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地理復習第十四章: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課件52張+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地理復習第十四章: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課件52張+學案)

資源簡介

第十四章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
[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
任務
基礎知識儲備
1.亞熱帶常綠闊葉 水田 兩 三 蘋果 梨 柑橘
2.甲:北方地區 乙:南方地區 丙:西北地區 丁:青藏地區
3.降水 秦嶺 淮河 氣候 地形
任務目標達成
1.C 2.D
3.(1)地形地勢 第一、二級階梯分界 400 氣候
(2)光照 水分和熱量 (3)② ③
4.A 5.C任務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
1.填表
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地區的地理差異。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1月平均 氣溫 <0 ℃ >0 ℃
河流封凍 狀況 結冰,越往北冰期 越長 無結冰期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主要植被 類型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________林
耕地類型 以旱地為主 以________為主
主要糧食 作物 小麥、玉米 水稻
耕作制度 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________熟或 ________熟   
主要經濟 林木 ________、____________、棗 ______、茶葉、油桐
主要運輸 方式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水運
2.填圖
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上寫出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區域。
3.填表
地區 界線 主導因素
甲、丙 地區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北段 ________
甲、乙 地區 __________—________一線 ________
丁與甲、 乙、丙地區 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________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三大國家級農作物育種基地、大豆和油菜主產區的分布圖,完成1~2題。
1.“綠遍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河流),子規(鳥名)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插秧)。”描寫的地理區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大育種基地中,海南育種基地多晴天,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B.油菜主產區位于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
C.“遼闊的高寒草場,成群的牦牛……”是④地區的真實寫照
D.秦嶺—淮河線是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分布示意圖及其劃分依據。
(1)根據材料一推測,圖中①應當填入______,②應當填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應當填入________,④應當填入________。
(2)由材料一可知,青藏地區發展種植業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強,南方地區發展種植業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配合好。
材料二 下圖是4個不同地區的景觀圖。
(3)圖示景觀圖中,在我國南方地區的是______,在我國北方地區的是________。(填序號)
四大地理區域都具有顯著地理特征,區域內部沒有差異嗎?
不是。每個地理區域內部都具有共同的地理特征,但區域內部不同地區之間因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等因素有所不同,仍然存在地理差異。
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論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曠,所種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種宜稻秫。又南北漸遠,寒暖殊別,故所種早晚不同……”據此完成4~5題。
4.下列與“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
A.1月0 ℃等溫線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亞熱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5.關于我國“江淮以南”地區農業生產的敘述,下列正確的是(  )
A.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
B.作物熟制多為兩年三熟
C.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D.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
秦嶺—淮河一線南北的河流特點:水文特征變,北河汛期短;有冰流量小,水渾位變顯。南河流量大,水位變不顯;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現。
課后檢測,請完成限時提能訓練(十八)(共52張PPT)
第十四章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
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
任務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
1.填表
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地區的地理差異。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氣溫 <0 ℃ >0 ℃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河流封凍狀況 結冰,越往北冰期
越長 無結冰期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主要植被類型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_________________林
耕地類型 以旱地為主 以________為主
主要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 水稻
亞熱帶常綠闊葉
水田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耕作制度 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________熟或
________熟   
主要經濟
林木 ________、_______、棗 ______、茶葉、油桐
主要運輸
方式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水運


蘋果

柑橘
2.填圖
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上寫出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區域。
答案:甲:北方地區 乙:南方地區 丙:西北地區 丁:青藏地區
3.填表
地區 界線 主導因素
甲、丙地區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北段 ________
甲、乙地區 __________—________一線 ________
丁與甲、乙、丙地區 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________
降水
秦嶺
淮河
氣候
地形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三大國家級農作物育種基地、大豆和油菜主產區的分布圖,完成1~2題。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1.“綠遍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河流),子規(鳥名)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插秧)。”描寫的地理區域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大育種基地中,海南育種基地多晴天,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B.油菜主產區位于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
C.“遼闊的高寒草場,成群的牦牛……”是④地區的真實寫照
D.秦嶺—淮河線是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分布示意圖及其劃分依據。
(1)根據材料一推測,圖中①應當填入_________,②應當填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應當填入________,④應當填入________。
(2)由材料一可知,青藏地區發展種植業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強,南方地區發展種植業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配合好。
地形地勢
第一、二級階梯分界
400
氣候
光照
水分和熱量
材料二 下圖是4個不同地區的景觀圖。
(3)圖示景觀圖中,在我國南方地區的是______,在我國北方地區的是________。(填序號)


