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測評驗收卷(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 m/s2,則2 s末的速度和2 s內的位移分別為( )4 m/s 4 m 2 m/s 4 m4 m/s 2 m 2 m/s 2 m2.某探險者在野外攀巖時,踩落一小石塊,約5 s后聽到石頭直接落到崖底的聲音,探險者離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25 m 50 m110 m 150 m3.(2023·全國甲卷,16)一小車沿直線運動,從t=0開始由靜止勻加速至t=t1時刻,此后做勻減速運動,到t=t2時刻速度降為零。在下列小車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A B C D4.(2024·廣東汕頭高一期中)汽車以某一初速度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 s內行駛了1 m,第2 s內行駛了2 m,則汽車第3 s內的平均速度為( )2 m/s 3 m/s 4 m/s 5 m/s5.交通法規人人遵守,禮貌城市處處安全。一駕駛員在看到綠燈剛要變黃燈時開始剎車,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開始剎車后汽車在第1 s內和第2 s內的位移大小依次為9 m和7 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2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16 m汽車開始剎車時的速度為9 m/s6.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為香港、澳門、珠海三地提供了一條快捷通道。圖甲是港珠澳大橋中的一段,一輛小汽車在長度為L=28 m的平直橋面上提速,圖乙是該車在該段平直橋面上的車速的平方(v2)與位移(s)的關系,則關于小汽車通過該段平直橋面的加速度和時間分別為( )2 m/s2,4 s 2 m/s2,3 s1.5 m/s2,3 s 1.5 m/s2,4 s7.高速公路的ETC電子收費系統如圖所示,ETC通道的長度是識別區起點到自動欄桿的水平距離。某汽車以21.6 km/h的速度勻速進入識別區,ETC天線用了0.3 s的時間識別車載電子標簽,識別完成后發出“滴”的一聲,司機發現自動欄桿沒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動剎車,汽車剛好沒有撞桿。已知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7 s,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則該ETC通道的長度約為( )4.2 m 6.0 m 7.8 m 9.6 m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甲物體的質量是乙物體的5倍,甲從高處自由落下,乙從2H高處與甲物體同時自由落下。不計空氣的影響,在它們落地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在同一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下落1 s末,它們的速度相同各自下落1 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9.物體沿一直線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第2 s內的位移為4.0 m,第3 s內的位移為6.0 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它在第2 s初到第3 s末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5.0 m/s它在第1 s內的位移是2.0 m它的初速度為零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 m/s210.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在t=0時刻兩車正好相遇,在之后一段時間0~t2內兩車的速度—時間圖像(v-t 圖像)如圖所示,則在0~t2這段時間內有關兩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兩輛車運動方向相反在t1時刻甲、乙兩車再次相遇乙車在0~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小于在t1~t2時間內甲車在乙車前方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7分)在“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電源頻率為50 Hz。如圖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F、G為相鄰的計數點,在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1)根據紙帶可知,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1分),打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vC=______ m/s(2分),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______ m/s2(2分)(后兩空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2)若交流電的頻率變為51 Hz而未被發覺,則測得的小車的速度值與真實值比較將偏________(2分)(選填“大”或“小”)。12.(9分)(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利用圖中所示的裝置,可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實驗中,需要調整好儀器,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松開紙帶,使重物下落,打點計時器會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 (1)本實驗采用電火花計時器,所接電源應為________V(2分)________(2分)(填“直流電”或“交流電”)。(2)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中的某段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測出A、C、E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d1=9.51 cm、d2=15.71 cm、d3=23.47 cm。則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2分),打下C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3分)(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13.