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地理復習第五章:世界的居民(課件95張+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地理復習第五章:世界的居民(課件95張+學案)

資源簡介

任務一 世界的人口
1.填空
(1)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人口________減去人口________率。
(2)________洲、________等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南美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3)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_____洲;人口數量最多的是________洲。
(4)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 影響 標準
人口增 長過快 資源短缺,環境破壞、社會壓力大等 使人口的增長與________________發展相適應,與________、________相協調
人口增 長過慢 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2.連線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連線。
人口稀疏區         原因
①撒哈拉沙漠 A氣候過于濕熱
②亞馬孫平原 B極端干旱
③兩極地區 C地勢高峻
④青藏高原 D高緯度地區終年嚴寒
3.填圖
(1)在圖中填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
(2)人口增長曲線平直,表示人口增長________,人口增長曲線越垂直,表示人口增長越________。
4.填表
項目 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人口增 長狀況 人口過多、增長過快 人口增長過慢,甚至出現負增長
問題 環境污染、資源短缺、住房擁擠、交通堵塞、就業困難等 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措施 制定與________發展相適應,與__________相協調的人口政策
人口的增長
讀某兩個國家人口數據對比表,完成1~2題。
國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甲 42 17
乙 8 10
1.甲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  )
A.25‰ B.59‰
C.-25‰ D.20‰
2.與乙國人口特點類似的國家多分布在(  )
A.南美洲 B.歐洲
C.非洲 D.亞洲
2022年11月15日,聯合國正式宣布世界人口達到80億。下圖為世界各大洲人口數(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長率(2015—2019年)統計圖。讀圖,完成第3題。
3.讀圖可知,平均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亞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人口的分布
讀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4~5題。
4.從上圖可以看出,________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南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  )
A.非洲 B.大洋洲
C.亞洲 D.南極洲
5.世界人口的分布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下列四個地區中,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位于“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搜集了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資料。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1和圖2中的緯度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________緯度地區。
(2)從海陸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
(3)從地形地勢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________米以下的________(填地形類型)地區。
(4)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環境優越的地方適合人類居住。
(5)亞歐大陸北部位于北極圈附近,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稠密地區,人口數量一定多?
不一定。 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一個地區的人口與面積的比值。 同樣數量的人口,分布在不同面積的土地上,面積越小,人口密度越大。
人口問題
讀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完成7~8題。
7.四地中人口出現負增長的國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屬于③國的人口問題的是(  )
A.就業困難 B.勞動力短缺
C.人口老齡化 D.國防兵源不足
任務二 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1.填空
(1)人種
人種 主要分布地區
白色人種 非洲________,歐洲,亞洲的__________,大洋洲,北美洲中部,南美洲東南部
黃色人種 亞洲________和________,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和南北美洲(印第安人)
黑色人種 非洲________和________,大洋洲西部
(2)根據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圖,完成下列表格。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地區
英語 ________________
俄語 俄羅斯和獨聯體的其他國家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一些國家及加拿大地區
西班牙語 ________________
阿拉伯語 ________________
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________;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________
2.判斷
讀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示意圖,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
(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宗教建筑被稱為教堂,如圖B。 (  )
(2)伊斯蘭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宗教建筑被稱為清真寺,如圖A。 (  )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宗教建筑被稱為佛塔、寺廟,如圖C。 (  )
(4)三大宗教全部起源于亞洲。 (  )
3.連線
①基督教   A.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②伊斯蘭教 B.歐洲、南美洲、非美洲和大洋洲
③佛教 C.亞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
三大人種
世界三大人種中,某人種“膚色淡黃,頭發黑而且直,眼珠黑,臉形扁平”。據此完成1~2題。
1.由材料,判斷該人種是(  )
A.黑色人種 B.白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2.該人種主要分布地區是(  )
A.亞洲東部
B.非洲中南部
C.非洲北部、亞洲西部
D.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在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上,20歲的加尼姆·阿爾·穆夫塔是卡塔爾世界杯大使。加尼姆·阿爾·穆夫塔是卡塔爾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因為他頑強地與命運抗衡。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3~4題。
3.加尼姆·阿爾·穆夫塔屬于(  )
A.黃色人種 B.白色人種
C.黑色人種 D.混血人種
4.讀圖可知,世界人種分布的特點是(  )
A.黃色人種分布最廣
B.亞洲中部白色人種和黃色人種混居
C.非洲沒有白色人種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
(1)黑色人種主要生活在氣溫較高的熱帶地區,他們皮膚黝黑,皮膚內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減少對皮膚的傷害;鼻子低而寬,體毛較少,便于散熱。