四大地理區域都具有顯著地理特征,區域內部沒有差異嗎?
不是。每個地理區域內部都具有共同的地理特征,但區域內部不同地區之間因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等因素有所不同,仍然存在地理差異。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論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曠,所種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種宜稻秫。又南北漸遠,寒暖殊別,故所種早晚不同……”據此完成4~5題。
4.下列與“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
A.1月0 ℃等溫線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亞熱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5.關于我國“江淮以南”地區農業生產的敘述,下列正確的是
(  )
A.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
B.作物熟制多為兩年三熟
C.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D.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

秦嶺—淮河一線南北的河流特點:水文特征變,北河汛期短;有冰流量小,水渾位變顯。南河流量大,水位變不顯;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現。
限時提能訓練(十八)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近日,有研學社推出“漫步中國”線路,其中一條漫步路線是“走胡線”,“胡線”即“胡煥庸線”,是指黑河—騰沖一線。讀圖,完成1~2題。
1.此線經過山脈B,它和淮河組成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關于B—淮河線地理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B]1月份0 ℃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區域
[C]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D]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2.沿“走胡線”漫步中國時,各段體驗者描述的信息正確的是
(  )
[A]西南段——四川盆地氣候濕熱,游覽“天府之國”,品川菜
[B]陜西段——跨越大興安嶺,觀看“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景色
[C]山西段——走進河套平原,觀賞“塞上江南”的小橋流水風光
[D]東北段——A處山脈氣候垂直差異大,依次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景觀

1.B 2.A [第1題,讀圖可知,B為秦嶺,它與淮河組成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即秦嶺—淮河一線,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A錯誤;是1月份0 ℃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區域,B正確;是半濕潤區與濕潤區的分界線,C錯誤;是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D錯誤。故選B。第2題,四川盆地位于“走胡線”西南段,該盆地氣候濕熱,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可以品川菜,A正確;大興安嶺位于“走胡線”東北段,內蒙古高原可以觀看“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景色,B錯誤;河套平原位于黃河內蒙古段,不在“走胡線”山西段,C錯誤;A處山脈為大興安嶺,地處中溫帶,而“氣候垂直差異大,依次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景觀”的是橫斷山脈,D錯誤。故選A。]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被譽為“中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下圖為“引漢濟渭”工程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秦嶺被譽為“中國的中央水塔”,主要因為其是(  )
[A]河流有無封凍期的分界線
[B]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C]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珠江、漢江、渭河等河流的發源地
4.下列關于漢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形成夏汛
[B]受長江干流水量影響,漢江的流量更大
[C]冬季漢江無結冰現象,渭河有結冰現象
[D]渭河含沙量小,漢江含沙量大