(10分)(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一列火車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1)(3分)火車在第3 s末的速度;(2)(3分)前4 s內的位移;(3)(4分)前4 s內的平均速度。14.(13分)汽車在路上出現故障時,應在車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圖所示),以提醒后面司機減速安全通過。在夜間,有一貨車因故障停止,后面有一小轎車以30 m/s的速度向前駛來,由于夜間視線不好,小轎車駕駛員只能看清前方50 m內的物體,并且他的反應時間為0.6 s(反應時間內做勻速運動),小轎車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假設小轎車始終沿直線運動。求:(1)(4分)小轎車從剎車到停止所用的時間;(2)(4分)小轎車的剎車距離(從剎車到停止運動所走的距離);(3)(5分)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貨車后多遠處,才能有效避免兩車相撞。15.(15分)(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距離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傘張開后運動員就以大小為14.3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 m/s,取g=10 m/s2。問:(1)(7分)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多少?(2)(8分)離開飛機后,運動員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地面(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章末測評驗收卷(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 1.A [2 s末的速度vt=at=2×2 m/s=4 m/s,2 s內的位移s=at2=×2×22 m=4 m,故選項A正確。]2.C [由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比小石塊自由落體運動5 s時的速度大得多,則可以忽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由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得s=gt2=×10 ×52 m=125 m,故C正確。]3.D [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小車在0~t1時間內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x-t圖像的斜率從零開始不斷增大;t1~t2時間內小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速度為零,則x-t圖像的斜率不斷減小至零,故D正確,A、B、C錯誤。]4.B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差公式可知s2-s1=s3-s2,代入數據可得s3=3 m,則汽車第3 s內的平均速度為3==3 m/s,故B正確。]5.B [根據Δs=aT2可得a==-2 m/s2,A錯誤,B正確;由s1=v0T+aT2可得v0=10 m/s,則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s==25 m,C、D錯誤。]6.D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公式v-v=2as,結合圖像可知v=16 m2/s2,v=100 m2/s2,解得v0=4 m/s,vt=10 m/s,s=28 m,加速度a==1.5 m/s2,由vt=v0+at,可得所用時間為t=4 s,故D正確。]7.D [汽車的運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在識別時間內和司機反應時間內汽車做勻速運動,然后減速剎車。汽車的速度v=21.6 km/h=6 m/s,在識別車載電子標簽的0.3 s時間內汽車勻速運動的距離s1=vt1=6×0.3 m=1.8 m,在司機的反應時間0.7 s內汽車勻速運動的距離s2=vt2=6×0.7 m=4.2 m,剎車距離s3==3.6 m,該ETC通道的長度約為s=s1+s2+s3=9.6 m,所以D正確。]8.BC [因為甲、乙物體同時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下落過程中甲和乙的加速度相同,都為重力加速度,t時刻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gt,v乙=gt,所以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在同一時刻速度相等,A、D錯誤,B正確;由v2=2gh知各自下落1 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C正確。]9.ABD [第2 s初到第3 s末的總位移為s=(4.0+6.0) m=10.0 m,時間為t=2 s,根據平均速度定義可知== m/s=5.0 m/s,故A正確;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推論可知,s2-s1=s3-s2,可得第1 s內的位移s1=2.0 m,故B正確;根據Δs=aT2可得加速度a= m/s2=2.0 m/s2,故D正確;根據s1=v0t1+at,可得物體的初速度v0=1 m/s,故C錯誤。]CD [由題圖可知,二者速度均為正值,即二者均向正方向運動,故甲、乙兩輛車運動方向相同,故A錯誤;由v-t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0~t1時間內,兩車的位移不相等,即在t1時刻甲、乙兩車沒有相遇,乙車在0~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小于,故C正確,B錯誤;由于t=0 時刻兩車正好相遇,又由v-t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0~t2時間內甲車的位移一直大于乙車的位移,故在0~t2時間內甲車一直在乙車前方,故D正確。]11.(1)0.1 0.20 0.50 (2)小解析 (1)電源頻率為50 Hz,則相鄰兩個計時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02 s,由于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所以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5×0.02 s=0.1 s,利用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得vC== m/s≈0.20 m/s,根據逐差法可得加速度為a==×10-2 m/s2=0.50 m/s2。