(2)白色人種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緯度地區,他們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長,可以使冷空氣較緩慢地進入肺部;體毛稠密,抵御寒冷。
(3)黃色人種多分布在溫帶地區,因此膚色和身體特征具有上述二者特征的過渡性。
多樣的語言
5.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和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分別是(  )
A.英語和法語 B.漢語和西班牙語
C.漢語和英語 D.俄語和英語
6.2023年7月,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相聚在此。為了服務好各國運動員,大運會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國的語言。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西亞、北非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語
B.巴西人主要使用西班牙語
C.俄羅斯人主要使用俄語
D.美國人主要講英語
三大宗教
下圖為鄒城市靈泉寺,該寺位于城前鎮石門村牛欄山上,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軸線上,在主體建筑后側是若干小院落。讀圖,完成7~8題。
7.該宗教建筑,我們一般稱為(  )
A.教堂 B.佛寺
C.清真寺 D.道觀
8.下列關于該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起源于古代印度
B.其教徒統稱為穆斯林
C.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D.圓形穹頂、宣禮塔是該宗教建筑的標志
9.讀三大宗教建筑景觀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A    B     C
(1)阿德南來自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他被稱為穆斯林,他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該宗教的經典是________。阿德南通常在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參加宗教活動,該宗教教徒在我國________地區相對集中。
(2)艾倫是一個英國人,他經常戴一個十字架,這說明他是________教教徒,他經常到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做禮拜。
(3)東亞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三大宗教建筑的特點
教堂一般為尖頂,清真寺一般為圓頂,佛塔呈塔狀。
任務三 聚落——人類的聚居地
1.填空
讀聚落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聚落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類。
(2)A、B、C三處聚落都屬于________聚落,該聚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類型。
(3)A、B、C三處最有可能優先發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城市規模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們主要從事________、服務業等工作。
2.填圖
在圖中填出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3.連線
平原地區       條帶狀
河流、山谷 團塊狀
湖泊沿岸 點狀
沙漠綠洲 環狀
4.判斷
(1)古都北京有眾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對這些胡同應全部拆除。 (  )
(2)由于自然和社會的原因,一些特色鮮明的鄉村聚落正在逐漸減少。 (  )
(3)寧陽復圣文化園、新泰新甫山景區、山西平遙古城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
(4)傳統聚落是人們利用自然環境和他們的勤勞智慧創造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 (  )
鄉村與城市 聚落與環境
“或久無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此話記載于《漢書·溝洫志》,由此可見在古代中國聚落便有村落概念,而在現代社會中“聚落”成為人們對聚居地的統稱,是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社會反映,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最高社會體現。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關于聚落形態的搭配,正確的是(  )
A.團塊狀—沙漠中的綠洲
B.點狀—沿湖泊
C.條帶狀—沿河流
D.環狀—沿山谷
2.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聚落的兩種類型是農村和城市
B.城市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
C.一般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市
D.城市高樓密集、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較完善
3.受環境影響,各地傳統民居各具特色。遼寧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了以“自然環境對聚落的影響”為主題的探究學習。讀圖1和圖2,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地形對聚落的影響
(1)土耳其洞穴民居處于________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利用在火山噴發中形成的巖石,依高原地勢而建。
探究二:氣候對聚落的影響
(2)巴布亞新幾內亞“A”形屋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屋頂以茅草覆蓋。這種設計反映出當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
(3)美國原住居民________人的土坯房建立在沙漠地區,缺少石頭和樹木,只能使用泥土建房。
探究三:河流對聚落的影響
(4)①處的山體部位是________。
(5)圖2所示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________,分析這里的聚落沿河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至少列舉一條)。
分析聚落建筑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方法
(1)當地的氣候:是潮濕還是干燥,是炎熱還是寒冷。
(2)當地的資源: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的資源直接影響建筑材料的選擇。
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
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下圖是坐落在楊柳青鎮南運河畔的石家大院。石家是清代天津八大家之一,為著名的糧商、鹽商。讀圖,完成4~5題。
4.石家大院及周圍民居所組成的聚落,大約形成于清代,下列有助于該聚落早期形成的有利因素有(  )
①地形平坦 ②礦產豐富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方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石家大院以磚雕、石雕、木雕并稱三絕,西青區政府投巨資加以修繕,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石家大院加以修繕保護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旅游收入
B.擴大就業機會
C.增大城鎮知名度
D.弘揚傳統文化
古人留下的聚落很舊、占地很多,是否應該全部拆除?
不是。 古人留下的聚落記錄了當時的歷史、政治、文化、民俗等,是珍貴實物資料。 應該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
課后檢測,請完成限時提能訓練(六)(共95張PPT)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
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
任務一 世界的人口
1.填空
(1)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人口________減去人口________率。
(2)________洲、________等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南美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3)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_____洲;人口數量最多的是________洲。
出生率
死亡率

