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26 階段重點突破練(四)[分值:100分](選擇題1~4題,6~14題,每小題6分,共78分)一、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1.(2024·南京高一段考)鈉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儲量極為豐富。金屬鈉的性質活潑,可與O2、H2O等物質反應,鈉的化合物Na2O、Na2CO3、NaHCO3、NaCl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以NaCl為原料,制備下列有關化工產品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電解熔融的NaCl,可以獲得金屬Na和Cl2B.工業上常用金屬Na與水反應獲得NaOHC.為獲得NaHCO3、Na2CO3等化工產品,常以NaCl、氨水和CO2為原料D.金屬Na是用來制備高純度Na2O2的主要原料2.(2024·南京高一段考)下列各組物質相互混合反應后,最終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屬鈉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過氧化鈉投入到MgCl2溶液中③少量Ca(OH)2投入過量NaHCO3溶液中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氣體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④⑤3.(2024·石家莊高一期末)對固體NaHCO3充分加熱,產生的氣體先通過足量濃硫酸,再通過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 g,則固體NaHCO3的質量為 ( )A.0.42 g B.1.68 gC.0.84 g D.3.36 g4.(2024·湖南長郡中學高一期末)過氧化鈉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實驗室可用如圖裝置制取少量純凈過氧化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時先點燃酒精燈,再打開儀器①的活塞B.裝置X也可以用于制取H2、CO2等氣體的發生裝置C.②中所盛試劑為飽和NaHCO3溶液D.③的作用是吸收尾氣5.(12分)(2024·河北邯鄲高一期末)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與Na2O2反應”和“潮濕的CO2才能與Na2O2反應”,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1)寫出過氧化鈉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雙線橋表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 (2)(1分)如圖裝置,在干燥管中裝入Na2O2后,打開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開K1,關閉K2,加熱銅絲,X是 。 (3)(3分)若打開K2,關閉K1,出現 現象,可證明潮濕的CO2與Na2O2反應產生了O2。某同學提出質疑,認為不一定是CO2與Na2O2反應產生了O2導致該現象的產生,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該同學提出質疑的原因: 。 (4)通過實驗測得反應結束后,球形干燥管中僅有Na2CO3和未反應完的Na2O2固體,為測得固體混合物的組成,某實驗小組將1.45 g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鹽酸,產生氣體的體積隨鹽酸的加入量如圖所示。①加入鹽酸體積為0~100 mL時,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 。 ②若在加入鹽酸體積為150 mL時,收集到CO2共0.44 g,則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為 。 ③設計另外一種實驗方案來測定Na2CO3和Na2O2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簡單描述實驗方案和需要測定的數據: (實驗中需要測定的數據可以用字母代替)。二、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轉化6.(2024·無錫高一期末)以不同類別物質間的轉化為線索,構建鈉及其化合物的關系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上述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B.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C.利用反應④可除去NaHC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Na2CO3D.反應⑤⑥可應用于潛水艇中氧氣的供給7.CO2、Na2CO3、NaHCO3三者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轉化時所加試劑可以是稀硫酸B.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實現②轉化C.⑤轉化時溶液中一定出現沉淀D.⑥的轉化條件可以是加熱8.鈉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及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物質B為鈉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種氧化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B為酸性氧化物,物質類別A表示堿B.反應④可通過加入還原劑實現轉化C.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可觀察到紅色固體析出D.反應③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因此NaHCO3可作膨松劑三、離子反應及其應用9.(2024·徐州高一檢測)氯化鐵溶液可用作印刷電路板刻蝕劑,化學方程式為2FeCl3+Cu===2FeCl2+CuCl2。下列離子能在印刷電路板的刻蝕廢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lO-C.OH- D.Ag+10.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加入Na2O2后,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同時產生沉淀。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 )A.Cu2+ B.Mg2+C.Ba2+ D.Fe3+11.以下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S的溶液:加入M、C、Cl-、NB.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加入S、C、K+、Cl-C.所含溶質為NaHSO4的溶液:加入K+、C、N、Na+D.