(2)當交流電的頻率變為51 Hz時,打點的時間間隔減小,所以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減小,而此時還是以50 Hz對應的打點周期去計算,則測得的小車的速度值與真實值比較將偏小。12.(1)220 交流電 (2)9.75 1.75解析 (1)本實驗采用電火花計時器,所接電源應為220 V交流電。(2)根據Δs=aT2可得a=== m/s2=9.75 m/s2打下C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是vC== m/s=1.75 m/s。13.(1)3.5 m/s (2)12 m (3)3 m/s解析 已知v0=2 m/s,a=0.5 m/s2。(1)3 s末的速度v=v0+at1=(2+0.5×3) m/s=3.5 m/s。(2)前4 s內的位移s1=v0t2+at=(2×4+×0.5×42)m=12 m。(3)前4 s內的平均速度== m/s=3 m/s。14.(1)6 s (2)90 m (3)58 m解析 (1)設小轎車從剎車到停止所用時間為t1,則t1== s=6 s。(2)設從剎車到停止的位移為s,則s== m=90 m。(3)小轎車在駕駛員反應時間內的位移為s0=v0t0=30×0.6 m=18 m故小轎車從發現警示牌到停止的總位移為s總=(90+18) m=108 m三角警示牌至少放在貨車后的距離為Δs=(108-50) m=58 m。15.(1)305 m (2)9.85 s解析 (1)設運動員自由下落的高度為h1,打開傘前瞬間的速度為v1,有v=2gh1打開降落傘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有v-v=2ah2聯立解得h1=180 m,v1=60 m/s所以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H=h1+h2=(180+125) m=305 m。(2)設自由下落的時間為t1,有h1=gt勻減速運動的時間t2=運動員從離開飛機到到達地面需經時間為t=t1+t2聯立代入數據得t≈9.85 s。(共26張PPT)章末測評驗收卷(二)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A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 m/s2,則2 s末的速度和2 s內的位移分別為( )A.4 m/s 4 m B.2 m/s 4 m C.4 m/s 2 m D.2 m/s 2 mA級 基礎對點練C2.某探險者在野外攀巖時,踩落一小石塊,約5 s后聽到石頭直接落到崖底的聲音,探險者離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A.25 m B.50 m C.110 m D.150 mD3.(2023·全國甲卷,16)一小車沿直線運動,從t=0開始由靜止勻加速至t=t1時刻,此后做勻減速運動,到t=t2時刻速度降為零。在下列小車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解析 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小車在0~t1時間內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x-t圖像的斜率從零開始不斷增大;t1~t2時間內小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速度為零,則x-t圖像的斜率不斷減小至零,故D正確,A、B、C錯誤。B4.(2024·廣東汕頭高一期中)汽車以某一初速度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 s內行駛了1 m,第2 s內行駛了2 m,則汽車第3 s內的平均速度為( )A.2 m/s B.3 m/s C.4 m/s D.5 m/sB5.交通法規人人遵守,禮貌城市處處安全。一駕駛員在看到綠燈剛要變黃燈時開始剎車,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開始剎車后汽車在第1 s內和第2 s內的位移大小依次為9 m和7 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2B.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C.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16 mD.汽車開始剎車時的速度為9 m/sD6.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為香港、澳門、珠海三地提供了一條快捷通道。圖甲是港珠澳大橋中的一段,一輛小汽車在長度為L=28 m的平直橋面上提速,圖乙是該車在該段平直橋面上的車速的平方(v2)與位移(s)的關系,則關于小汽車通過該段平直橋面的加速度和時間分別為( )A.2 m/s2,4 s B.2 m/s2,3 sC.1.5 m/s2,3 s D.1.5 m/s2,4 sD7.高速公路的ETC電子收費系統如圖所示,ETC通道的長度是識別區起點到自動欄桿的水平距離。某汽車以21.6 km/h的速度勻速進入識別區,ETC天線用了0.3 s的時間識別車載電子標簽,識別完成后發出“滴”的一聲,司機發現自動欄桿沒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動剎車,汽車剛好沒有撞桿。已知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7 s,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則該ETC通道的長度約為( )A.4.2 m B.6.0 mC.7.8 m D.9.6 mBC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甲物體的質量是乙物體的5倍,甲從高處自由落下,乙從2H高處與甲物體同時自由落下。不計空氣的影響,在它們落地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在同一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1 s末,它們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 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D.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解析 因為甲、乙物體同時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下落過程中甲和乙的加速度相同,都為重力加速度,t時刻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gt,v乙=gt,所以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在同一時刻速度相等,A、D錯誤,B正確;由v2=2gh知各自下落1 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C正確。