北美




(4)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 影響 標準
人口增
長過快 資源短缺,環境破壞、社會壓力大等 使人口的增長與________________發展相適應,與________、________相協調
人口增
長過慢 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社會經濟
環境
資源
2.連線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連線。
人口稀疏區         原因
①撒哈拉沙漠 A氣候過于濕熱
②亞馬孫平原 B極端干旱
③兩極地區 C地勢高峻
④青藏高原 D高緯度地區終年嚴寒
答案: ①——B ②——A ③——D ④——C
3.填圖
(1)在圖中填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
(2)人口增長曲線平直,表示人口增長____________,人口增長曲線越垂直,表示人口增長越_________。
答案: A亞洲東部 B亞洲南部 C歐洲 D北美洲東部
緩慢

4.填表
項目 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人口增
長狀況 人口過多、增長過快 人口增長過慢,甚至出現負增長
問題 環境污染、資源短缺、住房擁擠、交通堵塞、就業困難等 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措施 制定與__________發展相適應,與____________相協調的人口政策
社會經濟
資源、環境
讀某兩個國家人口數據對比表,完成1~2題。
人口的增長
國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甲 42 17
乙 8 10
1.甲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  )
A.25‰ B.59‰
C.-25‰ D.20‰
2.與乙國人口特點類似的國家多分布在(  )
A.南美洲 B.歐洲
C.非洲 D.亞洲


2022年11月15日,聯合國正式宣布世界人口達到80億。下圖為世界各大洲人口數(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長率(2015—2019年)統計圖。讀圖,完成第3題。
3.讀圖可知,平均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亞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讀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4~5題。
人口的分布
4.從上圖可以看出,________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南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  )
A.非洲 B.大洋洲
C.亞洲 D.南極洲
5.世界人口的分布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下列四個地區中,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位于“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搜集了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資料。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1和圖2中的緯度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半球________緯度地區。
(2)從海陸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
(3)從地形地勢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________米以下的________(填地形類型)地區。
(4)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環境優越的地方適合人類居住。
(5)亞歐大陸北部位于北極圈附近,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低
沿海
200
平原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
地形
緯度高,氣候過于寒冷。
人口稠密地區,人口數量一定多?
不一定。 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一個地區的人口與面積的比值。 同樣數量的人口,分布在不同面積的土地上,面積越小,人口密度越大。
讀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完成7~8題。
人口問題
7.四地中人口出現負增長的國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屬于③國的人口問題的是(  )
A.就業困難 B.勞動力短缺
C.人口老齡化 D.國防兵源不足