3.B 4.C [第3題,“中國的中央水塔”反映了秦嶺位于我國中部,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漢江、渭河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珠江的發源地為云貴高原);河流有無封凍期與“中國的中央水塔”稱號不符;秦嶺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故選B。第4題,漢江位于秦嶺以南,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渭河位于秦嶺以北,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漢江無結冰現象,渭河有結冰現象;漢江是長江的支流,在武漢匯入長江干流,漢江的水量不受長江干流水量的影響;渭河含沙量大,漢江含沙量小。故選C。]
有位外國友人到中國旅行,對中國有深刻的感受:“我看到了四色中國,太美了!”讀圖,完成5~6題。
5.下列有關各區域地理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
[B]“銀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
[C]“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
[D]“黃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6.下列關于各區域特色及形成原因的組合,不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的傳統民居窯洞——黃土廣布、溝壑縱橫
[B]“金色中國”的坎兒井——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銀色中國”的農產品品質好——晝夜溫差大
[D]“綠色中國”的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5.C 6.B [第5題,“金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A錯誤;“黃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B錯誤;“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C正確;“銀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D錯誤。故選C。第6題,“黃色中國”是中國的北方地區,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北方地區,黃土廣布,溝壑縱橫,傳統民居是窯洞,A正確; “金色中國”是我國的西北地區,遠離海洋,且受重重山脈阻擋,降水稀少,水源缺乏,B錯誤;“銀色中國”是我國的青藏地區,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少,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夜里因稀薄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則迅速下降,故晝夜溫差大,C正確;“綠色中國”是我國的南方地區,主要屬于我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熱量充足,降水豐沛,D正確。本題選擇不正確的選項,故選B。]
我國某地有一種傳統民居“蠔宅”。當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紅糖、黃泥等材料攪拌均勻,把蠔殼整齊地粘在墻上。這種“蠔宅”結實耐用,防潮降溫,不怕蟲蛀。讀圖,完成7~8題。
7.根據“蠔宅”的建筑特點,推測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有(  )
①以高原為主 ②以沙漠景觀為主 ③氣候濕熱 ④動植物種類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這種“蠔宅”最大可能位于我國(  )
[A]東北地區 [B]西北內陸
[C]東南沿海 [D]青藏地區


7.B 8.C [第7題,讀材料可知,“蠔宅”結實耐用,防潮降溫,不怕蟲蛀,可以推測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是氣候濕熱,適合多種動植物的生長,動植物種類較多,③④正確,②錯誤;根據“蠔宅”的建筑特點,無法判斷出當地以高原為主,①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8題,讀材料可知,“蠔宅”的主要原料是蠔殼,而蠔殼來自海洋,可以判斷“蠔宅”最大可能位于我國東南沿海,C正確;“蠔宅”具有防潮降溫的作用,分布在東北地區的可能性小,A錯誤;西北內陸、青藏地區位于內陸,看到“蠔宅”的可能性不大,B、D錯誤。故選C。]
各區域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雙贏發展。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9~10題。
9.下列關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甲:環渤海地區城市密集,工業較發達
[B]丙:長江、黃河、黑龍江的發源地
[C]乙:大部分為非季風氣候區,夏季風影響小
[D]丁: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最南端
10.諺語“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的“山”位于圖中的(  )
[A]甲、乙地區交界處 [B]甲、丁地區交界處
[C]乙、丙地區交界處 [D]丙、丁地區交界處


9.B 10.B [第9題,讀圖可知,甲是北方地區,乙是西北地區,丙是青藏地區,丁是南方地區。環渤海地區位于甲北方地區,該地區城市密集,工業發達,A正確;丙青藏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等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黑龍江的發源地不是青藏地區,B錯誤;乙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該地區大部分為非季風氣候區,夏季風影響小,C正確;丁南方地區的曾母暗沙位于我國領土最南端,D正確。根據題意,故選B。第10題,“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的“山”是指秦嶺,秦嶺—淮河一線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也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故“山”位于甲、丁地區的交界處,B正確,A、C、D錯誤。故選B。]
秦嶺是我國中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有“國家綠肺”之稱,也被尊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圖1為秦嶺周圍區域圖,圖2為西安和漢中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11~13題。
11.冬季強冷寒潮發生時,漢中最低氣溫遠遠高于西安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嶺阻擋冬季風南下 [B]漢中緯度低于西安
[C]漢中海拔低于西安 [D]秦嶺阻擋了夏季風北進

12.月平均氣溫低于0 ℃時,河流會結冰,結冰持續時間稱之為結冰期,據此判斷(  )
[A]渭河、漢江均無結冰期
[B]渭河、漢江均有結冰期
[C]渭河有結冰期,漢江無結冰期
[D]渭河無結冰期,漢江有結冰期

