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素養立意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建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需要。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決定了當地可用的自然資源和適宜的生活方式。主題內容闡釋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一般分為自然環境對衣著選擇、獲得的食物資源、傳統民居類型、交通方式的選擇形式四種考查類型,協調人類文化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建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需要。主題體系構建核心項目聚焦“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這一主題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命題時往往會先結合生活敘述情境或出示圖片資料,根據情境或材料涉及的知識進行命題,所以做這類題時既要聯系生活實際,又要學會提取有用信息,再聯系教材知識作答。(1)依據不同氣候條件、自然環境提供的資源和獨特的地區文化,分析其對衣著選擇的影響。(2)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和水資源條件,探討農作物的多樣性和特定的飲食習慣。(3)利用地形、氣候、自然災害頻率和當地的資源等,說明住房結構的設計和建筑材料的選擇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結合山地、河流、沙漠等地形地貌因素和冰雪、臺風等氣候因素及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因素,分析自然環境對交通方式選擇的影響。衣著選擇問題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人類的服飾世界絢麗多彩,服飾的形成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探討兩者間的相互關系,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任務一:收集資料,亞洲特色民族服飾及其特點,并在亞洲氣候分布圖上找到對應位置。(1)結合圖文材料,將信息卡上的字母A、B、C填寫在對應的甲、乙、丙橫線處。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任務二:說出特色民族服飾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甲地由于緯度________,氣溫低,服飾____________(填服飾特點),有利于防寒保暖。(3)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服飾________________(填服飾特點),涼爽舒適。(4)丙地為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服飾____________(填服飾特點),便于通風散熱。(5)通過上述研究學習發現,亞洲民族服飾多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資源問題2.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制品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讀歐洲西部居民飲食結構與自然環境因果關系圖,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④-丁B.①-丁,②-甲,③-乙,④-丙C.①-乙,②-丙,③-丁,④-甲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3.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大菜系。下圖為中國八大菜系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八大菜系所在省區大都位于________地區(填四大地理區域名稱),蘇菜、浙菜地區的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________(填“排水”或“防風沙”)。(2)湘菜和川菜所在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川菜中很多菜品都以麻辣為主,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________(填“潮濕”或“干燥”)的氣候特點。(3)世界各地的中餐館大多都是粵菜,是因為( )A.廣東沿海經濟以外向型為主B.粵菜發祥地是著名的“僑鄉”C.廣東旅游業發達,外國游客眾多D.粵菜烹飪融合了西方技巧(4)魯菜所在地區耕地類型以________為主,該菜系中“蔥燒海參”“油燜大蝦”都非常有名,該菜系多海鮮類食物,請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八大菜系主要位于我國外流區的中低緯度,分析其自然環境原因和人文原因。傳統民居問題4.如圖所示傳統民居特點與當地環境特征對應不正確的是( )A.①“冰磚”蓋屋——終年嚴寒B.②房屋高架——洪災多發C.③墻厚窗小——炎熱干燥D.④頂尖坡陡——森林豐富交通選擇問題下圖為大型地理標志雕塑:南船北馬。讀圖,完成5~6題。5.該大型地理標志雕塑:南船北馬的位置最靠近( )A.黃河 B.淮河C.長江 D.珠江6.下列關于我國傳統交通工具形成“南船北馬”地域特色的主要自然原因的解釋,最不合理的是( )A.南方地區河流冬季水量更大B.北方地區降水較少C.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地形平坦D.南方地區降水充沛,河湖眾多7.在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甲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2)乙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3)丙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4)丁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共26張PPT)主題串講3 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衣、食、住、行)化零為整·構體系主題素養立意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建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需要。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決定了當地可用的自然資源和適宜的生活方式。主題內容闡釋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一般分為自然環境對衣著選擇、獲得的食物資源、傳統民居類型、交通方式的選擇形式四種考查類型,協調人類文化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建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需要。