常溫下,加入鐵粉能生成H2的溶液:加入Na+、C、Cl-、C12.(2024·河北肅寧高一月考)下列各選項中的兩個反應,可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選項 Ⅰ ⅡA Ca(OH)2溶液與過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與過量NaHCO3溶液混合B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 Mg(OH)2與稀鹽酸混合D Na2CO3溶液與過量H2SO4溶液混合 少量K2CO3溶液與HCl溶液混合13.下列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鹽酸酸化,沒有明顯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D.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則原溶液一定有Ba2+14.某白色固體混合物由Na2SO4、CaCl2、MgCl2、K2CO3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向①中溶液加堿,產生白色沉淀;③向①中溶液加入MgCl2無明顯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可判斷其組成為 ( )A.CaCl2、MgCl2B.Na2SO4、CaCl2C.MgCl2、K2CO3D.Na2SO4、K2CO315.(10分)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反應類型,回答下列問題:(1)(1分)在發生離子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 (填序號)。 ①單質 ②氧化物 ③電解質 ④鹽 ⑤化合物(2)將兩種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種無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離子中的某些離子:K+、Mg2+、Fe3+、Ba2+、S、OH-、C和Cl-,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Ⅱ.取少許溶液滴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Ⅲ.另取少許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Ⅳ.再取少許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①(2分)根據以上現象判斷,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肯定存在的離子是 。 ②寫出實驗Ⅲ和Ⅳ中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Ⅲ: 。 Ⅳ: 。 ③(3分)如溶液中各種離子的個數相等,確定溶液中 (填“有”或“無”)K+,判斷依據是 。 答案精析1.B [工業上常電解飽和食鹽水獲得NaOH,故選B。]2.C [①發生的反應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最終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②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氧氣,NaOH與氯化鎂反應產生Mg(OH)2白色沉淀;③少量Ca(OH)2投入過量NaHCO3溶液中發生的反應為Ca2++2OH-+2HCCaCO3↓+C+2H2O,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二者不反應;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氣體,先生成白色CaCO3沉淀,后沉淀溶解;故選C。]3.B [NaHCO3固體充分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CO2↑+H2O,將氣體先通過足量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再通過足量Na2O2:2Na2O2+2CO22Na2CO3+O2,用差量法計算可知,當增重0.28 g時,消耗的CO2的質量為0.28 g×=0.44 g,其物質的量為=0.01 mol,根據關系式2NaHCO3~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質的量為2×0.01 mol=0.02 mol,所以固體NaHCO3的質量為0.02 mol×84 g·mol-1=1.68 g,故選B。]4.B [實驗時先打開儀器①的活塞,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后,再點燃酒精燈,A錯誤;裝置X是固液不加熱的裝置,實驗室利用鋅與稀硫酸制取H2,利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制取CO2,均可利用裝置X進行制取,B正確;②中所盛試劑為濃硫酸,目的是除去氧氣中含有的水蒸氣,C錯誤。]5.(1)(2)濃硫酸 (3)紅色銅絲變黑 2H2O+2Na2O24NaOH+O2↑(4)① 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 ②26.9% ③用沉淀法測定Na2O2固體的質量分數,取樣品a g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沉淀質量為b g解析 試劑X為濃硫酸,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氣,打開K1,關閉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先用生成的CO2排盡裝置中空氣,以免氧氣與銅反應而干擾實驗,再加熱銅絲,實驗觀察到銅絲未變化,則得出無水時CO2與Na2O2不反應,然后打開K2,關閉K1,若出現紅色銅絲變黑色現象,可證明有水時CO2能與Na2O2反應,同時產生了O2。(4)①加入鹽酸體積為0~100 mL時,沒有CO2生成,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②根據碳元素守恒,n(Na2CO3)=n(CO2)= =0.01 mol,m(Na2CO3)=0.01 mol×106 g·mol-1=1.06 g,則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為×100%≈26.9%。③也可用沉淀法來測定Na2CO3和Na2O2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取樣品a g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生成BaCO3沉淀,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沉淀質量為b g,根據C物質的量守恒可測得Na2CO3和Na2O2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6.C7.C [①的反應可以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A項正確;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Na2CO3,B項正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時,生成的NaHCO3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其他情況不一定有沉淀生成,C項錯誤;加熱NaHCO3固體時可生成Na2CO3,⑥的轉化條件可以是加熱,D項正確。]