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一章 認識大洲第三節 美洲(第1課時)導入一神秘大陸初印象大家知道美洲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嗎?提問:導入二探險之旅準備今天我們將化身勇敢的探險家,開啟一場奇妙的美洲之旅。在出發前,我們需要充分了解美洲這片神奇大陸的基本情況,包括它在哪里,有多大,以及南北部的自然環境有哪些不同,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的探險任務。一、美洲名稱的由來美洲的名稱來源于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他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多次航行到美洲大陸,并確認這是一塊新大陸,而不是之前人們認為的亞洲東部。后來,德國地理學家馬丁·瓦爾德澤米勒在1507年繪制世界地圖時,將這片大陸標注為“America”,以紀念亞美利哥。這個名稱最初僅指南美洲,后來逐漸擴展到包括北美洲在內的整個大陸。這一名稱逐漸被廣泛接受并沿用至今。這一命名推動了人類對世界地理格局認識的深化,促進了后續的地理探索與研究。提問:你們認為美洲名稱的確定對世界地理認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二、美洲的位置與范圍探究從半球位置看,美洲主要位于哪個半球呢 1.半球位置西半球2.海陸位置從海陸位置看,美洲周圍都環繞著哪些大洋 它與其他大洲有著怎樣的相對位置關系 在地圖上標注美洲海陸位置關鍵要素,派代表展示講解。小組合作任務說明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西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亞洲相望,南部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3.經緯度范圍01西經170°(阿留申群島最西邊)至西經55°(格陵蘭島最東邊)之間。北緯7°(加勒比海地區)至北緯83°之間。北美洲:02西經 35°(巴西東端)至西經81°(秘魯最西邊)之間。南緯12°(大致在巴西亞馬孫河河口處)至南緯55°(合恩角)之間。南美洲:這種位置對美洲的農業、經濟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北美洲東西兩面分別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眾多優良港口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熱帶,這種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生長。南美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主要通過沿海港口出口,促進了以資源開發為基礎的外向型經濟發展。三、美洲氣候類型判別及南北差異探究1.判別氣候類型的方法介紹然后看降水,年降水量超過2 000毫米且各月降水較為均勻的可能是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毫米之間, 降水有明顯干濕季之分的可能是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較少且集中在夏季的可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等等。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入手。首先看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 ℃以上的一般是熱帶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5 ℃之間的可能是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的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或寒帶氣候。2.美洲氣候類型探究你知道美洲有哪些主要的氣候類型嗎 假設我們是氣候探險家,要深入研究美洲的氣候。現在每個小組選擇一種美洲的氣候類型,利用我們發放的材料(包括氣溫降水數據、地理位置信息、地形資料等),詳細分析這種氣候類型的特征以及分布區域。材料1.美洲地理位置信息美洲:全稱亞美利加洲,主要位于西半球,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地處北半球和西半球,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連南美洲。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2.地形資料北美洲:大陸北寬南窄,略呈倒置梯形,地形可分為三個明顯不同的南北縱列帶,東部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廣闊的平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南美洲:西部為年輕高大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以東,地域廣闊,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3.氣候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受西部山地阻擋,大部分地區降水來自東南方的大西洋。熱帶范圍相對狹小。由于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濕氣流在北美大陸中部暢行無阻。即使是處于熱帶和亞 熱帶的墨西哥灣沿岸,冬季也會出現低溫天氣。南美洲熱帶范圍廣闊,溫帶面積不大,寒帶缺失。氣候類型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 氣候為主。除高山地區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氣溫都在0 ℃以上,冬季比較溫暖;而最熱月的平均氣溫一般不超過28 ℃,夏季沒有酷暑。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小組匯報與總結(北美洲)01(1)分布規律北美洲氣候類型大致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沿海是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中部是廣闊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東部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東南部沿海有小范圍的熱帶氣候。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及原因02地形因素:西部高大的山脈(落基山脈等)呈南北走向,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原因分析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及原因(1)分布規律南美洲氣候主要以熱帶氣候為主,分布規律相對復雜。赤道附近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亞馬孫平原和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低坡地帶;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在南美洲南部,西側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東側是溫帶大陸性氣候。(2)原因分析緯度因素: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熱帶,赤道橫貫北部,這使得熱帶氣候類型占主導地位。太陽輻射強,熱量充足,終年高溫的區域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地形因素:西部安第斯山脈縱貫南美洲西部,阻擋了太平洋濕潤氣流。山脈西側形成了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而山脈東側因處于背風坡,降水減少,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小組匯報與總結(南美洲)四、美洲南北自然環境差異的綜合分析美洲南北自然環境在地形、氣候、河流方面有哪些明顯的差異?學生匯報與教師總結(地形部分)在地形上,北美洲有明顯的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南美洲西部是年輕高大的安第斯山脈,東部平 原與高原相間分布。這種地形差異對氣候產生了深刻影響,北美洲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部分原因是西部山脈阻擋了太平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在亞馬孫平原大面積分布。在河流方面,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流域面積廣;南美洲的亞馬孫河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特征與南美洲的地形和氣候密切相關。這些自然環境差異對南北美洲的人類活動,如農業、人口分布、城市建設等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北美洲中部大平原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和五大湖地區。1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適合發展畜牧業和特色農業,亞馬孫平原人口相對稀少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等。2課堂小結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美洲名稱的由來、位置與范圍、氣候類型判別方法、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及其影響等。課后作業:選擇美洲的一個地區,制作一份地理手抄報,內容包括該地區的位置、自然環境特征等。板書設計隨堂檢測1.下列各剖面圖,能反映北美洲的地形起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B隨堂檢測2.下列敘述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中美地峽又稱中美洲 B.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C.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是古巴島 D.西印度群島在印度旁邊3.下列關于美洲地形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B.落基山脈是北美洲最長的山脈,亞馬孫平原是南美洲最大的平原C.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脈D.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短的山脈DD隨堂檢測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呈現地形的起伏狀況。讀圖,回答下面小題。4.該剖面圖所表示的地形起伏狀況是 ( )A.南北高,中部低 B.四周高,中部低 C.東西高,中間低 D.東部高,西部低5.由此可見該區域的降水主要來自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大平原 D.北冰洋CB隨堂檢測6.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示意圖(1)北美洲北有 (特殊緯線)穿過,南有 (特殊緯線)穿過,因此領土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2)北美洲氣候具有 (復雜多樣/類型單一)的特點,其中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北極圈北回歸線北溫帶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隨堂檢測(3)北美洲西部為高大的山系,大致是 走向,中部是廣闊的 ,東部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4)受地形地勢影響,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該河流水系形狀如下圖中的 圖。A B C D南北平原自北向南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