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8.5 美國|第八章 認識國家拉什莫爾山第一課時新課導入圖8.36 伏爾加河建國歷史只有兩百多年的美國,為何能夠成為超級大國 美國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776年7月,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個州通過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此后,通過戰爭、贖買、吞并等方式,美國領土不斷擴張。圖8.67 美國本土的擴張核心素養氣候與農業:結合美國本土主要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等),分析氣候如何塑造農業帶分布。例如,中部玉米帶受溫帶大陸性氣候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利于玉米生長;加利福尼亞州地中海氣候則孕育了特色農業(如葡萄、柑橘)。地形與城市:通過地形圖(如落基山脈、中央大平原)解釋城市分布規律,如五大湖沿岸城市群的形成與平坦地形、水運便利的關系。資源開發與保護:討論美國農業機械化、工業化的資源消耗(如水資源、礦產),結合案例(如科羅拉多河水資源分配爭議),引導學生思考可持續發展路徑。生態問題與治理:以密西西比河流域水土流失、五大湖污染為例,分析人類活動如何引發環境問題,并探討政策(如《清潔水法案》)與技術的協同作用。人地協調觀空間定位:通過經緯度、海陸位置確定美國本土范圍,結合地形圖劃分自然區域(如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山地)。區域差異:對比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傳統工業衰落與轉型)、西部太平洋沿岸(高新技術產業崛起)的經濟特征,分析區位因素(如科技、交通、政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跨區域合作:以玉米帶為例,分析其與乳畜帶、畜牧和灌溉農業帶的空間聯系,理解區域專業化與互補性。全球影響:探討美國農業出口(如大豆、玉米)對全球糧食市場的影響,以及跨國公司(如蘋果、特斯拉)的全球布局。區域認知農業發展條件:整合氣候、地形、土壤、技術等要素,解釋美國農業現代化的驅動因素(如機械化、生物技術)。城市發展動力:分析紐約、洛杉磯等城市的人口增長、經濟結構(如金融、娛樂)、文化多元性(移民影響)的相互作用。歷史演變:通過美國人口遷移(如“陽光地帶”遷移)、工業重心轉移(東北部→西部)的案例,理解地理過程的動態性。未來趨勢:結合數據(如氣候變化預測),推測美國農業、能源結構(如頁巖氣革命)的長期變化。綜合思維地圖技能:通過分層設色地形圖、氣候分布圖,訓練學生提取信息、分析空間關系的能力。數據分析:利用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繪制農業帶分布圖,或通過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城市化率。模擬決策:以密西西比河流域治理為背景,設計角色扮演活動(如環保組織、農民、政府),探討水資源分配方案。實地考察:結合本地資源(如美資企業、農產品貿易),開展實地調研,撰寫地理調查報告。地理實踐力目 錄CONTENTS貳現代化的農業叁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優越的自然環境壹叁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壹優越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半球位置西半球,北半球讀圖活動1.找出美國瀕臨的三大洋,說明其海陸位置的優越性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臨北冰洋。其海陸位置的優越性:①美國本土東西瀕臨大洋,對外貿易十分便利;②因大洋阻隔,美國本土遠離兩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③美國本土東西瀕臨大洋,降水豐富,有利于農業生產。地理位置海陸位置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北與加拿大接壤,西南與墨西哥毗鄰。阿拉斯加州北臨北冰洋,西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臨太平洋。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上。讀圖活動2.描畫30°N和50°N緯線,判斷美國本土所處的熱量帶,說出其緯度位置的優越性。美國本土位于北溫帶和中緯度。其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是氣候溫暖濕潤,利于生產生活。30°N50°N地理位置緯度位置美國本土主要位于30°N~50°N,屬于北溫帶,南部一部分位于熱帶。阿拉斯加州被北極圈穿過,屬北寒帶和北溫帶。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上,北回歸線附近,屬熱帶和北溫帶。因此,美國地跨寒、溫、熱三帶。領土組成美國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四。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包括48個州和首都華盛頓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是美國的2個海外州。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陸西北端,東與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環北冰洋、白令海和太平洋。該州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北極圈內部分為寒帶氣候,氣溫大部分時間處于零攝氏度以下。領土組成領土組成夏威夷州夏威夷州,是美國唯一的群島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個島嶼組成。首府是火奴魯魯(檀香山)夏威夷州位居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亞、美和大洋洲間海、空運輸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北回歸線經過該州。讀圖活動3.找出落基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描述美國地形、地勢分布特點。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屬于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和狹長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地形地形類型: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居世界之首,大平原部分分布著肥沃的黑土。地形東部山地: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山地:科迪勒拉山系中部平原:大平原地形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褶皺山系,縱貫南北美洲大陸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島,綿延約1.5萬公里,屬中新生代褶皺帶。