1.填空
(1)人種
任務二 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人種 主要分布地區
白色人種 非洲________,歐洲,亞洲的___________,大洋洲,北美洲中部,南美洲東南部
黃色人種 亞洲________和________,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和南北美洲(印第安人)
黑色人種 非洲________和________,大洋洲西部
北部
西部和南部
東部
東南部
南部
中部
(2)根據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圖,完成下列表格。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地區
英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語 俄羅斯和獨聯體的其他國家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一些國家及加拿大地區
西班牙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拉伯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________;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________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南部
西班牙和南美洲地區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漢語
英語
2.判斷
讀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示意圖,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
(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宗教建筑被稱為教堂,如圖B。 (  )
(2)伊斯蘭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宗教建筑被稱為清真寺,如圖A。 (  )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宗教建筑被稱為佛塔、寺廟,如圖C。 (  )
(4)三大宗教全部起源于亞洲。 (  )
×
×


3.連線
①基督教   A.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②伊斯蘭教 B.歐洲、南美洲、非美洲和大洋洲
③佛教 C.亞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
答案:
世界三大人種中,某人種“膚色淡黃,頭發黑而且直,眼珠黑,臉形扁平”。據此完成1~2題。
1.由材料,判斷該人種是(  )
A.黑色人種 B.白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三大人種
2.該人種主要分布地區是(  )
A.亞洲東部
B.非洲中南部
C.非洲北部、亞洲西部
D.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在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上,20歲的加尼姆·阿爾·穆夫塔是卡塔爾世界杯大使。加尼姆·阿爾·穆夫塔是卡塔爾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因為他頑強地與命運抗衡。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3~4題。
3.加尼姆·阿爾·穆夫塔屬于(  )
A.黃色人種 B.白色人種
C.黑色人種 D.混血人種
4.讀圖可知,世界人種分布的特點是(  )
A.黃色人種分布最廣
B.亞洲中部白色人種和黃色人種混居
C.非洲沒有白色人種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
(1)黑色人種主要生活在氣溫較高的熱帶地區,他們皮膚黝黑,皮膚內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減少對皮膚的傷害;鼻子低而寬,體毛較少,便于散熱。
(2)白色人種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緯度地區,他們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長,可以使冷空氣較緩慢地進入肺部;體毛稠密,抵御寒冷。
(3)黃色人種多分布在溫帶地區,因此膚色和身體特征具有上述二者特征的過渡性。
5.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和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分別是(  )
A.英語和法語 B.漢語和西班牙語
C.漢語和英語 D.俄語和英語

多樣的語言
6.2023年7月,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相聚在此。為了服務好各國運動員,大運會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國的語言。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西亞、北非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語
B.巴西人主要使用西班牙語
C.俄羅斯人主要使用俄語
D.美國人主要講英語

下圖為鄒城市靈泉寺,該寺位于城前鎮石門村牛欄山上,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軸線上,在主體建筑后側是若干小院落。讀圖,完成7~8題。
三大宗教
7.該宗教建筑,我們一般稱為(  )
A.教堂 B.佛寺
C.清真寺 D.道觀
8.下列關于該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起源于古代印度
B.其教徒統稱為穆斯林
C.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D.圓形穹頂、宣禮塔是該宗教建筑的標志


9.讀三大宗教建筑景觀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A     B      C
(1)阿德南來自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他被稱為穆斯林,他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教,該宗教的經典是________。阿德南通常在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參加宗教活動,該宗教教徒在我國________地區相對集中。
(2)艾倫是一個英國人,他經常戴一個十字架,這說明他是________教教徒,他經常到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宗教建筑中做禮拜。
(3)東亞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伊斯蘭
《古蘭經》
C
西北
基督
A

