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樂山市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卷A.形式不僅多樣并且重視實效B.體現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C.借鑒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為社會主義改造奠定基礎滿分:50分時間:60分鐘供題:四川博睿特外國語學校9.“一五計劃”期間,新的工業部門紛紛建立,主要有飛機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新式機床制第I卷(選擇題共21分)造業、重要有色金屬治煉業等。在建設沿海地區工業的同時,華中、西北等地區的新工業區也初步形成。這主要說明“一五計劃”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多選、錯選、不選A.加速推進航空業,注重自主研發B.突出建設交通業,關注協調發展均不得分。每小題1.5分,共21分))C.優先發展重工業,兼顧區域均衡D.大力投資制造業,完成三大改造1.據古文獻記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時候,都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系起來,自認為是1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黃帝的后裔。這表明正確道路。下圖所示內容的主題是A。夏,商、周均秉承無為而治的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動十分頻繁C.推崇“君權神授”是先秦政治特點D.中華民族同宗共祖意識源遠流長2.《管子·地圖》載:“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孫子兵法·地形篇》載:“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據此可知,當時地理知識的運用適應了置程出中國特發能方式A.水利興修B.諸侯征戰C.儒學興起D.私學發展1982198719921997200220072012201720223.隋唐時期,重慶地區成為中央調運糧食的基地,同時重慶地區的鹽井業發展迅速,給政府帶中國來巨大收益:渝州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中轉之地。這反映出巴蜀地區光輒在飯A.吏治清明B.文化繁榮C.經濟發展D.制度完善提愛期金社會的百標4.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創作《眉州遠景樓記》,其中說:“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興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蓋有三代、漢、唐之遺風,而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B.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他郡之所莫及也。”由此可知宋代眉州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A,重文尊法民風淳樸B.耕讀傳家人丁興旺11.進入新時代,中國積極勸和促談,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引導促成伊朗核問題六方會談,C,社會和諧經濟發達D.人民富裕生活優雅推動南蘇丹問題的政治解決。2023年推動沙(特)伊(朗)恢復外交關系。這些活動反映了中5.龍龍同學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展示了以下一張知識圖表。該表體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國人物名言A,捍衛戰后雅爾塔體系B.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C.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D.堅決維護全球一體化孔子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12.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漠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佛教等。這反映了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13.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從長遠來看,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衰落的更基本原因是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達·伽馬1498年在印度的登陸使意大利遭受的經濟打擊。這是從一個側面闡述新航路開辟的A.原因B.條件C.經過D.影響A.崇尚天人合B.主張和而不同C.具有家國情懷D.重視以人為本14.1870年,英格蘭的劇院數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倫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徹斯特6.18世紀20年代,法國人皮埃爾對中國靠什么供養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結果發現訣竅在3家。音樂廳的數量也迅猛增長。這反映出當時的英國于給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適當季節播種,將谷物與其他作物間作。在他看A.電力照明已經普及B.城市化進展顯著加快來,“訣竅”是C.貧富差距基本消除D.工人生活條件迅速改善A.政治開明社會安定B,中國人民勤勞勇敢15.羅斯福新政期間,出現了社會安全保障基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C.政府大力扶持農業D.中國農業精耕細作系列國家機構和國有企業,幫助美國緩解了經濟危機。這體現新政的特點是7,1894年外國在華產業資本約為0.54億元,為中國產業資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國在華企A.國家干預經濟B.實行計劃經濟C.整頓金融體系D.推行以工代賑業投資約為20億元,以高出數倍的絕對優勢對中國資本形成巨大的壓力。由此可見16.《聯合國憲章》規定:采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于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A,中國經濟命脈被列強控制B,民族資本主義舉步維艱或其他和平之破壞。這表明聯合國的宗旨是C.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D.清朝對外貿易發展迅速A,促進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B.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8.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政府采取發放農貸、支援牲畜、代制農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組、合作社C.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D.積極推動多極化格局等形式幫助群眾發展生產,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此可見,抗日根據地建設歷史第1頁,共2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1.5 分,共 21 分)二、綜合題(共 29 分)17. (10 分)(1) 特征:政府重視,設立專門管理機構;貿易范圍廣,開辟多條海上商道;與文化傳播相結合 。(3 分)(2) 影響:促進了世界貿易發展和全球資本流動;推動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物質生活 。(3 分)(3) 影響:成為民族習俗;推動英國造船業和殖民地制糖業發展;有利于勞動者身體健康,適應勞動者消費水平 。結合:英國為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引發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命運;英國通過茶葉貿易,成為世界茶葉貿易中心,推動了自身經濟發展 。(3 分)(4) 主題線索:茶葉貿易的發展及其對世界各國產生的影響 。(1 分)18. (10 分)(1) 特征:有城市中心;有國家政治權力;有納貢和稅收;有文字;社會分層;有巨大建筑物;有專門的藝術或科學 。(3 分)(2) 社會變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劇增;城市住房、交通等壓力增大,公共衛生條件差 。解決辦法:進行城市改建,拓寬街道、種植樹木;改建供水系統 。(4 分)(3) 原因:開埠通商;新式交通興起;內聚外聯效應的發揮 。(3 分)19. (9 分)示例:觀點:古代中國科技成就展現了中國的可敬之處 。(2 分)論據:造紙術的發明,使得書寫材料更加便捷、廉價,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展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值得尊敬 。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提高了書籍的印刷效率,大大促進了知識的傳播,讓更多人能夠獲取知識,為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體現了中國在文化傳播領域的重要地位,彰顯了中國的可敬 。(6 分,每個論據 3 分,需包含科技成就及對其可敬之處的闡述 )總結:古代中國的這些科技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也為世界文明的進步貢獻了力量,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可敬之處 。(1 分) (答案不唯一,圍繞所選主題,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即可得分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四川省樂山市2024年九年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