ABD9.物體沿一直線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第2 s內的位移為4.0 m,第3 s內的位移為6.0 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在第2 s初到第3 s末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5.0 m/sB.它在第1 s內的位移是2.0 mC.它的初速度為零D.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 m/s2CD10.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在t=0時刻兩車正好相遇,在之后一段時間0~t2內兩車的速度—時間圖像(v-t 圖像)如圖所示,則在0~t2這段時間內有關兩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7分)在“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電源頻率為50 Hz。如圖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F、G為相鄰的計數點,在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1)根據紙帶可知,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打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vC=______ 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______ m/s2(后兩空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2)若交流電的頻率變為51 Hz而未被發覺,則測得的小車的速度值與真實值比較將偏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答案 (1)0.1 0.20 0.50 (2)小(2)當交流電的頻率變為51 Hz時,打點的時間間隔減小,所以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減小,而此時還是以50 Hz對應的打點周期去計算,則測得的小車的速度值與真實值比較將偏小。12.(9分) (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利用圖中所示的裝置,可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實驗中,需要調整好儀器,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松開紙帶,使重物下落,打點計時器會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1)本實驗采用電火花計時器,所接電源應為________V________(填“直流電”或“交流電”)。(2)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中的某段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測出A、C、E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d1=9.51 cm、d2=15.71 cm、d3=23.47 cm。則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打下C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答案 (1)220 交流電 (2)9.75 1.75解析 (1)本實驗采用電火花計時器,所接電源應為220 V交流電。(2)根據Δs=aT2可得13.(10分)(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一列火車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1)火車在第3 s末的速度;(2)前4 s內的位移;(3)前4 s內的平均速度。答案 (1)3.5 m/s (2)12 m (3)3 m/s解析 已知v0=2 m/s,a=0.5 m/s2。(1)3 s末的速度v=v0+at1=(2+0.5×3) m/s=3.5 m/s。14.(13分)汽車在路上出現故障時,應在車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圖所示),以提醒后面司機減速安全通過。在夜間,有一貨車因故障停止,后面有一小轎車以30 m/s的速度向前駛來,由于夜間視線不好,小轎車駕駛員只能看清前方50 m內的物體,并且他的反應時間為0.6 s(反應時間內做勻速運動),小轎車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假設小轎車始終沿直線運動。求:(1)小轎車從剎車到停止所用的時間;(2)小轎車的剎車距離(從剎車到停止運動所走的距離);(3)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貨車后多遠處,才能有效避免兩車相撞。答案 (1)6 s (2)90 m (3)58 m解析 (1)設小轎車從剎車到停止所用時間為t1,(2)設從剎車到停止的位移為s,則(3)小轎車在駕駛員反應時間內的位移為s0=v0t0=30×0.6 m=18 m故小轎車從發現警示牌到停止的總位移為s總=(90+18) m=108 m三角警示牌至少放在貨車后的距離為Δs=(108-50) m=58 m。15.(15分)(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距離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傘張開后運動員就以大小為14.3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 m/s,取g=10 m/s2。問:(1)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多少?(2)離開飛機后,運動員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地面(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答案 (1)305 m (2)9.85 s聯立解得h1=180 m,v1=60 m/s所以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H=h1+h2=(180+125) m=305 m。(2)設自由下落的時間為t1,運動員從離開飛機到到達地面需經時間為t=t1+t2聯立代入數據得t≈9.85 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測評驗收卷(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docx 章末測評驗收卷(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