三大宗教建筑的特點
教堂一般為尖頂,清真寺一般為圓頂,佛塔呈塔狀。
1.填空
讀聚落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任務三 聚落——人類的聚居地
(1)聚落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類。
(2)A、B、C三處聚落都屬于________聚落,該聚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類型。
(3)A、B、C三處最有可能優先發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城市規模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們主要從事________、服務業等工作。
鄉村
城市
鄉村
農村
牧村
漁村 
B
工業
2.填圖
在圖中填出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自然資源豐富 D地形平坦
E交通便利
3.連線
平原地區       條帶狀
河流、山谷 團塊狀
湖泊沿岸 點狀
沙漠綠洲 環狀
4.判斷
(1)古都北京有眾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對這些胡同應全部拆除。 (  )
(2)由于自然和社會的原因,一些特色鮮明的鄉村聚落正在逐漸減少。 (  )
(3)寧陽復圣文化園、新泰新甫山景區、山西平遙古城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
(4)傳統聚落是人們利用自然環境和他們的勤勞智慧創造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 (  )
×

×

“或久無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此話記載于《漢書·溝洫志》,由此可見在古代中國聚落便有村落概念,而在現代社會中“聚落”成為人們對聚居地的統稱,是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社會反映,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最高社會體現。據此完成1~2題。
鄉村與城市 聚落與環境
1.下列關于聚落形態的搭配,正確的是(  )
A.團塊狀—沙漠中的綠洲
B.點狀—沿湖泊
C.條帶狀—沿河流
D.環狀—沿山谷

2.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聚落的兩種類型是農村和城市
B.城市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
C.一般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城市
D.城市高樓密集、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較完善

3.受環境影響,各地傳統民居各具特色。遼寧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了以“自然環境對聚落的影響”為主題的探究學習。讀圖1和圖2,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地形對聚落的影響
(1)土耳其洞穴民居處于________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利用在火山噴發中形成的巖石,依高原地勢而建。
探究二:氣候對聚落的影響
(2)巴布亞新幾內亞“A”形屋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屋頂以茅草覆蓋。這種設計反映出當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美國原住居民________人的土坯房建立在沙漠地區,缺少石頭和樹木,只能使用泥土建房。
歐亞
全年高溫多雨
印第安
探究三:河流對聚落的影響
(4)①處的山體部位是________。
(5)圖2所示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________,分析這里的聚落沿河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舉一條)。
鞍部
山地
靠近水源,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分析聚落建筑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方法
(1)當地的氣候:是潮濕還是干燥,是炎熱還是寒冷。
(2)當地的資源: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的資源直接影響建筑材料的選擇。
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下圖是坐落在楊柳青鎮南運河畔的石家大院。石家是清代天津八大家之一,為著名的糧商、鹽商。讀圖,完成4~5題。
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
4.石家大院及周圍民居所組成的聚落,大約形成于清代,下列有助于該聚落早期形成的有利因素有(  )
①地形平坦 ②礦產豐富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方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石家大院以磚雕、石雕、木雕并稱三絕,西青區政府投巨資加以修繕,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石家大院加以修繕保護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旅游收入
B.擴大就業機會
C.增大城鎮知名度
D.弘揚傳統文化

古人留下的聚落很舊、占地很多,是否應該全部拆除?
不是。 古人留下的聚落記錄了當時的歷史、政治、文化、民俗等,是珍貴實物資料。 應該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
限時提能訓練(六) 世界的居民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讀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圖(下圖),完成1~2題。
1.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表示。若某一地區在一年中平均每 1 000 人當中,出生并成活25個嬰兒,死亡10人,這個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  )
[A]25‰ [B]10‰
[C]15‰ [D]無法計算
2.下列大洲中,________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  )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大洋洲


1.C 2.C [第1題,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出生率=25/1 000,死亡率=10/1 000,人口自然增長率=25/1 000-10/1 000=15‰,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2題,讀圖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帶來的問題是(  )
[A]勞動力短缺
[B]國防兵源不足
[C]社會撫養老年人負擔加重
[D]就業困難、住房擁擠、交通堵塞

