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8.5 跨學科實踐:橋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 運動和力目錄素養目標01課程導入02新課講解03總結歸納04課堂練習05正確教育素養目標1.了解橋梁的結構,通過實驗探究不同形狀的橋梁承重能力,并進行橋梁支撐結構受力分析2.通過動手設計并制作橋梁的過程,體會三角形穩定性在橋梁中的實際應用3.通過調查物理學在橋梁建筑技術方面的應用案例,體會物理學對橋梁發展的促進作用幾千年前,人們跨越小溪,將樹干跨放在小溪兩岸,發明了最早的橋。早期的橋梁通常由木材和石塊組成,現代橋梁通常由鋼、混凝土和其他高強度材料構建,形狀多種多樣。其中,材料與結構是橋梁設計的兩大關鍵。橋梁的結構橋梁可以根據其形狀和結構分類。常見的橋梁包括梁橋、拱橋、懸索橋和斜拉橋梁橋拱橋懸索橋斜拉橋以梁為主要承重結構的橋,是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橋型,梁橋是最常見的橋梁類型之一,適用于中小跨徑的橋梁工程梁橋以拱為主要承重結構的橋,拱橋跨越能力較大,適用于寬闊河流或深谷等跨度較大、地基較好、有景觀美感要求的橋梁工程拱橋以纜索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懸索橋特別適用于超大跨度橋梁建設,如跨越寬闊的海峽或大河等懸索橋以斜拉索為主要的承重構件的橋梁,斜拉橋適用于大跨度且有通航或城市美學景觀要求的橋梁建設。斜拉橋橋梁的力學分析用兩個物體制成一塊表面畫有方格的海綿塊模擬橋面,用手施加大小不同的力按壓海綿塊來模擬負載(橋梁承載的車輛、行人等對橋面的壓力),觀察海綿塊的形變程度,并記錄。實驗探究:橋面承重時的形變和受力實驗設計(1)控制兩個支撐物之間的距離不變,用較小的力按壓海綿塊,觀察海綿上面和下面方格的形變程度,上面的方格有輕微的擠壓稍微變窄,下面的方格有輕微的拉長稍微變寬。(2)保持兩個支撐物體之間的距離不變,用較大的力按壓海綿塊,觀察海綿上面和下面方格的形變程度,上面的方格被擠壓變得更窄,下面方格被拉長變得更寬。實驗過程分析可知,橋梁上表面受到壓力,下表面受到拉力。當負載增加時,橋梁彎曲形變程度會隨之增加,如果彎曲形變超出了橋梁能承受的形變范圍,橋梁就有可能發生坍塌。實驗結論如果你是一名橋梁工程師,如何提高橋梁承重能力,避免橋梁發生大的彎曲形變而導致坍塌呢?梁橋以梁為主要承重結構的橋,在豎直荷載作用下結構無水平反力,只利用梁的抗彎能力來承受荷載的橋梁。以拱為主要承重結構的橋,通過拱的彎曲形狀將荷載轉換為水平和豎向壓力,并傳遞到橋臺和支撐結構上的橋梁拱橋以纜索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通過將荷載從橋面傳遞到主纜,再由主纜傳遞到橋塔和錨錠的體系懸索橋以斜拉索為主要的承重構件的橋梁,通過斜拉索將橋面荷載傳遞到橋塔上,由承壓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彎的梁體組合起來的一種橋跨結構斜拉橋體驗拱橋的支撐作用找一個硬直筒圈,中間套一根橡皮筋,如圖所示,用手輕壓頂部,觀察橡皮筋的形變,思考拱橋形狀與橋面負載的關系研究幾何體的穩定性將幾根橡皮筋連接起來后,穿過吸管再首尾連接,分別搭成三角形和矩形結構。如圖所示,通過懸掛重物,對以上結構施加向下的力。請比較三角形、句型結構的穩定性有什么不同實驗發現,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結構穩定性。三角形是現代橋梁的基本結構元素,它有相對較輕的自重且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拉力。因此,在設計上常常利用三角形結構來加固橋梁設計并制作自己的一座橋設計并制作一座可承載重物的紙橋,至少能跨越25 cm的峽谷,寬度大于10cm,最小承重為0.2 N活動要求一張紙的表明大,支撐力弱;紙被折疊后,形成多個像小山一樣的支撐點,物體的重量就被均勻的分散到各個支撐點上,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紙橋就能支撐柱物體的重量活動分析1.準備材料:A4紙、雙面膠、剪刀、刻度尺、鉛筆、砝碼和硬幣等。2.繪制設計圖:根據生活經驗和網上查閱資料繪制一座自己的橋的設計圖。3.將一張A4紙用剪刀剪出一條寬2 cm的長條。4.將剩下A4紙對折成扇子的形狀,如圖所示,將紙連續進行對折,攤開紙后,觀察到紙上有多處折痕活動實施5.將寬2 cm的紙條分成兩半,用膠水粘成圓環形,做承重橋墩。6.將兩個橋墩放在適當的位置后,與橋體進行粘連,在橋體上放置重約0.2 N的物體,無明顯損壞,可以承重。當紙張的形狀改變后,相同一張紙的承受力度也會發生改變。其中承重能力還與瓦楞紙的楞的多少、張開的角度等都有關系,也可以將橋墩折成瓦楞形,大大增加橋梁的穩定性。活動交流橋梁的結構橋梁的力學分析設計并制作自己的一座橋梁橋橋面承重時的形變和受力支撐結構受力情況體驗拱橋的支撐作用活動準備與實施跨學科實踐:橋展示交流拱橋懸索橋斜拉橋探究幾何體的穩定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