地形大平原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總面積153.6萬平方公里,東西寬640公里,南北長約2400公里(加拿大包括在內),其中土地面積約占美國本土面積的五分之一。地形阿巴拉契亞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位于美國東部,北美洲東部巨大山系, 是北美州東部眾多山脈的統稱,又稱為阿巴拉契亞高地或阿巴拉契亞山系。從加拿大的紐芬蘭和拉布拉多起綿亙于北美洲東部,向南至亞拉巴馬州中部止,全長近3200千米,寬130~560千米呈東北-西南走向。氣候美國本土部分地處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溫和,中東部地區降水豐沛;美國大部分地區水熱條件好,光照充足,適宜發展農業。氣候美國年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但西部沿海地區降水較多。氣候美國熱量條件優越氣候氣象災害:中部平原地區多颶風、寒潮、龍卷風、冰雹等氣象災害。美國的中部大平原猶如一個大通道,冬季北方冷空氣可長驅南下到達美國南部,常帶來寒潮、暴風雪;夏秋季來自墨西哥灣的颶風也可長驅直入,常帶來大風、暴雨等災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氣候河流和湖泊河流美國的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全長6021多千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長河。河流和湖泊密西西比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水量大,干流主要流經中部的平原地區,灌溉價值高,并可通過運河與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相連通,航運價值大。河流和湖泊河流科羅拉多河是美國西部重要的河流之一。河流和湖泊科羅拉多河是美國西南方、墨西哥西北方的河流。長度大約有2333千米,有一部分在美國落基山脈區域西邊消失。整個科羅拉多河河系大部分流入了加利福尼亞灣,是加州淡水的主要來源,另一部分則往南流向墨西哥,但沒有出海。河流和湖泊湖泊在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河流和湖泊位于北美洲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即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等5個相連湖泊的總稱,又稱大湖,有“北美大陸地中海”之稱。 北美五大湖除密歇根湖屬于美國外,其余4湖均跨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五大湖總面積24.52萬平方千米,其中美國占72%,加拿大占28%。總蓄水容量約22.8萬億立方米,約占全世界淡水湖總量的20%。河流和湖泊五大湖通過運河與美國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連通,形成交錯相通的航運路線。河流和湖泊為灌溉、航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課堂小結能力提升: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美國的地理位置、范圍、首都和領土構成;根據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美國的地形、氣候、河流的特點。課堂小練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美國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于南半球和東半球 B.北鄰加拿大,南鄰巴西C.本土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 D.地處南美洲南部解析:從東西半球看,美國屬于西半球;從南北半球看,美國屬于北半球,A錯誤。美國本土北鄰加拿大,南與墨西哥接壤,B錯誤。美國本土位于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C正確。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南部,D錯誤。故選C。C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2.美國國旗左上角有50顆星星,分別代表該國的50個州,其中兩個海外州是( )①夏威夷州②佛羅里達州③阿拉斯加州④加利福尼亞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美國的領土除本土外,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故選B。B密西西比河干流流經平原地區,是美國內河運輸大動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受地形影響,密西西比河干流( )A.水流平緩 B.水量很小C.無結冰期 D.運輸量小解析:受地形影響,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讀圖可知,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地勢平坦,距海較近,降水豐富,所以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緩,A正確。密西西比河大部分流經北溫帶,流域內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有結冰期。密西西比河流經平原地區,流量大,沿河經濟發達,運輸量大。綜上所述,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A密西西比河干流流經平原地區,是美國內河運輸大動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連接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水上航道是( )A.公路 B.鐵路C.橋梁 D.運河解析:讀圖可知,連接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水上航道是人工運河,D正確,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D讀下圖及甲、乙兩城市氣候資料圖,回答下面小題。5.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C.③海灣——幾內亞灣 D.④河流——密西西比河解析:美國主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圖中①是大西洋,A錯誤;②是落基山脈,B錯誤;③是墨西哥灣,C錯誤;④是密西西比河,D正確。故選D。D讀下圖及甲、乙兩城市氣候資料圖,回答下面小題。6.關于甲、乙兩城市降水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年降水量甲城小于乙城 B.冬雨率甲城高干乙城C.甲城年降水量約為52mm D.乙城冬季降水量約為180mm解析:從圖中可知,甲、乙兩城市降水特征,年降水量甲城大于乙城,A錯誤;冬雨率甲城低于乙城,故B錯誤;甲城年降水量約為520mm,C錯誤;乙城冬季降水量一年降水量(約300毫米)乘以冬雨率(約60%)=180毫米,D正確。故選D。D|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