀察實驗裝置圖可知,玻璃管a連接電源負極,且a管內氣體多,故玻璃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4)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個數比,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則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的個數比為2∶1,由于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都是雙原子分子,所以1個水分子中氫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比為2∶1,故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的化學式為H2O的實驗現象是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3.(2024·廣西中考)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珍藏著一枚長滿紅銹的魚鉤,它承載了紅軍長征路上的艱辛和戰友情。魚鉤生銹涉及反應:4Fe(OH)2+O2+2H2O===4Fe(OH)3,該反應屬于( )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B [根據4Fe(OH)2+O2+2H2O===4Fe(OH)3可知,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4.如圖所示,概念之間存在著包含、并列、交叉等關系。下列概念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純凈物與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B.飽和溶液與濃溶液屬于并列關系C.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D.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A [由同一種物質組成的是純凈物,組成中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是化合物,純凈物與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A正確。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濃溶液也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而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即飽和溶液與濃溶液屬于交叉關系,B錯誤。分解反應的定義: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的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都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二者屬于并列關系,C錯誤。單質和化合物二者屬于并列關系,D錯誤。]1.電解水實驗中正極與負極氣體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約為8∶1。2.該過程中常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以增強溶液的導電性;電解水實驗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3.點燃不純的氫氣可能發生爆炸,因此在點燃氫氣前要檢驗它的純度。4.水的通電分解與氫氣的燃燒都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1.[知識填充]溶解的過程(1)溶液的特征:①溶液屬于________(“純凈物”或“混合物”),②其均一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穩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四 溶液與溶質質量分數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性質完全相同只要條件不變,溶質和溶劑不會分離(2)物質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一些物質溶解于水吸熱,溶液溫度明顯降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物質溶解于水放熱,溶液溫度明顯升高,如________、__________(CaO加入水中會放熱,但不是溶于水放熱,而是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放出熱量);多數物質溶于水后,溶液溫度變化不明顯,如氯化鈉(NaCl)。硝酸銨(合理即可,后同)濃硫酸氫氧化鈉2.[應用體驗](1)乳化現象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污漬,下列過程中,有一個去污原理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水沖洗杯子內壁的糖D.用熱水洗去附著在碗底部的食鹽√(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室溫下,分別向A、B、C、D裝有等質量水的燒杯中加入硝酸鉀固體,且所加固體的質量分別為20 g、15 g、10 g、5 g,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A B C D回答下列問題。①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飽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②若對A、B兩燒杯進行加熱,隨著溫度的升高,先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______。③欲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方法即可)。ABDCB降低溫度(加入硝酸鉀或恒溫蒸發溶劑)不能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分母是溶液的質量,即溶質的質量加水的質量4.[教材實驗]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1:用氯化鈉固體和水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1)儀器: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2)流程:(3)步驟:①計算:計算所需溶質的質量為_____ g,水的體積為________ mL(1 g水的體積約為1 mL)。②稱量:用 _________________ 稱取所需的溶質。③量取:用 ________ 量取所需的水。842托盤天平(或電子秤)量筒④溶解:將稱好的氯化鈉倒入干燥的________中,再加入量好體積的水,用_______充分攪拌,直至固體全部溶解(玻璃棒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⑤裝瓶存放:把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貼上標簽。燒杯玻璃棒(4)誤差分析:下列情況會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有________,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有______________。①稱量前天平指針偏右 ②量水時俯視讀數 ③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燒杯 ④稱量時左碼右物且用了游碼 ⑤溶質不純(含雜質或水分) ⑥向燒杯中倒溶質時灑出一部分 ⑦量水時仰視讀數 ⑧燒杯中原來有水 ⑨使用的砝碼有缺損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溶解的過程1.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化學”大有作為:溶液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中可用來選種、施肥、除蟲、洗滌等。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碳酸鈣和水可以形成溶液C.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D.醫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劑√A [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A正確;碳酸鈣難溶于水,和水不可以形成溶液,B錯誤;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C錯誤;醫用酒精是體積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水作溶劑,D錯誤。]2.市場上有一種“快速冷凍劑”,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和另一種固體X。原理是固體混合后,X溶解在硫酸鈉的結晶水中,迅速降溫。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硝酸銨 B.燒堿C.生石灰 D.食鹽√A [物質溶解于水,都伴有吸熱或放熱的過程。