3.D [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帶來的問題是資源短缺、就業困難、住房擁擠、交通堵塞等,D正確;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負擔加重等是人口增長速度過慢帶來的問題,A、B、C錯誤。故選D。]
(2024·棗莊中考)國際上人口年齡結構的劃分,通常14歲以下為少年兒童人口,15~59歲為勞動年齡人口,60歲及以上為老年人口。讀東亞地區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下圖),完成4~5題。
4.下列關于東亞人口年齡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少年兒童人口比重呈上升趨勢
[B]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呈下降趨勢
[C]老年人口比重呈下降趨勢
[D]人口自然增長率越來越高
5.推測東亞地區最可能出現的人口問題是(  )
[A]人口數量快速增長 [B]人口數量急劇減少
[C]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D]人口年齡結構更加合理


4.B 5.C [第4題,讀圖可知,少年兒童人口(14歲以下)由2010年的18.0%下降到2021年的17.0%,A錯誤;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由2010年的67.6%下降到2021年的63.3%,B正確;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比重由2010年的14.4%增長到2021年的19.7%,C錯誤;圖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長率越來越低,D錯誤。故選B。第5題,讀圖可知,老年人口(60歲及以上)比重由2010年的14.4%增長到2021年的19.7%,比重增加,少年兒童及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在下降,推測東亞地區最可能出現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C正確;人口數量增長緩慢,人口數量不會急劇減少,人口年齡結構不合理,A、B、D錯誤。故選C。]
2022年冬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為了解各國文化,某校進行了知識競賽。據此完成 6~7題。
6.小明作為地理課代表給大家培訓,下面是他列出的提綱,敘述正確的有(  )
①來自美國的印第安人是黃色人種 ②來自印度的印度人是黑色人種 ③來自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是白色人種 ④來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某運動員奪得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金牌,接受采訪時,說著流利的兩種語言,一種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另一種是使用最普遍的,它們是(  )
[A]漢語、英語 [B]法語、漢語
[C]漢語、俄語 [D]漢語、西班牙語

6.B 7.A [第6題,印第安人是黃色人種,①正確;印度以白色人種和黃色人種為主,②錯誤;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是黃色人種,③錯誤;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種,④正確。第7題,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最普遍的語言。]
語言和宗教是一個地區特有文化的重要體現。讀圖,完成8~9題。
8.下列關于世界語言和宗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俄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基督教的教徒稱為穆斯林
[D]伊斯蘭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9.圖中的宗教建筑是(  )
[A]基督教的教堂 [B]佛教的廟宇
[C]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D]道教的道觀


8.A 9.C [第8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A正確;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B錯誤;伊斯蘭教的教徒稱為穆斯林,C錯誤;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D錯誤。故選A。第9題,讀圖可知,圖中建筑為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代表性建筑,C正確。道教的建筑為道觀,佛教的建筑為寺廟或佛塔,基督教的建筑為教堂,這幾種宗教建筑與圖片所展示的均不相符,A、B、D錯誤。故選C。]
10.《桃花源記》中這樣描寫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犬相聞……”讀“聚”和“落”甲骨文的解釋示意圖可知,“桃花源”的聚落類型及判斷理由是(  )
[A]城市,這里“阡陌交通”
[B]鄉村,這里“屋舍儼然”
[C]城市,這里“土地平曠”
[D]鄉村,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0.D [由題干可知,桃花源描述的聚落類型是鄉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人們從事的是農業生產活動。]
位于浙江省蘭溪市西部的諸葛八卦村,是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該村地形中間低平,四周漸高。諸葛八卦村的中間是形如太極圖狀的鐘池,以鐘池為中心,有八條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莊平面酷似八卦圖。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樸而寧靜,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讀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圖(如圖),完成11~12題。
11.讀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圖中缺少地圖三要素中的比例尺
[B]太公山位于諸葛八卦村的西部
[C]諸葛八卦村坐落的地形是盆地
[D]諸葛八卦村只有八條小巷,沒有其他道路