8.D9.A [H+和溶液中各離子不反應,可以大量存在;ClO-可以氧化Fe2+為Fe3+,不可以大量存在;OH-和Cu2+、Fe2+、Fe3+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g+可以和氯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A。]10.B [溶液無色透明,說明不含有顏色的離子;Na2O2 加入溶液,一般是與水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含有銅離子的溶液呈藍色,A錯誤;含有鎂離子的溶液無色透明,且鎂離子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正確;鋇離子與氫氧化鈉不反應,無沉淀,C錯誤;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D錯誤。]11.A [含有大量S的溶液中,S、M、C、Cl-、N各離子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A項正確;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呈堿性,堿性條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B項錯誤;所含溶質為NaHSO4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H+與C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存在,C項錯誤;常溫下,加入鐵粉能生成H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D項錯誤。]12.D [Ⅰ中生成CaCO3、Na2CO3和水,Ⅱ中生成Na2CO3和水,CaCO3在離子反應中保留化學式,二者離子方程式不同,A錯誤;Ⅰ中CO2少量,反應生成CaCO3和水,Ⅱ中CO2過量,反應生成碳酸氫鈣,不能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B錯誤;Ⅰ中生成氯化鈉和水,離子方程式為H++OH-H2O,Ⅱ中Mg(OH)2是難溶物,保留化學式,離子方程式為2H++Mg(OH)2Mg2++2H2O,不能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C錯誤。]13.C [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或S等離子,A項錯誤;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為硫酸鋇,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B項錯誤;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鹽酸酸化,沒有明顯現象,排除了 Ag+等干擾離子,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沉淀一定為硫酸鋇,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C項正確;可能生成了 CaCO3等白色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有Ba2+,D項錯誤。]14.A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由于CaSO4、MgCO3微溶于水,CaCO3難溶于水,所以Na2SO4和CaCl2不能共同存在,CaCl2和K2CO3以及MgCl2和K2CO3也不能共同存在;則可得出有三種可能的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K2CO3和Na2SO4;②向①溶液中加堿,產生白色沉淀,則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能產生Mg(OH)2或Mg(OH)2和Ca(OH)2白色沉淀,故排除組合K2CO3和Na2SO4;③向①溶液中加入 MgCl2 無明顯現象,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無明顯現象。綜上所述,可能的組合是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15.(1)③⑤ (2)①Mg2+、Fe3+、S、C Ba2+、OH-、Cl- ②H++OH-H2O、Cl-+ Ag+AgCl↓ H++OH-H2O、Ba2++ SBaSO4↓ ③無 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 ,個數相等時電荷守恒,所以無K+解析 (1)離子反應是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發生的條件是化合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必須電離出能反應的離子,則必須是電解質發生電離,所以選③⑤。(2)①由于是無色溶液,則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呈藍色,說明溶液含OH-,不含Mg2+;滴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則不含S、 C;另取溶液,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存在Cl-;再取少許原溶液滴入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有Ba2+;則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Mg2+、Fe3+、S、C;肯定存在的離子是Ba2+、OH-、Cl-,不能確定的離子有K+。(共37張PPT)階段重點突破練(四)專題3<<<一、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1.(2024·南京高一段考)鈉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儲量極為豐富。金屬鈉的性質活潑,可與O2、H2O等物質反應,鈉的化合物Na2O、Na2CO3、NaHCO3、NaCl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以NaCl為原料,制備下列有關化工產品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電解熔融的NaCl,可以獲得金屬Na和Cl2B.工業上常用金屬Na與水反應獲得NaOHC.為獲得NaHCO3、Na2CO3等化工產品,常以NaCl、氨水和CO2為原料D.金屬Na是用來制備高純度Na2O2的主要原料√123456789101112131415工業上常電解飽和食鹽水獲得NaOH,故選B。2.