當放出的熱量大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升高,如濃硫酸、氫氧化鈉等;當放出的熱量小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降低,如硝酸銨等;當放出的熱量等于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不變,如鹽、蔗糖。根據題意可知,罐內飲料溫度會降低,說明物質溶解于水,放出的熱量小于吸收的熱量。]3.某“天氣瓶”通過樟腦在酒精溶液中的結晶情況反映氣溫變化。如圖為該“天氣瓶”在某天氣下的狀況,則瓶內溶液一定為相應氣溫下的(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A.不飽和溶液 B.濃溶液C.飽和溶液 D.稀溶液√C [由該“天氣瓶”在某天氣下的狀況,有樟腦晶體存在,說明是瓶內溶液一定為相應氣溫下的飽和溶液,A錯誤,C正確;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瓶內溶液一定為相應氣溫下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B、D錯誤。]4.天宮課堂中王亞平老師為同學們演示了“水球”變“冰球”實驗。“水球”實際是飽和醋酸鈉溶液球,當這種溶液遇到一些固態的晶體時,它的溶質就會快速結晶,下列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B.某飽和溶液降溫后析出晶體,此時它就變成不飽和溶液C.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化,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D.向飽和醋酸鈉溶液中加水,飽和溶液會變為不飽和溶液√D [飽和溶液中不能繼續溶解該溶質,但還能溶解其他物質,A不正確;溶液中有晶體析出后,仍為飽和溶液,B不正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化,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C不正確;醋酸鈉的飽和溶液中加水時,溶液能繼續溶解醋酸鈉,即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D正確。]5.(2024·青島中考)現有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溶液,關于此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質是葡萄糖,溶劑是水B.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9C.取出50 g此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5%D.從微觀角度看,溶質溶解既有擴散過程,又有水合過程溶質質量分數√C [葡萄糖溶液中溶質是葡萄糖,溶劑是水,A正確;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質質量為100 g×10%=10 g,溶劑質量為100 g-10 g=90 g,則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0 g∶90 g=1∶9,B正確;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0 g此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仍然是10%,C錯誤;物質溶解于水,通常經過兩個過程: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需要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溶劑(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劑(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的過程,放出熱量,D正確。]6.將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某溶液100 g分別作如下處理:①蒸發掉10 g水且無晶體析出;②加入 10 g 同樣的溶液;③加入10 g同種溶質,使之全部溶解;④加入10 g水,攪拌使其混合均勻。經四種方法處理過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A.④>③>②>①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7.(2024·廣西中考)實驗室要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計算:配制該溶液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 8.0 gB.稱量: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固體C.溶解:將稱量好的氯化鈉固體倒入量筒中溶解D.裝瓶: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貼好標簽的試劑瓶并蓋好瓶塞溶液的配制√C [配制該溶液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50 g×16%=8.0 g, A正確;固體試劑用托盤天平或電子秤稱取,B正確;溶解固體不能在量筒中進行,C錯誤;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貼好標簽的試劑瓶并蓋好瓶塞,D正確。]8.(2024·樂山中考)實驗室現有質量分數為8%的氯化鈉溶液,但在實驗中需要50 g質量分數為4%的氯化鈉溶液,某同學準備用8%的氯化鈉溶液和蒸餾水(密度為1.0 g/cm3)進行配制。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配制時需要8%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2)量取蒸餾水時應選擇量程為_______(填“10”“20”或“50”)mL的量筒。2550(3)下圖所示的儀器中,本實驗不會使用到的是________(填儀器名稱)。(4)將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裝入試劑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對所配制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酒精燈不影響(3)題圖所示的儀器中,本實驗不會使用到的是酒精燈,配制過程中不需要加熱,不會使用到酒精燈。(4)溶液具有均一、穩定的性質,將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裝入試劑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對所配制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是不影響。關于溶液掌握的幾個誤區1.溶液根本特征是:混合物,水、酒精等雖均一、穩定,但不屬于混合物,不是溶液。2.物質與水混合,只有能溶解的才屬于溶液,不溶解的,如花生油、碳酸鈣粉末放入水中形不成溶液。3.洗衣粉、洗潔精、洗滌劑除油污是乳化作用,汽油除油污、酒精除碘跡屬于溶解作用。4.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只有溶解了的才能作為計算公式中的分子,不溶解的不算;當與化學方程式結合求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時,溶質可能包括幾部分,要找全求和后作為分子,當有氣體或沉淀生成時,要用總物質質量將氣體、沉淀質量減掉后才是溶液的質量。1.以下是摘錄小麗同學化學筆記本中的部分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A.NH4NO3溶于水,溶液溫度會降低B.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間隔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C.在醬油中適當添加含鐵化合物,可預防缺鐵性貧血D.配制16%的NaCl溶液,量取水時仰視量筒讀數,會造成溶質質量分數偏大題號13524687910分層評價 即時反饋√題號13524687910D [硝酸銨溶解過程吸熱,溶液溫度會降低,A正確;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體積變大,溫度降低,分子間的間隔變小,體積變小,B正確;鐵是人體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元素,人體缺鐵會貧血,C正確;仰視讀數,讀數偏低,實際量取水多,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D錯誤。]2.(2024·安徽中考)青藏高原積雪、冰川廣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頭的重要補給水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結冰時,水分子不再運動 B.冰融化時,水分子種類發生了變化C.冰升華時,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D.冰與水混合得到混合物題號13524687910√C [水結冰時,水分子在不斷地運動,A錯誤;冰融化時,水分子種類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水分子的間隔改變,B錯誤;冰升華時,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C正確;冰與水是水的兩種不同狀態,冰與水混合得到的物質是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D錯誤。]題號135246879103.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設有直飲水機,其中的水處理過程如圖所示,步驟③的作用是( )題號13524687910A.