12.近年來,來諸葛八卦村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針對其開發與保護我們應該(  )
①傳承好古村落的歷史文化 ②保護好古村落的原始風貌及古建筑 ③在古村落大力修建酒店,發展旅游 ④向古村落遷入大量的人口,擴大規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D 12.A [第11題,圖中缺少地圖三要素中的比例尺;根據指向標可知,太公山位于諸葛八卦村的西部;根據池塘所在位置可知,諸葛八卦村坐落的地形是盆地;讀圖可知,諸葛八卦村有八條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內部有其他道路。第12題,根據材料可知,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樸而寧靜,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針對其開發和保護,我們應該傳承好古村落的歷史文化,不能任意破壞;要對古村落的古建筑加以保護,①②正確;不能過度的商業化而使古村落失去原有的寧靜,也不能向古村落遷入大量人口,③④錯誤。]
敘利亞阿勒頗地區的傳統民居“蜂巢屋”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具有圓錐形屋頂,石質基底,墻體厚達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門外,沒有一扇窗戶,是一種古老而優越的生態民居。據此完成13~14題。
13.“蜂巢屋”墻體厚達80厘米,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
[A]隔熱保溫 [B]排泄雨水
[C]防御臺風 [D]通風散熱

14.據圖判斷當地人們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

13.A 14.C [第13題,讀圖分析可知,阿勒頗地區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80 厘米厚的墻體可以阻隔陽光,減緩夏季室外高溫進入室內,冬季可以保溫,A正確。圓錐形屋頂使冬半年的雨水得以快速流淌,減輕屋頂所承受的壓力,不是墻體厚的作用,B錯誤。阿勒頗地區受不到臺風的影響,C錯誤。通風散熱與窗戶大小關系較大,D錯誤。故選A。第14題,清真寺的建筑特點是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穹頂和尖塔。這些特點是為了體現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價值觀和建筑風格而設計的。故選C。]
15.在東南亞熱帶地區,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下層空著或放雜物、養牲畜,上層住人,下面推論錯誤的是(  )
[A]從周圍茂密高大的植被推斷,這里氣溫高,植物生長旺盛
[B]建筑的材質是隨處可見的木頭或竹子,可以判斷這里降水多,植被豐富
[C]下層空著是因為地面濕熱,有利于通風,且防蟲、獸
[D]雙層建筑,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嚴寒的氣候

15.D [從周圍茂密高大的植被推斷,這里氣溫高,植物生長旺盛,A正確,不符合題意;建筑的材質是隨處可見的木頭或竹子,可以判斷這里降水多,植被豐富,竹、木資源豐富,B正確,不符合題意;下層空著是因為地面濕熱,有利于通風,且防蟲、獸,C正確,不符合題意;雙層建筑,底層架空,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濕熱的氣候,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25分。)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
(1)圖中各地區,因農業歷史悠久而致人口稠密的是__________(填數碼)。
(2)⑦地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區。
(4)圖中⑥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對應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圖。
(5)圖中各地中,人口老齡化問題最嚴重的是________地區(填數碼);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是________地區所在的大洲(填數碼)。
①⑤
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
中低緯度沿海
伊斯蘭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 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示意圖。
材料二 亞洲、歐洲、非洲人口資料。
大洲 亞洲 歐洲 非洲
2010年人口數/億 41.66 7.32 10.33
人口自然增長率/% 1.1 0.1 2.3
(1)讀圖可知,B地是三大宗教中________教的發源地,C地主要人種是__________。

黃色人種
(2)鄭州的小明了解了亞洲西部A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文明后,想去當地深入學習,他要大致熟悉的語言是(  )
[A]阿拉伯語 [B]法語 [C]英語 [D]西班牙語