(2024·南京高一段考)下列各組物質相互混合反應后,最終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屬鈉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過氧化鈉投入到MgCl2溶液中③少量Ca(OH)2投入過量NaHCO3溶液中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氣體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①發生的反應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最終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②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氧氣,NaOH與氯化鎂反應產生Mg(OH)2白色沉淀;③少量Ca(OH)2投入過量NaHCO3溶液中發生的反應為Ca2++2OH-+2HC===CaCO3↓+C+2H2O,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二者不反應;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氣體,先生成白色CaCO3沉淀,后沉淀溶解;故選C。14153.(2024·石家莊高一期末)對固體NaHCO3充分加熱,產生的氣體先通過足量濃硫酸,再通過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 g,則固體NaHCO3的質量為A.0.42 g B.1.68 gC.0.84 g D.3.36 g√123456789101112131415NaHCO3固體充分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 Na2CO3+CO2↑+H2O,將氣體先通過足量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再通過足量Na2O2:2Na2O2+2CO2===2Na2CO3+O2,用差量法計算可知,當增重0.28 g時,消耗的CO2的質量為0.28 g×=0.44 g,其物質的量為=0.01 mol,根據關系式2NaHCO3~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質的量為2×0.01 mol=0.02 mol,所以固體NaHCO3的質量為0.02 mol×84 g·mol-1=1.68 g,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4.(2024·湖南長郡中學高一期末)過氧化鈉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實驗室可用如圖裝置制取少量純凈過氧化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時先點燃酒精燈,再打開儀器①的活塞B.裝置X也可以用于制取H2、CO2等氣體的發生裝置C.②中所盛試劑為飽和NaHCO3溶液D.③的作用是吸收尾氣√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實驗時先打開儀器①的活塞,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后,再點燃酒精燈,A錯誤;1415裝置X是固液不加熱的裝置,實驗室利用鋅與稀硫酸制取H2,利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制取CO2,均可利用裝置X進行制取,B正確;②中所盛試劑為濃硫酸,目的是除去氧氣中含有的水蒸氣,C錯誤。123456789101112135.(2024·河北邯鄲高一期末)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與Na2O2反應”和“潮濕的CO2才能與Na2O2反應”,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1)寫出過氧化鈉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雙線橋表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 (2)如圖裝置,在干燥管中裝入Na2O2后,打開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開K1,關閉K2,加熱銅絲,X是 。 1415濃硫酸12345678910111213(3)若打開K2,關閉K1,出現 現象,可證明潮濕的CO2與Na2O2反應產生了O2。某同學提出質疑,認為不一定是CO2與Na2O2反應產生了O2導致該現象的產生,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該同學提出質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紅色銅絲變黑2H2O+2Na2O2===4NaOH+O2↑12345678910111213(4)通過實驗測得反應結束后,球形干燥管中僅有Na2CO3和未反應完的Na2O2固體,為測得固體混合物的組成,某實驗小組將1.45 g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鹽酸,產生氣體的體積隨鹽酸的加入量如圖所示。①加入鹽酸體積為0~100 mL時,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12345678910111213試劑X為濃硫酸,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氣,打開K1,關閉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先用生成的CO2排盡裝置中空氣,以免氧氣與銅反應而干擾實驗,再加熱銅絲,實驗觀察到銅絲未變化,則得出無水時CO2與Na2O2不反應,然后打開K2,關閉K1,若出現紅色銅絲變黑色現象,1415可證明有水時CO2能與Na2O2反應,同時產生了O2。加入鹽酸體積為0~100 mL時,沒有CO2生成,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 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123456789101112131415②若在加入鹽酸體積為150 mL時,收集到CO2共0.44 g,則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為 。 26.9%根據碳元素守恒,n(Na2CO3)=n(CO2)= =0.01 mol,m(Na2CO3)=0.01 mol×106 g·mol-1=1.06 g,則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為×100%≈26.9%。123456789101112131415③設計另外一種實驗方案來測定Na2CO3和Na2O2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簡單描述實驗方案和需要測定的數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需要測定的數據可以用字母代替)。用沉淀法測定Na2O2固體的質量分數,取樣品a g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沉淀質量為b g12345678910111213也可用沉淀法來測定Na2CO3和Na2O2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取樣品a g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生成BaCO3沉淀,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沉淀質量為b g,根據C物質的量守恒可測得Na2CO3和Na2O2固體混合物中Na2O2的質量分數。