吸附雜質 B.過濾C.殺菌消毒 D.蒸餾√C [步驟③是用紫外燈管照射,紫外線能殺菌消毒,則步驟③的作用是殺菌消毒。]題號135246879104.(2024·云南中考)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B.該裝置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C.該裝置凈水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D.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仍是混合物題號13524687910√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A正確;小卵石、石英砂等能起到過濾作用,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B正確;整個過程主要是過濾和吸附,只是除去了固體雜質、色素和異味,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不是化學變化,C錯誤;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只是除去了固體雜質、色素和異味,仍含有其他可溶性物質等,仍是混合物,D正確。]題號135246879105.(2024·云南中考)實驗室中存放有如圖所示的氯化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溶液中的溶劑是水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C.配制100 g該溶液需要6 g KClD.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3%題號13524687910√D [A.該溶液是氯化鉀溶液,溶質是氯化鉀,溶劑是水;B.標簽上注明的是溶液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C.配制100 g該溶液需要氯化鉀的質量為100 g×6%=6 g;D.溶液具有均一性,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仍然是6%。]題號135246879106.(2024·聊城中考)化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殺菌消毒B.硝酸銨固體可用來制作“自制簡易冰袋”C.利用洗滌劑的乳化作用可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D.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題號13524687910√D [加熱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同時也可以殺死水中的細菌和病毒,A正確;硝酸銨溶于水會吸收熱量,可用來制作“自制簡易冰袋”,B正確;洗滌劑可以通過乳化作用除去油污,C正確;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會導致量取的水偏少,而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D錯誤。]題號135246879107.(2024·鹽城中考)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題號13524687910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B.乙中微粒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C.丙中的物質屬于混合物D.丙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題號135246879108.(2024·煙臺中考)下列有關水和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沉降、過濾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對水進行殺菌消毒C.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種微觀粒子都靜止不動D.將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稀釋成5%,需要加水150 g題號13524687910√題號135246879109.(2024·濱州中考節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如圖有關實驗,回答問題。題號13524687910(1)過濾操作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2)水電解器的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填化學式);(3)從安全角度考慮,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________;(4)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殺菌 ②過濾③活性炭吸附 ④加明礬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許多雜質,要把天然水凈化成生活中的自來水,以上凈化方法按凈化過程排序是____________(填序號)。題號13524687910鐵架臺O2純度④②③①解析:(1)過濾操作中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2)水電解器的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較小且與電解器的正極相連,是氧氣,其化學式為O2;(3)從安全角度考慮,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4)將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加明礬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顆粒泥塵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顆粒固體雜質可以通過過濾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等;消毒殺菌可以除去細菌微生物;故要將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將所選用的方法按凈化過程排序是加明礬吸附沉降→過濾→活性炭吸附→消毒殺菌。題號1352468791010.(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實驗。【提出問題】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設計并進行實驗】實驗1(燃燒法):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觀察到火焰呈________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過一會兒,觀察到燒杯內壁有________且燒杯外壁發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淡藍水珠產生實驗2(電解法):按如圖進行電解水實驗。在兩試管內產生的氣體中,a為_______,b為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氫氣氧氣【實驗結論】由上述兩個實驗都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點燃純凈的氫氣會發生爆炸B.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C.冰塊與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電解水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題號13524687910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2)若電解水產生了m g氫氣,則同時產生了________ g(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氧氣。(3)水是一切生命體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請提出一條預防和治理水體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8m節約用水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題號13524687910【實驗結論】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由上述兩個實驗都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是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拓展提升】(1)A.點燃純凈的氫氣不會發生爆炸,說法錯誤;B.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說法錯誤;C.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冰塊與水混合的物質中只有水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說法錯誤;D.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說法正確。