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準考證號2025年中考沖刺卷適應與模擬歷史注意事項:1.其中歷史部分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上,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1.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下面出土于不同時期的文物從器物造型和圖案設計上共同印證了我國原始居民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仰韶遺址馬家窖遺址人面魚紋彩陶盆豬紋陶缽魚鳥紋彩陶壺舞蹈紋彩陶盆A.開始飼養家禽家畜B.具有樸素的審美觀念C.商品貿易較為活躍D.貧富分化逐漸的加劇2.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提出“無為而治”、孔子提出“德治”、孟子提出“仁政”、韓非子提出“法治”、墨子提出“尚賢”等,都是這些思想家一生的智慧結晶。這表明他們共同關注的是A.處理國家和個人關系B.調和各學派間的爭論C.促進思想多元化發展D.尋求合理的治國途徑3.“天下英雄盡人吾彀(牢籠、圈套之意)中矣!”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網羅、控制了優秀的、卓具才華的全國知識分子以后躊躇滿志的放言。唐朝時將當時天下英雄“盡入吾彀”的制度是A.世襲制B.分封制C.科舉制D.郡縣制4.圖片是具象化的歷史。下列四幅圖片可以用來研究宋元時期@②@大8Q6透州圖3:南宋圖4:元朝海運示意圖圖1:宋代《貨郎圖》圖2:北宋“交子”銅版拓片紙幣銅版拓片A.政治制度的發展B.科技取得的成就C.手工業發展狀況D.商業貿易的繁榮5.戚繼光在《韜鈐深處》中寫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鄭成功在《復臺》中寫道:“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詩中“海波平”“逐荷夷”的壯舉A.加強了對西藏的有效管理B.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利益C.鞏固了明政權的統治秩序①.抗擊了當時世界頭號殖民帝國6.小麗同學在自學中國近代所史時制作了下列時空坐標圖,并為其確定了學習主題。與下面內容最相符的主題是師夷長技太平天周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辛以制夷運動運動1840184218511856186018641883188518941895189819001911(年)鴉片《南京第二次《越南甲午中日八國聯軍辛丑戰爭條約》鴉片戰爭條款》戰爭侵華條約》A.中國人民的抗爭史B.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救亡爭C.中國人民的探索史D.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二、非選擇題(共 45 分)16. (8 分)(1) ①③②④。(1 分) 影響:③五銖錢的發行,統一了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②升元通寶的發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時經濟發展的貨幣需求,推動了商業的發展 。(2 分)(2) 主題:人民幣圖案體現民族團結與國家發展。(1 分)說明:圖 1 第三套人民幣 10元圖案“人民代表走出大會堂”,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了國家的政治制度;圖 3 第四套人民幣 1 角的高山族、滿族人物頭像,展現了我國多民族的團結;圖 2 1999 年發行的紀念幣,見證了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2 分)(3) 影響:歐元的發行促進了歐洲經濟一體化,加強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推動了歐洲經濟的發展 。(1 分)認識:貨幣的發展演變與時代緊密相連,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貨幣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分)17. (10 分)(1) 事件:左宗棠收復新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3 分)不同:左宗棠收復新疆是通過軍事斗爭,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戊戌變法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試圖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是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2 分)(2) 事例: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走在了中華民族和世界進步潮流前列 。(3 分)(3) 精神內涵:愛國主義、無私奉獻、艱苦奮斗 。(1 分)做法: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創新精神;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1 分)18. (12 分)(1) 貿易之路: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運往西方,西方的香料、珠寶等傳入中國,促進了東西方貿易往來 。(2 分)和睦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增進了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推動了沿線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2 分)(2) 變化:國家地理范圍發生變化,奧匈帝國瓦解;歐洲在世界的地位受到沖擊 。(2分)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損失,削弱了歐洲各國的實力 。(2分)(3) 現象:柏林墻的修建與拆除,反映了德國的分裂與統一;歐盟的成立與發展 。(1分)趨勢:從分裂走向聯合 。(1 分)影響:促進了歐洲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推動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2 分)19. (15 分)(1) 內容不同:“周制”是分封制,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諸侯;“秦制”是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由中央政府和皇帝直接管轄 。(2 分)影響不同:分封制初期拱衛了周王室,但后期導致諸侯割據混戰;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2 分)(2) 英國:生鐵產量高。原因:工業革命的推動 。(2 分)蘇聯:實施新經濟政策,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原因: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 。(2 分)(3) 示例:選擇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 分)觀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勝利的關鍵 。(1 分)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制定了正確的革命綱領,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倡導和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的勝利,為民族獨立奠定了基礎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 。(5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2025年中考一模歷史試題.pdf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