1415二、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轉化6.(2024·無錫高一期末)以不同類別物質間的轉化為線索,構建鈉及其化合物的關系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上述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B.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C.利用反應④可除去NaHC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Na2CO3D.反應⑤⑥可應用于潛水艇中氧氣的供給√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反應④為分解反應,反應①為化合反應、反應②為置換反應,A正確;1415反應③中CO2和NaOH反應生成Na2CO3和水,CO2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說明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B正確;反應④為NaHCO3加熱分解生成Na2CO3、CO2和水,利用反應④無法除去NaHC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反而會將NaHCO3除去,C錯誤;過氧化鈉能與水、CO2反應生成氧氣,反應⑤⑥可應用于潛水艇中氧氣的供給,D正確。7.CO2、Na2CO3、NaHCO3三者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①轉化時所加試劑可以是稀硫酸B.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實現②轉化C.⑤轉化時溶液中一定出現沉淀D.⑥的轉化條件可以是加熱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①的反應可以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A項正確;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Na2CO3,B項正確;14151234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時,生成的NaHCO3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其他情況不一定有沉淀生成,C項錯誤;加熱NaHCO3固體時可生成Na2CO3,⑥的轉化條件可以是加熱,D項正確。8.鈉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及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物質B為鈉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種氧化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B為酸性氧化物,物質類別A表示堿B.反應④可通過加入還原劑實現轉化C.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可觀察到紅色固體析出D.反應③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因此NaHCO3可作膨松劑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物質B為Na2O,屬于堿性氧化物,A錯誤;反應④是鈉轉化成NaOH,應加入氧化劑實現轉化,B錯誤;1415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會先和水反應,不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C錯誤;反應③是NaHCO3受熱分解,會產生CO2氣體,因此可作膨松劑,D正確。三、離子反應及其應用9.(2024·徐州高一檢測)氯化鐵溶液可用作印刷電路板刻蝕劑,化學方程式為2FeCl3+Cu===2FeCl2+CuCl2。下列離子能在印刷電路板的刻蝕廢液中大量存在的是A.H+ B.ClO-C.OH- D.Ag+12345678910111213√1415H+和溶液中各離子不反應,可以大量存在;ClO-可以氧化Fe2+為Fe3+,不可以大量存在;OH-和Cu2+、Fe2+、Fe3+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g+可以和氯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0.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加入Na2O2后,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同時產生沉淀。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A.Cu2+ B.Mg2+C.Ba2+ D.Fe3+√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溶液無色透明,說明不含有顏色的離子;Na2O2 加入溶液,一般是與水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含有銅離子的溶液呈藍色,A錯誤;含有鎂離子的溶液無色透明,且鎂離子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正確;鋇離子與氫氧化鈉不反應,無沉淀,C錯誤;含有鐵離子的溶液呈黃色,D錯誤。141511.以下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S的溶液:加入M、C、Cl-、NB.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加入S、C、K+、Cl-C.所含溶質為NaHSO4的溶液:加入K+、C、N、Na+D.常溫下,加入鐵粉能生成H2的溶液:加入Na+、C、Cl-、C√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含有大量S的溶液中,S、M、C、Cl-、N各離子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A項正確;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呈堿性,堿性條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B項錯誤;所含溶質為NaHSO4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H+與C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存在,C項錯誤;常溫下,加入鐵粉能生成H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D項錯誤。1415選項 Ⅰ ⅡA Ca(OH)2溶液與過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與過量NaHCO3溶液混合B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 Mg(OH)2與稀鹽酸混合D Na2CO3溶液與過量H2SO4溶液混合 少量K2CO3溶液與HCl溶液混合12.