題號13524687910題號1352468791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時間:40分鐘 滿分:6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2024·成都中考)某學習小組開展“自制簡易凈水器”的實踐活動,作品如圖。完成下面1~3小題。限時提能訓練(三) 探秘水世界1.任務一:學習凈水原理。下列凈水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靜置沉淀 [B]砂石過濾[C]活性炭吸附 [D]投藥消毒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靜置沉降、砂石過濾、活性炭吸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投藥消毒過程中把細菌等微生物殺死,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任務二:設計并制作凈水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殼,安全環保[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雜質[C]用活性炭凈水是因為其結構疏松多孔[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凈水的速率√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聚氯乙烯塑料有毒,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殼,不安全環保,A錯誤;小卵石和石英砂等材料能夠除去水中不溶性的雜質,因此該凈水器能起到過濾的作用,B錯誤;活性炭凈水是因為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C正確;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支撐,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任務三:展示并評價作品。下列評價錯誤的是( )[A]凈化水硬度變得更小 [B]制作材料廉價易得[C]制作簡單,操作簡便 [D]作品設計簡潔美觀√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 [該簡易凈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A錯誤;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用品廉價易得,B正確;該裝置制作簡單,操作簡便,C正確;據圖可知,該作品設計簡潔美觀,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2024·棗莊中考)水通過三態變化實現了天然循環,其中水蒸氣液化發生變化的是( )[A]分子的種類 [B]分子的質量[C]分子間的間隔 [D]分子的體積√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分子之間有間隔,氣體的分子間隔較大,液體的分子間隔較小,水蒸氣液化過程中水分子間隔減小,分子的種類、質量、體積不變。]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5.(2024·棗莊中考)下列四種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黃泥水[C]冰水混合物 [D]澄清石灰水√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牛奶是混合物,屬于乳濁液,不屬于溶液,A不符合題意;黃泥水是混合物,屬于懸濁液,不屬于溶液,B不符合題意;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水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不屬于溶液,C不符合題意;澄清石灰水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D符合題意。]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6.水是生命之源,溶液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關于水和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B]煮沸、蒸餾都能讓自來水變成純凈水[C]氯化鉀溶液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但水屬于純凈物,不是溶液,A錯誤;蒸餾能除去自來水中的所有雜質,得到的蒸餾水屬于純凈水,即蒸餾能讓自來水變成純凈水,而煮沸只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鈣、鎂化合物,不能讓自來水變成純凈水,B錯誤;氯化鉀溶液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水的質量增加,溶質的質量不變,C正確;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均為20%,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7.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的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通過反應沉淀池、過濾池除去不溶性雜質[B]吸附池內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C]自來水廠投入明礬進行消毒[D]該凈水過程最終得到的水是混合物√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通過反應沉淀池、過濾池可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A項正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B項正確;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可吸附水中懸浮顆粒,加速沉降,不能對水進行消毒,C項不正確;該凈水過程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得到的水是混合物,D項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8.用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元素組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管和b管中氣體體積比約為2∶1[B]b管中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C]該探究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D]該探究的依據是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產生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a與負極相連,b與正極相連,所以a管和b管中氣體體積比約為2∶1,A正確;b管收集到的是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B正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水不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C錯誤;該探究的依據是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從水分解的產物是氫氣和氧氣得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9.如圖甲所示是一種簡易的天氣預報瓶,瓶內裝有一定量的水和KNO3晶體(已知KNO3的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可根據瓶內晶體析出量來判斷氣溫的大致變化。如將其放置于20 ℃的環境下,出現的現象如圖乙所示。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也會出現如圖丙和丁所示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圖丙一定是KNO3的不飽和溶液[B]三種情況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丙>乙>丁[C]三種情況的溶液所處外界溫度的大小關系是丁>乙>丙[D]三種情況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均一樣多√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2023·棗莊中考)“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 一滴水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帶有酒香的分子運動到人的鼻子使人聞到氣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A正確;一滴水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很小,B正確;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說明加壓時氣體分子間間隔變小,C錯誤;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某維生素C泡騰片,每片含1 g維生素C。將1片該泡騰片投入適量水中,最終得到250 g溶液。