(3)由材料二可知,亞洲、歐洲、非洲中人數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該大洲有些國家的人口總數增長緩慢甚至不斷減少,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問題。(至少兩條)
亞洲
歐洲
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
18.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和宗教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民居,無論造型、結構,還是材料、功能,都受當地自然環境的深刻影響。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1分)
(1)圖中B、C兩地同在北回歸線附近,但兩地人口密度差異很大,應用你學過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處降水少,氣候干旱,人口稀少;C處降水多,氣候適宜,人口稠密
(2)圖中A地區的人種主要是_________,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_________。圖中A地的傳統民居形態大致與下面________一致。
白色人種
伊斯蘭教

(3)學習地理知識要善于歸納總結才會記得牢。學完世界人種、語言和宗教后試總結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人種、語言和宗教方面有哪些相同之處?(任選一方面回答)。
人種:都以白色人種為主。語言:通用英語。宗教:大多信仰基督教。
(4)下面圖2是圖1中B地近幾十年的發展演變圖。某同學判斷該聚落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交通越來越發達,圖中能支持這一結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
出現高速公路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
[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
任務一
基礎知識儲備
1.(1)出生率 死亡率 (2)歐 北美 亞 非
(3)非 亞 (4)社會經濟 環境 資源
2.①——B ②——A ③——D ④——C
3.(1)A亞洲東部 B亞洲南部 C歐洲 D北美洲東部
(2)緩慢 快
4.社會經濟 資源、環境
任務目標達成
1.A 2.B 3.C 4.C 5.B
6.(1)北 中低
(2)沿海
(3)200 平原
(4)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 地形
(5)緯度高,氣候過于寒冷。
7.A 8.A 
任務二
基礎知識儲備
1.(1)北部 西部和南部 東部 東南部 南部 中部
(2)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南部 西班牙和南美洲地區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漢語 英語
2.(1)× (2)× (3)√ (4)√
3.
INCLUDEPICTURE "TADL24-943+.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機\\e\\11.2025初中總復習\\1.已制作\\CM\\課件 25版初中總復習棗莊地理(方正+圖)\\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陳敏\\1.課件\\24-25\\2025版初中總復習\\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專用)\\2.Word文檔\\3.參考答案與精析\\TADL24-943+.TIF" \* MERGEFORMATINET
任務目標達成
1.C 2.A 3.B 4.B 5.C 6.B 7.B 8.A
9.(1)伊斯蘭 《古蘭經》 C 西北
(2)基督 A
(3)佛
任務三
基礎知識儲備
1.(1)鄉村 城市 (2)鄉村  農村 牧村 漁村 (3)B 工業
2.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自然資源豐富 D地形平坦
E交通便利
3.
INCLUDEPICTURE "TADL24-947+.TIF" INCLUDEPICTURE "\\\\共享機\\e\\11.2025初中總復習\\1.已制作\\CM\\課件 25版初中總復習棗莊地理(方正+圖)\\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原稿\\25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陳敏\\1.課件\\24-25\\2025版初中總復習\\初中總復習地理(棗莊專用)\\2.Word文檔\\3.參考答案與精析\\TADL24-947+.TIF" \* MERGEFORMATINET
4.(1)× (2)√ (3)× (4)√
任務目標達成
1.C 2.A
3.(1)歐亞
(2)全年高溫多雨
(3)印第安
(4)鞍部
(5)山地 靠近水源,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C 5.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剑河县| 喀什市| 武鸣县| 菏泽市| 灵宝市| 青河县| 长宁区| 攀枝花市| 阿拉善盟| 永城市| 开江县| 札达县| 隆子县| 若尔盖县| 新龙县| 江油市| 富锦市| 屯门区| 中宁县| 义马市| 门源| 罗江县| 南宫市| 中牟县| 长阳| 虎林市| 马关县| 泾阳县| 海城市| 池州市| 桓台县| 高安市| 汝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宣县| 当涂县| 阳东县| 沙雅县| 左云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