(2024·河北肅寧高一月考)下列各選項中的兩個反應,可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Ⅰ中生成CaCO3、Na2CO3和水,Ⅱ中生成Na2CO3和水,CaCO3在離子反應中保留化學式,二者離子方程式不同,A錯誤;Ⅰ中CO2少量,反應生成CaCO3和水,Ⅱ中CO2過量,反應生成碳酸氫鈣,不能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B錯誤;Ⅰ中生成氯化鈉和水,離子方程式為H++OH-===H2O,Ⅱ中Mg(OH)2是難溶物,保留化學式,離子方程式為2H++Mg(OH)2===Mg2++2H2O,不能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3.下列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鹽酸酸化,沒有明顯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D.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則原溶液一定有Ba2+12345678910111213√1415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或S等離子,A項錯誤;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為硫酸鋇,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B項錯誤;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鹽酸酸化,沒有明顯現象,排除了Ag+等干擾離子,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沉淀一定為硫酸鋇,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C項正確;可能生成了 CaCO3等白色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有Ba2+,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4.某白色固體混合物由Na2SO4、CaCl2、MgCl2、K2CO3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向①中溶液加堿,產生白色沉淀;③向①中溶液加入MgCl2無明顯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可判斷其組成為A.CaCl2、MgCl2B.Na2SO4、CaCl2C.MgCl2、K2CO3D.Na2SO4、K2CO3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由于CaSO4、MgCO3微溶于水,CaCO3難溶于水,所以Na2SO4和CaCl2不能共同存在,CaCl2和K2CO3以及MgCl2和K2CO3也不能共同存在;則可得出有三種可能的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K2CO3和Na2SO4;②向①溶液中加堿,產生白色沉淀,則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能產生Mg(OH)2或Mg(OH)2和Ca(OH)2白色沉淀,故排除組合K2CO3和Na2SO4;③向①溶液中加入 MgCl2 無明顯現象,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無明顯現象。綜上所述,可能的組合是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141515.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反應類型,回答下列問題:(1)在發生離子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 (填序號)。 ①單質 ②氧化物 ③電解質 ④鹽 ⑤化合物123456789101112131415離子反應是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發生的條件是化合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必須電離出能反應的離子,則必須是電解質發生電離,所以選③⑤。③⑤(2)將兩種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種無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離子中的某些離子:K+、Mg2+、Fe3+、Ba2+、S、OH-、C和Cl-,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Ⅱ.取少許溶液滴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Ⅲ.另取少許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Ⅳ.再取少許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123456789101112131415①根據以上現象判斷,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存在的離子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由于是無色溶液,則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呈藍色,說明溶液含OH-,不含Mg2+;滴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則不含S、 C;另取溶液,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存在Cl-;再取少許原溶液滴入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有Ba2+;則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Mg2+、Fe3+、S、C;肯定存在的離子是Ba2+、OH-、Cl-,不能確定的離子有K+。Mg2+、Fe3+、S、CBa2+、OH-、Cl-123456789101112②寫出實驗Ⅲ和Ⅳ中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Ⅲ: 。 Ⅳ: 。 ③如溶液中各種離子的個數相等,確定溶液中 (填“有”或“無”)K+,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OH-===H2O、Cl-+ Ag+===AgCl↓H++OH-===H2O、Ba2++ S===BaSO4↓無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 ,個數相等時電荷守恒,所以無K+1314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3 階段重點突破練(四).pptx 作業26 階段重點突破練(四).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