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趙州橋》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欣賞趙州橋的堅固、美觀,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提升民族自豪感、認同感。語言運用:認識“縣、拱”等10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爪”,會寫“趙、省”等13個字,會寫“趙州橋、石匠”等15個詞語。思維能力: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過列舉橋欄上雕刻著的圖案把“橋的美觀”寫清楚的。審美創造:品味說明文語言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學重難點:1.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過列舉橋欄上雕刻著的圖案把“橋的美觀”寫清楚的。2.品味說明文語言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學過程】任務一:借用資料,了解趙州橋的相關信息。活動一:聽歌曲,了解趙州橋的概況。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著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感受它們獨有的魅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就讓我們加入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導游團,來向更多的人介紹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吧!2.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什么呢?來,聽一首歌曲,你就知道了。聽歌曲《小放牛》,歌詞如下:趙州橋(來)什么人修,玉石(的)欄桿什么人留,什么人騎驢橋上走,什么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什么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趙州橋(來)魯班爺爺修,玉石欄(的)桿圣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3.歌曲里唱到了什么?(出示趙州橋圖片)歌曲中唱到了,趙州橋是誰修的?活動二:讀資料,明確趙州橋的建造者。1.(出示趙州橋以及美國土木工程歷史古跡牌子)看著這個牌子,你有什么疑問嗎?趙州橋到底是誰修的?2.課件出示: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唐] 張嘉貞 《石橋記》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奇特、造型美觀,堪稱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因其非凡神奇,故民間有歌謠傳唱“大石橋魯班修”。引導學生發現民間、傳唱,從而明白趙州橋是李春修建的。3.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座歷史悠久、結構奇特、造型美觀,堪稱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的趙州橋,去了解它。任務二:緊扣詞句,了解趙州橋的基本特點。活動一:抓住重點詞,簡要介紹趙州橋的特點。1.請同學們自由讀這篇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趙州橋有什么特點,可以勾畫出關鍵詞來。(學生自讀,教師巡視。)2.出示句子,指名讀,正音。⑴請學生說說趙州橋的特點,讀讀自己勾畫出來的句子,相機出示:句子1:趙州橋非常雄偉。句子2: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①讀句子,你發現了趙州橋的哪些特點?②小導游,跟大家打個招呼,然后試著把三個特點整個到一句話中,來介紹介紹趙州橋的特點。活動二:緊扣關鍵句,全面了解趙州橋的特點。1.出示句子3-4。句子3: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句子4: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①讀句子,指導讀準字音:建橋史、創舉、回首遙望、雙龍戲珠。②指導多音字的讀音:“爪”(zhǎo)。③師說詞語,生讀句子。教師先后說詞語:堅固、美觀,學生讀對應的句子。2.出示句子5。句子5:趙州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①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指導書寫“智慧”,完成板書。②再讀句子:趙州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3.小導游第二次介紹:聯系前面的兩個特點,家長這句話的主要意思,介紹介紹趙州橋。任務三:當小導游,多角度介紹趙州橋。活動一:變化角色,借助關鍵詞,介紹趙州橋。1.出示詞語,指名讀,正音。河北省 趙縣 洨河 石拱橋 安濟橋隋朝 石匠 李春 設計 建造2.這些詞語都出自于第一自然段,我們把詞語放到句子中再讀一讀。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了。3.多人讀句子后學生利用上面的詞語練習介紹趙州橋。4.小導游第三次進行介紹:借助關鍵詞,為大家簡單介紹趙州橋的基本信息。指名說,指導評價。活動二:化用資料,豐富內容,介紹趙州橋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2.交流趙州橋的“雄偉”,學習說明方法。⑴出示語段,自讀。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①說說趙州橋的特點。②如果把首句換到末尾可以怎么說?⑵發現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⑶補充資料:1980年陜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出土了一前一后縱置的兩輛大型彩繪銅車。前面的一號車為雙輪、單轅結構,前駕四馬,車輿為橫長方形,寬126厘米,進深70厘米,前面與兩側有車欄,后面留門以備上下。⑷計算一下,這樣的銅車可以并行幾輛,我們給兩邊留出三米走人的地方。(9-3)/1.5=4。⑸運用數字來表達: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__________,兩旁走人。(教師注意引導修改,用上大約、差不多等詞語,準確的表達。)⑹出示身邊的橋以及趙州橋的圖片,比較中發現一般的橋都是有橋墩的,起到支撐作用,再看看這座橋用什么砌成的?有沒有橋墩?引導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進行朗讀。再聯系建橋的時間,進一步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讀好這段話。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任務四:借助比較,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活動一:理解“這種設計”,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1.觀察圖片,在大橋洞頂你發現了什么?說一說。2.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感受語言表達的簡潔,引導學生明白,說明文就應該語言簡潔,介紹清楚。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3.緊扣關鍵詞,學習句子。出示句子: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①指名讀句子,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②聯系上文理解“這種設計”。活動二:活用資料,體會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1.教師出示資料:趙州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創造。在大拱的兩肩,砌了四個并列的小孔,既減輕重量,節省石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觀。這種“敞肩拱”的運用,為世界橋梁史上的首創。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近1 100年。2.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近1 100年。算一算,歐洲的敞肩拱橋大約什么時間出現的?3.能不能把你算出來的數字或者資料中的數字運用到這段話中來介紹趙州橋?預設: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比歐洲的這種橋早出現了差不多1100年。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在歐洲,這種結構的橋直到300多年前才出現,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近1 100年。4.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還很美觀,作者會如何生動地介紹趙州橋的美觀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課后,請同學們做一名小導游,向家人或者同學介紹介紹趙州橋,同時,查找資料,了解我國其他的寶貴的歷史文化名城,推薦大家閱讀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中國橋》一書。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