主題體系構建核心項目聚焦“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這一主題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命題時往往會先結合生活敘述情境或出示圖片資料,根據情境或材料涉及的知識進行命題,所以做這類題時既要聯系生活實際,又要學會提取有用信息,再聯系教材知識作答。(1)依據不同氣候條件、自然環境提供的資源和獨特的地區文化,分析其對衣著選擇的影響。(2)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和水資源條件,探討農作物的多樣性和特定的飲食習慣。(3)利用地形、氣候、自然災害頻率和當地的資源等,說明住房結構的設計和建筑材料的選擇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結合山地、河流、沙漠等地形地貌因素和冰雪、臺風等氣候因素及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因素,分析自然環境對交通方式選擇的影響。知識融合·搭項目項目1 衣著選擇問題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人類的服飾世界絢麗多彩,服飾的形成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探討兩者間的相互關系,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任務一:收集資料,亞洲特色民族服飾及其特點,并在亞洲氣候分布圖上找到對應位置。(1)結合圖文材料,將信息卡上的字母A、B、C填寫在對應的甲、乙、丙橫線處。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任務二:說出特色民族服飾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甲地由于緯度___________,氣溫低,服飾________________(填服飾特點),有利于防寒保暖。(3)乙地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服飾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填服飾特點),涼爽舒適。ABC高或較高多為毛皮衣服以絲綢為主要材料或質地輕柔薄爽(4)丙地為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服飾_________________(填服飾特點),便于通風散熱。(5)通過上述研究學習發現,亞洲民族服飾多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寬大或透氣性好氣候復雜多樣項目2 食物資源問題2.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制品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讀歐洲西部居民飲食結構與自然環境因果關系圖,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④-丁B.①-丁,②-甲,③-乙,④-丙C.①-乙,②-丙,③-丁,④-甲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3.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大菜系。下圖為中國八大菜系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八大菜系所在省區大都位于________地區(填四大地理區域名稱),蘇菜、浙菜地區的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________(填“排水”或“防風沙”)。(2)湘菜和川菜所在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川菜中很多菜品都以麻辣為主,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________(填“潮濕”或“干燥”)的氣候特點。南方排水水稻潮濕(3)世界各地的中餐館大多都是粵菜,是因為( )A.廣東沿海經濟以外向型為主B.粵菜發祥地是著名的“僑鄉”C.廣東旅游業發達,外國游客眾多D.粵菜烹飪融合了西方技巧√(4)魯菜所在地區耕地類型以________為主,該菜系中“蔥燒海參”“油燜大蝦”都非常有名,該菜系多海鮮類食物,請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旱地位于黃河下游,靠近海洋,氣候溫和,省內匯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的地貌,造就了魯菜的食材選料品種異常豐富與均衡,多海鮮類食物等(5)八大菜系主要位于我國外流區的中低緯度,分析其自然環境原因和人文原因。自然環境原因:我國外流區的中低緯度地區多為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地形多為山地丘陵,為不同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沿海地區水產品豐富,內陸地區則因河流眾多,有利于多種水生動植物的生長。人文原因:這些菜系多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如魯菜與山東的儒家文化、川菜與四川的巴蜀文化等;人口眾多,對飲食的需求量大且多樣化;交通便利,促進了烹飪技藝的相互借鑒和融合。項目3 傳統民居問題4.如圖所示傳統民居特點與當地環境特征對應不正確的是( )A.①“冰磚”蓋屋——終年嚴寒B.②房屋高架——洪災多發C.③墻厚窗小——炎熱干燥D.④頂尖坡陡——森林豐富√項目4 交通選擇問題下圖為大型地理標志雕塑:南船北馬。讀圖,完成5~6題。5.該大型地理標志雕塑:南船北馬的位置最靠近( )A.黃河 B.淮河C.長江 D.珠江6.下列關于我國傳統交通工具形成“南船北馬”地域特色的主要自然原因的解釋,最不合理的是( )A.南方地區河流冬季水量更大B.北方地區降水較少C.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地形平坦D.南方地區降水充沛,河湖眾多√√7.在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讀圖,完成下列問題。(2)乙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1)甲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B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面積廣大,駱駝是常見的牲畜。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氣溫低,牦牛體毛密而長,可御寒防濕,適宜寒冷氣候。(3)丙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 (4)丁地是________(填字母),說明判斷理由。