13.結合材料,秦嶺重要的生態作用有(  )
①調節氣候     ②提供礦產和木材
③維護生物多樣性  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A 12.C 13.A [第11題,如圖所示,西安位于秦嶺山脈北側,受冬季風影響強,氣溫低,而漢中位于秦嶺山脈南側,受冬季風影響弱,故氣溫較高,與緯度、海拔和夏季風關系不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12題,秦嶺—淮河一線作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由于高大秦嶺的影響,我國南方、北方地區氣候有明顯的差別,以北地區冬季氣溫在0 ℃以下,河流普遍結冰,以南地區冬季氣溫在0 ℃以上,河流不結冰,所以秦嶺—淮河成為河流有結冰期與無結冰期的分界線,故渭河有結冰期,漢江無結冰期。故選C。第13題,①調節氣候、③維護生物多樣性和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都屬于秦嶺重要的生態作用,而②提供礦產和木材屬于其經濟價值,A正確,B、C、D錯誤。故選A。]
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14~15題。
14.劃分①②兩地區的主導因素是(  )
[A]經緯度位置 [B]地形地勢
[C]熱量條件 [D]水分條件
15.下列對①④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兩側農業生產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干旱地區和濕潤地區分界線
[B]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C]落葉闊葉林與針闊葉混交林的分界線
[D]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14.D 15.D [第14題,讀圖可知,①為北方地區,②為西北地區,③為青藏地區,④為南方地區。由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故劃分①②兩地區的主導因素是水分條件,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15題,讀圖可知,①是北方地區,④是南方地區,①④兩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大致是秦嶺—淮河一線,是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D正確,A、B、C錯誤。故選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25分。)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
(1)圖1中Ⅰ、Ⅱ、Ⅲ、Ⅳ分別表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如此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中C為Ⅰ、Ⅱ兩地區的分界線,此界線為____________一線,此線與1月份________等溫線及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此線以北的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
(3)圖1中區域Ⅳ與其他三個區域的界線B確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該地區的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秦嶺—淮河
0 ℃
800
小麥
地形地勢
(4)四大區域中,幾乎完全處于季風區范圍的兩大區域是________。(填序號)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描述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____。(填區域名稱)
Ⅰ、Ⅱ
南方地區
17.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5分)
材料 圖中各區域的數字分別
表示各區域氣候資源的質量等
級,數字越大,反映該類資源
單位面積的數量越多,質量越
優,其中百、十、個位數字依
次表示水分、熱量、光照。
(1)圖中①②③三條界線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其中丁為__________。
(2)位于界線③上的山脈A是__________;確定界線③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
(3)與其他地理區域相比,乙區域發展農業有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華媽媽從超市買來的土豆帶著許多黑土,小華判斷該土豆應該產自圖中a、b、c、d中的________地。
(5)圖中各區域的水分數值,大致反映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地區
昆侖山脈
地形地勢
水熱充足,雨熱同期
a
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3分)
材料一 黑木耳屬食用菌,適宜生長在環境潔凈、靠近水源、光照時間較長的向陽山坡。陜西省柞水縣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森林覆蓋率達65%,因柞樹多而得名。柞樹質地堅硬,不易腐爛,因此是當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樹種。
材料二 近年來,柞水縣把黑木耳作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產量激增。2020年4月,柞水縣黑木耳借助網絡電商平臺成為市場上熱銷的農產品。
材料三 柞水縣區域簡圖、黑木耳柞木栽培及吊袋栽培圖。
(1)讀圖1可知,柞水縣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地區,該縣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_。
(2)讀圖1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柞木可能屬于的植被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讀圖1并結合所學知識,描述流經柞水縣河段的水文特征。(至少兩條)
南方
北高南低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流量大、汛期長、無結冰期、含沙量小、流速快等。
(4)分析柞水縣成為優質黑木耳產地的自然優勢條件。(至少三條)
位于秦嶺南坡,光照時間長;擁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樹種——柞樹;水源充足;植被覆蓋率高,空氣質量好或環境潔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理塘县| 宣化县| 永德县| 湖北省| 屏东市| 姜堰市| 南江县| 大埔区| 镇坪县| 政和县| 朝阳区| 连山| 大英县| 莱阳市| 曲阳县| 柳江县| 扎兰屯市| 清原| 潜山县| 丹棱县| 彩票| 辽宁省| 通许县| 镇坪县| 昌图县| 新余市| 宾阳县| 桂林市| 张家界市| 万州区| 惠州市| 嵊泗县| 武邑县| 永仁县| 北票市| 遂平县| 成都市| 德钦县| 陇南市|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