此溶液中維生素C的質量分數為( )[A]0.4% [B]1% [C]2.5% [D]4%√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024·赤峰中考)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根本,是科學家最早研究的物質之一。如圖是一款簡易海水淡化器,對于該裝置淡化海水的過程認識正確的是( )[A]海水中含有的鹽分被蒸發[B]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C]與自來水的凈水過程相同[D]變化中沒有產生新的物質√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由簡易海水淡化器圖知該裝置淡化海水的原理是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變為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冷凝得到淡水,而不是海水中含有的鹽分被蒸發,A錯誤;水杯收集到的水中只含有水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B錯誤;自來水的凈水過程是沉淀、過濾、吸附、消毒等,該裝置淡化海水的過程與自來水的凈水過程不相同,C錯誤;該裝置淡化海水的原理是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變為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冷凝得到淡水,變化中沒有產生新的物質,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2024·臨沂中考)如圖是有關水的知識網絡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可通過蒸餾實現[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C]反應④⑤都放出熱量[D]反應③④都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天然水要得到水,可以通過蒸餾,A正確;溶液不一定都是無色透明的,取決于溶質的顏色,比如硫酸銅溶液就是藍色,氯化亞鐵溶液是綠色,B不正確;反應④是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反應⑤是氧化鈣加水變成氫氧化鈣,都是放熱的反應,C正確;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由于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因此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中華五千年文化底蘊中,包含著古人對飲用水品質好壞的評判標準與經驗積累,集中在五個字上,那就是“清、輕、活、甘、冽”。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質要“清”,加入明礬可使水中懸浮雜質沉降[B]水體要“輕”,長期飲用蒸餾水人體更健康[C]水源要“活”,飲水以活水為佳[D]水味要“甘”,可用活性炭除去異味√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明礬溶于水會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加速其沉降,A正確;蒸餾水中不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長期飲用蒸餾水對人體健康不利,B錯誤;飲水以活水為佳,因為活水是流動的水,活水中細菌含量少,比較衛生,C正確;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在農業上,常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現要配制100 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水的密度為1 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實驗中應選用量程為500 mL的量筒[B]圖示中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③①②⑤④[C]若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氯化鈉含有雜質,可能導致所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D]把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標簽上只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即可√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該實驗中,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100 g×16%=16 g,所需水的質量為100 g-16 g=84 g,即84 mL,量筒量程的選擇應遵循“大而近”的原則,故應選擇量程為100 mL的量筒,A錯誤;用固體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步驟為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標簽,故操作順序為:③①⑤②④,B錯誤;若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氯化鈉含有雜質,會導致溶質質量偏小,導致所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C正確;把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標簽上注明溶液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15分)16.(5分)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生活中很多現象可以用分子的觀念解釋,在下面(1)到(5)事實后的橫線上,選擇填寫有關分子基本特征的字母序號。A.分子很小B.分子間有間隔C.分子在不斷地運動D.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濕衣服晾曬一段時間后會變干,原因是________。(2)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 mL,原因是________。(3)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吸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因是________。(4)25 m3的石油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0.024 m3的鋼瓶,原因是________。CBDB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濕衣服晾曬一段時間后會變干,原因是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故填C。(2)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 mL,原因是分子間有間隔,故填B。(3)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吸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因是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故選D。(4)25 m3的石油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0.024 m3的鋼瓶,原因是分子間有間隔,故填B。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5分)太空中每滴水都彌足珍貴。空間站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可以把航天員呼出的氣體和排出的汗液、尿液等收集起來,經特殊處理后用于日常生活,或用來電解制氧等,以實現水的循環利用。(1)天然水的人工凈化與此原理相同,小明在實驗室對黃泥水進行過濾操作。①小明同學進行過濾操作后發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②過濾、蒸餾是兩種凈水的方法,其中用________方法得到的水我們認為是純凈的水,屬于________(填“硬水”或者“軟水”)。(2)自然界天然水循環既可實現水的自身凈化,又能完成水資源的重新分配。在此過程中水分子本身___________(填“發生”或“沒有發生”)改變。蒸餾軟水沒有發生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空間站航天員呼吸所需的氧氣就來自于電解水(電能來自太陽能電池板),下圖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和微觀反應過程。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水通電分解時沒有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水分子的能量B.水分子的組成和結構C.水的化學性質D.構成水分子的原子種類②接通電源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a處氣體是________(寫化學式);若a管氣體體積為20 mL,則b管氣體體積約為________ mL。