C丙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當地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A丁地所在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交通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主題串講1 氣候類型的全球分布及影響知識融合·搭項目1.C 2.D 3.A 4.D 5.B 6.B 7.D 8.B 9.D 10.A11.D 12.A主題串講2 區域位置的判讀、影響及評價知識融合·搭項目1.C 2.A 3.C 4.B 5.C 6.A 7.D 8.A主題串講3 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衣、食、住、行)知識融合·搭項目1.(1)A B C(2)高或較高 多為毛皮衣服(3)以絲綢為主要材料或質地輕柔薄爽(4)寬大或透氣性好(5)氣候復雜多樣2.B3.(1)南方 排水(2)水稻 潮濕(3)B(4)旱地 位于黃河下游,靠近海洋,氣候溫和,省內匯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的地貌,造就了魯菜的食材選料品種異常豐富與均衡,多海鮮類食物等(5)自然環境原因:我國外流區的中低緯度地區多為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地形多為山地丘陵,為不同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沿海地區水產品豐富,內陸地區則因河流眾多,有利于多種水生動植物的生長。人文原因:這些菜系多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如魯菜與山東的儒家文化、川菜與四川的巴蜀文化等;人口眾多,對飲食的需求量大且多樣化;交通便利,促進了烹飪技藝的相互借鑒和融合。4.D 5.B 6.A7.(1)B 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面積廣大,駱駝是常見的牲畜。(2)D 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氣溫低,牦牛體毛密而長,可御寒防濕,適宜寒冷氣候。(3)C 丙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當地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4)A 丁地所在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交通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主題串講4 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知識融合·搭項目1.C 2.D 3.C 4.C 5.B 6.C 7.C 8.D 9.B 10.D主題串講5 自然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知識融合·搭項目1.(1)海拔高 河谷(2)緯度高,冬季氣溫低,雪期較長;有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地,坡度適宜開展滑雪運動;離冬季風源地近,冬季降雪豐富(3)反對開墾。理由:濕地起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蓄洪、防洪等作用(4)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5)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2.B 3.A4.(1)華南 長江流域 旱地(2)秦嶺 淮河 小麥(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3)降水 畜牧(4)高 熱量 一(5)河流分布廣泛,水源充足;以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產。(合理即可)5.B 6.D7.(1)①少?、谛竽翗I?、酃喔绒r業(2)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水土流失嚴重(3)地勢低洼,農田易受漬澇災害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4)高新技術產業、生態農業、旅游業等。8.(1)黑 水稻(2)①牧民?、跐駶?br/>(3)禁止焚燒(或可以焚燒) 焚燒秸稈會污染空氣,易引發火災(或焚燒秸稈可以肥沃土壤,降低病蟲害)主題串講6 自然環境對工業發展的影響知識融合·搭項目1.B 2.B 3.A 4.B 5.B 6.C7.(1)烏拉爾 管道(2)重 圣彼得堡工業區 礦產主題串講7 保護生態環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護濕地、保護海洋環境)知識融合·搭項目1.(1)土地利用類型齊全;耕地比重小,草地、林地和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備耕地資源不足(2)丘陵 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3)自然原因:梯田不利于開展大規模機械化耕作,水利設施落后,灌溉條件較差;人文原因:進城務工人員增多,農村勞動力短缺等(符合題意即可) 利用梯田景觀發展旅游業、退耕還林還草、恢復生態保護功能等(符合題意即可)。(4)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護優質耕地;提高耕地質量,增加優質產田面積,提高產量等2.D 3.C 4.D 5.D 6.C7.(1)黃土高原 西高東低(2)土質疏松、夏季多暴雨 坡耕地變梯田,荒山變果園(3)森林(植被)(4)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合理開采自然資源;發展旅游業、發展林果業等8.B 9.A 10.C主題串講8 區域聯系與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知識融合·搭項目1.(1)渤海(2)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國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勞動力豐富。(3)較大(或懸殊) 資源(或礦產、勞動力) 大 水資源(4)建立現代化交通體系;優化城鎮規模結構;加強產業聯系。2.A 3.C 4.B 5.A6.(1)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廣闊的腹地;緩解了能源緊張的局面;減輕了環境污染;提供了產業升級的機會。(任意兩條即可)(2)異:北部灣經濟區①③④ 粵港澳大灣區②⑥ 同:⑤⑦(3)地理位置優越,鄰近東南亞;交通便利;國家政策支持;珠江三角洲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開放態勢等(4)便捷的交通7.D 8.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地理復習主題串講3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衣、食、住、行)學案.docx 中考地理復習主題串講3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衣、食、住、行)課件.ppt 主題串講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