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課題:國共戰爭,詠英雄之潔---清貧內容分析:《清貧》是方志敏同志與1935年獄中寫就,堪稱是革命的正氣歌。文章用簡潔樸實的語言,敘述了自己被捕后國民黨士兵的搜身情景,表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茍,舍己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核心素養目標: 語言運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籌、衿”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嚇”。思維能力:默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方志敏的品質。 審美創造:通過分角色朗讀,感受方志敏"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的精神之美,體會革命信仰的崇高。 文化自信:能說出自己對清貧的理解。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抓住重點詞句品讀體會,了解課文用動作、語言、神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并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貧、矜持不茍、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用動作、語言、神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并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子任務之四:國共戰爭,詠英雄之潔 學習情境:在風云激蕩的革命歲月,有這樣一位共產黨人,他憑借堅定的信仰和無畏的勇氣,他在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前,他始終堅貞不屈,展現出非凡的革命意志。 今天,讓我們在字里行間感受革命先輩堅定的信仰與偉大的家國情懷。 活動流程: 活動一:回憶英雄,了解故事背景 活動二:讀懂方志敏——用一生書寫“清貧” 活動三:在對比中感悟不忘初心的信仰 活動四:拳拳赤子心,股殷愛國情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一:回憶英雄,了解故事背景1.詩歌導入,激發興趣 (1)學生讀一讀這首我國著名的現代作家郭沫若寫給方志敏的詩,說說自己對方志敏的印象。 千秋青史永留紅, 百代難忘正學功。 縱使血痕終化碧, 弋陽依舊萬株楓。 方志敏就是一個被歷史銘記的人,為什么這樣說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板書課題。 (2)課文題目“清貧”是什么意思? 小結:清貧,是貧窮的意思,與貧苦、貧困、清苦的意思相近。此外,“清貧”往往指雖然貧苦,但不失節。 2.介紹方志敏: 方志敏:江西人,我國早期革命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組織創始人之一,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的創造者。 代表作:《清貧》《可愛的中國》等。 3.思考并交流: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小組合作學習,說說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預設: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1部分(第1自然段)寫方志敏表明矜持不茍、舍己為公是共產黨的美德;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寫方志敏被搜身的過程;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寫方志敏唯一的財產是什么;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說明清貧是革命者的力量源泉。 預設: (1)方志敏是一個被歷史銘記的人。 方志敏是烈士。 理解課題。 預設: 清苦、貧窮 生活條件比較差 全班交流查找的相關資料,初步了解方志敏和時代背景。 思考文章主要內容。活動意圖:由郭沫若寫給方志敏的一首詩引發交流,交流有關的信息,對方志敏同志產生初步了解,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活動二:讀懂方志敏——用一生書寫“清貧”1.你從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高尚情操?請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并把感想寫在旁邊。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單。 (1)默讀課文2~8自然段,用曲線畫出國民黨士兵搜身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用橫線畫出方志敏的表現,把關鍵詞填入T型圖中。 (2)通過對比,體會到國民黨士兵怎樣的嘴臉?突出了方志敏怎樣的品質?填入括號里。 3.師生共同總結方志敏和國民黨兵士的人物品質。 默讀課文,完成圖示。 方志敏:甘于清貧,清廉簡樸,有堅定無畏的新年。。 國方兵士: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窮兇極惡。 小組匯報交流。活動意圖:通過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梳理、整合和比較,提取關鍵詞句,進而真切地體會主人公方志敏的精神品質。活動三:在對比中感悟不忘初心的信仰1.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作者說的“一樁趣事”“趣”在哪里,并在文中畫出描寫國方兵士的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他們的人物形象,在旁邊標注出來。 2.小組匯報交流。 預設1:“趣”在兩個國方兵士的動作上,“搜、摸、捏”這幾個動詞生動地刻畫了兩個富有經驗的貪婪的國方兵士形象。 預設2:“趣”在語言上。 ①趕快將錢拿出來,不然就是一炸彈,把你炸死去!——極盡威脅、恐嚇之嘴臉,野蠻、丑陋之至。 ②絕不會沒有錢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門的,騙不得我。-老奸巨猾的嘴臉躍然紙上。 預設3:“趣”在兩個國方兵士的心理上。 先是熱望,繼而企望,最后是失望。這既是對兩個國方兵士的心理變化的刻畫,又是對方志敏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形象的贊美。 3.圍繞描寫方志敏被國方兵士搜身時有關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展開交流。 (1)分角色讀一讀課文中國方兵士和方志敏的對話,感悟人物的品質。 (2)將描寫方志敏和國方兵士的語句放在一起對比著讀,你有什么體會?從哪里體會到的? 預設:從人物的語言、神態描寫的對比中,能體會到國方兵士的自私貪財、窮兇極惡,而方志敏則廉潔奉公、一身正氣。 (3)小結:在搜身的過程中,方志敏始終不卑不亢、正氣凜然。國方兵士的丑態,和主人公方志敏的無私無畏形成了鮮明對比,襯托了方志敏的高潔品質。 默讀課文,找出句子并做批注。 交流反饋。 了解方志敏人物品質。 找出國方兵士對話,然后對比閱讀。 邊讀邊畫,品讀詞句,并在旁邊作批注。活動意圖:不僅是方志敏一個人這樣,甘于清貧,舍己為公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所具備的美德。每個共產黨員都能做到的事在國民黨的偉人們看來卻“頗似奇跡”,從方志敏的語言、神態中,我們可以看出方志敏的泰然自若、堅定持重。活動四:拳拳赤子心,股殷愛國情1.“清貧”的生活對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重大意義呢?方志敏為什么要一直堅持這種生活態度?請你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點撥:這是對全文的總結,也是對共產黨員品質的揭示,同時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那個革命戰爭的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國家解放、民族獨立的事業,在艱苦的環境中與敵人斗爭,經受種種考驗,一直堅守著清貧的生活。他們把有限的錢財投入無限的革命事業中,才有了革命的勝利。我們再一次朗讀這句話,體會共產黨員的美德和品質。 2.無論國民黨兵士怎么搜,怎么說,怎么做,結果都一樣——一個銅板也沒找到。請你結合課題,說說你對“清貧”的理解吧!。 點撥:“清貧”指的是生活的樸素、精神氣節的高尚。課題不僅說明了方志敏在物質上的清貧,更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了革命事業矜持不茍、舍已為公的精神氣節。 3.其實,像方志敏這樣清貧樸素、克已奉公的革命家還有很多,你能列舉一些嗎 提示:孔繁森——兩袖清風;周恩來總理——衣服都是補丁。 4.懂得了方志敏的清貧,也就懂得了清貧的可貴。請你結合當下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眼中過著“清貧”生活的人吧! 5.小結:這篇文章反映的不僅僅是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而甘于過清貧、樸素的生活。更體現了以方志敏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將清貧作為自己最大財富的高尚革命氣節。這種革命氣節,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需要它,在今天同樣需要它。讓我們保持潔白樸素、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樹立節約意識,向方志敏學習。 讀課文句子。 展示交流。 交流談感受,理解文章主題。 與生活的聯系。活動意圖:通過閱讀文章選段,引導學生了解方志敏對祖國的熱愛,通過交流,學生進一步理解“清貧”的含義以及生活在繁榮昌盛富足的新時代,肩上的責任和義務。作業:必做作業:完成本課小練習冊。 選做作業:收集并閱讀方志敏的其他文章,如《可愛的中國》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