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下冊語文《三月桃花水》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三月桃花水》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優(yōu)美的略讀課,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以細膩筆觸描繪陽春三月桃花水的聲音與模樣,展現(xiàn)春天生機。文章運用豐富修辭手法,語言優(yōu)美靈動,飽含對自然的熱愛贊美。作為略讀課文,應引導學生運用已有閱讀方法,結合語文要素自主探究文本,感受語言魅力與自然之美。它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感悟文本能力的良好范例。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閱讀基礎,能自主識字解詞,也接觸過比喻、擬人等修辭,但在體會其表達效果與感悟文章深層情感上還需引導。他們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逐步發(fā)展,對直觀內容興趣濃,課堂參與度有差異,部分學生需教師鼓勵。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文中對自然的贊美,體會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語言運用:1. 認識“綺、和、談”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和”在不同語境中的讀音,自主理解文中“綺麗、應和”等詞語,積累優(yōu)美語句。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升語言表達與感悟能力。思維能力:1. 分析文章結構,培養(yǎng)邏輯思維,梳理描寫桃花水的順序。2. 借助想象畫面,發(fā)展形象思維,理解作者對桃花水的獨特描繪。審美創(chuàng)造:1. 體會文章語言的音韻美和意境美,提高審美鑒賞能力。2. 模仿寫作,培養(yǎng)運用優(yōu)美語言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思政元素: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感受文章語言美和意境美。2. 理解描寫三月桃花水聲音和樣子的重點語句。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感悟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習任務卡、桃花和溪水的實物道具、繪畫工具(彩筆、畫紙)、小獎品(如卡通貼紙、書簽)六、教法學法情境體驗法: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桃花水的美。游戲教學法:融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探究法:針對關鍵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 播放春天的鳥鳴聲、潺潺流水聲,同時展示桃花盛開、溪水流動的視頻。2. 老師戴著桃花頭飾,拿著“溪水”道具,以歡快的語氣說道:“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來到如詩如畫的春天世界!我是你們俏皮可愛的桃花精靈,今天我將帶著大家去探尋神秘又迷人的三月桃花水,聽說那里藏著好多春天的秘密,你們想不想一起去揭開它們?”(二)初讀課文,明確任務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先圈出來。2. 發(fā)放學習任務卡,內容如下:(1)快速找一找,文中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了什么?用橫線劃出來,并思考這樣比喻的妙處。(2)仔細讀一讀,畫出描寫桃花水聲音和樣子的優(yōu)美語句,在旁邊簡單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小組同學分享交流。(3)認真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如此喜愛三月桃花水?結合課文內容,在小組內討論,整理出主要觀點。(三)自主探究,完成任務任務一:角色扮演,感知比喻1. 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春天的豎琴”“春天的明鏡”以及“三月桃花水”。2. “三月桃花水”先進行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叮叮咚咚、活潑歡快的三月桃花水,當我奔跑在山間田野,那獨特的聲音呀,就像‘春天的豎琴’彈奏出的美妙旋律。”邊說邊做出水流流動的動作。3. “春天的豎琴”接著演繹:“沒錯,我就是那把神奇的豎琴,三月桃花水流動時的忽大忽小、時緩時急,就像我的琴弦被輕輕撥動,發(fā)出清脆、靈動的音符 。”做出彈琴的動作。4. “春天的明鏡”展示:“而我呢,能映照著藍天、白云、垂柳……三月桃花水就如同我一樣,清澈透明,把春天的美景都倒映其中 。”做出照鏡子的動作。5. 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發(fā)言,比如“我覺得把桃花水比作豎琴,讓我好像真的聽到了美妙的音樂”,進一步加深對比喻句的理解。任務二:小組合作,美讀感悟1. 學生分組,圍繞描寫聲音和樣子的語句,進行朗讀和討論。并寫下批注。老師巡視各小組,觀察討論情況,并適時給予指導。2. 小組展示朗讀,一個小組朗讀描寫聲音的語句,另一個小組朗讀描寫樣子的語句。朗讀結束后,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評價角度包括讀音是否準確、節(jié)奏是否恰當、是否讀出了情感等。3. 老師提問:“從他們的朗讀中,你仿佛聽到了怎樣的聲音,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場景。預設學生回答:“我聽到了像鈴鐺般清脆的流水聲,叮叮當當?shù)摹!薄拔铱吹搅怂嫦耒R子一樣,倒映著垂柳,垂柳的影子在水中輕輕搖曳 。”4. 若無人舉手,老師啟發(fā):“閉上眼睛,再次聆聽他們的朗讀,想象自己就站在三月的溪邊,微風吹過,桃花飄落,你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大膽地把腦海中的畫面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任務三:創(chuàng)意表達,體會情感1. 學生選擇用繪畫或者寫作的方式,表達作者喜愛三月桃花水的原因。喜歡繪畫的同學,用彩筆畫出自己心中三月桃花水帶來的春天美景;喜歡寫作的同學,用文字描繪出桃花水與春天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它的迷人之處。2. 展示作品,學生進行講解。例如,一位繪畫的同學展示自己畫的溪邊桃花盛開、鴨子戲水的畫,解釋說:“因為三月桃花水讓春天變得生機勃勃,桃花開得更艷,鴨子也歡快地在水中嬉戲,所以作者喜愛它。”寫作的同學分享自己的短文,闡述桃花水象征著春天的希望與活力,這是作者喜愛它的原因。3. 老師對每一位展示的同學給予肯定和鼓勵,發(fā)放小獎品,如卡通貼紙、精美書簽等,并總結作者喜愛三月桃花水,實則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引導學生也要熱愛自然,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1.課堂小結今天大家和我一起暢游了三月桃花水的奇妙世界,感受到了它的獨特魅力。希望你們以后多多走進大自然,用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捕捉更多美好的瞬間,也可以用今天學到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哦!”2.拓展延伸1. 出示其他描寫春天美景的片段,學生快速瀏覽,交流片段中描寫景物的妙處。2.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身邊的春天美景,可以寫幾句話,也可以畫一幅畫。(五)分層設計,作業(yè)布置1. 選擇文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必做)2. 把自己課堂上描繪春天美景的內容完善后,與家人分享。(選做)(六)板書設計三月桃花水聲音: 豎琴 (比喻) 美妙動聽樣子: 明鏡 (比喻) 絢麗多彩情感:熱愛自然九、教學反思在本次《三月桃花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教學成果與過程進行了全面復盤。從積極方面來看,學生在初讀環(huán)節(jié),借助任務驅動,能快速把握文章大意,梳理出桃花水聲音與樣子的相關內容,對字詞的自主學習效果良好,多數(shù)同學能準確理解“綺麗、應和”等詞語。在角色扮演活動里,學生興趣濃厚,通過親身體驗,對比喻修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感受到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小組合作時,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對文中優(yōu)美語句的感悟,思維得到碰撞,朗讀展示環(huán)節(jié)也能體現(xiàn)出他們對文本情感的初步體會。然而,教學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情感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僅能簡單說出喜愛桃花水這一表層原因,對背后蘊含的對大自然深沉的熱愛感悟不深。在創(chuàng)意表達階段,少數(shù)學生存在畏難情緒,無論是繪畫還是寫作,都缺乏自信,不能很好地將所學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參與度不高。小組討論時,個別小組討論方向容易偏離重點,導致時間利用不夠高效。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在課堂上增加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情感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引入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共情。對于創(chuàng)意表達困難的學生,提供更多的示例和更細致的指導,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在小組討論前,更加明確討論規(guī)則和要求,加強巡視指導,確保討論有序高效進行,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有所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