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H21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①過濾操作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可能原因是濾紙破損(會使得液體中的不溶物進入下面的燒杯,從而使得濾液渾濁)、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會使部分液體未經過濾紙的過濾直接流下,該操作會使濾液仍然渾濁)或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②過濾只能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蒸餾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得到的水是純凈的水,蒸餾水中不含鈣、鎂化合物,屬于軟水。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自然界天然水循環是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實現的,在此過程中只是水分子間的間隔發生改變,水分子本身沒有發生改變。(3)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水分子的能量改變,A不正確;水分子分離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的組成和結構改變,B不正確;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水的化學性質改變,C不正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離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構成水分子的原子種類不變,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5分)我縣各學區都進行了部分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競賽,某學區競賽題目之一是“配制70 g 20%的氯化鈉溶液”。該實驗的部分操作如下圖所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是________g,稱量時A出現了右盤低的現象,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①左邊的平衡螺母向左調②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調③右盤中減少砝碼④左盤中增加氯化鈉14④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B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量取水時,如果按照圖B的方法讀數,會使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3)配制溶液時主要操作步驟是計算、________、溶解等,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中所貼標簽有不妥之處,請劃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寫出你認為適合的內容。量筒偏小稱量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氯化鈉質量=70 g×20%=14 g;天平使用過程中禁止調節平衡螺母,在稱量中天平發生如圖右盤低的現象說明藥品少了,應該增加氯化鈉。故選④。(2)儀器a的名稱是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量取的液體偏多,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就偏小。(3)配制溶液時主要操作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等,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4)標簽上應該注明的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是溶液質量,故應劃掉70 g,更改為2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實驗與計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5分)19.(7分)(2023·棗莊中考)實驗室中對某河水的水樣進行凈化處理,設計流程如圖所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回答下列問題:(1)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1的名稱是________,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種即可)。(3)加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樣中的異味等。(4)凈化水屬于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加速沉降(或沉降等)過濾漏斗(或玻璃棒或燒杯)吸附混合物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明礬溶于水會形成膠狀物,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使其沉降。(2)由圖可知,操作1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則其名稱為過濾;過濾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4)沉淀、過濾能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活性炭能除去顏色和異味,消毒劑能除去細菌、病毒,最終得到的凈化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則屬于混合物。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8分)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跨學科實踐活動“選好種”開展如下:(1)鹽水選種是古人智慧結晶:將雞蛋放入鹽水中,蛋殼只露出一個硬幣大小的鹽水適合選種。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20 ℃時鹽水濃度與密度對照如下表。用密度計測定此時鹽水的密度為1.101 g/mL,則該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濃度(溶質的質量分數) 12% 13% 14% 15% 16%溶液的密度/(g/mL) 1.086 1.093 1.101 1.109 1.11614%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②同一雞蛋在三種鹽水中的浮沉狀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三種鹽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B.乙杯中雞蛋的密度比鹽水密度小C.若丙中繼續加鹽溶解后,雞蛋露出液面的體積會增大C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實驗室擬配制100 g 16%的氯化鈉溶液。提供藥品:氯化鈉固體、20%氯化鈉溶液(密度約為1.15 g/mL)、蒸餾水(密度約為1 g/mL);儀器:托盤天平、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量筒(規格有25 mL、50 mL 和100 mL)。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配制方法 所需藥品及用量 所需儀器方法一 氯化鈉固體 _____g,水 _____mL 托盤天平、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和 ___________方法二 將 ____g的20%氯化鈉溶液稀釋 燒杯、________、膠頭滴管、25 mL量筒和100 mL量筒1684100 mL 量筒80玻璃棒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①根據表格可知,當鹽水的密度為 1.101 g/mL, 則該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4%;②三種鹽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則三個雞蛋狀況應該一致,圖片顯示不一致,則說明三種鹽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相等,A錯誤;乙中雞蛋懸浮,根據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可知:雞蛋懸浮時雞蛋的密度與鹽水密度相等,B錯誤;若丙中繼續加鹽溶解后,在鹽水沒有飽和之前,鹽水密度增大,由于雞蛋適中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雞蛋排開鹽水體積變小,所以雞蛋露出液面的體積會增大,C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方法一:需要氯化鈉固體質量為100 g×16%=16 g;需要水的體積為100 g-16 g=84 g,84 g÷1 g/mL=84 mL;量取84 mL水還需要100 mL量筒;方法二:設需要20%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則x×20%=100 g×16%x=80 g此時還需要玻璃棒攪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